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七篇 尼泊爾王之迎請

關燈
敬禮上師。

     一時,尊者密勒日巴在蒙境的尼香山之嘎打雅山洞處禁語修行,心入流水三昧。

    一天,尼香地區的獵人們來到山洞的附近,看見尊者不言不語以(密宗的特殊)姿勢,兀然坐定。

    (他們)群向尊者射出了許多毒箭,但都未射中。

    他們随即準備把尊者丢下懸崖。

    但費盡力氣,也不能搬動尊者的身體絲毫。

    于是他們就用大批樹枝木柴圍繞尊者,放火燃燒,卻不能損及尊者一毛。

    (用了種種辦法)後,(他們終于)[1]把尊者抛下了山崖。

    山崖下面原有一條洶湧的河流,尊者趺坐的身體在下墜将及水面之時,忽然停住,未沾水面,旋即緩緩由河中心向上升起,直飛峭崖之上,又回返到原來坐的地方。

    仍是一言不發的默然坐定。

    獵人都驚奇畏懼萬分,趕緊逃走。

    (一路)談論山洞中的那個怪人。

    獵士金剛護聽見他們的談話就對他們說道:“那就是馳名西藏的善巧瑜伽士密勒日巴。

    他是我的師傅。

    你們所說的神迹,正證明他是一個大成就者,他甚至能使畜牲也會聽聞佛法。

    ”于是就對他們把自己的獵犬和黑鹿的故事以及他自己如何回心學佛的經過向獵人們講述了一番。

    獵人們都對尊者生起淨信恭敬之心。

     因為這件事,尊者的盛名在尼泊爾各境不胫而走,家喻戶曉。

    此時耶雍和可孔地區的國王,聞聽尊者的事迹後,對尊者心生淨信,仰慕不已。

    一天,聖救度母[2]忽然現身對國王說道:“在你的庫藏中有兩件物品:一是産自嘎西嘎的布疋,一是阿汝惹萬靈藥。

    你應把這兩件東西送給一位西藏的大瑜伽士。

    他是已經證得十地的大菩薩,現在正住在尼泊爾境的北方山區尼香古打的山洞中。

    你把這兩件東西供養他,将來會有重大的意義的。

    ” 國王得到度母的授記指示後,就派遣一個通曉藏語的使者前來探視。

    他找到了尊者,也見到尊者完全舍棄今生一切的真實苦行;心生驚訝,歎為稀有,信心油然而生,自忖道:“十之八九這就是密勒日巴了。

    但我還要确定一下。

    ”就向尊者問道:“師傅啊!您的大名怎樣稱呼?您一點食物都沒有,難道不痛苦嗎?您這樣一無所有,究竟有何用處呢?” 尊者答道:“我就是西藏的瑜珈士密勒日巴。

    我沒有資财卻并無痛苦的理由是這樣的。

    ”歌道: 敬禮至尊諸上師。

    密勒日巴是我名, 如今不欲資财故,無需求财費周折, 初則無有集财苦,次亦無有護财苦, 終離貪著難舍苦,無諸牽挂心安樂。

     如今不欲親眷故,心無喜懼離情牽, 初無心羁纏繞苦,次無口角争吵苦, 終無生離死别苦,無喜無憂心安樂。

     如今不欲名聞故,無需多方求美譽; 初無費力争取苦,次無拼命維護苦, 終無心懼毀壞苦,不求名聞心安樂。

     如今不欲鄉園故,不求住所有定居; 初無執著家園苦,次無貪戀自鄉苦, 終無奉承逢迎苦,住無定處心安樂。

     使臣懷着對尊者的淨信回來觐見國王,将尊者的一切詳情禀告後,國王亦對尊者生起了恭敬信心,就對使者說道:“你去試試看能否迎請密勒日巴來。

    他如果不肯來,就把這兩件東西送給他。

    ”就把嘎西嘎布和阿汝惹萬靈藥交給使者,令其前往。

     使者來到尊者處啟禀道:“可孔和耶雍的國王[3],恭請您這西藏的大瑜伽士到他的國中去,務懇應允,起駕前往。

    ” 尊者道:“一般說來我是不會住在城鎮裡去酬應世人的。

    特别是對國王或(貴族的),更是不屑于去逢迎應酬。

    我也無需任何精美的飲食和享用。

    修行人受凍餓而死的事尚未聽說過[4]。

    我要尊守羅劄馬爾巴上師的囑咐在山間修行,所以不想到貴國去。

    你自己回去吧!” 使者說道:“一個大國王召喚一個瑜伽士的時候,那瑜伽士還不歡喜雀躍地去應召嗎?” 尊者道:“我本人就是個大轉輪聖王,天下再沒有比我更快樂或威力更大的國王了。

    ” 使者道:“轉輪聖王具足七種勝寶。

    你若是轉輪聖王就必定富有,現在就請你把七種勝寶拿出來看看!” 尊者道:“你們這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