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見不生分第卅一

關燈
”,這是暫時間兩樣的。

    “根性卻同”,他的根本那個性都是佛性。

    佛也是佛性成的,衆生也是佛性成的。

    “莫論東西”,你不要論,說西方阿彌陀佛是佛,東方這一切衆生是衆生,不要這麼多分别心。

    所以,那《永嘉證道歌》上說:“亦無人。

    亦無佛。

    六合乾坤如電掃。

    ”你要明白法了,什麼都沒有了;你有所執着,那你還沒明白佛法呢!明白佛法,哈!沒有可執着的事情。

    所以就“莫論東西”,不要講這些個問題了。

     怎麼跑出來這麼多問題?這一些個問題從什麼地方來的?這都是和那個演若達多是一樣的。

    怖頭狂走啊!本來他頭沒有丢,他說他頭丢了。

    我們這一些個人找佛法,你到什麼地方找去?你轉身就是佛法,祗要你轉過來身;轉過身,所謂轉過身就是覺悟。

    你覺悟了就是佛法;你不覺悟,那就是沒明白佛法。

    沒覺悟也是佛法,不過你沒有明白而已。

    不能說沒有覺悟就不是佛法。

    覺悟和不覺悟都是佛法。

     方才說“生佛平等”。

    這個衆生,怎麼做的衆生?衆生是從佛示現出來做衆生,怎麼樣又成了佛?是這個衆生返本還原就成佛了。

    這叫聖凡不二。

    這第一的生佛平等就聖凡不二。

    你暫時間在衆生的這種分别心上說,哦!這是衆生,那個是佛。

    你要沒有分别心了,就生佛平等了。

     空有平等,什麼是空?《六祖壇經》上說:“問空以有對。

    ”什麼是空?有就是空。

    什麼是有?空就是有。

    說,這才糊塗呢?講的空,怎麼又變成有了;有又變成空了。

    這才是糊塗!也不知道是你糊塗?是我糊塗?是他糊塗?你要是不糊塗,你就會覺得空有平等了;就因為你糊塗,所以你覺得這空有,就是空有。

    空本來就是有;有本來也就是空。

    你能看,體驗得到空有不二,空有平等,也不執斷了,也不執常了。

    你執斷就是落于空了;執有就是落于常了。

    所以空有不二,空有平等,這才是中道啊!這就是中道。

    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也不礙真空;真空也就是妙有,妙有也就是真空。

    你想知道這個空,怎麼是個空?那空是由有而顯空。

    怎麼叫個有?那個有是由空而顯有。

    沒有空,也沒有有;沒有有,怎麼會有個空?所以,這空有是不二的;空有不二就是空有平等:這是空有平等。

     諸法平等,因為諸法平等,所以《金剛經》說:“是法平等。

    無有高下。

    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諸法平等。

    所以如來他無去無來,也沒有去,也沒有來;“無所從來。

    亦無所從去”,這諸法平等。

     一多平等,一也就是多,多也就是一。

    這一粒微塵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一粒微塵,沒有什麼分别的。

    這是在衆生啊,愚癡的衆生,哦!這是多,那是少。

    哪個是多?哪個是少?多是從少這兒來的;少是從多這兒來的:這叫一多平等。

    一多平等呢,就是,所以微塵世界啊,世界也就是微塵;微塵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微塵。

    這一多平等。

     還有諸見平等,什麼叫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沒有的。

    這個諸見平等了。

    你把這個對症下藥,你對這個病啊,來用這個藥來治這個病;病沒有了,怎麼會又用這個藥做什麼呢?所以,這藥也不要了;病沒有了,藥也不要了,不需要再吃藥了。

    因為你有病,所以要吃藥;你那病沒有了,你還吃藥幹什麼?吃藥?吃藥反而又多了病了。

    藥是治病的,你沒有病了,你吃藥;藥吃多了一樣又會生病了。

    所以這叫諸見平等。

     這五種的意思,這是《金剛經》的全部經文的意思。

    在這個《金剛經》還要有一個信字。

    這個信,這個般若是個空理,你要信;你要不相信這種空理,講多少也沒有用的。

    你要信,佛法好像大海水似的,唯信可入。

    你有一個信心,就可以到這大海裡邊,到這佛法的海裡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