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四篇 密勒日巴與佛學家的論辯

關燈
之比丘瑜伽士了。

     某一時,雅龍的鄉民舉行了一個大宴會,他們邀請了尊者主仆和廟中的法師及和尚們同時一起參加。

    鄉民們在一邊為羅頓和達羅二法師各各搭起了法座。

    和尚徒弟們順序坐在下面一列。

    在另一邊,他們也為尊者樹起一個法座,下面各惹巴徒弟也順序坐于一列。

    在惹巴徒衆的坐列尾端,前次由羅頓派遣來找尊者辯論的三個和尚,已經改變了衣着,以瑜伽行者的姿态出現。

    他們由嘎巴那(17)顱器中大口的呼呼飲酒,從容不迫,毫無忌憚的樣子。

    羅頓和達羅見了,不禁火冒三丈,氣得連話也說不出來!心中暗道:“你們這三個不要臉的騙子!白癡!破壞佛法的敗家子!如果讓你們繼續住在此處,真要使我們的教法顔面掃地了。

    ”這樣想着就從座上下來,像是要和尊者讨論事情似的,但心中卻盤算道:“這次我要用極巧妙的方法趕你出境。

    ”羅頓就走向尊者前面說道:“瑜伽士啊!你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因此你對因明學一定是非常熟悉善巧的了!如果對因明不清楚而作這樣的言行,則是破壞佛陀的教法,害人害己,同時也不夠資格作為一個十足的佛教徒。

    因此我請求你,現在在大衆前立一個簡單的因明量(18)吧。

    ” 尊者說道:“師傅啊!你最好是不要貪著語言文字,在禅定中心住本來法性;于四威儀中随順對治煩惱。

    這樣就能産生正确的功德。

    不然的話,心為妒忌和五毒等煩惱所使,将會造緻堕入三塗的果報的!所以不要自焚身心才好。

    至于你們教派中所說的因明,我是不懂的。

    我自己的因明是依止善妙上師;請求因明口訣;依仗因明精進,在因明山谷中修行。

    這樣就會在身心中産生修持的因明暖相;于是我就自然成為具足信心的施主們之因明福田。

    你因貪著于說教的因明(19),因而生起了妒忌因明。

    将來可能會堕入地獄因明去遭受痛苦因明的啊!舍此以外,其他的因明我是一概不懂的。

    為了詳細解釋這句話,聽我歌曰: 已離煩惱上師前頂禮。

     噫戲!濁世有情妒忌深!羅頓、達羅法師試谛聽: 我若不從母胎生,何由暢飲甘乳汁, 我若不飲甘乳汁,以後何能服三食(20)? 我若不曾服三食,何能長大筋骨生? 我體筋骨若不實,何由攀登諸大山? 我若不能登諸山,何能參訪衆國境? 我若不曾遊衆國,何由得見上師尊? 我若不逢妙上師,傳承口訣何由獲? 傳承口訣若不獲,何能深山獨自居? 不能深山獨自居,覺證暖相何由生? 覺證暖相若不生,單衣一衫豈禦寒? 不能單衣身暖熾,男女施主豈生信? 男女施主不生信,法師焉會生妒忌? 法師心不生妒忌,将來如何入地獄? 高山青青草原上,野獸奔躍作戲吼, 獵犬聞聲怒火熾。

    犬兮!息怒莫生嗔! 于此雅龍腹窟洞,密勒日巴具福德,直言刺痛法師心。

     施主供我信心食,竟招博學持律士,心生無明及怨嫉。

     法師法師莫生嗔!噫戲!博學之比丘,今日心意大狂亂! 來此聚會衆法師,我此空言之戲語,無大要義莫挂心! 語言文字皆無實,此理外道亦能知! 心若兢兢逐文字,多生空過不自知! 因此努力應自勉,降服毒魔之我執! 語言越說越增多,蔓衍無盡難具說! 因明分析我不會,今日論辯法師勝! 達羅說道:“我們用‘法語’來問你,你不以‘法語’來回答,卻唱些騙人的爛歌來搪塞。

    像你這樣欺騙愚人的行為,我們是不屑為的!如果你能用‘法語’來回答就算你及格,否則一味唱些胡扯的亂調,拼命吃人家的供養,像你這樣的行徑真是需要嘗受這樣的待遇的!”說着就在地上抓起一把灰塵向尊者的臉上灑去。

     尊者一面拭去臉上的灰塵,一面微笑的說道:“像你們這些大法師,為了此生的目的而執持經典中語句,怎麼能與佛法相應呢?在一所充滿了強大的罪業惡力的房屋中,去鑽究那尊貴的戒定慧學處,竟能忍受如此的之苦痛,真是稀有難得!至于我自己嗎,則僅是學習如何以一切法為對治煩惱為目的而已。

    你們教派中所傳的法,學了好像隻是在接近和增加煩惱。

    因此我們彼此兩派的道既然不同,言亦自難相通,不能相互為謀了。

    ” 惹瓊巴見了此狀,說道:“我雖然連尊者的一根汗毛也趕不上,眼見這樣罪大惡極的人如此誣蔑尊者;我如果不加阻止,斷彼之命,那我就是違犯了三昧耶戒。

    我若殺了他,反能成就功德資糧!”于是就拿起一根棍子準備去打達羅。

    尊者立刻抓住惹瓊巴的手,誠懇的說道:“亟需時不能應急的财寶,苦難時不能援助的親友,遇逆緣時不能幫助的佛法,這些都是深可悲歎的大不幸啊!你要快快集中全力,好好對治當前的煩惱!兒啊!快快警策自己提起正念吧!”說着,尊者立刻唱了下面這首《警策正念歌》: 衆生依怙頂摩尼,恩師馬爾巴足前禮! 一切逆緣轉成道,加持此請得成就。

    吾子惹瓊靜谛聽: 驕慢貪熾之佛徒,遇逆緣時成俗子,心性惡故自作苦, 若與彼輩起沖突,則成究竟之堕負。

     子兮!且慢!聽師言!法王勝見天空處,雛鵬振翅習飛翔, 雛兮且莫貪舞翅,恐堕邊見無底谷! 惹瓊吾子兮聽師勸!勝王禅觀大海中,學泳小魚習遊水, 魚兮且莫貪遠遊,恐堕魚網埋伏中! 惹瓊吾子兮聽師勸!正法果位之寶洲,求學幼賈習經商, 切莫好逸貪玩樂,否則恐失法性寶! 子兮子兮聽師勸!嗔恨若起焚身心!速伏煩惱兮力對治! 惹瓊巴聽了尊者的歌後怒氣就平息下來了。

    施主們一緻責怪法師們不應對尊者這樣毀謗,對惹瓊巴也略為表示不滿,對尊者的信心卻較前更增加了。

    不久衆人皆散去,各返自居。

     達羅法師本來是想羞辱尊者的,不料卻反而羞辱了自己,心中實在不甘。

    第二天他和羅頓帶領着幾個和尚又來到尊者的住所來,同時帶來了一大軀肉和許多經典,要求谒見尊者,說是特來忏悔的。

     惹瓊巴說道:“忏悔也不必,辯論也不必,見面更不必!”就不許他們進來。

    其他的幾個和尚溜着進去,見到了尊者,禀明情由後,尊者非常高興說道:“最好是根本不作惡業。

    如果作了惡業,能夠随即忏悔也是很好的,就請那些法師們進來談話吧!” 他們進來後就把一大軀肉供養給尊者,說道:“昨天您是對的,我們為了表示忏悔起見,所以特來把這軀肉送給您。

    現在我請求以這些經典為根據,和您平心靜氣的談一談佛法好嗎?” 尊者道:“法師啊!俗話說得好:‘是否吃了東西,看看臉頰上的紅色就能知道。

    ’是否懂得或修持了佛法,看看能否克服煩惱及我執也就曉得了。

    如果能降服煩惱和我執,那就表示此人懂得佛法,也修持了佛法。

    否則,縱然能夠在談話中全占上風和赢盡一切辯論,而對煩惱及我執卻絲毫不能遣除,這種‘說法’隻是邪知和邪行而已。

    這種空言的‘說法’縱然能夠勝利,卻必定會更增強自己的我慢,因而會成為長期流轉輪回和堕落地獄之因。

    所以我認為這種說法和辯論是有損無益的。

    你們的忏悔非常稀有難得。

    現在話已說完,請各位回去吧!” 達羅說道:“能否降服我執及煩惱,隻有佛陀才知道,其他任何人也不曉得!雖然如此,我想能夠讨論佛法和答複辯難本身也不能說就是流轉輪回和堕入地獄的原因,否則就是說:博通佛學本身就成了大罪過了。

    如果答覆不了法上的辯難,那就是愚癡。

    愚癡之過雖然小如糞矢,但以愚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