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會因由分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擔當起來。
”阿難:“我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啊?佛都入涅槃了,我還幹什麼?我要跟着佛去呀!”他要跟着佛死去。
阿那律尊者說:“不可以的!你這樣想,那是一種錯誤。
”阿難說:“那怎麼辦呢?你叫我幹什麼?”阿那律尊者就對他講,說:“現在有四個問題,你應該請示佛的指示。
”阿難說:“四個問題,這麼多啊?現在佛要入涅槃,怎麼還有問題?莫非說你可以不叫佛入涅槃嗎?” 阿那律尊者說:“不是的。
”說:“那有什麼問題?”說:“第一個問題,佛入涅槃,将來佛所說的經典要結集經藏。
結集經藏,在這個經的一開始,應該用什麼字來代表?應該有什麼樣的規矩?”阿難一聽:“這個是很重要的。
你現在告訴我,我認為這個也是應該問的,還有什麼問題?”阿那律尊者說:“第二個問題,佛在世的時候,我們和佛住在一起。
佛滅度之後,入了涅槃之後,我們又應該住到什麼地方呢?”阿難把眼淚擦一擦,把鼻涕也抹一抹,他說:“哦!這個事情也重要。
對的!佛在世的時候,我們大家一千二百五十個比丘和佛在一起住。
那麼現在佛入涅槃了,我們還要舉出一個首領,我們要依靠誰去住呢?這對的,這個也重要,我應該問的。
”于是乎就說:“你快講,第三個問題是什麼?”啊,這回阿難也着急了,他認為這個問題是重要的。
所以第三個問題,佛在世的時候,佛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師父;現在佛入涅槃了,我們的師父沒有了,怎麼辦呢?我們要以誰為師呢?在我們這裡頭,應該選出來一個人做師父啊?沒有師父是不可以的。
阿難一聽,他說,對的、對的,這個問題應該問的。
那麼第四個呢?第四個問題是什麼呢?阿那律說:“你不要着急,我當然要告訴你。
你慢慢等一等。
”阿難說:“我不能等了;我不能等了!你快告訴我!我現在着急得不得了!你還要等哪?”阿那律尊者說:“你不等啊?你不等,我還不說了呢!”哈!阿難說:“你現在慈悲,你不要把我急死了,你快告訴我吧!”阿那律說:“哦,你都要陪着佛去死,怎麼現在你又怕死了呢?”阿難說:“你不要講笑話了,快告訴我啦!” 于是乎,阿那律尊者告訴他,說,第四個問題,最重要的問題,什麼呢?說,佛在世的時候,這個惡性比丘--惡性比丘就是壞和尚,他雖然出家了,但是他不守規矩,很壞的,這個時候佛在世,佛可以管住他,處理他。
那麼佛滅度,入涅槃之後,這個惡性比丘怎麼樣處理呢?哦!這個問題真是最重要。
為什麼呢?他認為我們大家都是同等的、同學的,所以你管不了他。
這個問題是最頭痛的問題。
好了!那我現在就以這四個四事來請問于佛,看看佛怎麼樣答複? 阿難得到阿那律尊者這四個問題的指示,于是乎,阿難眼淚也乾了,這鼻涕也沒有了;雖然沒有洗臉,但是,不像哭的那個時候,那麼樣難看了。
于是乎,就慌慌張張,跑到佛住的房間裡頭去。
佛在這個時候,他正在入定。
阿難這時候,也真不能等了,說:“佛,世尊,我現在有很重要的問題要請問你,你現在可以答複我嗎?”佛一聽,這個小孩子、小弟弟,又是小徒弟,還這麼頑皮,有問題問哪!佛說:“當然!我可以答複你嘛!你有什麼問題啊?”他說:“我這個問題,不是我的問題,是佛的問題。
”嘿!“是佛法的問題,是啊,一切的和尚的問題;這些個問題,我現在都沒有法子解決。
所以,要來請問佛的慈悲指示。
以前我聽了這麼多經,開了很多的智慧,但是遇着這個大事了,也就不能處理了,一定要請問佛。
”佛說:“好了!你講了。
” 他說:“第一個問題,在佛入涅槃之後,我們要結集經藏,編訂佛所說的經典。
那麼在每一部經的前邊,應該用什麼字可以代表這個佛經呢?”佛說:“這是第一個問題嗎?”阿難說:“是的。
”這第一個問題,佛說:“我告訴你,這個經典前邊,開始就用‘如是我聞’四個字。
”阿難說:“那我記住了,這個‘如是我聞’。
那麼第二個問題呢?怎麼樣解決?”佛說:“你第二個是什麼問題啊?你要講啊!”阿難說:“哦!我還沒有講的嗎?那麼現在我問,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到什麼地方去住啊?這麼多人怎麼辦哪?這個開銷怎麼辦哪?生活怎麼樣維持啊?”佛說:“哦!這個是小問題呀!” 阿難一聽,哦!我認為是很大的問題,怎麼你說是小問題呢?佛說:“你們到什麼地方住去啊?到四念處;依四念處而住。
”阿難說:“哦!依四念處而住。
”什麼叫四念處呢?四念處就是身、受、心、法,要依四念處而住。
阿難說:“哦!那住的地方也有了。
佛在世的時候,佛是我們的師父;佛入涅槃,哪一個是我們的師父啊?是不是這個年紀最大的--年紀最大的是大迦葉?或者是年紀中等的,是誰啊?是憍陳如?再如果最年輕的,我是不能做人的師父,我阿難是最年輕的。
”佛說:“哎!你也不要做師父,憍陳如也不要做師父,是這個大迦葉更不需要做師父。
”“那麼說我們這師父是誰啊?”佛說:“你們的師父,你們要以波羅提木叉為師。
” 波羅提木叉就是律藏,就是以戒為師,說是,所有的出家人,都以波羅提木叉為師。
所以,你想做出家人,一定要受戒的;要不受戒呢,那你就沒有師父,一定要受戒的。
因為這個,所以凡是出家,都要受沙彌戒、菩薩戒、比丘戒;要受這三種的戒,才是出家人。
那麼現在我們這兒,這三個受了沙彌戒、菩薩戒,沒有受比丘戒。
所以現在,這個出家人祗是一半的出家人,不是整個兒的出家人。
所以,要以戒為師。
阿難說:“哦!那這師父我們也有了。
可是我們有同學啊,有這個惡性的比丘,那應該怎麼辦哪?佛住世的時候,您可以管這個六群比丘。
” 佛住世的時候有六群比丘。
六群比丘是最不守規矩的,最調皮的,最搗亂的。
你這個持戒律的,他就去搗蛋去。
可是,在這個六群比丘,當時雖然是不守規矩的,要比現在這個最守規矩的比丘,也沒有那個六群比丘那麼守規矩,我告訴你們。
所以說,惡性比丘怎麼辦呢?佛說:“哦!那個很容易的,很容易的。
”阿難說:“怎麼辦呢?容易?”佛說:“你要默而擯之。
”默,就是和他不講話;你不要和他講話。
他不是惡嗎?他在調皮搗蛋嗎?他最不守規矩嗎?你們大家不要理他,不要和他
”阿難:“我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啊?佛都入涅槃了,我還幹什麼?我要跟着佛去呀!”他要跟着佛死去。
阿那律尊者說:“不可以的!你這樣想,那是一種錯誤。
”阿難說:“那怎麼辦呢?你叫我幹什麼?”阿那律尊者就對他講,說:“現在有四個問題,你應該請示佛的指示。
”阿難說:“四個問題,這麼多啊?現在佛要入涅槃,怎麼還有問題?莫非說你可以不叫佛入涅槃嗎?” 阿那律尊者說:“不是的。
”說:“那有什麼問題?”說:“第一個問題,佛入涅槃,将來佛所說的經典要結集經藏。
結集經藏,在這個經的一開始,應該用什麼字來代表?應該有什麼樣的規矩?”阿難一聽:“這個是很重要的。
你現在告訴我,我認為這個也是應該問的,還有什麼問題?”阿那律尊者說:“第二個問題,佛在世的時候,我們和佛住在一起。
佛滅度之後,入了涅槃之後,我們又應該住到什麼地方呢?”阿難把眼淚擦一擦,把鼻涕也抹一抹,他說:“哦!這個事情也重要。
對的!佛在世的時候,我們大家一千二百五十個比丘和佛在一起住。
那麼現在佛入涅槃了,我們還要舉出一個首領,我們要依靠誰去住呢?這對的,這個也重要,我應該問的。
”于是乎就說:“你快講,第三個問題是什麼?”啊,這回阿難也着急了,他認為這個問題是重要的。
所以第三個問題,佛在世的時候,佛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師父;現在佛入涅槃了,我們的師父沒有了,怎麼辦呢?我們要以誰為師呢?在我們這裡頭,應該選出來一個人做師父啊?沒有師父是不可以的。
阿難一聽,他說,對的、對的,這個問題應該問的。
那麼第四個呢?第四個問題是什麼呢?阿那律說:“你不要着急,我當然要告訴你。
你慢慢等一等。
”阿難說:“我不能等了;我不能等了!你快告訴我!我現在着急得不得了!你還要等哪?”阿那律尊者說:“你不等啊?你不等,我還不說了呢!”哈!阿難說:“你現在慈悲,你不要把我急死了,你快告訴我吧!”阿那律說:“哦,你都要陪着佛去死,怎麼現在你又怕死了呢?”阿難說:“你不要講笑話了,快告訴我啦!” 于是乎,阿那律尊者告訴他,說,第四個問題,最重要的問題,什麼呢?說,佛在世的時候,這個惡性比丘--惡性比丘就是壞和尚,他雖然出家了,但是他不守規矩,很壞的,這個時候佛在世,佛可以管住他,處理他。
那麼佛滅度,入涅槃之後,這個惡性比丘怎麼樣處理呢?哦!這個問題真是最重要。
為什麼呢?他認為我們大家都是同等的、同學的,所以你管不了他。
這個問題是最頭痛的問題。
好了!那我現在就以這四個四事來請問于佛,看看佛怎麼樣答複? 阿難得到阿那律尊者這四個問題的指示,于是乎,阿難眼淚也乾了,這鼻涕也沒有了;雖然沒有洗臉,但是,不像哭的那個時候,那麼樣難看了。
于是乎,就慌慌張張,跑到佛住的房間裡頭去。
佛在這個時候,他正在入定。
阿難這時候,也真不能等了,說:“佛,世尊,我現在有很重要的問題要請問你,你現在可以答複我嗎?”佛一聽,這個小孩子、小弟弟,又是小徒弟,還這麼頑皮,有問題問哪!佛說:“當然!我可以答複你嘛!你有什麼問題啊?”他說:“我這個問題,不是我的問題,是佛的問題。
”嘿!“是佛法的問題,是啊,一切的和尚的問題;這些個問題,我現在都沒有法子解決。
所以,要來請問佛的慈悲指示。
以前我聽了這麼多經,開了很多的智慧,但是遇着這個大事了,也就不能處理了,一定要請問佛。
”佛說:“好了!你講了。
” 他說:“第一個問題,在佛入涅槃之後,我們要結集經藏,編訂佛所說的經典。
那麼在每一部經的前邊,應該用什麼字可以代表這個佛經呢?”佛說:“這是第一個問題嗎?”阿難說:“是的。
”這第一個問題,佛說:“我告訴你,這個經典前邊,開始就用‘如是我聞’四個字。
”阿難說:“那我記住了,這個‘如是我聞’。
那麼第二個問題呢?怎麼樣解決?”佛說:“你第二個是什麼問題啊?你要講啊!”阿難說:“哦!我還沒有講的嗎?那麼現在我問,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到什麼地方去住啊?這麼多人怎麼辦哪?這個開銷怎麼辦哪?生活怎麼樣維持啊?”佛說:“哦!這個是小問題呀!” 阿難一聽,哦!我認為是很大的問題,怎麼你說是小問題呢?佛說:“你們到什麼地方住去啊?到四念處;依四念處而住。
”阿難說:“哦!依四念處而住。
”什麼叫四念處呢?四念處就是身、受、心、法,要依四念處而住。
阿難說:“哦!那住的地方也有了。
佛在世的時候,佛是我們的師父;佛入涅槃,哪一個是我們的師父啊?是不是這個年紀最大的--年紀最大的是大迦葉?或者是年紀中等的,是誰啊?是憍陳如?再如果最年輕的,我是不能做人的師父,我阿難是最年輕的。
”佛說:“哎!你也不要做師父,憍陳如也不要做師父,是這個大迦葉更不需要做師父。
”“那麼說我們這師父是誰啊?”佛說:“你們的師父,你們要以波羅提木叉為師。
” 波羅提木叉就是律藏,就是以戒為師,說是,所有的出家人,都以波羅提木叉為師。
所以,你想做出家人,一定要受戒的;要不受戒呢,那你就沒有師父,一定要受戒的。
因為這個,所以凡是出家,都要受沙彌戒、菩薩戒、比丘戒;要受這三種的戒,才是出家人。
那麼現在我們這兒,這三個受了沙彌戒、菩薩戒,沒有受比丘戒。
所以現在,這個出家人祗是一半的出家人,不是整個兒的出家人。
所以,要以戒為師。
阿難說:“哦!那這師父我們也有了。
可是我們有同學啊,有這個惡性的比丘,那應該怎麼辦哪?佛住世的時候,您可以管這個六群比丘。
” 佛住世的時候有六群比丘。
六群比丘是最不守規矩的,最調皮的,最搗亂的。
你這個持戒律的,他就去搗蛋去。
可是,在這個六群比丘,當時雖然是不守規矩的,要比現在這個最守規矩的比丘,也沒有那個六群比丘那麼守規矩,我告訴你們。
所以說,惡性比丘怎麼辦呢?佛說:“哦!那個很容易的,很容易的。
”阿難說:“怎麼辦呢?容易?”佛說:“你要默而擯之。
”默,就是和他不講話;你不要和他講話。
他不是惡嗎?他在調皮搗蛋嗎?他最不守規矩嗎?你們大家不要理他,不要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