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篇 對惹瓊巴之衷心忠告
關燈
小
中
大
身内拙火熊熊燃,一切衣着早忘卻。
常觀妙智無分别,一切妄念早忘卻。
時觀雙運光明法,一切戲論早忘卻。
以上十二忘卻歌,乃我密勒之行素。
施主何不效我行?我已斷除能所結, 無有造作及菩提。
汝等學佛實甚難, 我行我素随安住,世俗羞愧多虛僞, 矯揉造作我不會! 尊者歌畢,衆施主就以種種承事和圓滿供養來侍奉尊者。
然後各自返回家中。
其時惹瓊巴應衆施主之請,隻在每一施主家中住宿一宵,結果因為施主太多,竟一連在山下耽誤了許久;等他回到山中的時候,隻見洞門緊閉。
惹瓊巴忖道:“是不是因為我在山下流連得太久,所以尊者不高興了嗎?”歌道: 妙法本體無依恃(2),若起依恃非本體。
大圓滿法無偏向,有偏則非大圓滿。
大手印法無立破,若有立破非大印。
大樂境中無明暗,若有明暗非大樂。
大中道法無認持,若有認持非中道。
惹瓊适遊山下歸,父尊慈體安泰否? 尊者即在洞門之頂上以歌答道: 離心更無别佛陀,最速莫過氣脈道。
皈依三寶離兇戾,明空覺受最殊勝。
深恩莫過于上師,群生皆應敬頂戴。
修持無謬口訣時,身心能生确信解。
獲得如量證悟時,方知傳承口訣用。
心生決定信解時,覺受暖相速生起。
慈心油然常起時,始能攝衆以慈悲。
若能見師即佛時,加持源源入身心。
适才汝曾為我歌,歌中詞句甚善好, 若解其意能入法,不解即同蓮花落, 吾子惹瓊安泰否?老父體健心快樂。
歌畢,尊者繼續說道:“依我看來,你對世間八法的貪著仍然很大。
你應該舍棄它們,住山修行才好。
” 至尊恩師賜加持,令我常能住深山, 善根深厚惹瓊巴,意攝諸根聽我歌。
寂靜茅蓬獨住時,心莫思維口舌事, 否則難免嗔怨生。
依師共住專修時, 法會應酬(3)不可思,否則心亂惡行生。
供養神鬼食事時,不可望彼作回報, 否則自亦成鬼眷。
一心專注習禅時, 莫思會遇諸友朋,否則親朋擾清修。
堅持恒毅苦修時,莫思酒肉美妙食, 否則将堕惡鬼趣。
修持耳傳密法時(4), 莫念聞思學理法,否則終将入邪道。
寂靜深山獨住時,莫思作此又行彼, 否則惡念速将生。
惹瓊吾子奮精進! 咬牙堅修獲成就!吃苦方能解脫生死苦! 宿願所感惹瓊子,願汝慈父關切力, 令汝速得大證悟,現證宇宙一切法, 皆是佛陀之法身,願汝圓成此覺受! 尊者的話剛剛點中了惹瓊巴的弱點和痛處。
他立即五體投地向尊者頂禮,歌道: 慈父上師恩德故,我乃堪能修佛法。
生我父母早離卻,難舍家園已舍棄, 雖然我心仍悠悠,難斷思念友伴情。
積聚食衣财寶念,而今仍難全斷卻; 心常牽挂此三者,悭吝造罪招逆緣。
從此決誓修苦行,習心要法依山住。
歎我修行至如今,仍有積聚資财念, 朝谒應朝成就者,得者應得口傳訣, 修者無散精進修,如是友伴常記心。
侍奉父師為我行,即身成佛作我修, 山野茅蓬為我居,如是志欲常記心。
噫戲慈父金剛持,如如體性不動者, 祈賜慈悲加持我,轉變我心令入道! 尊者于是又給予惹瓊巴許多開示和指導,惹瓊巴心中得了很大的利益。
不久,雅龍的施主們就來迎請尊者父子到腹崖窟去居住。
這是讓頂朗普的故事。
本篇注解: (1)此句意義譯者不甚明了。
(2)此句,按藏文本Folio276頁之gZah.gTad.Med.意難确定。
gZah為星宿之義,若作此解則無需觀察星象或外境之意,但gTad字有交付、傳授、緣慮等義,故此片語大概是指無所依恃,無所緣慮之義。
(3)原文作“積聚資糧和感謝酬報(的活動)”。
(4)原文作“耳傳方便道”。
常觀妙智無分别,一切妄念早忘卻。
時觀雙運光明法,一切戲論早忘卻。
以上十二忘卻歌,乃我密勒之行素。
施主何不效我行?我已斷除能所結, 無有造作及菩提。
汝等學佛實甚難, 我行我素随安住,世俗羞愧多虛僞, 矯揉造作我不會! 尊者歌畢,衆施主就以種種承事和圓滿供養來侍奉尊者。
然後各自返回家中。
其時惹瓊巴應衆施主之請,隻在每一施主家中住宿一宵,結果因為施主太多,竟一連在山下耽誤了許久;等他回到山中的時候,隻見洞門緊閉。
惹瓊巴忖道:“是不是因為我在山下流連得太久,所以尊者不高興了嗎?”歌道: 妙法本體無依恃(2),若起依恃非本體。
大圓滿法無偏向,有偏則非大圓滿。
大手印法無立破,若有立破非大印。
大樂境中無明暗,若有明暗非大樂。
大中道法無認持,若有認持非中道。
惹瓊适遊山下歸,父尊慈體安泰否? 尊者即在洞門之頂上以歌答道: 離心更無别佛陀,最速莫過氣脈道。
皈依三寶離兇戾,明空覺受最殊勝。
深恩莫過于上師,群生皆應敬頂戴。
修持無謬口訣時,身心能生确信解。
獲得如量證悟時,方知傳承口訣用。
心生決定信解時,覺受暖相速生起。
慈心油然常起時,始能攝衆以慈悲。
若能見師即佛時,加持源源入身心。
适才汝曾為我歌,歌中詞句甚善好, 若解其意能入法,不解即同蓮花落, 吾子惹瓊安泰否?老父體健心快樂。
歌畢,尊者繼續說道:“依我看來,你對世間八法的貪著仍然很大。
你應該舍棄它們,住山修行才好。
” 至尊恩師賜加持,令我常能住深山, 善根深厚惹瓊巴,意攝諸根聽我歌。
寂靜茅蓬獨住時,心莫思維口舌事, 否則難免嗔怨生。
依師共住專修時, 法會應酬(3)不可思,否則心亂惡行生。
供養神鬼食事時,不可望彼作回報, 否則自亦成鬼眷。
一心專注習禅時, 莫思會遇諸友朋,否則親朋擾清修。
堅持恒毅苦修時,莫思酒肉美妙食, 否則将堕惡鬼趣。
修持耳傳密法時(4), 莫念聞思學理法,否則終将入邪道。
寂靜深山獨住時,莫思作此又行彼, 否則惡念速将生。
惹瓊吾子奮精進! 咬牙堅修獲成就!吃苦方能解脫生死苦! 宿願所感惹瓊子,願汝慈父關切力, 令汝速得大證悟,現證宇宙一切法, 皆是佛陀之法身,願汝圓成此覺受! 尊者的話剛剛點中了惹瓊巴的弱點和痛處。
他立即五體投地向尊者頂禮,歌道: 慈父上師恩德故,我乃堪能修佛法。
生我父母早離卻,難舍家園已舍棄, 雖然我心仍悠悠,難斷思念友伴情。
積聚食衣财寶念,而今仍難全斷卻; 心常牽挂此三者,悭吝造罪招逆緣。
從此決誓修苦行,習心要法依山住。
歎我修行至如今,仍有積聚資财念, 朝谒應朝成就者,得者應得口傳訣, 修者無散精進修,如是友伴常記心。
侍奉父師為我行,即身成佛作我修, 山野茅蓬為我居,如是志欲常記心。
噫戲慈父金剛持,如如體性不動者, 祈賜慈悲加持我,轉變我心令入道! 尊者于是又給予惹瓊巴許多開示和指導,惹瓊巴心中得了很大的利益。
不久,雅龍的施主們就來迎請尊者父子到腹崖窟去居住。
這是讓頂朗普的故事。
本篇注解: (1)此句意義譯者不甚明了。
(2)此句,按藏文本Folio276頁之gZah.gTad.Med.意難确定。
gZah為星宿之義,若作此解則無需觀察星象或外境之意,但gTad字有交付、傳授、緣慮等義,故此片語大概是指無所依恃,無所緣慮之義。
(3)原文作“積聚資糧和感謝酬報(的活動)”。
(4)原文作“耳傳方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