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名号品第五】

關燈
,取鼻,取頰,取心,取肺,取小大腸者。

    是衆烏食地獄人,分分皆食。

    罪業力故,食已還生。

    鷹、烏事同。

     鋸牙,起世經雲:守獄者取彼衆生,撲著熱鐵地上,以鐵黑繩,拼度其身,即以鐵鋸,鋸彼身破,破已複破,乃至大破。

    既鋸其體,何必不鋸其牙,此由口惡業所緻。

     剝皮,立世雲:在更生、黑繩二獄中間,有地獄,名大巷。

    或有罪人,褫皮在地,還割其肉,以積皮上。

    昔在人中屠脍為業,殺羊豬牛鹿以自活命,或捕魚鳥等,由此業報,彼中受生。

     飲血、準正法念:合地獄第八别處,名為朱誅朱誅。

    若人偷盜邪行,若羊若驢,以無人女,是故淫之,或在浮圖,或近浮圖。

    以是惡業,堕于惡處。

    常有惡蟲朱誅朱誅,啖食其肉,複飲其血。

    既飲血已,斷筋飲髓。

    或令罪人,自飲其血。

    如經明妄語地獄十八處,十七名血髓飲。

    彼處有河,名熱血洋水,彼河熱沸,以熱銅汁、白镴汁和雜其中。

    (長阿含名膿血地獄自然膿血,熱沸湧出,罪人馳走,而自食之。

    ) 燒手、燒腳一類之事,八熱獄第六燒炙,第七大燒炙。

    通身俱燒,皮肉燋爛。

    今從别業,但燒手腳。

    此由宰殺生靈,斷手斷足,炮燒煮炙,故堕此獄。

     倒刺,樓炭經雲:撓撈河縱廣二萬裡,河兩邊有鐵樹。

    立世雲:逆刺睒浮梨,一切皆鐵,晝夜燒然。

    樹高一由旬,刺長十六寸。

    獄卒捉罪人臂,牽上刺樹,而複牽下。

    牽上刺向下,牽下刺向上。

    腹著樹,皮肉即盡;背、脅亦爾,受此殘害。

    昔在人中,邪淫婦女,或婦人欺背夫主,複有種種增上業報,于彼中生。

     火屋、鐵屋二獄同,各從所重名之。

    火屋,純鐵所成。

    鐵屋,大火所熾。

    起世經雲:時獄卒取彼衆生,擲置鐵屋室中,熾然大熱,逼切難忍,衆惱和合,遂大叫喚。

    彼中更有鐵房、鐵辇、鐵閣、鐵樓,其中炭火沸湧盈益。

    長阿含名燒炙,其事大同。

    火狼,樓炭經雲:從撓撈河得出,入狼野幹,縱廣二萬裡。

    起世經雲:以諸不善業果報,故于彼獄出生狐狼,粗惡可畏,咬彼地獄衆生身肉,腳蹋口掣,脔脔而食。

    (雲雲)。

     △ 【如是等地獄,其中各各複有諸小地獄。

    或一,或二,或三,或四,乃至百千,其中名号,各各不同。

    】 初句結上衆獄。

    其中下,謂此等獄中,又各自有小地獄,以為眷屬,或一二三,或至百千,名号差别,莫可指陳也。

     △ 【地藏菩薩告普賢菩薩言:仁者!此中皆是南閻浮提行惡衆生,業感如是。

    】 獨指閻浮衆生者,以志性無定,習造惡業,感此地獄也。

    那先比丘經雲:如世間火熱,不如泥犁中火熱。

    如持小石,著世間火中,至暮不消。

    取大石,著泥犁火中,即消。

    亦如有人作惡,死在泥犁中,數千萬歲,其人不死。

    此[立+立]由善惡業力,緻消與不消。

    故雲業感如是。

     △ 【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

    】 此釋業感之由。

    止觀雲:招果為因,亦名為業。

    十法界業,起自于心;但使有心,諸業具足。

    力者,堪任力用也。

    佛言:一切壯,無過心。

    心是怨家,常欺誤人。

    心取地獄,心取餓鬼,心取畜生,心取人天。

    作形貌者,皆心所為,其力最多。

    以須彌之高廣,能抵敵之;溟壑之汪洋,能浚深之;聖道之虛通,能障礙之。

    皆衆生業力使然,非甚大而何?山、海二句,舉例能障聖道。

    有漏業能障三乘聖道,無漏業能障佛性中道。

    光明文句雲:三障障佛,第一義天之所舍離,故知業力甚深而廣大也。

     △ 【是故衆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

    父子至親,岐路各别,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 承上能障聖道之故,而誡勸之。

    人世間中,頗有是念,些小之過,誰為計算?惟無三昧經,佛告阿難:人生世間,所以不得道者,但坐思惟,穢念多故。

    一念來,一念去;一日一宿,有八億四千萬念,念念不息。

    一念善者,得善果報;一念惡者,得惡果報。

    如響應聲,如影随形。

    是故善惡罪福各别。

    如閻羅王告罪人雲:人生在世間時,罪過小且輕;死在地下泥犁,大且重。

    故涅槃雲: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良以纖芥之惡,曆劫不亡;毫厘之善,積世長存。

    福成,則天堂自至;罪積,則地獄斯臻。

    此乃必然之數,無所容疑。

    夫父子天性相關,親之極至者也。

    父修善,而子作惡,則父生天,而子堕苦,途路既岐,遭逢難必;縱使偶遇,父安肯以天堂之樂,易子地獄之苦乎?子善、父惡,情理亦然。

    如賴吒和羅經雲:善惡随人,如影随身。

    人生獨生,死亦獨死。

    身作善惡,身獨當之,無有代人者。

    故佛說四自侵經雲:不計無常,而反貪愛,言有父母兄弟妻子,中外親族。

    老病死來,善惡苦樂獨自當之,無有代者。

    故勸勿以小惡為輕,而故造也。

     △ 【我今承佛威力,略說地獄罪報之事,唯願仁者暫聽是言。

    】 如文 △ 【普賢答言:吾已久知三惡道報,望仁者說,令後世末法一切惡行衆生,聞仁者說,使令歸佛。

    】 普賢謂地藏願我暫聽,略說罪報之言。

    吾豈不知惡道苦事乎。

    但仁者久化幽關,為地獄教主,對衆宣說,人必信之,方能使令歸佛耳。

    無常偈雲:有生皆必死,造業苦切身!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

    勸令歸佛,問地獄之正意也。

     △ 【地藏白言:仁者!地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