卌二篇 羅頓法師的故事

關燈
一切享用之寶庫,能施世間無餘衆,豐盛圓滿之寶物。

     一切無暇皆能斷,能獲最勝之有暇。

     智慧資糧寶中寶,能載行者趨聖階。

     酬汝法師之所請,我今略說六度法, 汝應生起歡喜心,(專心一意)勤修持。

     徒衆們聽了都得到很大的利益。

    于是尊者就對惹瓊巴和賽文惹巴說道:“我要為法師灌頂,你們二人準備供品吧。

    ”二人将供品準備好以後,尊者就傳授羅頓法師灌頂和口訣,然後命他去依法修持。

    (不久,)羅頓有了許多覺受;他就在一次許多徒衆群集的聚會中來到尊者的面前,啟禀道:“我心中生起了種種的現象。

    無論如何努力去制止使心住定也沒有用處,心之(妄念和種種境象)仍不能停止,四飛流散。

    如果這是過失,就請傳我遣除的辦法;如果是功德,就請傳我增益的方便吧。

    ”尊者忖道:“他确實是在修行啊!”就對他說道:“法師啊!妄念和境象雖然紛紛湧起,但他們皆是一體無二。

    不管是功德也好,過失也好;你隻要一心在‘見’上努力修持就行了。

     至心敬禮諸上師。

    羅頓、徒衆聽我言: 心之顯現何物耶?心顯是何若不知,(我當為汝略解說,) 此心善能顯一切,無所不顯億萬變! 不悟此義即輪回,悟此法身即諸顯, 萬顯成為法身後,何用他求‘見地’耶? 使心安住之方便,汝今亦能知曉否? 安心方便之精要,端在莫激蕩心性, 此心無作無整治,安住如彼嬰兒睡。

     安住如大海無波,安住如燈耀光明, 安住無傲如死屍,安住不動似南山,心性如是離增損! 覺受生起應如是:如彼皓日出天際, 一切黑暗頓時消,何需他法斷妄念? 一切入夢無有根,心境無執似水月, 又似無體虹彩然,如彼虛空離方所。

     覺受紛起應如何?覺受起時如斯觀: 濃霧雖濃不離空,浪濤雖湧不離海,密雲雖重空中顯, 識念紛紛湧起時,未嘗稍離無生性。

     觀審心之明體時,能悟識乘動氣訣; 妄念盜賊潛入時,能解悟賊之口訣。

     心識散馳外境時,能悟鳥歸海船訣(4)。

     行之方法亦知否?行之方法若不知,應效雄師奮起姿。

     行如蓮花出污泥,行如巨象大瘋狂,行如淨璃遠塵垢。

     果位顯狀亦知否?果位現時應如是: 由無分别顯法身,由大樂性顯報身, 由明暗中顯化身,由本來顯體性身。

     我乃具足四身士。

    法界性中無動搖。

     見、修以及覺受相,安住方便及行果, 習瑜伽時應知悉,汝應依是而修觀。

     羅頓依照上師的訓示,勵行精進修持後,生起了殊勝的覺受和證悟,尊者(5)就為他唱了一首《示心要曲》: 敬禮如父諸上師。

     心性光明本來離生滅。

    心識禦氣(6)遍滿諸方所。

     無勤無想(7)所需自具足。

    無色無形遠離根塵界。

     無字無詞離言說境界。

    離語言增損超越心識境。

     依甚深訣修持故,于境能生暖與樂。

     于内生甚深決信,外顯增損砉(xū)然斷。

     不依方便難成就,耳傳口訣甚稀奇! 修此甚深方便道,我瑜伽士證悟生,如斯修持甚善哉! 又說道:“法師啊!你的心不要系留在任何‘所依’之上,亦不遮止任何接觸;不陷于任何方所,亦莫堕入任何邊見,或為語言所役。

    有一天你即會得到一個的證悟,這個證悟,無論用什麼名言去形容它都可以說是對的(8)。

    ” 羅頓遵師所囑,在山中無有散亂的修持下去,終于得到大悟。

    他因聞思所學而能斷外境諸惑,因修持禅觀而斷除内心諸惑。

    最後成為一個如雪山雄師般的法師行者,為尊者親近弟子之一。

     以上是尊者攝受羅頓比丘的故事。

     本篇注解: (1)此句若較直譯,可為:“誰之八法不大耶?” (2)此指釋迦如來于往劫中為忍辱仙人為王所忌,身體被節節斬斷之故事。

     (3)此句藏文為:“rNa.bTags.Kun.La.Med.Thabs.Med.”rNa.bTags.為戴耳者(?),不知确義。

    姑譯為“無論何人”。

     (4)大手印之口訣歌中,有一頗有名之譬喻言:“妄念雖然紛起作種種馳散,但如海舟中所放出之鴿鳥一般,雖拼命飛去,力盡仍舊必然降歸于海舟中,因無别處可去故也。

    同此理,妄念雖然飛馳,但發自本性亦必然回歸于本性,故不假對治,不假整治,任運而行方為契合大手印之原理。

     (5)此處因藏文之語句将主詞省略,所以不能确知是尊者所說,抑為羅頓所說,二者皆能通故,但讀後文似為尊者所說。

     (6)心識禦氣,直譯作“心騎在氣的上面”。

     (7)無勤無想:此處之無想應解為“無緣想”之意,而非無思想之意。

     (8)此句正指密乘之高度證悟境界,乃一切無礙,“一切都是的”之事事無礙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