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須菩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初日分。
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中日分。
複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後日分。
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
以身布施。
若複有人。
聞此經典。
信心不逆。
其福勝彼。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
為人解說。
須菩提。
以要言之。
是經有不可思議。
不可稱量。
無邊功德。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
為發最上乘者說。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
廣為人說。
如來悉知是人。
悉見是人。
皆得成就不可量。
不可稱。
無有邊。
不可思議功德。
如是人等。
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迦牟尼佛叫一聲空生,“須菩提”,說是,假設“若有善男子”:這個修五戒十善的男子和修五戒十善這個女人。
“初日分”:在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
“初日分”,就是太陽将要出來的時候,這是寅卯的時候。
“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前邊那兒講是用一個身來作布施,現在呢,用恒河沙等身布施,用這麼多的生命來作布施。
“中日分”:中日分,就是巳午的時候,這叫中日分。
“複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就是不單單初日分用恒河沙等身命來作布施,就是中日分,也用恒河沙等身命來作布施。
“後日分”:後日分,就是申酉的時候,叫後日分。
“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也用這個恒河沙等身命,來作布施。
“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像這樣的作布施,不是單單一天這樣來作布施,要用百千萬億劫那麼樣長的時間,來做身命布施,“以身布施”。
“若複有人。
”那麼前邊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各以恒河沙等身作布施,那麼時間又那樣的長。
可是,假設要再有一個人,“聞此經典”:他聽見《金剛經》的這個經典,就單單聽見,“信心不逆。
”信心不逆,這個“逆”是忤逆,也就是疑惑,信心,不生疑惑心。
“其福勝彼”:他這個福德,就超過那個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百千萬億劫,那麼長的時間。
那麼這個人,僅僅就一聽這個經典就,“其福勝彼”:他這個福,就超過前邊,以身命布施那個人的功德。
什麼緣故呢?因為那以身命布施,祗是得一種财施,是一種财施的功德。
那麼你現在聞這個經典,就叫得法施的功德。
财施,是得到福德;這個法施呢,得到智慧。
你要是想開悟成佛,一定要有真正的智慧;要有真實的智慧,你才能開悟成佛。
你要沒有真實的智慧,那麼僅有福報,是不會開悟的。
所以,“其福德勝彼”。
“何況書寫”:何況你能以用筆墨來書寫這個《金剛經》,又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又能為人解說《金剛經》。
“須菩提。
以要言之。
”,那麼撮要來說一說。
“是經有不可思議。
不可稱量”:這個經,有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不可以秤稱、不可以這個鬥量的那麼多的功德。
“無邊功德”:這個功德是無邊的,沒有邊際。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如來,不是為這一些個小果聲聞,說的這個《金剛經》,是為發大乘菩薩心的人,而說的這個《金剛經》。
“為發最上乘者說”:這不單發菩薩心行菩薩道,而且還志求佛道,要廣度衆生,最上的、無上的這種佛乘。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假設要有人能受持這一部經,能讀誦這一部經。
“廣為人說”:來給一般的人講說。
“如來悉知是人”:如來,以這個天眼悉知是人。
“悉見是人。
皆得成就不可量。
不可稱。
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這個人,他都得到成就了,這不可以鬥量、不可以秤稱的無邊不可思議這種的功德。
“如是人等”:像受持讀誦書寫這個人這樣子。
“則為荷擔如來”:這個就是負擔如來所有的家業。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可以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弟子:這個負擔如來所有的家業,是什麼?)“荷擔”,就是擔負着。
何以故。
須菩提。
若樂小法者。
着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
則于此經。
不能聽受讀誦。
為人解說。
須菩提。
在在處處。
若有此經。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
所應供養。
當知此處。
則為是塔。
皆應恭敬。
作禮圍繞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初日分。
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中日分。
複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後日分。
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
以身布施。
若複有人。
聞此經典。
信心不逆。
其福勝彼。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
為人解說。
須菩提。
以要言之。
是經有不可思議。
不可稱量。
無邊功德。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
為發最上乘者說。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
廣為人說。
如來悉知是人。
悉見是人。
皆得成就不可量。
不可稱。
無有邊。
不可思議功德。
如是人等。
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迦牟尼佛叫一聲空生,“須菩提”,說是,假設“若有善男子”:這個修五戒十善的男子和修五戒十善這個女人。
“初日分”:在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
“初日分”,就是太陽将要出來的時候,這是寅卯的時候。
“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前邊那兒講是用一個身來作布施,現在呢,用恒河沙等身布施,用這麼多的生命來作布施。
“中日分”:中日分,就是巳午的時候,這叫中日分。
“複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就是不單單初日分用恒河沙等身命來作布施,就是中日分,也用恒河沙等身命來作布施。
“後日分”:後日分,就是申酉的時候,叫後日分。
“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也用這個恒河沙等身命,來作布施。
“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像這樣的作布施,不是單單一天這樣來作布施,要用百千萬億劫那麼樣長的時間,來做身命布施,“以身布施”。
“若複有人。
”那麼前邊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各以恒河沙等身作布施,那麼時間又那樣的長。
可是,假設要再有一個人,“聞此經典”:他聽見《金剛經》的這個經典,就單單聽見,“信心不逆。
”信心不逆,這個“逆”是忤逆,也就是疑惑,信心,不生疑惑心。
“其福勝彼”:他這個福德,就超過那個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百千萬億劫,那麼長的時間。
那麼這個人,僅僅就一聽這個經典就,“其福勝彼”:他這個福,就超過前邊,以身命布施那個人的功德。
什麼緣故呢?因為那以身命布施,祗是得一種财施,是一種财施的功德。
那麼你現在聞這個經典,就叫得法施的功德。
财施,是得到福德;這個法施呢,得到智慧。
你要是想開悟成佛,一定要有真正的智慧;要有真實的智慧,你才能開悟成佛。
你要沒有真實的智慧,那麼僅有福報,是不會開悟的。
所以,“其福德勝彼”。
“何況書寫”:何況你能以用筆墨來書寫這個《金剛經》,又能受持讀誦《金剛經》,又能為人解說《金剛經》。
“須菩提。
以要言之。
”,那麼撮要來說一說。
“是經有不可思議。
不可稱量”:這個經,有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不可以秤稱、不可以這個鬥量的那麼多的功德。
“無邊功德”:這個功德是無邊的,沒有邊際。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如來,不是為這一些個小果聲聞,說的這個《金剛經》,是為發大乘菩薩心的人,而說的這個《金剛經》。
“為發最上乘者說”:這不單發菩薩心行菩薩道,而且還志求佛道,要廣度衆生,最上的、無上的這種佛乘。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假設要有人能受持這一部經,能讀誦這一部經。
“廣為人說”:來給一般的人講說。
“如來悉知是人”:如來,以這個天眼悉知是人。
“悉見是人。
皆得成就不可量。
不可稱。
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這個人,他都得到成就了,這不可以鬥量、不可以秤稱的無邊不可思議這種的功德。
“如是人等”:像受持讀誦書寫這個人這樣子。
“則為荷擔如來”:這個就是負擔如來所有的家業。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可以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到無上正等正覺。
(弟子:這個負擔如來所有的家業,是什麼?)“荷擔”,就是擔負着。
何以故。
須菩提。
若樂小法者。
着我見人見衆生見壽者見。
則于此經。
不能聽受讀誦。
為人解說。
須菩提。
在在處處。
若有此經。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
所應供養。
當知此處。
則為是塔。
皆應恭敬。
作禮圍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