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羅王衆贊歎品第八】

關燈
雲:一華散空,乃至畢苦,其福不盡。

    論雲:言至畢苦者,二死盡也。

    蓋言成佛散華之福,猶尚不盡(文)。

    燒香之福,其例實多。

    或轉讀地藏本經及諸大乘經,燒香供養,不論全部全卷,乃至一句一偈。

    荊溪雲:一句一偈,增進菩提;一色一香,永無退轉。

    正此謂也欤哉! △ 【我等鬼王,敬禮是人,如過去現在未來諸佛。

    敕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令衛護。

    不令惡事橫事,惡病橫病,乃至不如意事,近于此舍等處,何況入門。

    】 我等句,示鬼王敬善。

    敕諸下,示遣護卻惡。

    問:鬼是惡俦,何能見作毫善,敬禮如三世佛耶?答:所言佛者,修一切善法而得。

    今男女修諸善事,佛果斯栽,故鬼神敬之,如過去莊嚴劫之千佛,現在仁賢劫之千佛,未來星宿劫之千佛,一體無二也。

    抑豈敬禮如佛,現在能卻諸惡。

    以由諸王,即敕小鬼,各有大力者,及土地分者,便令擁衛門戶。

    分内所司之地,雲土地分,即今方隅社令是也。

    惡事橫事,如羅雲忍辱經雲:願與福違,夜常惡夢,妖怪首尾,飛禍縱橫。

    今既修福,無惡橫之事,所生常安,衆禍消滅矣。

    惡病橫病者,梵語迦摩羅,此雲黃病。

    又惡垢,亦癞病。

    珊若婆,此雲廢風病,一發不起。

    阿薩阇,此雲不可治病。

    弘明集雲:必死之病,雖聖莫蠲。

    可療之疾,待醫方愈。

    上皆不治之惡病也。

    更有瘟災疫氣,相染相侵。

    或耗家财,或緻喪命。

    如宋司馬文宣,頗信佛法。

    弟喪月餘,忽一鬼附其靈座。

    時南林、靈味二寺僧與鬼言論款曲。

    鬼雲:昔為尊貴,以犯衆惡,受此鬼身。

    去寅年,有四百部鬼,大行疾疠,所應鐘災者,不忤道人耳。

    而犯橫極衆,多濫福善,故使我來監察。

    則橫病所觸,皆不修善所緻。

    今既修福,身強少病,财福榮尊也。

    不如意者,家業衰耗,事不諧偶,所處不甯,心常恐怖。

    今既修福,鬼神衛護,尚不令諸惡近其住處,況縱之使入門耶! △ 【佛贊鬼王:善哉!善哉!汝等及與閻羅,能如是擁護善男女等,吾亦告梵王帝釋,令衛護汝。

    】 何故如來贊喜?蓋鬼王率多兇惡。

    如鬼子母千子,五百在天上娆害諸天;五百在世間娆諸人民,極妒害惡,令人祠祀烹殺,使入地獄。

    今諸鬼王與閻羅天子,既能如此擁護修善男女,使無橫事惡病及不如意事,不許近舍,可謂善之至矣。

    故一善其改惡以護世,一善其卻橫以增禧,故雙歎之。

    吾今亦告語統小千世界之大梵王,主攝欲界之桓因,均以天力衛護汝等,轉鐵床洋銅之現厄,脫幽冥主攝之宿緣,并由護法衛善而緻之也。

     △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

    】 惡毒陳事既竟,主命越班白己事者,何也?夫世人之生也,有命而已矣。

    其修善者,謂之衛生;其作惡者,謂之戕生。

    春秋成公篇雲: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

    是以有動作禮義威儀之則,以定命也。

    能者養之以福,不能者敗以取禍。

    今世人不會鬼王護人之意,唯循惡趁毒,可謂自戕生命,逆天甚矣!然命之所重,在生死之間。

    生也命存,死也命絕。

    寶雨經雲:如因風力,有出入息,能令一切有情活命。

    然命之生死,如日月之出沒;而業之善惡,如形影之追随。

    故于生死之際,必須修善衛生。

    主命白事,意在斯乎。

    然言主者,不過司命存亡,非能與奪人命,令生之死之。

    獄府主死生案者,是其職事耳。

     △ 【白佛言:世尊!我本業緣,主閻浮人命,生時死時,我皆主之。

    】 首舉業緣者,以一切衆生,随自業轉。

    若造作增上悭貪身語意惡行,往生琰摩界中,感饑渴業,經百千歲,不聞水名,豈能得見,況複得觸。

    此餓鬼之最劣者。

    若惡中兼布施因,生鬼道中,大有威德,為諸鬼王。

    雖威德為王,恒為諸天驅役,守門防邏,導從給使,亦系往業。

    其主命之職,亦循業而為之。

    故雲我本業緣,主南洲人命。

    其生時死時,乃吾之專司而不能違也。

     △ 【在我本願,甚欲利益。

    自是衆生不會我意,緻令生死俱不得安。

    】 意者,思量之稱。

    謂我心思量要如此,無奈人不體心,拂戾我意。

    既觸吾心,便不護彼,故令生者死者,俱不得安樂。

    乃人自取殃禍,非我之過咎也。

     △ 【何以故?是閻浮提人初生之時,不問男女,或欲生時,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自令土地無量歡喜,擁護子母,得大安樂,利益眷屬。

    】 轉釋之意在何?夫人托胎,皆乘夙業。

    修行道地經雲:人形不純,或善或惡。

    當至人道,父母合會,精不失時,子來應生。

    其母胎通,無所拘礙。

    心懷歡喜,父時精下,即失中陰,則入胞胎。

    故勸此時但做善事,益舍宅之威光,增土地之歡喜。

    舍,于中舍,息也;宅,擇也。

    擇吉處而營之也。

    土,吐也,吐生萬物也。

    地,谛也,五土所生,莫不信谛也。

    準長阿含,初生之人,互相是非,地膚不現,共取粳米食之,其身粗醜,有男女形。

    互相瞻視,遂生欲想。

    共在屏處,為不淨行。

    餘人呵責,自悔過言:我所為非,即身投地。

    女人見其投地不起,即便送食。

    故世間便有不善夫主之名。

    以送飯與夫,遂名為妻。

    其後衆生遂為淫泆,為自障蔽,遂造屋舍。

    以此因緣,始有舍名。

    淫泆轉盛,遂成夫妻。

    有餘衆生,壽行福盡,從光音天命終,來生此間,在母胎中,因此世間有處胎名。

    此夫妻舍宇胎産之源也。

    土地乃護宅護身之主,既歡喜已,自來擁護,令子母均得大安,并利益眷屬。

    利益有二:生時子母無恙,初令合門歡喜,子既增隆福善,後能昌熾門闌。

    夙行善者,彌增福壽;夙行惡者,亦消其罪也。

     △ 【或已生下,慎勿殺害,取諸鮮味,供給産母;及廣聚眷屬,飲酒食肉,歌樂弦管,能令子母不得安樂。

    】 殺害一事,今古同憐,無非體天道好生之心,存人生難得之命。

    豈可為我口體之養,誕兒之慶,傷生杌命,剖腹刮鱗,違天之仁,幹神之怒乎!故雲栖大師曰:生子不宜殺生。

    人無子則悲,有子則喜。

    不思一切禽獸,亦各愛其子。

    慶我子生,令他子死,于心安乎?夫嬰孩始生,不為積福,而反殺生造業,亦太愚矣。

    昔周豫學士嘗煮鳝,見其鞠身向上,而以首尾就湯。

    剖之,見腹中有子。

    乃知鞠身避湯者,以愛子之故。

    烏呼!雖人畜不同,愛子之心一也。

    何得慶我母子之生,使彼母子抱苦就終,含悲向盡,既受屠割,複嬰煎熬,苦痛難言,徹骨入髓。

    當此之時,吾之一點仁心蚤殄,彼之無窮怨氣長存。

    欲其不索報于來生,吾未之信也。

    廣聚眷屬等,所以慶己子之生也。

    主命禁勿殺者,所以增子之福壽也。

     古雲:酒是和神之藥,肉為充饑之膳,古今同味,今何見鄙?良以肉由殺命,酒能亂神,不食是理,甯可為非。

    鴦掘經,佛言:一切衆生,生死輪轉,無非父母兄弟姊妹,猶如伎兒,變易無常。

    自肉他肉,則是一肉。

    是故諸佛,悉不食肉。

    況飲酒斷智慧種,食肉斷慈悲種,來種尚斷,安保現種之不斷乎!若遵主命之訓,不惟消災謝過,并能集福延齡,請細思之。

    毋泥俗習,歌樂如前。

    弦管絲竹之音,并此亦誡者。

    蓋飲酒食肉亂性而傷慈,歌樂管弦蕩情而逸志。

    既違天地之仁德,大乖主命之慈心,減舍宅之威光,觸土地之護意,子母不得安樂,其過也将誰歸? △ 【何以故?是産難時,有無數惡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血。

    】 轉釋之意,謂有惡鬼欲食腥血也。

    以生時在地之血,惡露臭處,鬼魅來娆,癫邪所中,死屍所觸,蠱道颠鬼,各伺犯之。

    如四交道所堕肉段,烏[至+鳥]雕狼各來争之。

    諸邪妖鬼,欲得兒便,周匝圍繞,亦複如是。

    護淨經雲:餓鬼常守捕婦女産,藏血不淨,以為飲食。

    分别善惡經偈雲:好調娆老小,乞兒與病人,後為臊餓鬼,食産乳惡露。

    鬼之惡業,殊可憐愍矣。

     △ 【是我早令舍宅土地靈隻荷護子母,使令安樂,而得利益。

    】 主命自謂,我既主人之命,人之将生,幹系在我。

    故先令土地荷護子母。

    是使其如背負物,不可失墜一般,故雲荷護。

    醯摩跋陀,翻舍主,恐是護宅神名。

    安樂利益者,使安隐而生,聽呱聲之報。

    父有添丁之喜,家無斷火之憂。

    固土地之荷護,實主命之遣令。

    準道藏,人間生男女時,九天玄女,遣天神于空中稱唱奉恭。

    生男,唱奉一千六百聲,欲其在家之奉親,出仕之奉君也。

    生女,唱恭一千六百聲,令其歸夫家時,恭敬其公姑與夫也。

    奉恭欲唱,吉兇隻在片時,此之謂也。

     △ 【如是之人,見安樂故,便合設福,答諸土地。

    翻為殺害,聚集眷屬。

    】 初句,點産家男女,既見産育安樂,應思安樂之故,功由土地。

    便合設福善之業,以酬宅主之恩。

    今翻殺害生靈,聚集眷屬,飲酒食肉,歌樂弦管,觸神之怒,失思甚矣。

    先明萬曆三十三年,槐亭蔡公(諱承植)守嘉興,禁谕殺牲祀神。

    其略曰:鬼神享用,與人間不同。

    人好酒肉,便以酒肉祀神。

    譬如蛆蟲啖糞,便以糞貢人,豈不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