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得無說分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
如我解佛所說義。
無有定法。
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無有定法。
如來可說。
何以故。
如來所說法。
皆不可取。
不可說。
非法。
非非法。
所以者何。
一切賢聖。
皆以無為法。
而有差别。
這個“差别”,一般人都讀ㄔㄚcha1别,那麼應該讀成ㄘci1别。
那麼不認字的人呢,就看這個字是個差(ㄔㄚcha1),所以就念成一個ㄔㄚcha1了。
念成一個ㄔㄚcha1就差中差了。
這個差(ㄘci1),什麼叫差呢?差别就是分别。
有一般人說,沒有讀過書的人就念成ㄔㄚcha1别了。
這也是很可憐的! “須菩提。
于意雲何”:在你的意思裡怎樣子呢?“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這個“耶”字是個探問字,就是得沒有得呢?“如來”,如來,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
“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是對着失而言得,失去了,再把它得着了,這叫得。
那麼這個地方,這個“得”不是說“得”,應該講成“失”。
說,如來丢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丢了嗎?要沒有丢就沒有得的,所以說,得,可以拿着它當作失、丢了講,就失去了。
如來失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因為得呀,得的反面就是失;有所得,必定以前失過,所以現在才得。
如果沒有失過,那怎麼會有得呢?這麼樣一講,你就明白了。
這是一個最完善的講法。
你先把它,講他失了沒失。
他得沒得,我不懂。
失了沒失?丢了沒丢啊?哦!說,沒有丢;沒有丢!那從什麼地方會得呢?這你就明白了吧?沒有丢,你從什麼地方會得?這個說是“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你就先問他,丢了沒丢?沒有丢;沒有丢也沒有得。
這是一個最正确的理論。
這個“耶”字呢,就是問說,得了沒得;得了沒得,也就是反問的丢了沒丢。
這個講法就是祗有我這麼講法,其他法師都不這樣講法。
“如來有所說法耶”: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又問須菩提說:如來他有所說法嗎?“有所說法”:就是,他說過法嗎?那麼可以再反過來說,如來沒有說過法嗎?你說沒有說過法,如來又說法;你說如來說法
于意雲何。
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
如我解佛所說義。
無有定法。
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無有定法。
如來可說。
何以故。
如來所說法。
皆不可取。
不可說。
非法。
非非法。
所以者何。
一切賢聖。
皆以無為法。
而有差别。
這個“差别”,一般人都讀ㄔㄚ
那麼不認字的人呢,就看這個字是個差(ㄔㄚ
念成一個ㄔㄚ
這個差(ㄘ
有一般人說,沒有讀過書的人就念成ㄔㄚ
這也是很可憐的! “須菩提。
于意雲何”:在你的意思裡怎樣子呢?“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這個“耶”字是個探問字,就是得沒有得呢?“如來”,如來,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
“得”,“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是對着失而言得,失去了,再把它得着了,這叫得。
那麼這個地方,這個“得”不是說“得”,應該講成“失”。
說,如來丢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丢了嗎?要沒有丢就沒有得的,所以說,得,可以拿着它當作失、丢了講,就失去了。
如來失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因為得呀,得的反面就是失;有所得,必定以前失過,所以現在才得。
如果沒有失過,那怎麼會有得呢?這麼樣一講,你就明白了。
這是一個最完善的講法。
你先把它,講他失了沒失。
他得沒得,我不懂。
失了沒失?丢了沒丢啊?哦!說,沒有丢;沒有丢!那從什麼地方會得呢?這你就明白了吧?沒有丢,你從什麼地方會得?這個說是“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你就先問他,丢了沒丢?沒有丢;沒有丢也沒有得。
這是一個最正确的理論。
這個“耶”字呢,就是問說,得了沒得;得了沒得,也就是反問的丢了沒丢。
這個講法就是祗有我這麼講法,其他法師都不這樣講法。
“如來有所說法耶”: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又問須菩提說:如來他有所說法嗎?“有所說法”:就是,他說過法嗎?那麼可以再反過來說,如來沒有說過法嗎?你說沒有說過法,如來又說法;你說如來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