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釋名題
關燈
小
中
大
體是堅固的。
金剛的相是光明的,金剛,它是透明體的,光明的。
光明而不為一切黑闇所破壞,而它能破壞一切的黑闇。
所有世間一切的黑闇,你有金剛都可以把它破壞了。
說那是破壞主義,你破壞這黑闇,才能得到光明!這是破壞邪法,而不是破壞正法。
你把邪法破了,正法才能久住;你邪法不破,正法就不能久住了。
所以,這是破壞一切的黑闇。
金剛的用,它的功用,是銳利的。
這個銳利得,也是無堅不摧,無邪不破。
講到這個金剛心,我們一般人不要誤會了,以為是我們胸腔裡邊這個心。
這個心,是個肉團心。
這肉團心,沒有什麼用。
這肉團心,它的形相猶如一個倒挂的一朵蓮花這麼樣子。
白天,它就開了;晚間,它就合上。
合起來,像一個倒挂蓮花一樣;開,什麼時候開了呢?這個心裡邊有孔,那個孔竅白天它就開了;晚間睡覺的時候,那孔竅就合上了。
所以這個心,是個肉團心,沒有什麼用處。
那麼還有一個心,叫妄想心。
妄想心又叫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心。
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它的識:眼有眼識,耳有耳識,鼻有鼻識,舌有舌識,身有身識,意有意識,這叫六識。
在這個第六意識,一般人以為肉團心是他的心,這是第一個錯誤。
第二個錯誤,又以為他這妄想心是他的心,就好像《楞嚴經》上;聽過《楞嚴經》有這麼一段文,你們還記得不記得?這一段文是這樣說的:“佛告阿難。
此非汝心。
乃是前塵。
虛妄相想。
惑汝真性。
由汝無始。
認賊做子。
失汝元常。
故受輪轉。
”這一段經文,有的人記得嗎?這一段經文,是很要緊的。
這一段經文就是說的這個第六意識盡打妄想;他妄想這本領非常大。
他這個打妄想,忽東忽西,忽南忽北,忽上忽下。
他不要坐火箭,就到了月球去,不要藉着火箭的力量。
他這一個打妄想,月亮在那兒,跑到那個地方去了。
一瞬間打妄想又到了西天;一瞬間打個妄想又到了東土:什麼地方都可以打。
你想到日本,你打着妄想,日本那個街道,就現在你這個眼前了。
你到過德國,到過法國,到過你所到過地方,你這一打妄想,也到那個地方了。
現在一般人研究到月球去,這由什麼造成的?就都是由這個妄想。
現在打這個妄想,就要實現這個妄想,這都是從第六意識發生出來的。
所以,這第二是妄想心。
阿難就認為妄想心是他的心了;對佛講,但是佛就告阿難,“此非汝心”:這個不是你的心哪!那麼是什麼呢?“乃是前塵。
虛妄相想。
”這是一種前邊的塵相,“虛妄相想”;虛妄的那個相,是由你那個妄想生出來的。
“惑汝真性”:迷惑你自己的真性,把你自己的真性迷惑了。
“由汝無始”: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你都認為它是心了,“認賊作子。
”你認賊作你的兒子啰!“失汝元常”:把你自己本來固有的寶珍,都丢了。
原來常住不壞的那個寶貴的性,寶覺,明心,都失去了。
“故受輪轉”:所以就在六道輪回裡頭出頭沒,這麼樣子,總也無有了期。
這一段文就是說這個妄想心。
那麼第三是什麼呢?真如心。
這個真如心,也就是實相的般若,也就是實相。
這個真如,這個心,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内。
你說它大,沒有再比它大的;你說小,也沒有再比它小的了。
沒有法子再找到比它小的,也沒有法子再找到比它大的,這叫真如,真如心。
這個心,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真心,這心有這三種。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這兩個字已經講一個大概。
現在講這個“般若”。
什麼是般若?“翠竹黃花,無非般若。
”這個綠的竹子和這黃色的花,都是般若。
般若是印度語,在五種不翻之中,它屬于“多含不翻”。
因為翻過來中文,祗可以翻譯一個意思,而不能翻譯它這樣多的意思,所以不翻。
那麼多的意思有多少呢?有三種般若。
這三種般若就是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那麼般若翻譯成中文就是智慧。
智慧祗有一種的意思,所以就保留它原來這個梵語來尊重,不翻;尊重這個般若,所以就不翻它。
那麼般若有多少呢?般若,光這個《般若經》,那就有很多。
本來是說有八部,但是詳細地分析來,它有十個種類的般若。
十個種類的般若都是什麼呢? 第一是《大般若經》。
這《大般若經》有多少?有六百卷。
我以前不講過嗎?玄奘法師翻譯《大般若經》的時候,桃開六度
金剛的相是光明的,金剛,它是透明體的,光明的。
光明而不為一切黑闇所破壞,而它能破壞一切的黑闇。
所有世間一切的黑闇,你有金剛都可以把它破壞了。
說那是破壞主義,你破壞這黑闇,才能得到光明!這是破壞邪法,而不是破壞正法。
你把邪法破了,正法才能久住;你邪法不破,正法就不能久住了。
所以,這是破壞一切的黑闇。
金剛的用,它的功用,是銳利的。
這個銳利得,也是無堅不摧,無邪不破。
講到這個金剛心,我們一般人不要誤會了,以為是我們胸腔裡邊這個心。
這個心,是個肉團心。
這肉團心,沒有什麼用。
這肉團心,它的形相猶如一個倒挂的一朵蓮花這麼樣子。
白天,它就開了;晚間,它就合上。
合起來,像一個倒挂蓮花一樣;開,什麼時候開了呢?這個心裡邊有孔,那個孔竅白天它就開了;晚間睡覺的時候,那孔竅就合上了。
所以這個心,是個肉團心,沒有什麼用處。
那麼還有一個心,叫妄想心。
妄想心又叫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心。
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它的識:眼有眼識,耳有耳識,鼻有鼻識,舌有舌識,身有身識,意有意識,這叫六識。
在這個第六意識,一般人以為肉團心是他的心,這是第一個錯誤。
第二個錯誤,又以為他這妄想心是他的心,就好像《楞嚴經》上;聽過《楞嚴經》有這麼一段文,你們還記得不記得?這一段文是這樣說的:“佛告阿難。
此非汝心。
乃是前塵。
虛妄相想。
惑汝真性。
由汝無始。
認賊做子。
失汝元常。
故受輪轉。
”這一段經文,有的人記得嗎?這一段經文,是很要緊的。
這一段經文就是說的這個第六意識盡打妄想;他妄想這本領非常大。
他這個打妄想,忽東忽西,忽南忽北,忽上忽下。
他不要坐火箭,就到了月球去,不要藉着火箭的力量。
他這一個打妄想,月亮在那兒,跑到那個地方去了。
一瞬間打妄想又到了西天;一瞬間打個妄想又到了東土:什麼地方都可以打。
你想到日本,你打着妄想,日本那個街道,就現在你這個眼前了。
你到過德國,到過法國,到過你所到過地方,你這一打妄想,也到那個地方了。
現在一般人研究到月球去,這由什麼造成的?就都是由這個妄想。
現在打這個妄想,就要實現這個妄想,這都是從第六意識發生出來的。
所以,這第二是妄想心。
阿難就認為妄想心是他的心了;對佛講,但是佛就告阿難,“此非汝心”:這個不是你的心哪!那麼是什麼呢?“乃是前塵。
虛妄相想。
”這是一種前邊的塵相,“虛妄相想”;虛妄的那個相,是由你那個妄想生出來的。
“惑汝真性”:迷惑你自己的真性,把你自己的真性迷惑了。
“由汝無始”:從無始劫以來到現在,你都認為它是心了,“認賊作子。
”你認賊作你的兒子啰!“失汝元常”:把你自己本來固有的寶珍,都丢了。
原來常住不壞的那個寶貴的性,寶覺,明心,都失去了。
“故受輪轉”:所以就在六道輪回裡頭出頭沒,這麼樣子,總也無有了期。
這一段文就是說這個妄想心。
那麼第三是什麼呢?真如心。
這個真如心,也就是實相的般若,也就是實相。
這個真如,這個心,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内。
你說它大,沒有再比它大的;你說小,也沒有再比它小的了。
沒有法子再找到比它小的,也沒有法子再找到比它大的,這叫真如,真如心。
這個心,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真心,這心有這三種。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這兩個字已經講一個大概。
現在講這個“般若”。
什麼是般若?“翠竹黃花,無非般若。
”這個綠的竹子和這黃色的花,都是般若。
般若是印度語,在五種不翻之中,它屬于“多含不翻”。
因為翻過來中文,祗可以翻譯一個意思,而不能翻譯它這樣多的意思,所以不翻。
那麼多的意思有多少呢?有三種般若。
這三種般若就是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
那麼般若翻譯成中文就是智慧。
智慧祗有一種的意思,所以就保留它原來這個梵語來尊重,不翻;尊重這個般若,所以就不翻它。
那麼般若有多少呢?般若,光這個《般若經》,那就有很多。
本來是說有八部,但是詳細地分析來,它有十個種類的般若。
十個種類的般若都是什麼呢? 第一是《大般若經》。
這《大般若經》有多少?有六百卷。
我以前不講過嗎?玄奘法師翻譯《大般若經》的時候,桃開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