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篇 對惹瓊巴之衷心忠告

關燈
某一個時期,尊者和惹瓊巴、隻貢惹巴等弟子在讓頂蕩山窟安住。

    一天,惹瓊巴和隻貢惹巴讨論那諾巴和梅紀巴的見解和修行方法時,二人越談越多,越扯越遠。

    尊者于是對他們二人說道:“你們二人先聽完我這首歌,然後再繼續你們的讨論吧。

    ” 大恩師尊住我頂,悟境不離常顯現,覺受離言甚樂哉。

     汝倆一僧及一俗,未離行作之境者。

     内心未生證悟時,論诤法訣乃我慢, 謬惑淨除于内時,是謂離邊之正見; 契合聖教及理量,斯乃勝妙大莊嚴。

     妄念消融法身時,是謂自然之修觀; 覺受證驗常相聯,斯乃勝妙大莊嚴。

     六聚法爾自清淨,是謂自性平等行, 時節因緣常相應,斯乃勝妙大莊嚴。

     空樂覺受生起時,是謂口傳真口訣, 與四灌義常相合,斯乃勝妙大莊嚴。

     空性所生大明用,是謂地道之次第。

     常合道階之證驗,斯乃勝妙大莊嚴。

     自心已至法性盡地時,是謂即身成佛道。

     契合四身之佛果,斯乃勝妙大莊嚴。

     具足口訣、聖理量,是謂具傳承上師。

     恒與悲心常契合,斯乃勝妙大莊嚴。

     慈悲深切信心堅,是謂具根之弟子。

     殷重尊敬常相合,斯乃勝妙大莊嚴。

     心結應以正見斷,覺受應從修持生, 勝行能至究竟處,四身現量得圓證。

     佛果由見自心成(1),洞見一切原是一。

     衆弟子聽了此歌後,心中的疑惑和錯誤的觀念都斷除了。

     一天,尊者對惹瓊巴說道:“你如果從内心深處發起決心修持的意念,應該謹記這幾件事: 持明徒兒試谛聽,修持佛法應知此: 一切功德出生處,三世諸佛上師尊, 即是法身無别物,于此應具決定信; 惹瓊吾子應自省,汝亦有此決信耶? 上師)口授之法訣,即是良藥滅五毒, 亦即殊勝之甘露,于此應具決定信; 惹瓊吾子應自省,汝亦有此決信耶? 上師生平之言行,事業身教之成就, 即是化身之顯現,于此應具決定信; 惹瓊吾子應自省,汝亦有此決信耶? 妄念生生如瀑流,稀奇古怪變萬千, 生生不已實無生,無體無根無抓拿, 故應無散持正念,于此應具決定信; 惹瓊吾子應自省,汝亦有此決信耶? 煩惱毒海之波濤,木火熊熊所燃燒, 然彼無有能縛者,于此應具決定信; 惹瓊吾子應自省,汝亦有此決信耶? 欲界天人之享樂,如月圓缺四時轉, 是故輪回無真樂,于此應具決定信; 惹瓊吾子應自省,汝亦有此決信耶? 應知一切有為法,如彼空中之閃電, 無常如煙如流水,人生難有真閑暇,于此應具真認識; 惹瓊吾子應自省,汝亦有此決信耶? 一切畢竟無自性,堅住不死無是處, 故應勤修無死法,于是應生真信解; 惹瓊吾子應自省,汝亦有此決信耶? 衆弟子聽了此歌皆生起了異常的決定信解。

     一天,雅龍的施主們來迎請惹瓊巴去承受供養。

    尊者準許了惹瓊巴去住半個月。

    惹瓊巴下山後,其他惹巴弟子們也紛紛下山去乞食去了。

    不久,布仁的施主則賽和庫九等前來朝谒。

    尊者赤身裸體的坐在那裡,施主們見了非常吃驚,都不敢走近前來。

    于是則賽行近尊者,(雙手捧着)一件衣服供養給尊者。

     其他的施主們也都圍攏了過來。

    大家說道:“尊者啊!您赤身裸體的樣子,使我們這些世間上的人都感到非常的羞恥。

    請您慈悲稍微遮飾一下好嗎?” 尊者聽了突的站了起來。

    隻見他全身赤裸一絲不挂直挺挺的站在那裡,歌道: 常遊四方衆土故,早已忘卻自家園。

     常伴師尊共住故,早已忘卻衆親友。

     常念佛法正義故,一切世法早忘卻。

     獨自常住深山故,諸散逸事早忘卻。

     常觀猿猴嬉戲故,牛羊之狀早忘卻。

     生火常用打火石,烹炊家事早忘卻。

     無主無仆獨住故,尊卑禮貌早忘卻。

     寬閑舒适獨自住,世俗羞恥早忘卻。

     随心所欲而作為,藏私遮羞早忘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