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五篇 大女弟子惹瓊瑪的故事
關燈
小
中
大
往昔因果業感故,母子三人甚簿福,慈父辭世正壯年。
如幻田産及财寶,盡為伯父姑母奪,母子三人成奴仆。
伯父動辄怒氣生,拳打足踢孱弱身,姑母顔色及喜怒, 未敢暫忽時兢兢,遍嘗賤奴之疾苦。
母子煎熬折磨盡,悲苦無告意沮絕。
雍登那嘎及雲登,立師尊前得法訣,三種誅法[5]得自在。
伯父姑母親目睹,鄉人親屬盡株連,事後我心甚痛悔。
耳聞遠處有譯師,駐錫羅去切普處, 親承那若之加持,梅紀大師之嫡傳。
不辭難辛遠跋涉,來尋恩師馬爾巴。
我于師前學正法,曆時六年零八月。
為淨我之罪障故,師命造一大石堡。
屋高九層連庭院,遵囑一一建築成。
恩師慈悲予攝受,傳我究竟大印見[6],指示甚深之貴相; 授我那諾方便道,六種成就之妙法; 圓成四灌法流道,那若大師之心傳, 深可信托諸口訣,一一慈悲盡傳授。
我亦精進離懈怠,舍棄今土一切法, 專心一意習禅觀,趨入究竟安樂門。
我之生平略如是。
汝等樂天五姊妹,如今可以返鄉矣。
她們聽了尊者的生平後,都對尊者生起了不可動搖的信心,齊向尊者苦苦哀求攝受為徒仆。
尊者說道:“你們都是驕生慣養的富家子弟,雖然你們随我去,恐怕也受不了那樣的苦吧。
修持佛法應能忍受如斯的苦行,你們仔細想一想自己能否辦到呢?”遂唱了下面一首歌來質詢她們的決心和勇氣: 敬禮譯師馬爾巴前,汝等聚此五姊妹, 若真專志修佛法,決心跟随我老密,細聽此歌善思維。
汝應仔細慎自問,能斷諸欲堅持否?能忍勞累苦行否? 能依上師之指示,如法修行不退否? 魔鬼牢獄之家園,縱能從此永舍離, 險山寂洞苦生活,亦能長期忍受否? 雖知親朋如繩罟(gǔ),深知其害願舍離,能依如量上師否? 雖知美食與财寶,皆為魔鬼之引誘, 終必招害能斷舍,能耐苦糙薄食否? 雖決舍棄輕暖裘,能生暖樂拙火否? 城市愛侶縱能舍,能耐獨居寂寞否? 雖能斷舍世八法,堪居卑下無怨否? 雖知此世皆無常,能觀命在呼吸否? 以上各事若堪能,可随我去學承續,嘎居上師之宗風! 我當傳汝真言乘,方便妙道諸口訣,授以灌頂賜加持。
五姊妹聽了都喜歡雀躍難以言表。
為主的那位少女說道:“我們的四大肉體雖然是下劣的女身,但就一切種識而言,衆生卻都是一樣的,并無男女之區别。
我們思及輪回之過患,決心如尊者所囑去刻苦修行,但是否能夠有此耐心不負師望也不敢說;所以請您先攝受我們為您的仆人吧!至于我們是否堪能修行,悠的心中現在也一定十分明了。
請您慈悲在不拖累您的情況下,方便攝受我們吧!”說畢就唱了下面這首歌來表示自己具有能如尊者所期望般修持之信心,同時請求尊者攝受她為徒仆: 圓滿父師仁波且,赤裸尊身極采耀, 示範修行利群生,敬禮至尊惹巴前。
來此吾等五姊妹,雖是下劣女人身, 菩提心中無男女,維因輪回過患故。
願如尊囑拚全力,克勞堅忍修苦行! 家園本來是牢獄,願永棄之依山居! 親朋本是魔障礙,願永棄之依師尊! 财寶本是魔誘惑,願永棄之修苦行! 輕暖毛裘棄如履,願生拙火之暖樂, 永舍愛侶及市居,無人山中修法行! 斷舍世聞八法已,常居卑下無怨尤! 痛曉一切皆無常,念念精勤而修觀,如師所囑而修行! 圓滿上師仁波切,吾侪至誠五姊妹, 祈以慈悲哀攝受,傳以恩庇之佛法! 尊者自忖這些都是有緣的弟子們,于是就攝受她們為徒仆。
此時尊者父子正在五小湖附近居住,就在該地傳給五姊妹灌頂及口訣,命她們去修觀。
為主的那個少女(惹瓊瑪),在三天之内就産生了拙火之暖樂及其他覺受。
各種功德皆次第生起。
某一段時期惹瓊瑪染上了疾病,尊者自忖道:“我看看她是否真有住山的耐心,和堅固不移的信心。
” 此時惹瓊瑪不顧一切,将一切所有棄之不顧。
雖然病态十分嚴重,她也不管,仍舊住在山洞裡決不下山去求醫,真正的獲得抗禦逆境的把握及成就。
另外又有一次,尊者在其他某處居住的時候,惹瓊瑪前來朝觐。
此時有許多信徒
如幻田産及财寶,盡為伯父姑母奪,母子三人成奴仆。
伯父動辄怒氣生,拳打足踢孱弱身,姑母顔色及喜怒, 未敢暫忽時兢兢,遍嘗賤奴之疾苦。
母子煎熬折磨盡,悲苦無告意沮絕。
雍登那嘎及雲登,立師尊前得法訣,三種誅法[5]得自在。
伯父姑母親目睹,鄉人親屬盡株連,事後我心甚痛悔。
耳聞遠處有譯師,駐錫羅去切普處, 親承那若之加持,梅紀大師之嫡傳。
不辭難辛遠跋涉,來尋恩師馬爾巴。
我于師前學正法,曆時六年零八月。
為淨我之罪障故,師命造一大石堡。
屋高九層連庭院,遵囑一一建築成。
恩師慈悲予攝受,傳我究竟大印見[6],指示甚深之貴相; 授我那諾方便道,六種成就之妙法; 圓成四灌法流道,那若大師之心傳, 深可信托諸口訣,一一慈悲盡傳授。
我亦精進離懈怠,舍棄今土一切法, 專心一意習禅觀,趨入究竟安樂門。
我之生平略如是。
汝等樂天五姊妹,如今可以返鄉矣。
她們聽了尊者的生平後,都對尊者生起了不可動搖的信心,齊向尊者苦苦哀求攝受為徒仆。
尊者說道:“你們都是驕生慣養的富家子弟,雖然你們随我去,恐怕也受不了那樣的苦吧。
修持佛法應能忍受如斯的苦行,你們仔細想一想自己能否辦到呢?”遂唱了下面一首歌來質詢她們的決心和勇氣: 敬禮譯師馬爾巴前,汝等聚此五姊妹, 若真專志修佛法,決心跟随我老密,細聽此歌善思維。
汝應仔細慎自問,能斷諸欲堅持否?能忍勞累苦行否? 能依上師之指示,如法修行不退否? 魔鬼牢獄之家園,縱能從此永舍離, 險山寂洞苦生活,亦能長期忍受否? 雖知親朋如繩罟(gǔ),深知其害願舍離,能依如量上師否? 雖知美食與财寶,皆為魔鬼之引誘, 終必招害能斷舍,能耐苦糙薄食否? 雖決舍棄輕暖裘,能生暖樂拙火否? 城市愛侶縱能舍,能耐獨居寂寞否? 雖能斷舍世八法,堪居卑下無怨否? 雖知此世皆無常,能觀命在呼吸否? 以上各事若堪能,可随我去學承續,嘎居上師之宗風! 我當傳汝真言乘,方便妙道諸口訣,授以灌頂賜加持。
五姊妹聽了都喜歡雀躍難以言表。
為主的那位少女說道:“我們的四大肉體雖然是下劣的女身,但就一切種識而言,衆生卻都是一樣的,并無男女之區别。
我們思及輪回之過患,決心如尊者所囑去刻苦修行,但是否能夠有此耐心不負師望也不敢說;所以請您先攝受我們為您的仆人吧!至于我們是否堪能修行,悠的心中現在也一定十分明了。
請您慈悲在不拖累您的情況下,方便攝受我們吧!”說畢就唱了下面這首歌來表示自己具有能如尊者所期望般修持之信心,同時請求尊者攝受她為徒仆: 圓滿父師仁波且,赤裸尊身極采耀, 示範修行利群生,敬禮至尊惹巴前。
來此吾等五姊妹,雖是下劣女人身, 菩提心中無男女,維因輪回過患故。
願如尊囑拚全力,克勞堅忍修苦行! 家園本來是牢獄,願永棄之依山居! 親朋本是魔障礙,願永棄之依師尊! 财寶本是魔誘惑,願永棄之修苦行! 輕暖毛裘棄如履,願生拙火之暖樂, 永舍愛侶及市居,無人山中修法行! 斷舍世聞八法已,常居卑下無怨尤! 痛曉一切皆無常,念念精勤而修觀,如師所囑而修行! 圓滿上師仁波切,吾侪至誠五姊妹, 祈以慈悲哀攝受,傳以恩庇之佛法! 尊者自忖這些都是有緣的弟子們,于是就攝受她們為徒仆。
此時尊者父子正在五小湖附近居住,就在該地傳給五姊妹灌頂及口訣,命她們去修觀。
為主的那個少女(惹瓊瑪),在三天之内就産生了拙火之暖樂及其他覺受。
各種功德皆次第生起。
某一段時期惹瓊瑪染上了疾病,尊者自忖道:“我看看她是否真有住山的耐心,和堅固不移的信心。
” 此時惹瓊瑪不顧一切,将一切所有棄之不顧。
雖然病态十分嚴重,她也不管,仍舊住在山洞裡決不下山去求醫,真正的獲得抗禦逆境的把握及成就。
另外又有一次,尊者在其他某處居住的時候,惹瓊瑪前來朝觐。
此時有許多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