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正宗分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廣度一切衆生,好像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他普門示現呢?就因為他有大智慧,要廣度衆生。
可是度衆生,而又不要着住到這個度生之相。
怎麼叫着住到度生之相了?好像那個梁武帝;梁武帝,就是中國見着達摩祖師那個皇帝。
那個皇帝,你說怎麼樣啊?他就是度生而着住度相的。
怎麼說呢?他見着菩提達摩,第一代祖師,他見到他了,他先問什麼呢?說:“你看看我,度了這麼多和尚出家,造了這麼多的廟,修了這麼多的橋,你說我這功德有多少?有多少功德?” 這樣一講,這就是已經有我相了,有執着相了,有一種驕傲的心;驕傲、貢高我慢,以為,你看我這功德可大啰,度了這麼多和尚出家,造了這麼多的廟!你雖然是印度的來的法師,但是,恐怕你都沒有我這麼大的功德。
所以,他就意思間呢,就是想要戴幾個高帽子,想要請達摩祖師贊歎贊歎他,是說:“你這個皇帝真是功德最大了,你這個功德無量無邊哪!大約和佛是一樣的。
”他希望聽幾句,這個谄谄媚谀的話。
怎麼叫谄谄媚谀呢?就是現在的話,所謂溜虛,又所謂拍馬,就是拍馬。
叫菩提達摩來,想請菩提達摩來給幫他拍拍馬。
你說,菩提達摩怎麼能做這個事情!所以菩提達摩就直心是道場,說:“你沒有功德!”這一下子,把梁武帝就給說得--“你這個黑臉和尚,說我沒有功德!”--所以以後也不講話了,根本就不睬這個菩提達摩了。
所以菩提達摩,才走的。
這個就是怎麼樣?可是度生了,他是度生,但是着住度相了;着住度相,想求這個祖師來給印證;求祖師,來承認他這種的功德。
誰不知道,菩提達摩這個祖師一點人情都不講,不講人情的。
你皇帝,活該你是皇帝,我不買你皇帝的帳。
所以呀,就走了。
那麼為什麼他着住度相上呢?就因為他沒有真正智慧嘛;你若有真正智慧,就不着住度生之相。
這是第二個要有大的智慧。
第三個大的意思,信大法。
這個佛法,深如大海,高過須彌,是難窺難測的,不容易看得見,也不容易測量出來。
但是你要有個信心,就可以得到其中的滋味;你要沒有信心,就是格格不入,望洋興歎哪!看這個大海!這個海這麼大,我怎麼可以把它喝盡了它!我這一生這個大海的海水也喝不盡的!好像看見佛法的寶藏這麼多!大藏經這麼多,我要什麼時候能看完呢!望洋興歎。
你要有信心呢,我信真了這個法,然後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少而多,那麼一點一點地來研究,終究有一天,你會把佛法的這個寶藏通達無礙。
必須要有深信切願,要發願,我一定要明白佛法!要實行,我要照着佛法去修行。
所以這深信切願--這個切,是一切的那個切--切願,好懇切的,我發願要學習佛法。
學明白了佛法又要去實行,實實在在地照着佛法去做去,這叫深信、切願、實行。
這很要緊的。
如果你沒有信心,佛法再妙,你也不能得到其中的妙處。
那麼要信大法,什麼是大法?這個般若波羅蜜就是大法,你信那個般若大法。
這個般若是梵語,此雲叫智慧;你就信你自己本有的智慧。
《金剛經》的經文上說:“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如來悉知悉見。
”你就一念生出你這個清淨的信心,佛就知道;佛既然知道,你這個電報就打通了;你這個電報打通了,你和佛通了消息了。
怎麼樣通的呢?你還沒明白?就是由你這個信心通的嘛!你有這一個信心,一念生淨信。
“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如來悉知悉見。
”就把你這個電報給你收下;收下了,一看,哦!現在是&hellip,原來我有個Dinwiddie,法名叫果遵,對佛法生了信心了。
好!我給他回一個電報。
回個電報,教你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這給你回了一封電報,你收到這一封電報,就拳拳服膺,就守着,抓着;抓着不要放了,不要把它掉了。
服膺什麼呢?就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你看!你和佛通了電報了,你自己還不知道呢!這就是妙法。
妙法就是妙到這個地方,你自己收到電報都不知道,這真是妙。
是信大法。
第四呢,要解大理。
怎麼叫解大理?解就是明白;明白那個大的理。
什麼叫大的理?這個理,它有大有小嗎?當然有了。
你事情有大事小事,這個理就沒有大理小理嗎?大
可是度衆生,而又不要着住到這個度生之相。
怎麼叫着住到度生之相了?好像那個梁武帝;梁武帝,就是中國見着達摩祖師那個皇帝。
那個皇帝,你說怎麼樣啊?他就是度生而着住度相的。
怎麼說呢?他見着菩提達摩,第一代祖師,他見到他了,他先問什麼呢?說:“你看看我,度了這麼多和尚出家,造了這麼多的廟,修了這麼多的橋,你說我這功德有多少?有多少功德?” 這樣一講,這就是已經有我相了,有執着相了,有一種驕傲的心;驕傲、貢高我慢,以為,你看我這功德可大啰,度了這麼多和尚出家,造了這麼多的廟!你雖然是印度的來的法師,但是,恐怕你都沒有我這麼大的功德。
所以,他就意思間呢,就是想要戴幾個高帽子,想要請達摩祖師贊歎贊歎他,是說:“你這個皇帝真是功德最大了,你這個功德無量無邊哪!大約和佛是一樣的。
”他希望聽幾句,這個谄谄媚谀的話。
怎麼叫谄谄媚谀呢?就是現在的話,所謂溜虛,又所謂拍馬,就是拍馬。
叫菩提達摩來,想請菩提達摩來給幫他拍拍馬。
你說,菩提達摩怎麼能做這個事情!所以菩提達摩就直心是道場,說:“你沒有功德!”這一下子,把梁武帝就給說得--“你這個黑臉和尚,說我沒有功德!”--所以以後也不講話了,根本就不睬這個菩提達摩了。
所以菩提達摩,才走的。
這個就是怎麼樣?可是度生了,他是度生,但是着住度相了;着住度相,想求這個祖師來給印證;求祖師,來承認他這種的功德。
誰不知道,菩提達摩這個祖師一點人情都不講,不講人情的。
你皇帝,活該你是皇帝,我不買你皇帝的帳。
所以呀,就走了。
那麼為什麼他着住度相上呢?就因為他沒有真正智慧嘛;你若有真正智慧,就不着住度生之相。
這是第二個要有大的智慧。
第三個大的意思,信大法。
這個佛法,深如大海,高過須彌,是難窺難測的,不容易看得見,也不容易測量出來。
但是你要有個信心,就可以得到其中的滋味;你要沒有信心,就是格格不入,望洋興歎哪!看這個大海!這個海這麼大,我怎麼可以把它喝盡了它!我這一生這個大海的海水也喝不盡的!好像看見佛法的寶藏這麼多!大藏經這麼多,我要什麼時候能看完呢!望洋興歎。
你要有信心呢,我信真了這個法,然後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由少而多,那麼一點一點地來研究,終究有一天,你會把佛法的這個寶藏通達無礙。
必須要有深信切願,要發願,我一定要明白佛法!要實行,我要照着佛法去修行。
所以這深信切願--這個切,是一切的那個切--切願,好懇切的,我發願要學習佛法。
學明白了佛法又要去實行,實實在在地照着佛法去做去,這叫深信、切願、實行。
這很要緊的。
如果你沒有信心,佛法再妙,你也不能得到其中的妙處。
那麼要信大法,什麼是大法?這個般若波羅蜜就是大法,你信那個般若大法。
這個般若是梵語,此雲叫智慧;你就信你自己本有的智慧。
《金剛經》的經文上說:“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如來悉知悉見。
”你就一念生出你這個清淨的信心,佛就知道;佛既然知道,你這個電報就打通了;你這個電報打通了,你和佛通了消息了。
怎麼樣通的呢?你還沒明白?就是由你這個信心通的嘛!你有這一個信心,一念生淨信。
“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如來悉知悉見。
”就把你這個電報給你收下;收下了,一看,哦!現在是
好!我給他回一個電報。
回個電報,教你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這給你回了一封電報,你收到這一封電報,就拳拳服膺,就守着,抓着;抓着不要放了,不要把它掉了。
服膺什麼呢?就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你看!你和佛通了電報了,你自己還不知道呢!這就是妙法。
妙法就是妙到這個地方,你自己收到電報都不知道,這真是妙。
是信大法。
第四呢,要解大理。
怎麼叫解大理?解就是明白;明白那個大的理。
什麼叫大的理?這個理,它有大有小嗎?當然有了。
你事情有大事小事,這個理就沒有大理小理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