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應天龍八部

關燈
演培法師講述

己七能應八部

應以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此明能應八部,就是通常說的天龍八部,為佛法的護法衆。

    若分開讀,亦如上面一樣,應分八段來讀。

     ‘應以天身得度者,即現天身而為說法;應以龍身得度者,即現龍身而為說法;應以夜叉身得度者,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應以乾闼婆身得度者,即現乾闼婆身而為說法;應以阿修羅身得度者,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應以迦樓羅身得度者,即現迦樓羅身而為說法;應以緊那羅身得度者,即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應以摩侯羅伽身得度者,即現摩侯羅伽身而為說法’。

     ‘天’:印度叫做提婆,中國譯名為天。

    平常說三界有二十八天,但這裡所說的天,主要是指欲界的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的天人。

    如果世間有類衆生,應以天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天身為其說法。

    楞嚴經說:“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就是此意。

    在前能應六天文中,雖說應現六種不同的天身,但那是約個别的說,現在總說為天,所以與前不同。

     ‘龍’:這在中國,向來說為四靈之一,就是靈異的東西,能夠善為變化。

    依佛法說,龍有各式各樣的不同:有守天宮的天龍,有守龍宮的海龍,有守寶藏的藏龍,有能緻雨的雨龍。

    不管那一類龍,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從來沒有人見過。

    不過,在古時代,中國和印度,自來都有龍的傳說,我們不能不承認有龍。

    龍的福報雖說很大,但是業障亦極深重,并不能安然的享受其福報。

     據佛經傳說,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龍,由于龍身很長,它們吃起來,如世人吃面一樣,所以龍類衆生,常受生命威脅之苦,亦即最怕大鵬金翅鳥。

     有一次,佛在大海邊修定靜坐,龍又遇到金翅鳥的威脅,特到佛的面前來求救,以期解脫金翅鳥的攫食之難。

    佛陀慈悲,即将所著的袈裟,分一些給龍王,要他将袈裟撕成一條一條的,披在龍子龍孫的身上,就可免金翅鳥的捉食之難,因為金翅鳥看到佛的袈裟,就不敢再去吃龍,而保護了諸龍的生命安全,由此亦可見袈裟的威力之大! 世間若有一類衆生,應以龍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龍身,到龍宮去為諸龍說法,要它們舍棄嗔心。

    或說:龍宮在海底裡,怎麼能去龍宮說法?這不是不可能的,如現存的佛說十善業道經,就是佛在龍宮為龍王說的。

    這樣,菩薩當然亦可示現龍身到龍宮為龍說法。

     ‘夜叉’:前面說過,這是捷疾鬼,亦名暴惡鬼,有善惡兩類:愛吃人的是惡夜叉,護持佛法的是善夜叉。

    如比丘比丘尼登壇受戒時,開始白四羯磨,地行夜叉即很歡喜的告訴空行夜叉,空行夜叉得到這個消息,就又很歡喜的轉告四天王天,如是展轉相傳,到達他化自在天魔宮,使諸魔王大生恐怖!善夜叉,能保護行人及護持佛法。

    世間若有一類衆生,應以夜叉身去化度他,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

    如所熟知的面然大士,就是觀音菩薩的現身。

     ‘乾闼婆’:中國譯為尋香、嗅香、食香、香神。

    是忉利天主帝釋座前的奏樂神。

    帝釋天既然愛著五欲,當然也就喜歡聽音樂,每當帝釋要聽音樂時,不須派天人去找奏樂神,隻須在自己面前焚一枝香,乾闼婆即聞香而來帝釋座前奏樂,一直奏到帝釋不願再聽樂時而止。

    此奏樂神經常住在須彌山南面的金剛窟中,能夠飛行虛空。

    世間若有一類衆生,應以乾闼婆身去化度他,然後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乾闼婆身而為說法。

    楞嚴經說:“若乾闼婆,樂脫其倫,我于彼前,現乾闼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亦即此意。

     ‘阿修羅’:中國有三譯:一、非天,意謂修羅有天人之福,無天人之德。

    二、無端正,據經中告訴我們,阿修羅女是很美麗而端嚴的,但阿修羅男卻極為醜陋,沒有半點端正之相。

    三、無酒,傳說阿修羅在過去,是很喜歡喝酒的,可是有個時候,找不到酒,無酒可飲,就索性戒了酒,所以說為無酒。

     阿修羅最大的特質,就是疑心甚重,不論什麼事情,都不輕信别人。

    由于猜疑心重,好鬥力也就強,而好勝争強心,亦超過别人多多。

    修羅最喜歡與帝釋作戰,但也有它的原因,現在不妨舉一事實說明如下: 相傳阿修羅王有一女名叫舍脂,其貌長得的确很美,亦可說世間很少有像那樣美女的。

    後為天帝釋所知,帝釋是屬地居天,沒有斷男女的愛欲,所以就娶阿修羅女為妻,而與阿修羅王有了婿丈的關系,彼此間的感情自亦是很好的。

    帝釋與舍脂婚後不久,帝釋為了表示對嶽丈的尊敬,特請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