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當何名此經。
我等雲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
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以是名字。
汝當奉持。
所以者何。
須菩提。
佛說般若波羅蜜。
即非般若波羅蜜。
是名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
于意雲何。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
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
甚多。
世尊。
須菩提。
諸微塵。
如來說非微塵。
是名微塵。
如來說世界。
非世界。
是名世界。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在前邊這一段文說,凡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當到這個時候,須菩提又向釋迦牟尼佛說了,說:“世尊。
”須菩提說呀,這一部《金剛經》,它的功德是這樣的多,乃至于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演說;就是解說,或者自己受持讀誦,這功德,比以無量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比那個功德還大。
既然有這麼多的功德,那麼這個經應該叫什麼名字呢?所以他說,“白佛言。
世尊。
當何名此經”呢?這一部經應該叫什麼名字呢?“我等雲何奉持”:他說,我們這一些個阿羅漢、聲聞緣覺和未來的一切衆生,應該怎麼樣來頂戴奉持這一部經呢?我們怎麼樣來修呢?“佛告須菩提”:這個空生,他這樣請問這個經的名字,所以佛就告訴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以是名字。
汝當奉持”:佛告訴空生,說,這一部經,它的名字;你問它的名字嗎?它的名字就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這“金剛”,什麼叫“金剛”呢?這個金剛具足堅、明、利三個意思。
在前邊講題目的時候已經講過,不過還有新來聽經的人沒有聽過;聽“金剛”這個名字就不明白,所以現在再把它講一講。
本來我想,再找一個人替我代講,我又怕找不出來,所以還是自己講一講。
堅、明、利,這三個意思。
怎麼叫堅呢?堅就是堅固;堅固不為一切所壞。
什麼也不能破壞它,這叫堅固;而能壞一切,它能把一切都破壞了。
說,這個金剛有什麼用呢?能破壞一切,把我一切都給我破壞了,那我一切都沒有了?你所以不成佛就因為你有一切;你要沒有一切就可以成佛了。
你這一切就是你的執着,就是你的放不下。
你這一切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是從有相那兒來的。
有相,就是有形有相的;有形有相的都會變滅的。
那麼無形無相,它是不會變滅的。
因為它無相,所以你不能把這無相給壞了。
無相也就是無念;這個無念就是萬法的本體。
這一切法的本體就是無念。
你要能到無念這種程度上,那就返本還原了。
所以金剛,它這個堅固就是能破你這個有念,而不能破這個無念。
這個無念也就是這個堅固;堅固能破一切有相、有為、有漏的法,能破壞天魔外道這種的神通。
天魔外道,為什麼能破他們的神通呢?就因為他們有相。
他沒有到無念的這個境界上;要到這個無念的境界上,他也就不是天魔外道了。
就因為他都是有所念,有形有相,做有漏的法,種有漏的因。
那麼這種有漏法和有漏的因,用這個金剛就可以給他破壞了,這是堅。
這明:明,就是光明。
這個光明有什麼用處呢?光明能破一切的黑闇。
有光明就沒有黑闇;你要有黑闇,就沒有光明。
你要光明充滿了,黑闇就消滅了。
所以金剛具足那個光明,光明之體,所以,把這一切黑闇都給摧毀了。
利:這個利,就是鋒利。
鋒利就是像那個刀似的。
這個刀要是利,就是斬什麼就斷了,一斬就斬斷了;要不鋒利,斬一下也不斷,斬一下也不斷,這叫鈍,而不叫利了。
這個利,就是這個刀非常鋒利。
金剛的用就和這個刀鋒利一樣,能摧邪顯正,把這一切天魔外道,這種的邪知邪見都給斬斷了。
斬斷邪知邪見,斬斷我們人的一切煩惱無明,可以斬斷。
所以,這金剛的體是堅固的,金剛的相是光明的,金剛的用是鋒利的。
所以以金剛來作比喻這個金剛法。
金剛作比喻是般若波羅蜜這個法,所以這一部經就叫法喻為名。
以這個法喻作這一部經的名字。
“般若”:般若有三種;有文字般若、觀照般
世尊。
當何名此經。
我等雲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
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以是名字。
汝當奉持。
所以者何。
須菩提。
佛說般若波羅蜜。
即非般若波羅蜜。
是名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
于意雲何。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
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
甚多。
世尊。
須菩提。
諸微塵。
如來說非微塵。
是名微塵。
如來說世界。
非世界。
是名世界。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在前邊這一段文說,凡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當到這個時候,須菩提又向釋迦牟尼佛說了,說:“世尊。
”須菩提說呀,這一部《金剛經》,它的功德是這樣的多,乃至于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演說;就是解說,或者自己受持讀誦,這功德,比以無量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比那個功德還大。
既然有這麼多的功德,那麼這個經應該叫什麼名字呢?所以他說,“白佛言。
世尊。
當何名此經”呢?這一部經應該叫什麼名字呢?“我等雲何奉持”:他說,我們這一些個阿羅漢、聲聞緣覺和未來的一切衆生,應該怎麼樣來頂戴奉持這一部經呢?我們怎麼樣來修呢?“佛告須菩提”:這個空生,他這樣請問這個經的名字,所以佛就告訴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以是名字。
汝當奉持”:佛告訴空生,說,這一部經,它的名字;你問它的名字嗎?它的名字就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這“金剛”,什麼叫“金剛”呢?這個金剛具足堅、明、利三個意思。
在前邊講題目的時候已經講過,不過還有新來聽經的人沒有聽過;聽“金剛”這個名字就不明白,所以現在再把它講一講。
本來我想,再找一個人替我代講,我又怕找不出來,所以還是自己講一講。
堅、明、利,這三個意思。
怎麼叫堅呢?堅就是堅固;堅固不為一切所壞。
什麼也不能破壞它,這叫堅固;而能壞一切,它能把一切都破壞了。
說,這個金剛有什麼用呢?能破壞一切,把我一切都給我破壞了,那我一切都沒有了?你所以不成佛就因為你有一切;你要沒有一切就可以成佛了。
你這一切就是你的執着,就是你的放不下。
你這一切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是從有相那兒來的。
有相,就是有形有相的;有形有相的都會變滅的。
那麼無形無相,它是不會變滅的。
因為它無相,所以你不能把這無相給壞了。
無相也就是無念;這個無念就是萬法的本體。
這一切法的本體就是無念。
你要能到無念這種程度上,那就返本還原了。
所以金剛,它這個堅固就是能破你這個有念,而不能破這個無念。
這個無念也就是這個堅固;堅固能破一切有相、有為、有漏的法,能破壞天魔外道這種的神通。
天魔外道,為什麼能破他們的神通呢?就因為他們有相。
他沒有到無念的這個境界上;要到這個無念的境界上,他也就不是天魔外道了。
就因為他都是有所念,有形有相,做有漏的法,種有漏的因。
那麼這種有漏法和有漏的因,用這個金剛就可以給他破壞了,這是堅。
這明:明,就是光明。
這個光明有什麼用處呢?光明能破一切的黑闇。
有光明就沒有黑闇;你要有黑闇,就沒有光明。
你要光明充滿了,黑闇就消滅了。
所以金剛具足那個光明,光明之體,所以,把這一切黑闇都給摧毀了。
利:這個利,就是鋒利。
鋒利就是像那個刀似的。
這個刀要是利,就是斬什麼就斷了,一斬就斬斷了;要不鋒利,斬一下也不斷,斬一下也不斷,這叫鈍,而不叫利了。
這個利,就是這個刀非常鋒利。
金剛的用就和這個刀鋒利一樣,能摧邪顯正,把這一切天魔外道,這種的邪知邪見都給斬斷了。
斬斷邪知邪見,斬斷我們人的一切煩惱無明,可以斬斷。
所以,這金剛的體是堅固的,金剛的相是光明的,金剛的用是鋒利的。
所以以金剛來作比喻這個金剛法。
金剛作比喻是般若波羅蜜這個法,所以這一部經就叫法喻為名。
以這個法喻作這一部經的名字。
“般若”:般若有三種;有文字般若、觀照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