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五篇 大女弟子惹瓊瑪的故事
關燈
小
中
大
也來朝拜尊者。
尊者為了測驗她的信心有無退轉,唱了一首含有深意的歌: 祈禱至尊諸上師,歸依本尊諸佛陀。
來此聚會諸信衆,汝若未能舍八法,莫言己是信佛者, 一旦遭遇逆境時,信心将退舍佛法! 汝若未能斷十惡,莫說己為持戒者,堕落三塗豈偶然? 心中若仍存狡詐,莫謂己能持密戒,堕金剛獄豈偶然? 若未廣大習聞思,切莫貶損他宗派,不覺心自背佛法。
若未親證法如幻,行善去惡不可忽,堕落三塗豈偶然? 未識他人之根性,莫責其人謗其法, 否則自心增傲慢,堕犯過失損自他。
心與法性未融合,莫誇自得善覺受,招惹魔陣甚難防。
心若未證離言境,切莫侈談高深見,意求佛果終難得。
未證自在任運境,不可咨意胡亂行, 否則自招惡反應,各種苦惱自來臨。
我所說法應記心,善思其義令明了。
聽衆之中,唯有惹瓊瑪明了尊者的密意,起立言道:“我對恩師大成就者一切言行,無一刹那略減淨信之心!”說畢就唱了一首《十五決了曲》: 敬禮至尊諸上師。
如師父尊大士前,恭敬信心永不斷, 三寶佛陀聖衆前,我已獲得真救護! 耳傳口訣心已契,從此不雜世言诠! 本尊瑜伽之修觀,每日四座已不斷[7]! 顯境本來如幻化,執實習氣已舍除! 心體本來是光明,不參妄念作污染! 外境諸法[8]之實性,不以能所二執垢! 此心本來之體性,不為習氣作依根! 自心法身體性空,不以有相污染之! 此身四大衆病集,不因此身作争鬥! 魔障本是增上緣,何用疑慮占蔔為? 習氣幻變之夢境,不以妄心執為實! 忍辱怨敵即上師,不以敵害作報複! 成就上師之言行,不以妄念作揣度! 佛陀自顯本來成,不向外境求佛果! 具信善根之弟子,悲心不斷常恩佑。
噫嘻!尊者我上師,深恩似海難與酬! 愚蒙不肖此劣徒,祈莫舍離賜悲護! 密勒日巴聽了十分歡喜,心想:“她真是一個具相的瑜珈母,堪能作為修行之道伴。
”于是就把一切的口訣無遺的傳授了給她。
又對惹瓊巴說道:“你是一個很善于調教弟子的人,從此你要好好的攝受她。
”就把惹瓊瑪交付給了惹瓊巴。
于是他倆就結為道伴,共修了一個時期。
後來她一人在北部的天池富珠洞中,禁語修行達八年之久。
最後終于得到禅觀之十種證相和八種功德[9]。
于道上之斷、證[10],各種功德皆得成就,即此肉身往生空行淨土。
這是密勒日巴在覺若隻蒼的五小湖邊攝受惹瓊瑪——尊者的四大女弟子之一的故事。
本篇注解: ①聖哇底:于尼泊爾國某地有一廟,其中供有一殊勝佛陀之像,據雲該像塑于佛陀在世之時,親為佛陀開光加持。
藏人極為崇奉,朝拜者甚多雲。
②儲龍寺:為藏王松贊剛波所建,為西藏之聖廟之一。
③此處原應澤作:“密行大惹巴”,或“禁行大惹巴”,但如此則意義不明,故還譯為“米拉日巴”。
④種性卑:此處大概指女人身,并限指家族之種性卑下也。
重男輕女之觀念,過去全世界皆然,佛教是否對女人較男子為低劣頗難輕斷,就小乘言表面上或有此趨勢,但實質上亦不一定如此。
釋迦終究許可女人出家,以及衆多女衆得阿羅漢成就之記載,比比皆是。
至大乘經中則女人勝過男人之記載更多,密乘更強調女人在多方面勝過男人,許多佛像亦皆為女身。
⑤三種誅法:原文作:mThu,惡咒、殺法;Ser,降電法;gTad,則不知為何種誅法。
⑥大印見:即是大手印見,為譯文方便起見,大手印見常必須縮為大印見。
⑦每日四座:依密宗規矩。
行人每日應修四座法,每座約二小時。
⑧外境諸法之實性:直譯應為“所作有法之實相”,如是澤列反而其義不明矣。
⑨十種征相、八種功德:十種征相可能為氣入中脈時所顯之内外五相,八功德可能為八大世間成就之功德。
但亦不敢确定,此類佛教之數目字的術語,實在太多,不能全記,手中亦無專書可查,特向讀者緻歉。
⑩斷、證功德:于修道上,斷一分煩惱.或斷一分愚惑,則證悟法性亦必得一分增長;反之,若證得一分實相,别煩惱亦必減少一分。
斷、證功德所以是正反兩種之同時成就。
尊者為了測驗她的信心有無退轉,唱了一首含有深意的歌: 祈禱至尊諸上師,歸依本尊諸佛陀。
來此聚會諸信衆,汝若未能舍八法,莫言己是信佛者, 一旦遭遇逆境時,信心将退舍佛法! 汝若未能斷十惡,莫說己為持戒者,堕落三塗豈偶然? 心中若仍存狡詐,莫謂己能持密戒,堕金剛獄豈偶然? 若未廣大習聞思,切莫貶損他宗派,不覺心自背佛法。
若未親證法如幻,行善去惡不可忽,堕落三塗豈偶然? 未識他人之根性,莫責其人謗其法, 否則自心增傲慢,堕犯過失損自他。
心與法性未融合,莫誇自得善覺受,招惹魔陣甚難防。
心若未證離言境,切莫侈談高深見,意求佛果終難得。
未證自在任運境,不可咨意胡亂行, 否則自招惡反應,各種苦惱自來臨。
我所說法應記心,善思其義令明了。
聽衆之中,唯有惹瓊瑪明了尊者的密意,起立言道:“我對恩師大成就者一切言行,無一刹那略減淨信之心!”說畢就唱了一首《十五決了曲》: 敬禮至尊諸上師。
如師父尊大士前,恭敬信心永不斷, 三寶佛陀聖衆前,我已獲得真救護! 耳傳口訣心已契,從此不雜世言诠! 本尊瑜伽之修觀,每日四座已不斷[7]! 顯境本來如幻化,執實習氣已舍除! 心體本來是光明,不參妄念作污染! 外境諸法[8]之實性,不以能所二執垢! 此心本來之體性,不為習氣作依根! 自心法身體性空,不以有相污染之! 此身四大衆病集,不因此身作争鬥! 魔障本是增上緣,何用疑慮占蔔為? 習氣幻變之夢境,不以妄心執為實! 忍辱怨敵即上師,不以敵害作報複! 成就上師之言行,不以妄念作揣度! 佛陀自顯本來成,不向外境求佛果! 具信善根之弟子,悲心不斷常恩佑。
噫嘻!尊者我上師,深恩似海難與酬! 愚蒙不肖此劣徒,祈莫舍離賜悲護! 密勒日巴聽了十分歡喜,心想:“她真是一個具相的瑜珈母,堪能作為修行之道伴。
”于是就把一切的口訣無遺的傳授了給她。
又對惹瓊巴說道:“你是一個很善于調教弟子的人,從此你要好好的攝受她。
”就把惹瓊瑪交付給了惹瓊巴。
于是他倆就結為道伴,共修了一個時期。
後來她一人在北部的天池富珠洞中,禁語修行達八年之久。
最後終于得到禅觀之十種證相和八種功德[9]。
于道上之斷、證[10],各種功德皆得成就,即此肉身往生空行淨土。
這是密勒日巴在覺若隻蒼的五小湖邊攝受惹瓊瑪——尊者的四大女弟子之一的故事。
本篇注解: ①聖哇底:于尼泊爾國某地有一廟,其中供有一殊勝佛陀之像,據雲該像塑于佛陀在世之時,親為佛陀開光加持。
藏人極為崇奉,朝拜者甚多雲。
②儲龍寺:為藏王松贊剛波所建,為西藏之聖廟之一。
③此處原應澤作:“密行大惹巴”,或“禁行大惹巴”,但如此則意義不明,故還譯為“米拉日巴”。
④種性卑:此處大概指女人身,并限指家族之種性卑下也。
重男輕女之觀念,過去全世界皆然,佛教是否對女人較男子為低劣頗難輕斷,就小乘言表面上或有此趨勢,但實質上亦不一定如此。
釋迦終究許可女人出家,以及衆多女衆得阿羅漢成就之記載,比比皆是。
至大乘經中則女人勝過男人之記載更多,密乘更強調女人在多方面勝過男人,許多佛像亦皆為女身。
⑤三種誅法:原文作:mThu,惡咒、殺法;Ser,降電法;gTad,則不知為何種誅法。
⑥大印見:即是大手印見,為譯文方便起見,大手印見常必須縮為大印見。
⑦每日四座:依密宗規矩。
行人每日應修四座法,每座約二小時。
⑧外境諸法之實性:直譯應為“所作有法之實相”,如是澤列反而其義不明矣。
⑨十種征相、八種功德:十種征相可能為氣入中脈時所顯之内外五相,八功德可能為八大世間成就之功德。
但亦不敢确定,此類佛教之數目字的術語,實在太多,不能全記,手中亦無專書可查,特向讀者緻歉。
⑩斷、證功德:于修道上,斷一分煩惱.或斷一分愚惑,則證悟法性亦必得一分增長;反之,若證得一分實相,别煩惱亦必減少一分。
斷、證功德所以是正反兩種之同時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