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施無畏

關燈
演培法師講述



    丁一正答遊于娑婆

    戊一顯示妙德

    己一能施無畏



    是觀世音菩薩摩诃薩,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為施無畏者。

    此明觀音能施衆生無畏,因而别号又名施無畏者。佛勸無盡意發心供養觀音後,接著又對無盡意說:‘是觀世音菩薩摩诃薩,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衆生‘無畏’。菩薩摩诃薩,意為菩薩中的大菩薩,因同樣是菩薩,但有初發心菩薩與久修大行菩薩之别。觀音是位大菩薩,即将繼承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成佛,當然不是一般初發心的菩薩,所以稱為菩薩摩诃薩。

    怖是恐怖,畏是畏懼,即通俗說的害怕。急難,是突如其來,使人措手不及,無法預防,無法應付的一種災難。有福慧者,急難當前,固可随機應變的予以克服,但若智慧缺乏,不能應付急難,而于内心生起恐怖畏懼的時候,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立刻或隐或顯的在你面前,施予你的無畏,解救你的急難,‘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為施無畏者’。楞嚴經說:“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衆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亦同于此。

    于怖畏急難中能施無畏,現在不妨舉一實例說明:

    在我國晉朝的時代,有一大德名釋達開。一次上山去采甘草,不意竟為羌人捉住,關在一個木栅當中,而在達開之前,被關進栅内的,已經有十餘人。羌人是很兇暴野蠻的,每日将被關的人加以烹煮,到最後隻剩下達開一人,達開知道明日就要臨到自己,當然不免會生起怖畏,可是怖畏又有什麼用?隻好誠懇的默誦觀音普門品,将自己的生命交給觀音菩薩。到了天快亮時,忽有一隻大虎跑來,守衛木栅的羌人,看到老虎來了,就各自逃跑了,老虎不但不走,且将木栅咬出一個洞。達開這時心裡想:雖逃脫了羌人的殺害,但必不能逃出虎口,因而,一方面害怕不已,一方面誠念觀音,等到栅被老虎咬穿了時,虎不但不吃達開,且立刻的離栅而去。到這時候,達開知是觀音驅來相救的,于是得脫羌人之難!當知這就是菩薩的能施無畏!又如有一人獨自上山采藥,忽遇猛虎迎面撲來,不用說,此人這時心中,是感到相當怖畏的,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忽有一老婆婆出來大吼一聲,其兇猛可畏的老虎竟然回頭而去。采藥者于驚魂甫定之餘,再去細看一看時,老婆婆已渺不可見。當知這位老婆婆,就是觀音菩薩的示現,為救衆生急難而來施予無畏的!

    在這世間,怖畏急難,是很多的,但最大的怖畏與最大的急難,無過于生死,因為一切怖畏,皆由生死而來,假定沒有輪轉生死的生命體,那裡會有各種怖畏急難現前?所以生死是最大的怖畏!衆生果真感到生死可畏,想要跳出生死輪回,觀音菩薩就會适應我們的要求,随你所需要的怎樣身形,立即以怎樣的身形,現在你的面前,為你說離生死之法,使你不再感到生死可畏,施予修行了生死的方法,才是真正施無畏者。佛法通常說有财施、法施、無畏施的三種,一般以為财施很重要,殊不知法施及無畏施更為重要!觀音以無畏施于衆生,所以稱為施無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