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五篇 大女弟子惹瓊瑪的故事

關燈
,見一大湖盛碧水,溪流雨露總集處, 往昔如來曾授記,湖名無暧遐迩聞, 四大江河之源頭,魚鼊水獺遊舞處, 所謂湖似曼陀者,八大龍王宮殿也; 滴流灌注此湖者,甘露醍醐涓涓也; 帝釋浴身天露也,八功德水具足也。

     湖周草坪綠萋萋,峭崖峨岫作莊嚴, 正是小龍藏寶處;寶樹‘瞻香’出生處,南瞻州名由此出, 何處較此更稀有?何地較此更奇特? 紅崖高峰盛名揚,遠處不見多傳聞,鹹謂其崖似寶王, 行近親眼目睹時,草坪矗立一突崖, 往昔如來曾授記,取名黑山号霹靂。

     森林北方境中央,藏印兩國交界處,斑爛猛虎漫遊處; 蔭深濃茂森林處,盛産栴檀幽香木,六善妙藥如意樹。

     紅崖崔巍似玉者,仙人天子住所也, 空行授記靜修所,古普大德成就處; 四周小溪繞山流,遊客漫步賞心所。

     何處較此更稀有?何處較此更奇特? 我等大小二惹巴,遠處不見多傳聞,鹹謂真乃成就士。

     行近親眼目睹時,隻見無羞二狂人。

     老小不知羞恥者,執相妄念已盡也; 坦然赤裸而卧者,已離能所衣著也; 男根自然随露者,已離人為羞窘也。

     口中随時出新曲,覺證自然流露也; 布衣一襲披身者,拙火暖樂熾然也; 食用窮人粗陋食,已斷貪欲終兆也; 恣欲而行随意樂,六識坦蕩騰騰也, 引導宿善諸弟子,作彼依歸上師處,具信請問口訣處, 男女施主朝拜處,博嚴比丘請益處,修士質詢覺證處, 内心懷疑斷絕處,本體實相研讨處,現證無生空性處, 立契本來心性處,催發道上暖相處,自利現證法身處, 利生悲心湧生處,何人較此更稀有?何事較此更奇特? 來此聚會五姊妹,汝雖朝拜諸聖地,無非徒勞身心耳。

     今後若欲再朝拜,應往朝禮聖哇底[1], 汝雖曾遊衆山所,無非虐待貴足耳! 今後若欲再遠行,應朝菩提金剛座。

     汝之閱曆雖衆廣,所見皆無大意義, 今後若欲再遊曆,應谒拉薩儲龍寺[2]。

     汝之見聞雖博雜,所聞大都近兒戲, 今後若欲求聞解,應受耳傳之口訣。

     汝雖曾依各種人,無非世間親朋耳, 今後若求真依靠,應依善妙真上師。

     汝雖曾作各種事,所為大半皆屬‘業’, 今後若欲作益行,應行佛陀之教法。

     此我老密之回答,若解其義即法訣,不解即是一小曲。

     我乃無拘瑜伽士,我行我素随意樂, 來此聚會施主衆,日暮時遲可離矣。

     五位少女中,站在中央的那個少女,聽了尊者的歌後,不禁生起極誠的信心,眼淚簌簌的走近尊者,從自己的頸上拿下來一串頸珠,又恭敬的從頭冠上取下一束玉石,全身禮拜,跪在地下,啟尊者道: 尊自法身金剛持,猶如一燈燃一燈, 次第相傳得相續,大悲覺證寶傳承,此非谛洛那若耶? 萬裡跋涉苦盡嘗,親谒谛洛及那若, 承襲衣缽得妙法,此非馬爾巴譯師耶? 馬爾巴譯師之尊前,曆盡煎熬甚稀奇, 苦行成就範千古,此非密勒日巴耶[3]? 尊體赤裸發光彩,尊口出音似梵天,尊心悲智光無盡。

     敬禮父尊身口意。

     吾侪來此五姊妹,前生未積福報故, 雖得人身種性卑[4],修行佛法無自在。

     今日依尊加持故,我心深處起淨信; 茲以頸練之珠寶,髻飾莊嚴之玉石, 誠意供奉尊者前,祈賜恩被授佛法。

     至尊聖者大惹巴,可否慈悲為吾等, 講說自已之略傳,入耳必獲大利益。

     她這樣至誠的祈求尊者引導入佛法之門。

    密勒日巴回答她說:“我不需要你的珠寶和玉石,你們如果真心想學佛法,比我博學的和超勝于我的上師别處亦有。

    你們應該去依止别的上師學習佛法。

    我對衣食和生活的種種顧念,早已完全斷舍了。

    經常都在無人的山谷獨居,你們恐怕不易效法我這樣的苦行來共修吧!我這種缺衣缺食的艱苦生活,恐怕你們也受不了。

    ” 金剛持佛所加持,谛洛那若至尊前, 遍曆艱辛甚稀有,通兩國語大譯師,此我父師馬爾巴也。

     父師慈悲所護佑,密勒日巴我名也, 我父密勒智慧幢,我母名白莊嚴女,聞喜我之原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