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尋聲救苦

關燈
演培法師講述

丙二如來備示感應 丁一正答得名所以 戊一總标尋聲救苦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上文為無盡意的請問,下文為釋迦佛的解答。

    這科是佛總答,在全品說,是最重要的,或可說為全品的綱要,或可說為全品的中心。

    因為有關觀音的深悲弘願,在這經文完全表達出來。

    而觀音菩薩所以得名觀音菩薩,其名号的來源,亦于此段經文表露。

    還有衆生稱念名号的方法及所得的利益,也都在這幾句裡面明白表達,所以這是全品的總綱或中心。

    于中又有三句話最重要的,就是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皆得解脫,可說又是這文中的綱要。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這是佛對無盡意的稱呼。

    男子是對女人說的:具有男性的叫做男子,具有女性的叫做女子。

    善男子,表示這不是普通的男子,而是具有深厚善根的。

    男的具有深厚善根,叫做善男子,女的具有深厚善恨,叫做善女人。

    善根是培植來的,不是天生成的。

    如聽經聞法,布施持戒,都是培植善根的最大方便。

    能學佛的都有善根,但應更多多的培植。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衆生,受諸苦惱’,這是指出觀音所要救濟的對象。

    無量百千萬億衆生,是形容衆生的衆多。

    如是衆多衆生,生存在這世間,并非是享受種種快樂,而是經常受諸苦惱所逼迫的。

    如地獄、餓鬼、畜生界的衆生,無不有種種的苦惱。

    這些苦惱,詳說,是說不完的。

    且以人類來說,亦有各式各樣苦惱,如通常說的八苦,即為人類所免不了的。

    八苦,可以分為三類:如生、老、病、死,為身心界的痛苦;如愛别離、怨憎會,為社會界的痛苦;如求不得苦,為自然界的痛苦。

    “如從根本論究起來,釋尊總結七苦為:‘略說五蘊熾盛苦’。

    此即是說:有情的發生衆苦,問題在于有情(五蘊為有情的蘊素)本身。

    有此五蘊,而五蘊又熾然如火,這所以苦海無邊”。

    苦痛來襲,身心煩惱,誰不願意即時解除?且不論何人,痛苦來時,口中要作不斷喊叫,内心始稍感覺舒服。

    現佛告訴我們:衆生受苦逼迫時,不要作無謂的呻吟,最好專心一意的,稱念觀音菩薩的聖号,所以說: ‘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這是顯示觀音得名所以。

    觀世音之所以得名觀世音,是由聽聞衆生稱名的音聲而尋聲救苦得來。

    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真是所謂無苦不救,無生不度。

    所以衆生在受苦時,聽到觀音的聖号,若能一心一意的稱名,觀音菩薩,觀其稱名衆生的音聲,即時就去解除他的痛苦,使他獲得不受痛苦纏縛的解脫! 聞這一字,在此最為要緊:因衆生聽聞觀音名号的音聲,觀音亦聞衆生尋聲救苦的音聲,如是互聞,才能相應相感。

    即衆生聞其聖号而稱揚,菩薩聞其稱名而救濟,所謂衆生聞觀音,觀音聞衆生。

    衆生聞觀音是有所求,觀音聞衆生是有所應,如是感應道交,衆生即得解脫!因觀音是盡虛空遍法界的,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地方,隻要聽到衆生要求解苦的音聲,菩薩立即大慈大悲的,示現在你的面前,解救你的痛苦,使你得大解脫。

    所以聞在這裡,實在有它特别的重要性。

     衆生聞觀音,觀音聞衆生,都是用耳聞,為什麼不叫聞世音而名觀世音?衆生不能六根互用,所以隻能眼見耳聞;菩薩已能六根互用,所以眼不但能見亦能聞,耳不但能聞亦能觀。

    觀世音之所以叫做觀世音,因能觀其音聲而尋聲救苦。

    或解說為:上觀字,是菩薩的能觀智慧;下世音,是菩薩的所觀境界。

    菩薩以能觀的智慧,觀察有情世間一切苦惱求救的音聲,然後立刻本其弘誓的悲願,以解除你的痛苦,給予你的快樂,消免你的災難,賜給你的吉祥,無苦不拔,無難不救,所以稱為觀世音。

    不唯如此,當其以能觀之智,觀于世界衆生,要求解救其苦音聲之境時,境智唯在一心,所以稱為觀世音。

     再據悲華經對觀音因地的介紹,其發心的經過是這樣的:約在無量劫前那個時候,菩薩為凡夫,曾為轉輪聖王的第一太子。

    當時有寶藏佛出現于世,第一太子對三寶非常信敬,特地發心供養佛僧三月。

    并在寶藏佛的面前,發大菩提心,立大誓願說:假使有世界中的苦惱衆生,為求解救痛苦,稱念我的名号,而為我的天眼所見天耳所聞,不能救脫其苦者,那我決定誓不成佛。

    寶藏佛見他發這樣的大願,覺得極為難得,所以對他拔苦與樂的弘願,緻其高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