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篇 惹瓊巴離師赴衛
關燈
小
中
大
叮當嘈雜聲,群鼠争齧麥粉袋,
黃油滾落于塵埃,野狐打翻啤酒瓶,
烏鴉争食牛肉堆!欲觀此境應速去,
遲恐不及速行矣!祝君快樂心愉暢,
發願彼此速聚會。
施主們聽了尊者的歌後,都目瞪口呆,彼此你看我,我看你,悄悄地用肘你推我,我推你,在異常尴尬羞愧的情況下悄悄地離去。
随後,他們越想尊者的話越覺得有理,大家都感到異常羞愧,對尊者的信心也越發增強;就帶着豐盛的食物前來供養尊者,說道:“請您給我們一個開示,使我們心中能夠生起無常的警覺,好嗎?” 尊者不肯接受他們的供養,但對他們唱了下面這首歌: 吝啬施主請谛聽, 為釣名故而積資(7),為現世法求皈依, 為果報故行布施,為我慢故作供養, 如是四種之供施,不能與法得相應。
為貪口腹作會供,為争名利學法典, 閑談高歌樂放逸,求虛榮故為人師(8), 如是何能得加持?滿足說法欲望故, 随意而說離經據,滿足虛榮吾慢故, 喜愛奉承受人禮,不明根器而授徒, 自誤誤人大混亂,拼命鑽營求财寶, 假名佛法實‘商法’,以上四種之邪行, 豈能利益諸衆生?不能獨居喜散亂, 不能耐苦喜娛樂,不能修觀喜閑談, 機心算計世間法,如是四種之心法, 焉能令人趨解脫?四四十六諸謬行, 施主應常記心焉。
隻貢惹巴供養尊者一份食物,請尊者慈悲繼續開示。
為酬其請,尊者歌道: 上界長壽天人衆,不明随顯即體故, 敵視生生靈明用,執觀無想之禅定。
下界愚癡餓鬼衆,不明烈火由心變, 于他生嫉悭心生,由惡業故受饑渴。
中間閻浮貧苦衆,不知地中有寶藏, 盜取同胞之财物,種種欺騙終自苦。
雅龍施主心計多,不供尊者供惹巴, 惹巴年輕容貌好,承事于彼心愛樂, 供養惹巴招羞愧。
從今莫生多機心, 應從佛母積資糧,供養承事勝佛陀。
施主們聽了都深起淨信,一面流淚,一面不停的向尊者頂禮說道:“從今以後,請尊者長期住在我們這裡,我們必定如法的承事供養您。
” 尊者說道:“我不能在這裡長久的住下去,但是我會加持你們施主長壽無障,并發願在吉祥如法的情況下與你們會面。
” 高高廣大碧空中,日月二輪恒流轉, 相聚短暫無恒義,日月别空四洲行, 碧空汝應善珍攝,日月遨遊賞心去; 願汝莫被雲霧遮,日月莫為羅侯蝕, 發願彼此常相遇,法緣殊勝吉祥中。
巍巍嵯峨高峰上,兀鷹翺翔常飛旋, 相聚短暫無恒義,兀鷹騰空遨遊去, 高峰汝應善珍攝,兀鷹我今賞心去, 願我莫被霹靂擊,兀鷹莫陷羅網裡, 發願彼此常相遇,法緣殊勝吉祥中。
洶湧藏江之中央,金眼魚母繞旋遊, 相聚短暫無恒義,魚母恒河遊耍去, 藏江汝應善珍攝,魚母我今賞心去, 願開河者莫掘汝,願我莫陷魚網中, 發願彼此常相遇,法緣殊勝吉祥中。
妙苑麗花名哈羅,翁翁繞彼波斯蜂, 相聚短暫無恒義,蜜蜂恒河觀花去, 麗花汝應善珍攝,我今他方賞心去, 願寒厲霜莫摧汝,願凜冽風莫傷我, 發願彼此常相遇,法緣殊勝吉祥中。
雅龍施主齊聚此,圍繞密勒我修士, 相聚短暫無恒義,修士險山遊玩去, 施主汝應善珍攝,密勒我今賞心去, 祝願汝等皆長壽,我亦覺受常增長, 發願彼此常相遇,法緣殊勝吉祥中。
有幾個施主聽了尊者的歌後,成為虔誠的随侍弟子,其他諸人皆生起了無量的信心。
惹瓊巴赴衛地後,在夏境的一所學院中得到教授座的職位。
他後來邂逅一位貴族女士;由于尊者的慈悲加持,他于是又回來侍奉尊者。
這一段故事的經過,皆詳述于惹瓊巴的傳記中。
以上是惹瓊巴赴衛地的故事。
本篇注解: (1)此處藏文經義,譯者不太明了。
直譯是“頭像撅子般的睡”。
(2)原文頗難确譯,固套成語代之。
(3)原文phog.chod.Ma.Byed.不知何義。
(4)大概是尊者所賜。
阿汝為一種細布。
(5)此處“涅槃險地”乃指那着于一邊之偏空涅槃,非指達成之無住涅槃也。
(6)此句頗難譯,或可譯作“心隐暗處之行持”。
(7)此處之“資”字指菩提道上的福德及智慧資糧,非普通之錢财也。
(8)原文作“為虛榮故而持威儀及為人傳法灌頂”。
施主們聽了尊者的歌後,都目瞪口呆,彼此你看我,我看你,悄悄地用肘你推我,我推你,在異常尴尬羞愧的情況下悄悄地離去。
随後,他們越想尊者的話越覺得有理,大家都感到異常羞愧,對尊者的信心也越發增強;就帶着豐盛的食物前來供養尊者,說道:“請您給我們一個開示,使我們心中能夠生起無常的警覺,好嗎?” 尊者不肯接受他們的供養,但對他們唱了下面這首歌: 吝啬施主請谛聽, 為釣名故而積資(7),為現世法求皈依, 為果報故行布施,為我慢故作供養, 如是四種之供施,不能與法得相應。
為貪口腹作會供,為争名利學法典, 閑談高歌樂放逸,求虛榮故為人師(8), 如是何能得加持?滿足說法欲望故, 随意而說離經據,滿足虛榮吾慢故, 喜愛奉承受人禮,不明根器而授徒, 自誤誤人大混亂,拼命鑽營求财寶, 假名佛法實‘商法’,以上四種之邪行, 豈能利益諸衆生?不能獨居喜散亂, 不能耐苦喜娛樂,不能修觀喜閑談, 機心算計世間法,如是四種之心法, 焉能令人趨解脫?四四十六諸謬行, 施主應常記心焉。
隻貢惹巴供養尊者一份食物,請尊者慈悲繼續開示。
為酬其請,尊者歌道: 上界長壽天人衆,不明随顯即體故, 敵視生生靈明用,執觀無想之禅定。
下界愚癡餓鬼衆,不明烈火由心變, 于他生嫉悭心生,由惡業故受饑渴。
中間閻浮貧苦衆,不知地中有寶藏, 盜取同胞之财物,種種欺騙終自苦。
雅龍施主心計多,不供尊者供惹巴, 惹巴年輕容貌好,承事于彼心愛樂, 供養惹巴招羞愧。
從今莫生多機心, 應從佛母積資糧,供養承事勝佛陀。
施主們聽了都深起淨信,一面流淚,一面不停的向尊者頂禮說道:“從今以後,請尊者長期住在我們這裡,我們必定如法的承事供養您。
” 尊者說道:“我不能在這裡長久的住下去,但是我會加持你們施主長壽無障,并發願在吉祥如法的情況下與你們會面。
” 高高廣大碧空中,日月二輪恒流轉, 相聚短暫無恒義,日月别空四洲行, 碧空汝應善珍攝,日月遨遊賞心去; 願汝莫被雲霧遮,日月莫為羅侯蝕, 發願彼此常相遇,法緣殊勝吉祥中。
巍巍嵯峨高峰上,兀鷹翺翔常飛旋, 相聚短暫無恒義,兀鷹騰空遨遊去, 高峰汝應善珍攝,兀鷹我今賞心去, 願我莫被霹靂擊,兀鷹莫陷羅網裡, 發願彼此常相遇,法緣殊勝吉祥中。
洶湧藏江之中央,金眼魚母繞旋遊, 相聚短暫無恒義,魚母恒河遊耍去, 藏江汝應善珍攝,魚母我今賞心去, 願開河者莫掘汝,願我莫陷魚網中, 發願彼此常相遇,法緣殊勝吉祥中。
妙苑麗花名哈羅,翁翁繞彼波斯蜂, 相聚短暫無恒義,蜜蜂恒河觀花去, 麗花汝應善珍攝,我今他方賞心去, 願寒厲霜莫摧汝,願凜冽風莫傷我, 發願彼此常相遇,法緣殊勝吉祥中。
雅龍施主齊聚此,圍繞密勒我修士, 相聚短暫無恒義,修士險山遊玩去, 施主汝應善珍攝,密勒我今賞心去, 祝願汝等皆長壽,我亦覺受常增長, 發願彼此常相遇,法緣殊勝吉祥中。
有幾個施主聽了尊者的歌後,成為虔誠的随侍弟子,其他諸人皆生起了無量的信心。
惹瓊巴赴衛地後,在夏境的一所學院中得到教授座的職位。
他後來邂逅一位貴族女士;由于尊者的慈悲加持,他于是又回來侍奉尊者。
這一段故事的經過,皆詳述于惹瓊巴的傳記中。
以上是惹瓊巴赴衛地的故事。
本篇注解: (1)此處藏文經義,譯者不太明了。
直譯是“頭像撅子般的睡”。
(2)原文頗難确譯,固套成語代之。
(3)原文phog.chod.Ma.Byed.不知何義。
(4)大概是尊者所賜。
阿汝為一種細布。
(5)此處“涅槃險地”乃指那着于一邊之偏空涅槃,非指達成之無住涅槃也。
(6)此句頗難譯,或可譯作“心隐暗處之行持”。
(7)此處之“資”字指菩提道上的福德及智慧資糧,非普通之錢财也。
(8)原文作“為虛榮故而持威儀及為人傳法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