【閻羅王衆贊歎品第八】

關燈
△ 【爾時,鐵圍山内有無量鬼王,與閻羅天子,俱詣忉利,來到佛所。

    】 閻羅宮城住處已備前文。

    閻羅,鬼官之總司,無量鬼王俱為所統。

    王來,臣必随之。

    主到,伴必衛之故。

    俱詣忉利,同到佛所,此承世尊之光音,地藏之威神也。

    (準智度論,一切山河樹木土地城郭,一切鬼神,皆屬四天王管,故皆随從共來。

    ) △ 【所謂惡毒鬼王、多惡鬼王、大诤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飛身鬼王、電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啖獸鬼王、負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禍鬼王、主食鬼王、主财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獸鬼王、主魅鬼王、主産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險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

    】 惡毒乃鬼王之首,故前列之。

    惡毒即十惡三毒。

    既惡且毒,立斯穢稱。

    三毒屬意,為身口七惡之本。

    本末兼明,故名惡毒。

    然此等鬼王,皆是不思議菩薩,大權應化。

    以惡攻惡,以毒出毒,意令人人了修惡即性惡,會事毒即理毒,故用惡毒,以為化門。

    即大經毒鼓之喻,亦外書亭毒之意。

    列子雲:生之育之,亭之毒之。

    (亭謂品其形。

    毒謂成其質。

    )後人第知毒之為大不善,讵知其為笃義,(毒轉聲為笃)乃大善也。

     多惡者,一念尚具諸惡,增廣多有無量。

    外現忿怒之惡相,内起慈悲之善心。

     大诤,诤即鬥诤。

    長阿含,佛告帝釋,怨結之生,皆由貪嫉,故使衆生等刀杖相加。

    帝釋白言:實爾,貪嫉之生,何由而起?佛言:貪嫉之生,皆由愛憎。

    故祖師雲:但離憎愛,洞然明白。

    然世人不了五蘊本空,故争咽喉下不急之氣。

    莊子所謂,婦姑勃溪,此由心為毒主,口為禍器。

    未有诤訟違形,而存大化者。

    故鬼王以大诤法門化人無诤也。

     白虎、血虎、赤虎。

    虎乃山獸,亦名大蟲,猛而有威,慢而多暴。

    白虎,西方之獸。

    血虎,口似血盆。

    赤虎,毛如火赤。

    鬼頭如虎,故各以虎名。

     散殃,殃,咎也、禍也。

    東嶽經雲:世間衆生不信因緣善惡果報,不敬天地,不孝父母,不尊師長,欺負神理,背前面後,口是心非,已被嶽府曹官聖衆,晨夕考較,紀錄罪咎。

    緻令災禍橫生,官司牢獄,累歲經年,不能安泰。

    家門啾唧,每遇兇衰;盜賊侵欺,希見太平(文)。

    故緻鬼王臨其家門,有殃者,禍者之事矣。

     飛身,飛行夜叉之類也。

     電光,眼光如電閃爍,令見者怕怖。

     狼牙,狼大如狗,青色,善逐獸。

    古之造式者,木用槐瘿棗瘤,而以狼牙為柱。

    取其靈智,故字從良。

    此鬼牙尖外向,如狼之牙。

    按白澤圖,丘墓之精,名狼鬼。

    善與人鬥,為桃矢[至+鳥]羽射之,化為飄風;脫履捉之,不能化也。

     千眼,觀音千眼在手,獄卒六十四眼在角,此鬼千眼,不知如何安立。

     啖獸,此鬼以獸為食者,然鬼亦獸耳。

    婆沙明鬼趣形狀,多分如人,亦有面似豬,或似餘惡禽獸。

     負石,即負石擔沙,填河海之類。

     主耗、主禍,二事相因,故太上雲: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随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是也。

    (昔栎陽尉郭鄩,官不得調,奇蹇屯厄,動與物忤。

    至親密友,亦漸疏斥。

    常有二物,狀如猿猴,跳踯其旁,出入相随。

    一夕愁寐,忽來告别,雲:吾乃主世虛耗者,君以隐慝獲罪,神命随主君厄,今數滿當去,可安享矣。

    ) 主食,食乃民生之祿,善者享之,惡者減之。

    故散棄五谷者,太上惡之,收其華息,世多饑馑。

    及暴殄天物者,每凍餒而死也。

     主财,嶽府有主财案主者,浮陀摩尼缽,主護人财物。

    故有财不施,鬼啖其傍而妒之。

    然太上尤禁橫取人财者,故其妻子家口,漸至死喪。

    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直,财各有所主也。

     主畜,畜有四生,住有三處。

    嶽府有管胎卵濕化及水族案者。

     主禽,主獸皆嶽府之神,飛曰禽,羽族之總名。

    言為人禽制,故名禽。

    走曰獸,毛蟲之總名。

    言力多難擒,圍守可獲,故名獸。

    此諸禽獸,各有鬼王主之,若止觀引大集十二時獸者。

    輔行雲:五行中,名十二肖。

    肖,似也。

    此十二神似彼故也。

    準大集,東海琉璃山,有虎、兔、龍。

    南海玻璃山,有蛇、馬、羊。

    西海白銀山,有猴、雞、犬。

    北海黃金山,有豬、鼠、牛。

    (所住之窟,經各有名。

    )一一方各有二羅刹女,供養三神。

    其窟,皆菩薩住處。

    一一獸,皆修聲聞慈,曾于過去佛所發願,一獸每一日夜遍閻浮提,餘安住修慈。

    從七月一日,鼠為首;二日牛。

    乃至十三日,還從鼠起。

    此即獸王菩薩,故他方恭敬也。

     主魅,魅謂魑魅,老精物也。

    詳香乳記。

     主産,東嶽忏雲:結秀成胎,禀兩儀之造化;送生保産,乃二聖之綱維。

    普濟普度,九天監生,明素真君,多男多女,九天衛房,聖母元君。

    又鬼子母姊,名灸匿,亦主人産生。

     主命,準經,毗沙門主護四天下人命。

    嶽府有管天下生死案判官。

    更有保生真人碧霞元君。

     主疾,如前。

     主險,高山峻嶺,大海溟淵,險難之處,身命所系,應死者錄之,不應死者護之。

    此猶險之小處。

    準大論,地獄有二部,一寒冰,二炎火。

    皆以身觸受罪,此名大黑暗處,危難險道,即鬼所主之處耳。

     三目,二目中間豎亞一目,如摩醯狀。

    四目,額上又橫開二目,與蒼颉同。

    五目,于上下中,豎生一目也。

     祁利失王等,未見翻譯。

    金光明有薩多琦黎,翻大力天。

    名義集載惡祁尼,此翻火神。

    然考立世阿毗昙,的是山名。

    論夜叉品雲:時閻浮提中,有兩衆山。

    恒河之南,名婆多耆利山;恒河之北,名醯摩跋多山。

    一切神住河南者,皆名婆多耆利;在河北山者,皆名醯摩跋多。

    婆多耆利領河南一切諸神,醯摩跋多領河北一切諸神,故名為王(文)。

    今閻王界既在閻浮之南,而祁利山又在恒河之南,南屬離火,故祁尼祁利,而翻大力火神。

    均屬火天也。

    失字未詳。

    叉具雲:叉耶,秦言盡。

    即大力盡王。

    統領小王鬼神也。

    阿那吒,準大經,八臂那吒,乃天中力士,則未可的指,然其名既同,未可知也。

    (那吒即多聞天王之長子。

    ) △ 【如是等大鬼王,各各與百千諸小鬼王,盡居閻浮提,各有所執,各有所主。

    是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诃薩力,俱詣忉利,在一面立。

    】 已上三十四位,皆是大鬼王。

    每一王下,各有眷屬小王,數有百千。

    此非他方之鬼,盡住南洲也。

    各有執者,執,守法也。

    取彼有罪,明正典刑,指其事也。

    天文有執法,代天讨罪,豈得而容私乎。

    蓋言守法之執事也。

    太上亦雲: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

    是也。

    言主者,古之制字。

    這、即主心之神明,實主我身。

    居其所不動,而應萬物,象天君奠位之形。

    、神也,不得形則不顯,故配他字乃成形,故從、,而配王。

    王,君也。

    天地萬物,鹹統于一。

    王心無、,身且不能治,何以治天下乎!今諸鬼王,内各有、,故能主萬物也。

    如取人枷鬼,提點鬼神,追魂斬魄,捉生落死,及各案主者,諸司法錄事等,故言各有所執、所主也。

    是諸下,明來意。

    幽冥鬼王何能上隮忉利?此承我佛與地藏威神之力也。

    一面立者,住足名立,人縱而生,立則戴天履地,俨然正直之容。

    故從大,在地上為意。

    敬佛尊君,故立而不坐也。

     △ 【爾時,閻羅天子胡跪合掌。

    】 按道明和尚所傳十殿冥王,閻羅天子在五殿。

    統紀雲:十王名字,藏典傳記可考者六。

    閻羅,五官:(二名。

    見三長齋引提謂經。

    )平等,(華嚴感應傳,郭神亮為使者,追至平等王所。

    因誦若人欲了知偈,得放回。

    )泰山,(譯經圖紀法炬譯金貢泰山贖罪經。

    )初江,(夷堅志,郭生夢入冥府,王揖坐,謂曰:我是西門王郎,冥司錄我忠孝正直,不害物,得作初江王一紀。

    )秦廣,(夷堅志,南劍陳生既死,其弟之女見二鬼導至宮殿,曰秦廣王也。

    王謂女曰:欲救伯可轉入師經。

    女寤,家人來得經,請僧誦千遍。

    兄夢弟來謝曰:已獲生天也。

    )今唯閻羅一王興問者,大約第五殿乃正中之位,統攝諸王,故特加天子之名。

    以帝釋天為父王,命閻羅為天子,主攝冥司,所謂地下縛啰呬天是也。

     △ 【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與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薩摩诃薩力,方得詣此忉利大會,亦是我等獲善利故。

    我今有小疑事,敢問世尊,唯願世尊慈悲宣說。

    】 初叙來意。

    等者,非等餘九殿獄王也。

    準長阿含:小千世界,有一千閻羅王。

    況三千大千。

    又況十方沙界之三千大千閻羅乎!然佛出此南洲,此界冥王為正,亦是等,慶幸之語。

    由閻羅鬼王等,并以業緣感報,三時受苦。

    如弟子死複生經,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