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出生分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句偈頌。
總而言之,這四句偈頌,無論哪四句,你祗要覺得這四句與你相應,你能常常記得它,并且給人講說,這都叫四句偈。
不必一定死闆闆的拘定,一定是哪四句。
因為,是無有定法。
你要一定哪四句,那就變成有定法了。
這《金剛經》,是降心離相,掃一切法,離一切相;“離一切諸相。
是名諸佛。
”所以,就不要執着是哪四句偈頌,要把它活起來。
把它活得像什麼呢?像那個生龍活虎似的。
我常說,你講經要講活經,把那個經講得直蹦直跳;跳起來,飛起來,不要講得死闆闆的,那個經講得,越講越死闆,把人講得都睡着了。
他還以為這人睡着了是入了定了。
哦!我現在講經把人都講得入了定了。
這樣,以為自己講得真是妙了。
其實太死闆了,把人講得聽着也不願意聽了,哎!莫如我睡覺去,比聽經還比較妙一點。
所以,這個講經啊,要把它活動起來。
這四句偈,沒有一定的。
哪四句,你覺得它這個道理對你相應,就是那四句偈等。
“為他人說”:你以這四句偈的道理為他人說,給他講說。
你能受持,這就是,自修;你能為他人說,這就是化他。
你自修就是自利,也就是自覺;你為他人說,這就是利他,也就是覺他。
你自己明白了這個佛法,你再能,把你所明白這個佛法講給一切的人聽,這叫覺他。
“其福德勝彼”:你能以這個四句偈,來自己受持,而又能為他人說法,這個福德就勝過前邊那個以三千大千世界來布施,比他那個功德都大得多!他那個功德雖然大呀,可是沒有你用四句偈,為他人說這種功德大。
為什麼呢?前邊那個滿三千大千世界,那祗不過是一個财施,用财來布施。
那麼你現在用這四句偈,這是最少了。
在這一部經裡邊,四句偈是最少了!那麼你能為他人說這個道理,演說這個道理。
為什麼這個福超過那個财施?因為這是法施。
法施是一切施中的最為高尚的。
“何以故”呢?什麼緣故呢?“須菩提”,你要明白,“一切諸佛”,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十方就是東南西北,這四方;再加東南、西南、西北、東北,這又是四方:這是八方了。
再加上上方、下方,這是十方。
這十方的諸佛還沒有完全包括在内,還要有過去諸佛,過去世的諸佛、現在世的諸佛、未來世的諸佛,都包括在内。
這所以啊,叫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及諸佛阿耨多羅多三藐三菩提法”:和這個佛,所證得的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法,“皆從此經出。
”這些佛和法,都是從這一部無相的實相般若流出來的,從那個般若裡頭生出來的,從這個實相般若生出來的。
“須菩提”:須菩提啊,你要知道,“所謂佛法者”:所謂佛和這個法,你也不要着住到這個佛和佛法上,你也要把它空了。
“即非佛法”:你又要把它空起來,你也不要着到人的相上,也不要着到法的相上,又不要着到空的相上。
你要是執着有佛又着到人相上了;你要執着有法又着到法相上了;你要執着一個有空又着到空相上了。
所以人空,法空,空也空,這叫,掃一切法,離一切相。
你能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就是一切法;你要不能離一切相,有所執着,那本來的面目、本地的風光、本有的家珍,你自己這個自性的般若,就不會現前的。
那麼不會現前,是不是丢了呢?也沒有丢,不過你沒有會用;你好像在夢中不知道。
本來你明白的時候,家裡有很多财寶;你做夢的時候,把你所有的财寶都忘了,所以不會用。
你要是把夢醒了,連一個大千世界都空了,又有什麼執着呢?! 有的人就說,這個佛法既然沒有一定的,那麼為什麼又說六度萬行?為什麼又說要持戒修福?那麼也不需要持戒,也不需要修福啦!這是一種邪見--邪知邪見。
為什麼呢?你不着一切相,但是你要依法去修行。
你不要存着有一種執着心,就是你雖然持戒,也不要有一種執着相;雖然你做功德,也不要有一種執着相。
你有所執着就是沒有功德;你要無所執着,你的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的。
所以你說,如果不持戒;你就說是連戒也不持了。
殺盜淫妄酒,佛法呀,是沒有定法的,我殺了就是沒殺;我盜了也就是沒盜;我打妄語也就是沒打妄語。
這就是大邪知邪見,将來一定堕地獄的。
所以切記不要落這種,“豁達空”。
這叫豁達空,撥無因果,沒有因也沒有果。
豁達空,把什麼都空了;罪也空,福也空,一切什麼都空。
這将來是堕地獄的。
所以我們人哪,不要落于這一種的毛病上。
你不做功德,你就有罪業。
但是你做功德不要執着你有功德,這是就對了。
你不能不做功德,你也不能不持戒;你要不持戒就會堕地獄的。
所以這一點,我們每一個人要清楚的。
總而言之,這四句偈頌,無論哪四句,你祗要覺得這四句與你相應,你能常常記得它,并且給人講說,這都叫四句偈。
不必一定死闆闆的拘定,一定是哪四句。
因為,是無有定法。
你要一定哪四句,那就變成有定法了。
這《金剛經》,是降心離相,掃一切法,離一切相;“離一切諸相。
是名諸佛。
”所以,就不要執着是哪四句偈頌,要把它活起來。
把它活得像什麼呢?像那個生龍活虎似的。
我常說,你講經要講活經,把那個經講得直蹦直跳;跳起來,飛起來,不要講得死闆闆的,那個經講得,越講越死闆,把人講得都睡着了。
他還以為這人睡着了是入了定了。
哦!我現在講經把人都講得入了定了。
這樣,以為自己講得真是妙了。
其實太死闆了,把人講得聽着也不願意聽了,哎!莫如我睡覺去,比聽經還比較妙一點。
所以,這個講經啊,要把它活動起來。
這四句偈,沒有一定的。
哪四句,你覺得它這個道理對你相應,就是那四句偈等。
“為他人說”:你以這四句偈的道理為他人說,給他講說。
你能受持,這就是,自修;你能為他人說,這就是化他。
你自修就是自利,也就是自覺;你為他人說,這就是利他,也就是覺他。
你自己明白了這個佛法,你再能,把你所明白這個佛法講給一切的人聽,這叫覺他。
“其福德勝彼”:你能以這個四句偈,來自己受持,而又能為他人說法,這個福德就勝過前邊那個以三千大千世界來布施,比他那個功德都大得多!他那個功德雖然大呀,可是沒有你用四句偈,為他人說這種功德大。
為什麼呢?前邊那個滿三千大千世界,那祗不過是一個财施,用财來布施。
那麼你現在用這四句偈,這是最少了。
在這一部經裡邊,四句偈是最少了!那麼你能為他人說這個道理,演說這個道理。
為什麼這個福超過那個财施?因為這是法施。
法施是一切施中的最為高尚的。
“何以故”呢?什麼緣故呢?“須菩提”,你要明白,“一切諸佛”,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十方就是東南西北,這四方;再加東南、西南、西北、東北,這又是四方:這是八方了。
再加上上方、下方,這是十方。
這十方的諸佛還沒有完全包括在内,還要有過去諸佛,過去世的諸佛、現在世的諸佛、未來世的諸佛,都包括在内。
這所以啊,叫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及諸佛阿耨多羅多三藐三菩提法”:和這個佛,所證得的無上正等正覺這個法,“皆從此經出。
”這些佛和法,都是從這一部無相的實相般若流出來的,從那個般若裡頭生出來的,從這個實相般若生出來的。
“須菩提”:須菩提啊,你要知道,“所謂佛法者”:所謂佛和這個法,你也不要着住到這個佛和佛法上,你也要把它空了。
“即非佛法”:你又要把它空起來,你也不要着到人的相上,也不要着到法的相上,又不要着到空的相上。
你要是執着有佛又着到人相上了;你要執着有法又着到法相上了;你要執着一個有空又着到空相上了。
所以人空,法空,空也空,這叫,掃一切法,離一切相。
你能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就是一切法;你要不能離一切相,有所執着,那本來的面目、本地的風光、本有的家珍,你自己這個自性的般若,就不會現前的。
那麼不會現前,是不是丢了呢?也沒有丢,不過你沒有會用;你好像在夢中不知道。
本來你明白的時候,家裡有很多财寶;你做夢的時候,把你所有的财寶都忘了,所以不會用。
你要是把夢醒了,連一個大千世界都空了,又有什麼執着呢?! 有的人就說,這個佛法既然沒有一定的,那麼為什麼又說六度萬行?為什麼又說要持戒修福?那麼也不需要持戒,也不需要修福啦!這是一種邪見--邪知邪見。
為什麼呢?你不着一切相,但是你要依法去修行。
你不要存着有一種執着心,就是你雖然持戒,也不要有一種執着相;雖然你做功德,也不要有一種執着相。
你有所執着就是沒有功德;你要無所執着,你的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的。
所以你說,如果不持戒;你就說是連戒也不持了。
殺盜淫妄酒,佛法呀,是沒有定法的,我殺了就是沒殺;我盜了也就是沒盜;我打妄語也就是沒打妄語。
這就是大邪知邪見,将來一定堕地獄的。
所以切記不要落這種,“豁達空”。
這叫豁達空,撥無因果,沒有因也沒有果。
豁達空,把什麼都空了;罪也空,福也空,一切什麼都空。
這将來是堕地獄的。
所以我們人哪,不要落于這一種的毛病上。
你不做功德,你就有罪業。
但是你做功德不要執着你有功德,這是就對了。
你不能不做功德,你也不能不持戒;你要不持戒就會堕地獄的。
所以這一點,我們每一個人要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