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的心意,你歡喜怎麼樣就怎麼樣。
第二就是香。
第三呢,是什麼呢?是燈。
你在佛前點燈,來生的眼目就明。
眼目就明亮,人家看不見的東西,你也可以看得見;人家不知道的事情,你也可以知道。
你就會得到天眼通。
得到佛眼、法眼、慧眼,得到這個智慧眼、肉眼、天眼,得到這個五眼。
為什麼你會有這五眼?就因為你佛前點燈來着。
佛前點燈,你這個肉眼也明亮,五眼也會能開的,會開五眼。
所以你這個人,說:他有佛眼,我怎麼沒有呢?哈!你佛前連一滴油也不舍,一對蠟燭你都不買,也不供養佛,那當然你是沒有五眼了嘛!你要想有五眼,就趕快地買那個最好的香油,來在佛前點燈供佛,這就會得到這個五眼六通。
你看這功德多妙啊!這第三,用這個燈來供佛。
第四是什麼呢?第四,就是璎珞。
這璎珞,以前講那個璎珞珠啊,這個璎珞就是美麗的珠就是了,最值錢的這個珠寶。
拿到佛前來供養,供養佛,用這個珠寶,這叫璎珞。
這第四,用璎珞珠來供佛。
第五呢,用寶蓋。
寶蓋,有那個幢幡、寶蓋。
寶蓋在空中,像中國那紅羅傘,古來作官的頂上不打一把好像傘似的?這個叫寶蓋,這寶蓋來供佛。
這第五。
第六是什麼呢?用這個幢幡。
幢幡,就好像這木頭對聯,這都屬于幡之類的;屬于幡,這叫幢幡。
幢,就是大梵天王那個網羅幢,是一個圓筒形做的,那麼一個用珠寶鑲上的,也在懸挂到佛前來供養佛,這叫幢幡、寶蓋,第七。
第八是什麼呢?第八&hellip(弟子:幢幡是兩個東西?)是兩個東西。
第八是什麼呢?你不要擔心,我沒有忘。
我現在不是問你;我是告訴你。
第八是衣服,是你所有的衣服,最好的那個衣服,做好了,你不要先穿,你要先拿來供供佛。
供佛?佛穿你的衣服嗎?佛不穿你的衣服,但是這一種表示敬意。
這衣服。
我現在算一算還有多少:第一是香,第二是花,第三是燈,第四璎珞,第五是這個寶蓋,第六是幢幡,第七是衣服。
我覺得這個什麼,第七是衣服。
第八呢,是果食。
這種水果,飲食,你吃的東西,都應該供供佛,不應該沒有供佛,自己就先吃了。
這第八,這果食都要先供佛的。
所以我們在以後,所有的居士都記得,在佛堂,或者廟上吃東西,在出家人沒有吃的時候,自己不可以先吃的。
因為必須要僧人先吃,一起吃,才可以吃的。
因為過去我看見,有幾個居士到這兒,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連佛也沒有供呢,拿起來東西就吃。
在廟上,不可以這樣子的!必須要先供過佛。
我們因為是信佛的,信佛就要恭敬佛;恭敬佛就要恭敬法;恭敬法就要恭敬僧。
所以在出家人沒有吃東西的時候,這自己不要吃。
除非有特别情形,這個出家人或者沒有時間,或者說,你們可以先吃吧!這樣子呢,就可以先吃。
那麼這一切一切佛法,都有一個法在裡邊的,不可以太随便了。
這是第八,用這個果食來供佛。
第九是什麼呢?用音樂。
有人說,是不是piano(鋼琴)?也差不多。
不過我們這個音樂就是,敲木魚,敲鼓,敲鐘,或者敲引磬,唱贊,這就叫音樂。
以音樂來供養佛。
第十是什麼?第十是最簡單,什麼也不必費,就這麼合掌;這合掌供養。
第十是合掌供養。
你們記得這個供養有這十種。
第一是香。
第二是花。
第三是燈。
第四璎珞。
第五寶蓋。
第六幢幡。
第七衣服。
第八果食。
第九音樂。
第十合掌作禮。
這十種的供養。
那麼在這個經典所在之處,這都應該供養的。
“當知此處”:你應該知道,“此處”,這個地方,“則為是塔”:這個就是如來的真身所在之處。
如來的真身,如來的舍利所在之處,“皆應恭敬”:一般人都應該恭敬。
“作禮圍繞”:“作禮”,就是叩頭頂禮;“圍繞”,就是右繞三匝,向右邊那麼繞佛。
我們念〈大悲咒〉,或者念佛,向右這麼繞,這就是圍繞。
“以諸華香”:用這種種花、種種香“而散其處。
”“散其處”就是來供養,作供養。
第二就是香。
第三呢,是什麼呢?是燈。
你在佛前點燈,來生的眼目就明。
眼目就明亮,人家看不見的東西,你也可以看得見;人家不知道的事情,你也可以知道。
你就會得到天眼通。
得到佛眼、法眼、慧眼,得到這個智慧眼、肉眼、天眼,得到這個五眼。
為什麼你會有這五眼?就因為你佛前點燈來着。
佛前點燈,你這個肉眼也明亮,五眼也會能開的,會開五眼。
所以你這個人,說:他有佛眼,我怎麼沒有呢?哈!你佛前連一滴油也不舍,一對蠟燭你都不買,也不供養佛,那當然你是沒有五眼了嘛!你要想有五眼,就趕快地買那個最好的香油,來在佛前點燈供佛,這就會得到這個五眼六通。
你看這功德多妙啊!這第三,用這個燈來供佛。
第四是什麼呢?第四,就是璎珞。
這璎珞,以前講那個璎珞珠啊,這個璎珞就是美麗的珠就是了,最值錢的這個珠寶。
拿到佛前來供養,供養佛,用這個珠寶,這叫璎珞。
這第四,用璎珞珠來供佛。
第五呢,用寶蓋。
寶蓋,有那個幢幡、寶蓋。
寶蓋在空中,像中國那紅羅傘,古來作官的頂上不打一把好像傘似的?這個叫寶蓋,這寶蓋來供佛。
這第五。
第六是什麼呢?用這個幢幡。
幢幡,就好像這木頭對聯,這都屬于幡之類的;屬于幡,這叫幢幡。
幢,就是大梵天王那個網羅幢,是一個圓筒形做的,那麼一個用珠寶鑲上的,也在懸挂到佛前來供養佛,這叫幢幡、寶蓋,第七。
第八是什麼呢?第八&hellip(弟子:幢幡是兩個東西?)是兩個東西。
第八是什麼呢?你不要擔心,我沒有忘。
我現在不是問你;我是告訴你。
第八是衣服,是你所有的衣服,最好的那個衣服,做好了,你不要先穿,你要先拿來供供佛。
供佛?佛穿你的衣服嗎?佛不穿你的衣服,但是這一種表示敬意。
這衣服。
我現在算一算還有多少:第一是香,第二是花,第三是燈,第四璎珞,第五是這個寶蓋,第六是幢幡,第七是衣服。
我覺得這個什麼,第七是衣服。
第八呢,是果食。
這種水果,飲食,你吃的東西,都應該供供佛,不應該沒有供佛,自己就先吃了。
這第八,這果食都要先供佛的。
所以我們在以後,所有的居士都記得,在佛堂,或者廟上吃東西,在出家人沒有吃的時候,自己不可以先吃的。
因為必須要僧人先吃,一起吃,才可以吃的。
因為過去我看見,有幾個居士到這兒,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連佛也沒有供呢,拿起來東西就吃。
在廟上,不可以這樣子的!必須要先供過佛。
我們因為是信佛的,信佛就要恭敬佛;恭敬佛就要恭敬法;恭敬法就要恭敬僧。
所以在出家人沒有吃東西的時候,這自己不要吃。
除非有特别情形,這個出家人或者沒有時間,或者說,你們可以先吃吧!這樣子呢,就可以先吃。
那麼這一切一切佛法,都有一個法在裡邊的,不可以太随便了。
這是第八,用這個果食來供佛。
第九是什麼呢?用音樂。
有人說,是不是piano(鋼琴)?也差不多。
不過我們這個音樂就是,敲木魚,敲鼓,敲鐘,或者敲引磬,唱贊,這就叫音樂。
以音樂來供養佛。
第十是什麼?第十是最簡單,什麼也不必費,就這麼合掌;這合掌供養。
第十是合掌供養。
你們記得這個供養有這十種。
第一是香。
第二是花。
第三是燈。
第四璎珞。
第五寶蓋。
第六幢幡。
第七衣服。
第八果食。
第九音樂。
第十合掌作禮。
這十種的供養。
那麼在這個經典所在之處,這都應該供養的。
“當知此處”:你應該知道,“此處”,這個地方,“則為是塔”:這個就是如來的真身所在之處。
如來的真身,如來的舍利所在之處,“皆應恭敬”:一般人都應該恭敬。
“作禮圍繞”:“作禮”,就是叩頭頂禮;“圍繞”,就是右繞三匝,向右邊那麼繞佛。
我們念〈大悲咒〉,或者念佛,向右這麼繞,這就是圍繞。
“以諸華香”:用這種種花、種種香“而散其處。
”“散其處”就是來供養,作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