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出生分第八

關燈
須菩提。

    于意雲何。

    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

    以用布施。

    是人所得福德。

    甯為多不。

    須菩提言。

    甚多。

    世尊。

    何以故。

    是福德。

    即非福德性。

    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複有人。

    于此經中。

    受持乃至四句偈等。

    為他人說。

    其福勝彼。

    何以故。

    須菩提。

    一切諸佛。

    及諸佛阿耨多羅多三藐三菩提法。

    皆從此經出。

    須菩提。

    所謂佛法者。

    即非佛法。

     這一段文是說的一切的佛和一切的佛法都從這一部經生出來。

    “須菩提”:釋迦牟尼佛又叫一聲,須菩提。

    “于意雲何”:說,在你的意思裡怎麼樣?我現在說一個例子。

    什麼例子呢?就是假設有一個人,用滿三千大千世界這樣多的七寶,來作布施,“以用布施”。

    這個福德多不多呢?這個人所得到的這種福德呀,是多,是不多呢?這是一個探問的口氣,詢問的口氣,問須菩提。

     什麼叫“滿三千大千世界”呢?這一個須彌山、一個四大部洲。

    四大部洲就是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這叫四大部洲。

    這四大部洲,就一個日月,這叫一個世界。

    這一個世界集成一千個世界;一千個一個世界叫一個小千世界。

    再集成一千個小千世界,這叫一個中千世界。

    再集成一千個中千世界,這叫一個大千世界。

    怎麼叫三千大千世界呢?因為一個小千、中千、大千,這三次說這個千,所以叫三千大千世界。

    這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三千多個日月、三千多個須彌山,不止三千! 這一個小千世界就是一千個日月;再加這一千個小千世界,這是一個中千世界;那麼再加一千個中千世界,這叫一個大千世界。

    這三千大千世界就有無量諸佛國土啊,都在這裡包含着了。

    所以,這三千大千世界就是,所有這個法界都在内了。

    那麼這不過總起來,說是三千大千世界。

    那麼其實或者多一點或者少一點,這沒有一定的。

    所以,這個日月也就或者多過三千,或者稍為少一點這麼多。

    因為法無定法,你不要執着一定是三千個。

    不過這總而言之,是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世界。

     這麼三千大千世界,裡邊所有的七寶,你說有多少?這七寶是什麼呢?就是金、銀、琉璃、玻璃、砗渠、赤珠、瑪瑙。

    這麼多的七寶滿三千大千世界。

    這個“滿”字,就是充滿的意思。

    那麼充滿這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七寶有多少?這個數量,是太多了。

    “以用布施”,用它來,作布施。

    這布施不是布施一點點,不是舍出來一點點,是把這整個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七寶都舍出來了,都作布施了。

    “是人所得福德。

    甯為多不。

    ”這個人,你說,他做了這麼大的布施、這麼大的功德,他所得這個福德,你說多不多呢?“甯為多不”,可是你覺得他所得的福德是多不多呢?這問須菩提。

     “須菩提言”:須菩提聽見釋迦牟尼佛這樣來詢問他,向他來問,随着就說了,說:“甚多。

    ”說這個福德呀,甚多。

    可是,雖然說甚多,“世尊。

    何以故。

    ”說,“是福德。

    即非福德性。

    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什麼緣故說這個福德多呢?“是福德”,說這個福德呀,是個福德相,是個有形有相的,還不是福德性。

    這個性,福德性是無相的,是沒有形相的。

    雖然這個福德多,也祗是福德相,這是個皮毛,而不是真正的福德性。

    “是故如來說福德多”:因為這個,所以如來說,這是福德多。

    其實這個是個相而不是個性! “若複有人”:釋迦牟尼佛又說了,說,假設“若複有人。

    于此經中”:在這個《金剛經》,這一部《金剛經》的裡邊,怎麼樣呢?“受持”:“受”,怎麼叫受呢?“受”就是領受于心,謂之受;“持”,就是執持于身,謂之持。

    受就是心裡的受用;持就是由身體來力行,來實實在在地去行持去,去做去,依照這個經典去做去。

    “乃至四句偈等”,受持《金剛經》,不要說全部的《金剛經》,要是,你能誦乃至四句偈等。

    這“四句偈等”,有的說是“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以這個色,有形有色的,來見我,你以這個色相來見我。

    “以音聲求我”,或者你,以有這個聲音的這種聲塵來求我。

    “是人行邪道”,這個人哪,他是行一種邪魔外道的法,不是真正佛法。

    為什麼呢?真正佛法是無形無相的,是空的,是真空妙有的,并不是在相上來用功夫的。

    所以你要在你這個假相上用功夫,那簡直就是,邪魔外道。

    這四句偈,有的說這四句。

     有的說是,“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

    即見如來。

    ”這也是四句偈。

    有的說,是“無我相。

    無人相。

    無衆生相。

    無壽者相。

    ”這也是四句偈。

    有的人,又說,“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這都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