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應二求(求子)
關燈
小
中
大
,那她必然是很下賤的;反之,若隻為人敬而不為人愛,所謂敬而遠之,慢慢就将成為一個孤獨的人,自亦是不理想的。
最理想的是:一方面被人所愛,另方面受人尊敬。
換句話說,于愛中含有敬的成分在内,即不會随便被人輕視,或令人存不好的妄念。
一個人如為人所敬愛,自然也就得到人的好感,所以在此特用“敬愛”兩字,以示這個女子的才德雙全。
求男而得福德智慧之男,求女而得端正有相之女,當知這是相對的講法。
實在,男人不但要有福德智慧,亦要端正有相。
相貌的美滿,不但是女子所希望,亦是男子所要求的。
世間沒有一個男子,希望自己生得醜陋,因為愛美是人類的天性。
同樣,女子若端正有相,沒有福德智慧,人生亦是不美滿的。
如中國諺語說的“紅顔多薄命”,正是指此端正有相而無福德智慧者說。
所以女子亦要具有福德智慧。
不過分别來說,男子較重福慧,女人較重相好。
實際應說求男便得福德智慧,端正有相之男,求女便生端正有相,福德智慧之女。
妙慧童女經說:身相端嚴,就是這裡說的端正有相;富貴尊身,就是這裡說的福德智慧。
可知就做人言,福智與有相,是同等重要的。
關于求女得女,現在亦舉一事實說明如下:過去我國有位叫華敦的這個人,結婚将近二十年這麼久,其妻始終沒有生男育女,夫婦不免感到有點焦急。
但是他們都是信佛的,而且對觀世音菩薩,尤其有高度的信仰,于是就懇切的祈禱于觀音菩薩,并虔誠恭敬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
正因他們的懇切至誠,果然得到菩薩的感應。
大約經過一個星期,其妻夢見觀音對她說:我看你們這樣虔誠求我,為使你們不至失望,所以現在特給你們一男一女,希望你們安心,别為此事焦慮!其妻作夢不久,果于次年生一男孩,再過一年複生一女。
由此可以證明,隻要誠心誠意的有求于觀世音菩薩,菩薩無不滿衆生所求,遂衆生心願。
我們應該相信這些事實,因這是佛于法華會上親口所說,絕對不會騙人的。
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在事實上講,固然如此;在道理上講,亦可說得過去。
當知此中所說的男是代表智慧,女或代表禅定,或代表慈悲,現略分别如下: 男之所以代表智慧,從世間看可以發現:男子對于事理的抉擇力,的确是勝過女性的。
如有某件事情發生,女子常表現得優柔寡斷,不知怎樣去處理才好,可是男子往往當下予以判斷,應該怎樣立即怎樣,證明女子的智慧較弱。
但從行為活動上看,則又明顯的發現,女子性情較為安定娴靜,不論在怎樣的場合,都表現得比男子斯文。
所以一般人說,男的好動,女的好靜。
尤其古代,常以幽娴貞靜,形容女子的美德,所以特以女子譬喻禅定。
因而所謂求男求女,在佛法中,應是求智慧之男與求禅定之女。
這從佛經所說,可以明确的了解到這點。
如欲界的人間天上,由于散亂心的特别重,雖有一般的智慧,但缺乏如法的禅定,因而所有智慧乃是狂慧,若說為男即是狂男。
至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雖有微細的定心,但因心力太過薄弱的關系,于是隻有定而無慧。
無慧所有的定,隻可說為枯定,若說為女即是癡女。
至于色界的四禅天及無色界的前三天,雖說有定有慧,定慧具足,但此定女,不能出生無漏慧男,不能解決各種煩惱,如是有漏定慧,隻可說為癡男石女,仍然是不美滿的,不是佛法行者所當求的法門男女。
至于出世二乘聖者所有的定慧,因為能超脫生死,所以叫無漏定慧。
“但此慧男,亦隻斷見思煩惱,不能斷根本無明;定女雖生無漏,不能入中道。
所以吾人應求中道智慧男,中道福德女,不著空有。
即定之慧,叫有福的慧男,即慧之定,叫有慧的福女。
慧是智德莊嚴,定是福德莊嚴,到佛地位福慧具足,故稱兩足尊。
身金色與相好光明無等倫,是即福足;四辨八音,鑒機施教,是即慧足。
吾人因無中道福慧莊嚴,所以流入生死而為衆生。
諺雲:人要衣裝,佛要金裝,莊嚴極其重要。
所以必須求福求慧,而又必須福慧雙修。
自性是所莊嚴,福慧是能莊嚴,能所不二,是名妙男妙女具足的妙莊嚴”。
可見本品所說的求男求女,不能把它看成普通世俗的男女,而應視為智慧之男,禅定之女。
還有一種說法:男表智慧,女表慈悲。
從普通男女個性看:女子的性情溫和,同情心大,尤以母愛的表現,更超于男子之上,故以女子代表慈悲。
所以,求男,就是求智慧;求女,就是學慈悲。
唯有如是悲智雙運,始能得到悲智具足。
具足了悲智,即與觀音菩薩的悲智相應,當然就得菩薩的威力加被,使我們的慈悲智慧,能一天天的增長起來。
悲智也好,定慧也好,這都是佛法行者所應求的。
所以修行人同樣要求男求女,不過是求智慧之男以及求慈悲禅定之女而已。
己二總結神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佛說至此,再叫一聲‘無盡意’曰:‘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偉大的威德神通之‘力’,能令求男者得男,求女者得女,絲毫不讓衆生有所失望!
最理想的是:一方面被人所愛,另方面受人尊敬。
換句話說,于愛中含有敬的成分在内,即不會随便被人輕視,或令人存不好的妄念。
一個人如為人所敬愛,自然也就得到人的好感,所以在此特用“敬愛”兩字,以示這個女子的才德雙全。
求男而得福德智慧之男,求女而得端正有相之女,當知這是相對的講法。
實在,男人不但要有福德智慧,亦要端正有相。
相貌的美滿,不但是女子所希望,亦是男子所要求的。
世間沒有一個男子,希望自己生得醜陋,因為愛美是人類的天性。
同樣,女子若端正有相,沒有福德智慧,人生亦是不美滿的。
如中國諺語說的“紅顔多薄命”,正是指此端正有相而無福德智慧者說。
所以女子亦要具有福德智慧。
不過分别來說,男子較重福慧,女人較重相好。
實際應說求男便得福德智慧,端正有相之男,求女便生端正有相,福德智慧之女。
妙慧童女經說:身相端嚴,就是這裡說的端正有相;富貴尊身,就是這裡說的福德智慧。
可知就做人言,福智與有相,是同等重要的。
關于求女得女,現在亦舉一事實說明如下:過去我國有位叫華敦的這個人,結婚将近二十年這麼久,其妻始終沒有生男育女,夫婦不免感到有點焦急。
但是他們都是信佛的,而且對觀世音菩薩,尤其有高度的信仰,于是就懇切的祈禱于觀音菩薩,并虔誠恭敬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
正因他們的懇切至誠,果然得到菩薩的感應。
大約經過一個星期,其妻夢見觀音對她說:我看你們這樣虔誠求我,為使你們不至失望,所以現在特給你們一男一女,希望你們安心,别為此事焦慮!其妻作夢不久,果于次年生一男孩,再過一年複生一女。
由此可以證明,隻要誠心誠意的有求于觀世音菩薩,菩薩無不滿衆生所求,遂衆生心願。
我們應該相信這些事實,因這是佛于法華會上親口所說,絕對不會騙人的。
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在事實上講,固然如此;在道理上講,亦可說得過去。
當知此中所說的男是代表智慧,女或代表禅定,或代表慈悲,現略分别如下: 男之所以代表智慧,從世間看可以發現:男子對于事理的抉擇力,的确是勝過女性的。
如有某件事情發生,女子常表現得優柔寡斷,不知怎樣去處理才好,可是男子往往當下予以判斷,應該怎樣立即怎樣,證明女子的智慧較弱。
但從行為活動上看,則又明顯的發現,女子性情較為安定娴靜,不論在怎樣的場合,都表現得比男子斯文。
所以一般人說,男的好動,女的好靜。
尤其古代,常以幽娴貞靜,形容女子的美德,所以特以女子譬喻禅定。
因而所謂求男求女,在佛法中,應是求智慧之男與求禅定之女。
這從佛經所說,可以明确的了解到這點。
如欲界的人間天上,由于散亂心的特别重,雖有一般的智慧,但缺乏如法的禅定,因而所有智慧乃是狂慧,若說為男即是狂男。
至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雖有微細的定心,但因心力太過薄弱的關系,于是隻有定而無慧。
無慧所有的定,隻可說為枯定,若說為女即是癡女。
至于色界的四禅天及無色界的前三天,雖說有定有慧,定慧具足,但此定女,不能出生無漏慧男,不能解決各種煩惱,如是有漏定慧,隻可說為癡男石女,仍然是不美滿的,不是佛法行者所當求的法門男女。
至于出世二乘聖者所有的定慧,因為能超脫生死,所以叫無漏定慧。
“但此慧男,亦隻斷見思煩惱,不能斷根本無明;定女雖生無漏,不能入中道。
所以吾人應求中道智慧男,中道福德女,不著空有。
即定之慧,叫有福的慧男,即慧之定,叫有慧的福女。
慧是智德莊嚴,定是福德莊嚴,到佛地位福慧具足,故稱兩足尊。
身金色與相好光明無等倫,是即福足;四辨八音,鑒機施教,是即慧足。
吾人因無中道福慧莊嚴,所以流入生死而為衆生。
諺雲:人要衣裝,佛要金裝,莊嚴極其重要。
所以必須求福求慧,而又必須福慧雙修。
自性是所莊嚴,福慧是能莊嚴,能所不二,是名妙男妙女具足的妙莊嚴”。
可見本品所說的求男求女,不能把它看成普通世俗的男女,而應視為智慧之男,禅定之女。
還有一種說法:男表智慧,女表慈悲。
從普通男女個性看:女子的性情溫和,同情心大,尤以母愛的表現,更超于男子之上,故以女子代表慈悲。
所以,求男,就是求智慧;求女,就是學慈悲。
唯有如是悲智雙運,始能得到悲智具足。
具足了悲智,即與觀音菩薩的悲智相應,當然就得菩薩的威力加被,使我們的慈悲智慧,能一天天的增長起來。
悲智也好,定慧也好,這都是佛法行者所應求的。
所以修行人同樣要求男求女,不過是求智慧之男以及求慈悲禅定之女而已。
己二總結神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佛說至此,再叫一聲‘無盡意’曰:‘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偉大的威德神通之‘力’,能令求男者得男,求女者得女,絲毫不讓衆生有所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