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篇 旅店中的開示

關燈
不必作意本尊觀,一切光明中圓滿,何需起分之修觀? 自身佛陀常顯現,如是瑜伽甚樂哉! 除遣障礙空行衆,圓成本來自性中, 朵馬供食我不需,六識松緩坦然住,如是瑜伽甚樂哉! 魔障根本是妄念,法性光中罩諸魔, 打鼓驅魔我不需,妄念遊戲皆法身,如是瑜伽甚樂哉! 言诠詞句聖理量[4],光明覺受自圓滿, 學法看經我不需,一切心顯皆經教,如是瑜伽甚樂哉! 格西約如唐巴聽了說道:“瑜伽行者!你自己的修行覺受非常稀有難得,但是就整個佛法講,初入門的學人應該于佛法之所依境有所依據,因此看經學法也是必須的。

    尤其是,人如果能夠出家,身披僧衣,其言行也是容易向上和趨善的。

    ” 尊者說道:“這是你們法派中所教示的,你們這樣去做好了!但是我密勒日巴法派所教示的卻很簡單,一切隻要自己無愧于心就足夠了。

    由我看來,你們法派所表現的實況是這樣的,你看我說的對不對?” 至誠皈依三寶前,上師大悲祈攝受。

     汝乃八法之法師,自心尚不能調伏,何能調伏有情衆? 自身貪癡若未除,何能為人斷沉掉[5]! 白幢孔雀之碉樓,無常猶如電光逝,比喻恰否汝深思! 城鎮後面之廟宇,苦痛欺騙之淵薮,比喻恰否汝深思! 跻身熙攘衆人聚,心煩猶似遇怨敵,比喻恰否汝深思! 勤聚财寶及馬羊,如草頭露随風消,比喻恰否汝深思! 美飾五蘊幻化身,一似塗金敷屍體,比喻恰否汝深思! 伴随女衆作法事,貶損尊榮失莊嚴,比喻恰否汝深思! 貪欲口腹之壇城,猶如勒稅之酷史,比喻恰否汝深思! 蔔巫笨儀[6]與算命,恰似騙子行詐奪,比喻恰否汝深思! 悅聽施主之小曲,猶如貪鬼之沉吟,比喻恰否汝深思! 家鄉田園及财産,一似幼童戀彩虹,比喻恰否汝深思! 機心結衆徒衆果,已成奴仆似衆官,比喻恰否汝深思! 不得精要之說法,一如說謊說騙語,比喻恰否汝深思! 已身尚不能自度,若欲度他甚難哉! 格西約如唐巴聽畢此歌,對尊者生起了無比的信心,立刻下了法座,向尊者頂禮,淚流滿面的說道:“你說的話都是真實的啊!請您傳授法要,與我結一個法緣吧!”尊者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約如唐巴的徒衆中,有一個名叫賽文敦瓊惹巴的和尚,他就跟着尊者而去,尊者也就傳授他灌頂及口訣,他依法修行若幹時候,得到究竟的覺受和證解,以後成為尊者心子之一,簡名叫做賽文惹巴。

     以上是尊者在藏境耶汝绛的嘎惹嘎切旅舍攝受賽文惹巴的故事。

     本篇注解: [1]嘎惹旅舍:嘎惹乃嘎惹嘎切之簡名,此處因文體故隻能縮簡原名。

     [2]上師六功德:譯者已不複此六功德為何,手邊亦無書可查。

    上師六功德大概是:(1)自具證量,(2)悲心薰切,(3)具傳承及法要,(4)善能觀察徒衆之根機,(5)能善巧方便除遣弟子之障礙及接引衆人,(6)善知各種取舍,能辨别何法當說,何法不當說。

    以上可能不完全是傳統所言,但密宗上師之條件則理當如此也。

     [3]二種成就:即共同成就及不共成就,又名世間成就及殊勝成就。

    世間成就即各種神通及成辦息、增、懷、誅等法之能力。

    究竟成就即指佛果而言。

     [4]聖理二量:即聖教量及理量二者。

    聖教量乃以佛說或大賢所着之經論為依據(量),而抉擇是非也。

    理量則是純依靠自己之理智而抉擇是非。

     [5]沉掉:即禅定之通病昏沉及掉舉二者。

     [6]笨儀:笨乃笨波教,西藏本地之原始宗教也。

    其法事儀軌多驅鬼,祈福及祭神等shamanism之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