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德勸供

關燈
演培法師講述



    戊二結德勸供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衆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以三十三應身,在此娑婆世界遊化,這不過是舉一個簡單的數字,形容觀音菩薩以不同身分,遊行化導衆生的工作。實際,觀音菩薩,正如其他大菩薩一樣,能化千百萬億身形,于種種世界化度衆生的。為此,釋尊特再總結觀音種種功德,以勸無盡意及諸天人發心供養。

    ‘無盡意’!釋尊這樣稱呼當機者的法名後說:‘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如是,是指觀音救七難、離三毒、應二求,乃至現種種不同身形在世間教化衆生所有的一切功德,而這一切功德,觀音菩薩都已圓滿成就,正因觀音成就了這麼多的功德,所以能‘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衆生’。以種種形,指現種種不同的身形,是顯觀音所現身形之多;遊諸國土,指觀音不但在此娑婆世界示現的機會多,同時亦于十方無量國土中,現種種身教化衆生,是形容菩薩遊化世界之廣;度脫衆生,意謂菩薩以種種不同身分,遊化一切國土,不如一般人的遊山玩水。亦不如現代人的到處觀光,遊覽風景,而是為了度脫衆生的。要知娑婆世界的衆生痛苦,固然需要菩薩的教化和度脫,其他世界的所有衆生,亦同樣的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痛苦,亦需要菩薩去化度令得解脫,所以這是顯示觀音的教化之衆。

    在此要特别說明的:觀音菩薩本是極樂世界的補處大士,在他遊化諸國時,不如我們所想像的,今天遊化娑婆世界,明天遊化淨琉璃世界,後天又遊化另外一世界,假定如此,觀音菩薩真要忙得席不暇暖!所以嚴格說來,觀音遊化諸國,是在同一時間之内的,而且本有的觀音,沒有離開極樂世界一步!前曾說過,如天上月亮隻有一個,但千江有水千江月,萬江有水萬江月,且不論千江月萬江月,都在同一時間顯現,而真月依然在天空中,從未來到江水中去。因此,有四句話說“一月普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月不下降水不升,水清月明法自爾”。通理法師說:“雖曰以種種形,唯是一真;雖曰遊諸國土,不離當處”。都是此一意思的徹底透露。

    在此更有要了解的: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到十方世界度脫衆生,經過相當長久的時間,照理苦惱衆生應被度脫,為什麼十方世界中,現在還有這麼多的苦惱衆生?别說其他國土,單以娑婆世界來說,就仍有許多沈于苦海中的衆生,受種種痛苦的襲擊,沒有得到解脫,這是什麼道理?依經中說,這不是觀音度生不夠努力,亦不是菩薩在度生過程中有分别心,這個我度,那個不度,問題在于衆生是否肯得接受菩薩的化度,或者看這衆生與觀音菩薩是否有緣?有的衆生與觀音無緣而為觀音所化度不了的,當然就要其他菩薩來教化,才能得到解脫!所以佛菩薩隻能化度有緣的衆生,假定無緣是沒法可化度的。正因如此,觀音菩薩,雖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化衆生,現今仍有很多衆生在苦海中不能解脫。問題不在菩薩身上,而在衆生身上,所以要想得到觀音菩薩的救度,首先要與菩薩結下法緣,不然的話,是不能得到菩薩度脫的!

    觀音菩薩成就這麼多的功德,以種種形遊化諸國,既然是為度脫衆生,則菩薩對于衆生的恩德當然是很大的,‘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講到供養,通常說有事供養與理供養的兩種。如四事供養,或六供養,或十供養,都叫事供養;設會其理而證入諸法法性,與佛菩薩同一鼻孔出氣,是為理供養。經中又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什麼叫做法供養?就是如法實行,為最上的供養。像“身業供養是禮拜,口業供養是稱贊,意業供養是觀想相好”,都可稱為法供養。不論什麼供養,最要的是一心一意,恭敬至誠,所以說一心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