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信稀有分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身也就顯現了,你的智慧也就增長了,你本有的般若實相的功能也就恢複了。
所以,這是種種種的善根,你必須要在三寶的面前來種。
你種到三寶的面前,這種善根終究有一天,它會結菩提果的;如果你在外道的地方種善根,你種多少,種時間再久,也是虛而不實的。
你在三寶面前種善根,這是絕對不會虛種的!所以要“種諸善根。
”這個“諸善根”,就是種種的善根都要去種,就是所謂, 諸惡不作,衆善奉行。
這也就是種善根。
“聞是章句”,因為這個人,在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所以一聽這個《金剛經》,“乃至一念”:就在這個一念之中,“生淨信者”:就生出,最清淨、最純潔這種的信念。
這種的信念,就是不雜,沒有疑惑心,真真實實地信了。
“須菩提。
如來悉知悉見”:須菩提,你應該要知道,如來悉知悉見這個人哪,“是諸衆生”這一個衆生,“得如是無量福德”呀!他會得到如是無量福德。
得到這種的福德,是無量無邊的。
“何以故”呢?什麼緣故他會得這麼多的福呢?“是諸衆生。
無複我相。
人相。
衆生相。
壽者相”:這個人,他把人空了,所以他也沒有人相,也沒有我相,也沒有衆生相,也沒有壽者相。
什麼叫無我相?無我相就是沒有我了,把我看空了。
什麼叫沒有人相?就是人空了。
我也空了,人也空了;人我都空了,所以衆生也就空了;衆生空了,那麼也自然就沒有壽者相了。
壽者相就是想要永生,得到永遠都生存着,這叫壽者相。
你凡是愛惜一切的物質,你不破壞它,這都叫壽者相。
“無法相。
亦無非法相”:那麼人空,法也要空,所以,一切的法相也沒有了,也空了。
“亦無非法相”:也沒有一個,那不是法的相,到這個法的本體上,也沒有一個是法,也沒有一個非法。
“何以故”:什麼原因哪?“是諸衆生。
若心取相”:假設他這個心要有一個法相和人相我相,這就是着住到我人衆生壽者了,這還是着相,他還沒有得到解脫,沒有真正的放下。
“若取法相”:他要取這一切的法相,法沒有空,這也是着我人衆生壽者,這四相上了。
“何以故。
若心取非法相”:若取,這個非法相。
法相、非法相,不是法的相,也就是着我人衆生壽者了。
他都沒有把它看破,也沒有得到人空,也沒有得到法空;人空、法空沒有得,所以還是有我人衆生壽者。
“是故。
不應取法”:因為這個,所以就說,不應該取這個法相,不應該有所執着這個法相。
“不應取非法”:也不應該取一個沒有法的相。
怎樣子呢?“以是義故”:以這種的道理,這種的意義的緣故,“如來常說”:你在過去常常聽見佛常說過,說什麼呢?“汝等比丘”:說你們這些個比丘啊,“知我說法”:你們應該要知道,知道什麼呢?知道我所說的一切法,“如筏喻者”:就好像,一個船似的。
這個筏,就是個船,“如筏喻者”。
你用這個船幹什麼呢?這個船是度生死苦海的。
你生死了了,你就應該把它放下;你要生死沒了,你用這個法去修行去。
生死要了了,還要把這個法也放下了;你要不放下這個法,你有一個法執。
不放下這個人,你有一個人執,人的執着;你不放下這個法,就有法的執着。
你要有法的執着,這又成了一個法病了,成了一個病了,這也是病。
你治病,用這個藥來治這個病。
病要好了,你還要吃藥做什麼呢?你病沒有好,你應該吃這個藥;如果病好了,再要吃藥,那簡直就是一個狂人了。
那就是一個癫人了,瘋癫的人了。
為什麼呢?他自己不知道病好沒好呢! 所有的法,你這一切的比丘應該知道,我給你們說的這個法,教你們了生死;如果生死了了就不需要法了。
所以說,“過河不需舟。
”你已經過了這個河的時候,就不需要再背着一個船去跑路。
你如果過了海,然後說,我這個船沒有地方放,我背着它吧!把它背着,背着這個船跑路。
你說,這個人要見着你,這個人,哦!都認為你是一個發癫的人、癫狂的人。
癫狂的人哪,英文不知道叫什麼。
大約就是crazy。
這個“法尚應舍”:那麼你過河不需舟,生死了了,就要把筏也放下,要人空、法空。
那個真正的法尚且要把它放下,“何況非法”呢?何況你所執着的,一般人所執着的,那麼又怎麼可以不把它放下呢?法都應該放下,那要不是法更應該放下了!
所以,這是種種種的善根,你必須要在三寶的面前來種。
你種到三寶的面前,這種善根終究有一天,它會結菩提果的;如果你在外道的地方種善根,你種多少,種時間再久,也是虛而不實的。
你在三寶面前種善根,這是絕對不會虛種的!所以要“種諸善根。
”這個“諸善根”,就是種種的善根都要去種,就是所謂, 諸惡不作,衆善奉行。
這也就是種善根。
“聞是章句”,因為這個人,在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所以一聽這個《金剛經》,“乃至一念”:就在這個一念之中,“生淨信者”:就生出,最清淨、最純潔這種的信念。
這種的信念,就是不雜,沒有疑惑心,真真實實地信了。
“須菩提。
如來悉知悉見”:須菩提,你應該要知道,如來悉知悉見這個人哪,“是諸衆生”這一個衆生,“得如是無量福德”呀!他會得到如是無量福德。
得到這種的福德,是無量無邊的。
“何以故”呢?什麼緣故他會得這麼多的福呢?“是諸衆生。
無複我相。
人相。
衆生相。
壽者相”:這個人,他把人空了,所以他也沒有人相,也沒有我相,也沒有衆生相,也沒有壽者相。
什麼叫無我相?無我相就是沒有我了,把我看空了。
什麼叫沒有人相?就是人空了。
我也空了,人也空了;人我都空了,所以衆生也就空了;衆生空了,那麼也自然就沒有壽者相了。
壽者相就是想要永生,得到永遠都生存着,這叫壽者相。
你凡是愛惜一切的物質,你不破壞它,這都叫壽者相。
“無法相。
亦無非法相”:那麼人空,法也要空,所以,一切的法相也沒有了,也空了。
“亦無非法相”:也沒有一個,那不是法的相,到這個法的本體上,也沒有一個是法,也沒有一個非法。
“何以故”:什麼原因哪?“是諸衆生。
若心取相”:假設他這個心要有一個法相和人相我相,這就是着住到我人衆生壽者了,這還是着相,他還沒有得到解脫,沒有真正的放下。
“若取法相”:他要取這一切的法相,法沒有空,這也是着我人衆生壽者,這四相上了。
“何以故。
若心取非法相”:若取,這個非法相。
法相、非法相,不是法的相,也就是着我人衆生壽者了。
他都沒有把它看破,也沒有得到人空,也沒有得到法空;人空、法空沒有得,所以還是有我人衆生壽者。
“是故。
不應取法”:因為這個,所以就說,不應該取這個法相,不應該有所執着這個法相。
“不應取非法”:也不應該取一個沒有法的相。
怎樣子呢?“以是義故”:以這種的道理,這種的意義的緣故,“如來常說”:你在過去常常聽見佛常說過,說什麼呢?“汝等比丘”:說你們這些個比丘啊,“知我說法”:你們應該要知道,知道什麼呢?知道我所說的一切法,“如筏喻者”:就好像,一個船似的。
這個筏,就是個船,“如筏喻者”。
你用這個船幹什麼呢?這個船是度生死苦海的。
你生死了了,你就應該把它放下;你要生死沒了,你用這個法去修行去。
生死要了了,還要把這個法也放下了;你要不放下這個法,你有一個法執。
不放下這個人,你有一個人執,人的執着;你不放下這個法,就有法的執着。
你要有法的執着,這又成了一個法病了,成了一個病了,這也是病。
你治病,用這個藥來治這個病。
病要好了,你還要吃藥做什麼呢?你病沒有好,你應該吃這個藥;如果病好了,再要吃藥,那簡直就是一個狂人了。
那就是一個癫人了,瘋癫的人了。
為什麼呢?他自己不知道病好沒好呢! 所有的法,你這一切的比丘應該知道,我給你們說的這個法,教你們了生死;如果生死了了就不需要法了。
所以說,“過河不需舟。
”你已經過了這個河的時候,就不需要再背着一個船去跑路。
你如果過了海,然後說,我這個船沒有地方放,我背着它吧!把它背着,背着這個船跑路。
你說,這個人要見着你,這個人,哦!都認為你是一個發癫的人、癫狂的人。
癫狂的人哪,英文不知道叫什麼。
大約就是
這個“法尚應舍”:那麼你過河不需舟,生死了了,就要把筏也放下,要人空、法空。
那個真正的法尚且要把它放下,“何況非法”呢?何況你所執着的,一般人所執着的,那麼又怎麼可以不把它放下呢?法都應該放下,那要不是法更應該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