卌五篇 尊者釋疑答問
關燈
小
中
大
敬禮上師。
尊者密勒日巴在庫舊的寂靜洞靜修的時候,惹瓊巴一天請求尊者教導如何修持身、口、意三業之法。
尊者答道: 以無分别而持戒,身之修行應如是; 無言默行似水牛,口之修行應如是; 深觀無生究竟處(1),意之修行應如是。
惹瓊巴問道: 以我愚蒙不能識,身之戒律如何持? 口之默行如何護?心之究竟雲何觀? 尊者道: 身之三戒離分别,即是守護三學處; 語之戒律三昧耶,不加造作自然護; 心之性相究竟處,松放解脫而觀之! 惹瓊巴解釋尊者的訓示道: 契合俱生法身時,報身分别自解脫, 化身廣興利生事,廣大無盡無有量。
根者出離别解脫,道者學處菩提心, 果者真言三昧耶,(此三戒律應守護。
) 心舍此生世八法,禁制貪欲及聚财, 斷舍欺騙及邪命,身如瘋子離分别, 口如啞人恒默然,心如幼童離貪著, 任運而為(天真)行。
尊者評道:“如果不知‘要道’這樣作下去,會産生這樣的結果的: 若思‘我’欲求解脫,永難成就解脫果。
心中緊結未解脫,故意松之反成緊! 若未現證(自心性),如彼盲人遊大漠。
别解脫戒若不持,何能說為真出離? 人若不發菩提心,焉能成就利他事? 若無真言(金剛法),何能指示(心即佛)? 八法此世之牽累,貪欲能壞諸善事, 欺騙生死牢獄因,妄念生時能所生, 言說豈能止言說?貪欲實為輪回因。
若無傳承傳授斷,不持密戒閻羅使, 不和親亦變為仇。
若執實有成取舍, 若有生相成實執,若無證悟成臆想, 不能示人真實義,所說終無大意義。
一天,尊者以布蓋頭坐着睡覺。
一個年輕的小惹巴進來看見了說道:“尊者為何睡覺啊?(2)”尊者以歌答道: 我雖蒙頭睡,能見遠方事。
世人雖睜目,不見似盲人。
我雖赤裸卧,能作勝法行。
世間八法風,為散亂因緣。
一切諸作業,心皆能成辦。
覺受恒不斷,妙哉亦奇哉! 我乃瑜伽士,應作皆已作, 随心所欲行,契大樂法界。
某一個時期,尊者在茲巴岡替堡安居的時候,惹瓊巴問道:“如果一個瑜伽士的覺受,證解和能力都已經确實的生長開顯了(3),他是否可以不必再隐藏這些功德了呢?” 尊者以歌答道: 傲居雪山之雄獅,栖身森林之猛虎, 潛泳大海之鲸魚,此三若能善隐藏, 必少招敵甚稀有,是為外之三譬喻。
現以内義相合觀:瑜伽行者之身體, 真言方便之妙道,覺受所生之證果, 此三若能善隐藏,必少招敵甚善哉! 嗟呼!西藏瑜伽士,能隐密者極少見, 因此如今西藏國,甚少成就之士焉! 者貢惹巴有許多疑惑,請教于尊者。
尊者将廣大而又精微的解脫口訣,攝其精要釋其惑曰: 不證萬法本(4)一味,修觀光明成常見。
不證大樂雙運理,修觀空性成斷見。
不知萬顯皆是道,修觀無念成妄念。
不知觸境皆是平常心,修觀無二成造作。
不證自心本無生,修觀無緣成整治。
若不自然棄貪著,修無作行成取舍。
不知無破亦無立,雖行善業轉不善。
不知生死本來空,勤修造作陷輪回。
聽了尊者的開示後,者貢惹巴的疑惑全部為之冰釋。
有一個時期尊者密勒日巴在長壽女的頸河邊,一個良好的河畔寫普去辛堡安居。
那時,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沒有下雨。
布仁的某些施主們為了争奪水權竟打鬥了起來。
他們來到尊者面前,求尊者仲裁和調解。
尊者說道:“我對世間法是一無所知的,雨不久就會來的,你們也用不着争鬥了。
”但是惹瓊巴卻仍舊懇請尊者出面調解。
尊者道:“我們作瑜伽行者的沒有必要攪入他們的是非之中。
殊勝圓滿功德藏,一切意願能滿足, 至尊大譯師足前,我以三業敬禮贊。
領袖、調人及顧問,皆是派系苦惱因, 若欲自适無黨私,應效啞人常默然。
家園、财物及親眷,三界輪回纏縛因, 若欲解脫無惱河,應以鐵腕斷貪著! 自傲欺騙及僞詐,堕三惡道之因也, 若欲解脫
尊者密勒日巴在庫舊的寂靜洞靜修的時候,惹瓊巴一天請求尊者教導如何修持身、口、意三業之法。
尊者答道: 以無分别而持戒,身之修行應如是; 無言默行似水牛,口之修行應如是; 深觀無生究竟處(1),意之修行應如是。
惹瓊巴問道: 以我愚蒙不能識,身之戒律如何持? 口之默行如何護?心之究竟雲何觀? 尊者道: 身之三戒離分别,即是守護三學處; 語之戒律三昧耶,不加造作自然護; 心之性相究竟處,松放解脫而觀之! 惹瓊巴解釋尊者的訓示道: 契合俱生法身時,報身分别自解脫, 化身廣興利生事,廣大無盡無有量。
根者出離别解脫,道者學處菩提心, 果者真言三昧耶,(此三戒律應守護。
) 心舍此生世八法,禁制貪欲及聚财, 斷舍欺騙及邪命,身如瘋子離分别, 口如啞人恒默然,心如幼童離貪著, 任運而為(天真)行。
尊者評道:“如果不知‘要道’這樣作下去,會産生這樣的結果的: 若思‘我’欲求解脫,永難成就解脫果。
心中緊結未解脫,故意松之反成緊! 若未現證(自心性),如彼盲人遊大漠。
别解脫戒若不持,何能說為真出離? 人若不發菩提心,焉能成就利他事? 若無真言(金剛法),何能指示(心即佛)? 八法此世之牽累,貪欲能壞諸善事, 欺騙生死牢獄因,妄念生時能所生, 言說豈能止言說?貪欲實為輪回因。
若無傳承傳授斷,不持密戒閻羅使, 不和親亦變為仇。
若執實有成取舍, 若有生相成實執,若無證悟成臆想, 不能示人真實義,所說終無大意義。
一天,尊者以布蓋頭坐着睡覺。
一個年輕的小惹巴進來看見了說道:“尊者為何睡覺啊?(2)”尊者以歌答道: 我雖蒙頭睡,能見遠方事。
世人雖睜目,不見似盲人。
我雖赤裸卧,能作勝法行。
世間八法風,為散亂因緣。
一切諸作業,心皆能成辦。
覺受恒不斷,妙哉亦奇哉! 我乃瑜伽士,應作皆已作, 随心所欲行,契大樂法界。
某一個時期,尊者在茲巴岡替堡安居的時候,惹瓊巴問道:“如果一個瑜伽士的覺受,證解和能力都已經确實的生長開顯了(3),他是否可以不必再隐藏這些功德了呢?” 尊者以歌答道: 傲居雪山之雄獅,栖身森林之猛虎, 潛泳大海之鲸魚,此三若能善隐藏, 必少招敵甚稀有,是為外之三譬喻。
現以内義相合觀:瑜伽行者之身體, 真言方便之妙道,覺受所生之證果, 此三若能善隐藏,必少招敵甚善哉! 嗟呼!西藏瑜伽士,能隐密者極少見, 因此如今西藏國,甚少成就之士焉! 者貢惹巴有許多疑惑,請教于尊者。
尊者将廣大而又精微的解脫口訣,攝其精要釋其惑曰: 不證萬法本(4)一味,修觀光明成常見。
不證大樂雙運理,修觀空性成斷見。
不知萬顯皆是道,修觀無念成妄念。
不知觸境皆是平常心,修觀無二成造作。
不證自心本無生,修觀無緣成整治。
若不自然棄貪著,修無作行成取舍。
不知無破亦無立,雖行善業轉不善。
不知生死本來空,勤修造作陷輪回。
聽了尊者的開示後,者貢惹巴的疑惑全部為之冰釋。
有一個時期尊者密勒日巴在長壽女的頸河邊,一個良好的河畔寫普去辛堡安居。
那時,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沒有下雨。
布仁的某些施主們為了争奪水權竟打鬥了起來。
他們來到尊者面前,求尊者仲裁和調解。
尊者說道:“我對世間法是一無所知的,雨不久就會來的,你們也用不着争鬥了。
”但是惹瓊巴卻仍舊懇請尊者出面調解。
尊者道:“我們作瑜伽行者的沒有必要攪入他們的是非之中。
殊勝圓滿功德藏,一切意願能滿足, 至尊大譯師足前,我以三業敬禮贊。
領袖、調人及顧問,皆是派系苦惱因, 若欲自适無黨私,應效啞人常默然。
家園、财物及親眷,三界輪回纏縛因, 若欲解脫無惱河,應以鐵腕斷貪著! 自傲欺騙及僞詐,堕三惡道之因也, 若欲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