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救水難
關燈
小
中
大
演培法師講述
己二救水難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号,即得淺處。
這是七難中的第二水難。大水,确實亦是一個不得了的大災難。如民國四十八年台灣發生的“八七”大水災,四十九年台灣發生的“八一”大水災,都是空前慘重的災難!諸位在報紙上所看到的報導,隻知災難很重,究竟重到怎樣程度,恐難想像得到。四十八年“八七”大水災發生,我正在台中,大水來時,一幢幢的房屋被水沖去,一棵棵的樹木被水沖倒,大好禾田立刻被水沖得變為亂石荒山,鐵路被沖斷了,鐵橋被沖跑了,牲畜随流而滾,人被水溺而死!所以大水災來時,能使人傾家蕩産,會使人喪身失命,沒有人不怕水災的。可是天然水災,有時無法防治,因而遇大水災,除盡人事沒法避免!佛法認為最好虔念觀音,所以經說:‘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号,即得淺處’。一個人為大水所漂蕩時,生命是很危險的。在這緊要關頭,果能一心稱念菩薩聖号,馬上就會從很深的地方,回到很淺的地方,得到生命的脫險!所以為大水所漂時,最要緊的是不要忘記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
先從事相舉例說明得免水難。據法華感通說:中國唐朝時,有位岑景仁君,自幼就念普門品。一次,因事乘船去蘇州,航行沒有多久,該船忽然翻了,人都落在水中。岑景仁在水裡,聽到有人在說:平時念普門品的,現在定得免水難!像這樣的聲音,一共聽到三次,然後自己浮到水面上來,漂到了岸邊,真脫離了水難。像這類事,在中國發生很多,我們不可不信!水災,随時随地都可發生,我們在心理上應有這樣的準備,更應有這樣的信念,就是萬一遇到水災,千萬記得觀世音菩薩聖号。
次從道理講:大水亦不是外面波浪滔天的大水,而是指的我人内心的愛欲之水。人類衆生,很多沉溺在愛欲水中,喪身失命!佛法說:“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可知愛欲水的力大。試看現在多少男女青年,違背父母及有關系的人,在愛河的漩渦裡打滾,不達目的不止,甚至雙雙自殺!所以大水,應知是貪愛之水。衆生如沉溺在愛欲水中,挽救的辦法,佛告訴我們,唯有提起正念一心稱念觀音聖号,以求啟發智慧,然後用智慧火,銷溶愛欲之水,就可挽救不必要的犧牲!所以修學佛法的人,應常常念觀世音菩薩,這對我們絕對是有益的。
愛欲,在佛法中,認為是生死的根本。衆生所以不能脫出生死的掌握,病根就在愛欲。四十二章經說:“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緻手擾之,衆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世人被愛欲之所迷惑,所以一生不能見到真理,沒有辦法解脫生死!如一盆清淨水,本是可照面的,因被人用手擾動,起了很多微波,所以不論誰走到水前,都不能見到自己容貌。人們一念心,被愛欲所迷,終日妄想紛飛,怎能見到真理?因為如此,不但出家的沙門,就是每個學佛者,都應割舍愛欲,截斷愛欲之流,本心恢複清淨,就見真理而得解脫了!
己二救水難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号,即得淺處。
這是七難中的第二水難。大水,确實亦是一個不得了的大災難。如民國四十八年台灣發生的“八七”大水災,四十九年台灣發生的“八一”大水災,都是空前慘重的災難!諸位在報紙上所看到的報導,隻知災難很重,究竟重到怎樣程度,恐難想像得到。四十八年“八七”大水災發生,我正在台中,大水來時,一幢幢的房屋被水沖去,一棵棵的樹木被水沖倒,大好禾田立刻被水沖得變為亂石荒山,鐵路被沖斷了,鐵橋被沖跑了,牲畜随流而滾,人被水溺而死!所以大水災來時,能使人傾家蕩産,會使人喪身失命,沒有人不怕水災的。可是天然水災,有時無法防治,因而遇大水災,除盡人事沒法避免!佛法認為最好虔念觀音,所以經說:‘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号,即得淺處’。一個人為大水所漂蕩時,生命是很危險的。在這緊要關頭,果能一心稱念菩薩聖号,馬上就會從很深的地方,回到很淺的地方,得到生命的脫險!所以為大水所漂時,最要緊的是不要忘記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
先從事相舉例說明得免水難。據法華感通說:中國唐朝時,有位岑景仁君,自幼就念普門品。一次,因事乘船去蘇州,航行沒有多久,該船忽然翻了,人都落在水中。岑景仁在水裡,聽到有人在說:平時念普門品的,現在定得免水難!像這樣的聲音,一共聽到三次,然後自己浮到水面上來,漂到了岸邊,真脫離了水難。像這類事,在中國發生很多,我們不可不信!水災,随時随地都可發生,我們在心理上應有這樣的準備,更應有這樣的信念,就是萬一遇到水災,千萬記得觀世音菩薩聖号。
次從道理講:大水亦不是外面波浪滔天的大水,而是指的我人内心的愛欲之水。人類衆生,很多沉溺在愛欲水中,喪身失命!佛法說:“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可知愛欲水的力大。試看現在多少男女青年,違背父母及有關系的人,在愛河的漩渦裡打滾,不達目的不止,甚至雙雙自殺!所以大水,應知是貪愛之水。衆生如沉溺在愛欲水中,挽救的辦法,佛告訴我們,唯有提起正念一心稱念觀音聖号,以求啟發智慧,然後用智慧火,銷溶愛欲之水,就可挽救不必要的犧牲!所以修學佛法的人,應常常念觀世音菩薩,這對我們絕對是有益的。
愛欲,在佛法中,認為是生死的根本。衆生所以不能脫出生死的掌握,病根就在愛欲。四十二章經說:“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緻手擾之,衆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世人被愛欲之所迷惑,所以一生不能見到真理,沒有辦法解脫生死!如一盆清淨水,本是可照面的,因被人用手擾動,起了很多微波,所以不論誰走到水前,都不能見到自己容貌。人們一念心,被愛欲所迷,終日妄想紛飛,怎能見到真理?因為如此,不但出家的沙門,就是每個學佛者,都應割舍愛欲,截斷愛欲之流,本心恢複清淨,就見真理而得解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