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釋忏文 四
關燈
小
中
大
完了,“壽”命窮“盡”,“魂”飛魄散,生命長“逝”,仍然要“堕落三途”去受苦報的。
這不是想像而有事實為據。
“是故”如“佛語須跋陀言”。
須跋陀羅是佛最後所度的弟子,在沒有從佛得度以前,是從郁頭藍弗學道的,實際佛初出家,亦從郁頭藍弗,學習非想非非想處定,後來知不究竟,乃走自己路線。
郁頭藍弗在佛世時,是個相當具有權威修學禅定的宗教學者,從他學習禅定的人很多,當然是很聰明,所以說“汝師郁頭藍弗,利根聰明”,從修定中,以世俗智,“能伏”下地的“煩惱,至于”生入“非非想處”天,當然是很難得的,但尚未出離三界,所以到“命終”之後,“還作畜生道中”的“飛狸之身,況複”其“馀”一般的衆生? 郁頭藍弗堕入畜生,經過是這樣的:他在未生非非想天,在人間習非非想定,已得有漏的五通,不特為時人的宗師,亦受到國王的尊敬,常請到宮中去應供,出入王宮都是運用神足通。
有次飛入王宮,受到國王夫人的禮足,不意夫人的手接觸到他,生起不應有的一念貪欲,于是失去神通,不能自由飛行,受了供養以後,隻好步行回去。
所以有說:“才生一念欲,便失五神通”。
感到相當慚愧,于是繼續修定,希求再得神通。
修定要有安定環境,雖則專心一意,但因山林之中,常有鳥鳴,擾亂心意,乃轉水邊去修,哪知水中,複有魚躍,發出音聲,不能安心修習,大發瞋心說:你們這樣擾亂我,我當盡殺魚鳥,經過一個時期,定又修成,得生非非想天,到了天上壽盡,過去因發惡願,下生報為飛狸,既殺林中飛鳥,複食水中遊魚,造成無量罪惡,終于堕三惡道。
“故知”一個佛法行者,如果“未登聖果已還”,“皆應”在三界中“輪轉”,而于六趣之中,“備經”三“惡趣”苦。
可見為佛子者,“如不謹慎”小心,“忽爾”突然的“有”這麼“一朝,親”自“嬰(受)斯”果報之“事”,那豈不是要大大的懊悔?所以說“将不悔哉”!雖則後悔,但已太遲,不知又要在世間輪轉多少時。
是以做人絕對不可大意,特别是解脫行的修學,一日不可或緩! 己七取譬世事 如今被罪,行詣公門,已是小苦,情地慞惶,眷屬恐懼,求救百端。
地獄衆苦,比于此者,百千萬倍,不得為喻。
此舉世事為喻,證明惡趣諸苦,難以忍受。
譬“如”現“今”在這世間,“被”所犯“罪”所纏,為政府所查獲,将你帶往治罪,一步一步“行詣公門”,就是政府治罪部門,論罪處罰,“已是”一種“小苦”,可是在你自己,“情(心)地”已感“慞惶”,不知要受怎樣痛苦,至于“眷屬”亦複“恐懼”異常,乃想種種方法,“求救”有關部門,或與政府相識的人,這個求救不行,另外再去求救,如是“百端”的設法,無非是減輕痛苦。
可是“地獄”所受的“衆苦”,“比于此”世間的小苦,真可說是“百千萬倍,不得為喻”,反而不覺得怎樣害怕,豈不是愚癡颠倒到極點!佛說衆生為可憐愍者,在此。
己八離罪結忏 衆等相與塵劫以來,罪若須彌,雲何聞此安然不畏、不驚、不恐,令此精神複嬰斯苦?實為可痛!是故至誠求哀忏悔。
地獄之苦既然超過人間牢獄之苦,忏主進一步的勸導我人遠離罪報說:在會求忏悔的“衆等,相與塵劫以來”,塵劫形容時間久遠,亦即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所造的“罪”惡之多,假有體積堆之起來,猶“若須彌”那樣高,實際何隻如此,誠如行願品說,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須彌就是須彌山,中國譯為妙高,相傳此山四寶所成,超過一切高山,所以稱為妙高。
既有這麼多的罪惡,“雲何”世人“聞此”地獄不忍卒聞的痛苦,竟“安然”的“不”感絲毫“畏”懼,“不”覺有所“驚恐”,“不”知有所惶怖,到了生命結束時,“令此精神複嬰(受)斯苦”,豈不“實”在極“為可痛”?由“是”之“故”,應思踏上高高的懸崖,足心感到酸澀的怖畏,立刻“至誠”懇切的“求哀忏悔”。
唯有忏悔,罪業才得消除,才不緻于受報,對于忏悔,怎可不真誠的實行?一再說到,自己造業,自己受報,若不忏悔,其罪益深! 在忏悔報障文中,先仍說到業障可畏,到此可說告一段落,下文正式忏悔報障。
戊二分列 己一忏地獄罪報 庚一忏阿鼻獄報 某等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所有報障,然其重者,第一唯有阿鼻地獄。
如經所明,今當略說其相:此獄周匝有七重鐵城,複有七重鐵網,羅覆其上,下有七重鐵刀為林,無量猛火,縱廣八萬四千由旬,罪人之身遍滿其中。
罪業因緣,不相妨礙,上火徹下,下火徹上,東西南北,通徹交過。
如魚在鏊,脂膏皆盡。
此中罪苦,亦複如是。
此明阿鼻獄中惡相惡報:在會忏悔“某等”,自“從無始以來”,一直“至于今日,所有報障”,當然是很多的,“然”而說“其”最“重”的果報,“第一唯有阿鼻地獄”,沒有哪個果報再比阿鼻報重。
阿鼻是印度話,中國譯為無遮,或譯無救,就是無間地獄。
觀佛三昧海經第五觀佛心品說:“雲何名為阿鼻地獄?阿言無,鼻言遮;阿言無,鼻言救;阿無間,鼻無動;阿極熱,鼻極惱;阿不閑,鼻不住。
不閑不住名為阿鼻地獄。
阿大火,鼻猛烈,猛火入心名為阿鼻地獄”。
無間地獄,是在大鐵圍山之内,其中所有惡相惡報,“如”諸“經”中“所明”是這樣的,現“今當略說其相”狀,以使我人對之有所認識,生起極大怖畏,不造五無間罪業。
“此獄周匝”,亦即周圍,一重一重的“有七重鐵城”,而在此城的上空,“複有”一重一重的“七重鐵網”,好像捕鳥的“羅”網,彌“覆其”獄城的“上”面,而在鐵網之“下”,更“有”一重一重的“七重鐵刀為林”,好像人間密密的樹林。
“無量猛”烈大“火”,不斷的熾然焚燒。
直橫“縱廣”有“八萬四千由旬”這麼大。
在這獄中住滿了的,都是在世造罪之人,如經說一人固是住滿了整個大獄,無量罪人住于其中,同樣是住得滿滿的,所以說“罪人之身遍滿其中”。
雖則如此,但由“罪業因緣”,彼此“不相妨礙”,仍各有其活動的馀地。
獄中的猛火,“上”面的“火”貫“徹”到“下”面,“下”面的“火”貫“徹”到“上”面,上下火相互交徹,使諸罪人于獄中,觸處無不為火所燒。
不特上下如此,“東西南北”四面,其火亦是“通徹交過”,沒有微塵許沒有猛火狂燃。
生存于獄中的罪人,被火燒到“如魚在鏊”那樣的形質焦枯,“脂膏皆盡”。
在“此”獄“中”的“罪”人,所受的慘烈痛“苦,亦複如是”。
其城四門,有四大銅狗,其身縱廣四千由旬,牙爪鋒長,眼如掣電。
複有無量鐵觜諸鳥,奮翼飛騰,噉罪人肉。
牛頭獄卒。
形如羅刹而有九尾,尾如鐵叉;複有九頭,頭上十八角,角有六十四眼,一一眼中,皆悉迸出諸熱鐵丸,燒罪人肉,然其一瞋一怒哮吼之時,聲如霹靂。
此明獄中極為可怖的諸獄形狀。
“其”有七重鐵“城”的無間地獄,同樣有“四”大城“門”,每城門“有四大銅狗,其身縱廣四千由旬”這麼大。
狗的“牙”齒和指“爪”,其“鋒”都是很“長”的,随時利用鋒利的長爪長牙,捉諸罪人,斷頭飲血,噉食肉髓,令諸罪人,受極重苦,由于惡不善業未盡,生命不得結束,仍要繼續受苦。
銅狗的兩“眼”,猶“如掣電”,很快的看到罪人,立即利用炎熱的狗牙,食獄中的衆生身分。
“複有無量鐵觜諸鳥”,經常“奮”其兩“翼”,在鐵城中“飛騰”,由諸鐵鳥嘴距長利,飛來“噉罪人肉”,或是啄其兩目,或是吮吸其髓,或是啄罪人頭,使罪人感到苦痛難忍,隻好悲号凄叫。
獄中複有“牛頭”馬面“獄卒”,其“形”猶“如”夜叉“羅刹”而有“九”條“尾”巴,其“尾”堅硬猶“如鐵叉”,随時用這鐵叉的尾巴,将罪人戈來叉出其心,給其馀的夜叉噉食。
此如羅刹的牛頭獄卒,“複有九頭”,每一“頭上”有“十八角”,每隻“角”上“有六十四眼”,每“一”每“一眼中,皆悉迸(湧)出諸”多不同的“熱鐵丸”,以此熱鐵丸“燒”諸“罪人”身上的“肉”,使罪人的身肉糜爛破裂,痛苦萬端。
“然其”獄卒,或是“一瞋”,或是“怒”,發出如虎的咆“哮”,如師的振“吼”,其“聲”猶“如霹靂”那樣的猛烈雷聲,使諸罪人的耳朵被振得成為聾子。
複有無量無邊刀輪,空中而下,從罪人頂入,從足而出,于是罪人痛徹骨髓,苦切肝心。
如是經無數歲,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如是等報,今日皆悉稽颡,慚愧忏悔。
此明獄中的苦具無間,是說“複有無量無邊刀輪”,随時會從“空中而下”,當刀輪下來時,“從罪人”的“頂”上而“入”,複“從足”下“而出”,通過整個身體,“于是罪人痛徹骨髓,苦切肝心”。
刀輪,是說空中有種飛刀,好像車輪的形狀,能夠自動的旋轉,從空中如下雨般的飛下,将罪人斬斫成好像肉醬。
觀佛三昧海經說有十八刀輪地獄:“刀輪地獄者,四面刀山,于衆山間,積刀如磚。
虛空中有八百萬億極大刀輪,随次而下,猶如雨渧。
自有衆生,樂苦惱他,殺害衆生,命終之時,患逆氣病……氣絕命終,生刀輪上,如醉象走,堕刀山間。
是時四山,一時俱合,四種刀山,割切其身,不自勝持,悶絕而死。
獄卒羅刹,驅罪人,令登刀山,未至山頂,刀傷足下,乃至于心。
畏獄卒故,匍匐而上。
既至山頂,獄卒手執一切刀樹撲殺罪人。
未死之間,鐵狗齧心,楚毒百端,鐵蟲唼食,肉皆都盡,尋複唱活,腳着鐵輪,從空而下,一日一夜,六十億生,六十億死,如是衆多凡十八種。
此人罪故遂更增劇。
如四天王壽八千萬歲”。
經中還說彼刀輪處,有刀葉林,該刀極為鋒利,複有兩刃亦利。
刃頭向着下面,遠遠的看那刀葉林,青青的好像有葉汁,與普通水極為相似。
受苦的罪人饑渴到極點,其他同業受苦的罪人說,那兒有水我們快去,哪知到了刀葉林,由于罪人的業緣,普遍的下着雨刀,割諸罪人的身體,像這樣劈裂罪人,不是短時間事,要經無量百千年歲。
現在忏文說:“如是經無數歲”這麼久的時間,“求生”既“不”可“得,求死”亦“不”可“得”。
原因由于業力未盡,死而複生,生而複死的令受罪苦。
“如是”這麼多的苦“報”,要想将來不去感受,唯有從“今日”起,“皆悉稽颡”的“慚愧忏悔”。
到此,阿鼻地獄報已經說完,所以要說一次忏悔。
庚二忏馀地獄報 次複忏悔刀山劍樹地獄身首脫落罪報,忏悔镬湯爐炭地獄燒煮罪報,忏悔鐵床銅柱地獄燋然罪報。
除了阿鼻大地獄,還有其馀地獄,罪報亦難忍受,理應亦予忏悔。
此種先忏悔三種地獄苦報。
一、“忏悔刀山劍樹地獄身首脫落罪報”:經說有諸罪人,命終生灰河中,灰河有諸劍樹,于其諸劍樹間,有一羅刹,手執利劍,欲來傷害,罪人恐怖,走入灰河,舉足下足,刀傷其足,劍樹雨落諸刀,從罪人毛孔入,使之身首脫落,亦即頭是頭、身是身、身首分家,苦報如是。
刀山,形容地獄猶如一座高高的刀山,當罪人要步上刀山時,其刀鋒就向下,割得罪人,皮肉痛楚。
劍樹,亦有說為劍葉林,是十六遊增之一。
此樹林中樹葉,粗看等于人間所見樹林中的綠葉,可是罪人一旦入此樹林,想要在樹下休息一會,立即就有狂風,吹落滿樹劍葉,刺入罪人身中,使得肢體破碎,骨肉零落,其苦痛不是人所想像的。
二、“忏悔镬湯爐炭地獄燒煮罪報”:經說镬湯地獄的獄卒,捉到造罪的罪人,立即投入沸熱镬湯之内,令諸罪人肉爛骨糜,有說不出的痛苦。
經說爐炭地獄的獄卒,捉住造罪的罪人,立即投入黑炭燃燒的鐵爐之内,令諸罪人被其中的熾然猛火,燒得整個生命不成其形,爾時罪人受于極重痛苦,而又死而複蘇,蘇了再受同樣的苦。
試看一般俗人燒煮尚未全死的魚蝦,為生存而掙紮那種痛苦的樣子,就可想像镬湯爐炭地獄燒煮的更為凄慘! 三、“忏悔鐵床銅柱地獄燋然罪報”:鐵床亦有說為銅床的,不論鐵床銅床,都是燒得熾熱的,任何一個罪人睡在鐵床上,遍體都被燒得像焦炭一樣。
觀三昧海經說:一個在人世間犯邪淫行,作不淨業的人,死後堕到地獄的鐵床上,鐵床上有刀輪,刀輪間有鐵嘴鳥,刀輪上下斬剉其身,鐵鳥于中啄罪人目。
銅柱有說為抱柱的,亦稱為鐵柱的,就是将燒紅的銅柱,令罪人去抱它,一抱就使身體焦爛。
銅柱狀如一座火山,高有六百由旬,下有熾烈的猛火,将罪人燒得焦然,不再認識他像個什麼樣子。
忏悔刀輪火車地獄劈礫罪報,忏悔拔舌犂耕地獄楚痛罪報,忏悔吞噉鐵丸烊銅灌口地獄五内消爛罪報,忏悔鐵磨地獄骨肉灰粉罪報。
四、“忏悔刀輪火車地獄劈礫罪報”:刀輪又名飛刀,如前已說。
空中飛刀,如車輪形,又名火車地獄,或名鐵車地獄。
經說此地獄中,駕鐵火車,或為燃燒的熱鐵傷害身體,或為鐵火車輾碎身體,如此有人在鐵軌旁,為馳來火車所撞死,當然是很悲慘的。
五、“忏悔拔舌犂耕地獄楚痛罪報”:拔舌經亦說為耕舌。
有人在世,專在口業方面,造諸不同罪業,到了生命結束,堕在此地獄中,獄卒将這罪人舌頭,用熱鐵鉗拉拔出來,以諸鐵牛在其舌上耕犁,使之楚痛難以忍受。
觀佛三昧海經說:“世間自由愚癡衆生,惡口、兩舌、绮語、不義語,枉說是非,說經典過,毀論義師。
如此罪報,命終之後,堕生拔舌耕犁地獄。
獄卒羅刹,手執鐵鉗,拔舌令出,八十鐵牛,有大鐵犁,耕破其舌”。
六、“忏悔吞噉鐵丸洋銅灌口地獄五内消爛罪報”:鐵丸,是由熱鐵做成的丸子,可以作充饑用,堕入此獄罪人,如感腹中饑餓,自有獄卒,用熱鐵鉗,劈開其口,将熱鐵丸使其吞噉,從口直到五髒,皆被燒得焦爛,苦毒熱痛,呻吟号哭,仍不得飽。
洋銅地獄,又名飲銅地獄。
銅本是堅硬的物質,但以大火燒熔,就成液體銅汁。
罪人堕入此獄,有時感到口渴,自有獄卒羅刹,用熱鐵鉗,劈開其口,将燒熔的銅汁,灌入罪人口中令飲,緻使罪人五内焦裂。
正法念處經說:“複更為馀閻摩羅人,執捉問究:有何所患?彼即答言:患饑極渴。
閻摩羅使,聞彼語已,焰然鐵鉗,以擘其口,焰然鐵缽,盛赤銅汁,熱沸焰然,置其口中。
彼不相應绮語罪過,故燒其舌”。
七、“忏悔鐵磨地獄骨肉灰粉罪報”:磨是磨米、磨粉的工具,用石做成的。
地獄的磨子,是鐵做成的,所以稱鐵磨。
罪人堕入此獄,獄卒将其身體,放在鐵磨上面,然後像面那樣的磨來磨去,使罪人的骨肉,完全磨成灰粉,想像這樣罪報,是多麼的慘重! 忏悔黑繩地獄肢節分離罪報,忏悔灰河沸屎地獄惱悶罪報,忏悔鹹水寒冰地獄皮膚坼裂裸凍罪報,忏悔豺狼鷹犬地獄更相殘害罪報。
八、“忏悔黑繩地獄肢節分離罪報”:是說如世間木匠做家具,先用黑繩将所要剖開的木材,畫成一條一條的繩墨,然後照所畫的線一塊一塊的割離分開。
還有如世間極殘酷的人,不特将人殺死,而且分屍滅迹,使辦案人員不知是誰所殺。
堕此獄中的罪人,獄卒先持鐵繩在罪人身上構成圖案,然後根據構成的圖案,将其罪人予以切斷。
正理論三一說:“先以黑繩,拼量支體,後方斬鋸,故名黑繩”。
世人殺人,特别是分屍滅迹的人,将來定會堕入此獄。
九、“忏悔灰河沸屎地獄惱悶罪報”:灰河,經亦說名燒腳,為十六增地獄之一,俱舍說為煻煨增。
亦有譯名熱灰園。
是說罪人在八熱地獄受夠痛苦,想拼命逃出,見到外面的熱灰,以為是平坦空地,心想我應去那裡,哪知當腳剛踏進熱灰,皮肉立被燙爛,但是随其舉足,腳上皮肉還複,如是像這樣的,熱灰或至于膝,或至于臍,或至于頸,乃至整個身體沒入不現。
經說此獄,“長二百由旬,廣十二由旬。
下有利刀,岸上劍樹,滿中猛火,厚十二丈。
複有融灰以覆火上,厚四十丈……此人罪報,氣絕命終,生灰河中。
諸劍樹間,有一羅刹,欲來傷害,是人恐怖,走于灰火,舉足下足,刀傷其腳,劍樹雨刀,從毛孔入,羅刹夜叉,叉其心出,躄地悶死,尋複還活”。
沸屎,燒得沸騰的便屎,其氣既然很熱,臭味亦極難聞,以緻苦惱迷悶。
亦是十六遊增之一。
俱舍稱為屍糞增,舊譯名為死屍園。
我在俱舍論頌講記中說:“從煻煨地獄逃出的有情,又遇着屍糞地獄。
于此獄中,盡是堆積的死屍與糞穢,裡面有一種名叫娘矩吒的毒蟲,口如鋒針,身白頭黑,當有情來到這裡,就為這些毒蟲鑽入皮膚,吮吸血髓,使人如置身于鋒針之上,真是苦痛不堪”。
而且在一日一夜中,有五百億生,五百億死。
十、“忏悔鹹水寒冰地獄皮膚坼裂裸凍罪報”:經說此獄,冰天雪地,寒冷異常,衆生于中,受極嚴寒凍冷痛苦。
大樓炭經說:“有泥犁名寒冰,縱廣二萬裡。
人悉入其中,風周匝四面起寒冰,吹人身肌膚皮肉,筋骨入髓中,因是之故,便于中死”。
觀佛三昧海經說:“寒地獄者,八方冰山,山十八鬲,複有十八諸小冰山,如頗梨色。
此等寒冰,滿冰山間。
如凡蓮華,高十八由旬。
上有冰輪,縱廣正等十二由旬。
如天雨雹,從空而下。
世間自有無慈心者,劫奪無道,抄盜剝脫,凍殺衆生。
此人罪報,命終……氣絕,生冰山上。
既生之後,十八冰山,如以扇扇,一切寒冰從毛孔入。
十八鬲中,遍滿一鬲,剖裂劈坼,如赤蓮華。
冰輪上下,遍覆其身,八方冰山,一時俱合……如是十八鬲中,無不經曆。
此寒地獄,壽命歲數,如四天王日月,八千萬歲”。
結成寒冰的是鹹水,所以稱為鹹水寒冰地獄。
在此獄中,罪人裸體,凍得皮膚坼裂。
十一、“忏悔豺狼鷹犬地獄更相殘害罪報”:豺狼都是性極兇猛的食肉獸類,人遇到了亦難免遭殃。
人在世間造諸罪惡,命終堕入此類地獄,經或說為火狼地獄,亦有說為狐狼地獄。
起世經說:“狐狼地獄,亦廣五百由旬。
是諸衆生,入此獄已,惡業果故,于地獄中,出生狐狼,嚴熾猛惡,睚喍号吼,所出音聲,甚可怖畏。
齧地獄諸衆生身,所有肌肉及諸筋脈,腳踏口掣脔而食之,爾時罪人受極重苦”。
鷹犬,是獵人畜以獵取禽獸用的一種兇猛的禽類,其性是很兇悍的。
有人在世造諸罪惡,命終以後堕入此獄,受諸種種難忍痛苦。
鷹犬地獄,又名火狗、銅狗、鐵狗等名。
起世經說:“灰河兩岸之上,所有諸狗,其身煙黑,垢污可畏,睚眦嗥吠,出大惡聲,噉彼地獄衆生身分,舉體支節,所有肌肉,段段齧食,不令遺馀。
彼人在中,受嚴切苦,乃至受于最極重苦,未得命終,乃至未盡惡不善業。
往昔人身及非人身,有所作者一切具受”。
觀佛三昧海經更詳細說:“于其四角,有四大銅狗,其身廣長,四十由旬,眼如掣電,牙如劍樹,齒如刀山,舌如蟻刺,一切身毛,皆出猛火,其煙臭惡,世間臭物,無以可譬。
有十八獄卒,頭羅刹頭,口夜叉口,六十四眼,眼散迸鐵丸如十裡車。
狗牙上出,高四由旬,牙頭火流,燒前鐵車,令鐵車輪一一輪辋,化為一億火,刀鋒刃劍戟,皆從火出。
如是流火燒阿鼻城,令阿鼻城赤如融銅……銅狗張口吐血在地,舌如鐵刺,舌出之時化無邊舌,滿阿鼻獄”。
在此獄中,受銅狗、鐵狗、火狗之所毒害,而豺狼傷害于犬,犬亦傷害于豺狼,所以說“更相殘害罪報”。
雖說是狼犬相害,而實罪人受無量苦。
忏悔刀兵距爪地獄更相搏撮斫刺罪報,忏悔火坑地獄炮炙罪報,忏悔兩石相磕地獄形骸碎破罪報,忏悔衆合黑耳地獄解剔罪報。
十二、“忏悔刀兵距爪地獄更相搏撮斫刺罪報”:距是兩地相隔,亦即所謂距離,這裡所說距爪,古德解說:“距爪者,雞距爪鷹之類。
雞距,凡刀鋒有倒刺,皆曰距。
趙廣義善為鈎距,鈎之有距,吞之則順,吐之則逆,使人入其術中而不能出”。
以其方法,鈎索人的隐情,亦即旁征暗喻的刺探審問方法,使人說出原因無法否認。
搏是搏擊,就是徒手交戰;斫是刀斬,就是用刀斬擊。
搏撮斫刺,都是受苦的狀态。
在世人與人間,有這情形發生,堕入此地獄中,罪人自得刀兵,互相搏撮斫刺,受此極重苦報。
不是有人令互相斫,而是罪業因緣所感! 十三、“忏悔火坑地獄炮炙罪報”:火坑就是地獄,地獄就是火坑,二者實為是一,因火是罪人所受的苦具之一。
如地藏經地獄名号品中,有流火、火象、火狗、火馬、火牛、火山、火石、火床、火梁、火鷹、火屋、火狼等各個地獄,受諸猛烈大火之所燃燒,都是形容地獄為火籠罩,炮炙罪人,猶如火坑。
十四、“忏悔兩石相磕地獄形骸碎破罪報”:石是石頭,如人所見山上堅硬的石塊,由于其量粗重,如人在山石間,兩人相互一磕,形骸立被碎破。
造罪之人堕入此獄,所受各種不同痛苦,就是兩石相磕被壓,使罪人的形骸,立刻粉身碎破,自然苦不堪言。
十五、“忏悔衆合黑耳地獄解剔罪報”:衆合,是八熱地獄之一。
罪人堕入此獄,獄卒立刻來追,要捉罪人受苦。
罪人深知于此,一見獄卒到來,立逃二山中間,以為可以躲避,哪知正在這時,前後忽然猛火發生,兩山相合壓榨罪人。
正理三一說:“衆多苦具,俱來逼身,合黨相殘,故名衆合”。
所謂黑耳,因為衆多苦具相合,無有絲毫空間透光,所以耳目皆成黑暗。
在此獄中,或以鋸解,或由箭剔,衆苦逼身,數悶如死。
忏悔暗冥肉山地獄斬剉罪報,忏悔鋸解釘身地獄斷截罪報,忏悔鐵棒倒懸地獄屠割罪報,忏悔燋熱叫喚地獄煩怨罪報,忏悔大小鐵圍山間長夜冥冥不識三光罪報,忏悔阿波波地獄、阿婆婆地獄、阿吒吒地獄、阿羅羅地獄。
十六、“忏悔暗冥肉山地獄斬剉罪報”:如世人殺豬殺羊等,将其肉堆積如山一樣的,然後将肉一塊一塊斬斫剉割下來。
人在世間造罪,死後堕入此獄,既是暗冥無光,複由業力幻成肉山,獄卒執刀在肉山斬剉,斬了一塊又生,使這肉山永斬不完,亦即使罪人受苦無窮。
十七、“忏悔鋸解釘身地獄斷截罪報”:意說堕入此獄的罪人,由極兇惡的獄卒,用火鋸将罪人身體,如鋸木頭一樣的鋸解,罪人如忍受不了而掙紮,則又以長釘将罪人身體釘得牢牢的,再來一節一節的鋸解,使罪人受無量的痛楚,而又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十八、“忏悔鐵棒倒懸地獄屠割罪報”:意說罪人堕入此獄,獄卒用極重的鐵棒,将罪人腳朝天頭向地的倒懸起來,再以鋒利的屠刀,割截罪人的身體,分給衆夜叉食用,如說獄卒割罪人身,使諸夜叉作豐富一餐。
如是受種種的罪惡苦惱,惡苦堅硬不可忍耐。
十九、“忏悔燋熱叫喚地獄煩怨罪報”:焦熱,經中又說為炎熱獄,是為烈火燃燒得感到無限的悶熱,熱得透不過氣來,甚之獄卒然火,燒得罪人焦頭爛額,受極嚴熾炎熱大火痛苦。
叫喚,包含嗥叫、大叫二種地獄,受猛炎大火遍燒全身,看來好像生命已經過去,但是身諸支節,随複熾燃燒炙,為猛火逼得或嗥叫、或大叫,由于在世多受冤屈而感的苦報。
而此三者為八熱地獄的三獄。
二十、“忏悔大小鐵圍山間長夜冥冥不識三光罪報”:經說在須彌山的四方八面有八山,山與山間有一海相隔,共有八海,第八海名鹹海,鹹海中建有四大部洲,圍繞這鹹海有一大山,是純鐵所成的,特名為鐵圍山,有大小的差别:圍繞一小世界,叫做小鐵圍山,圍繞一大千世界,叫做大鐵圍山。
在這大小兩鐵圍間,極其黑暗,沒有三光,如日月星,皆不能照到此兩山間。
俱舍論世間品說:“于金輪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處中而住,馀八周匝圍繞妙高山。
于八山中前七名内,第七洲外有大洲等。
此外複有鐵輪圍山,周匝如輪圍一世界”。
像這樣重重圍繞着的鐵圍山間,當然是長夜冥冥的,什麼都見不到。
生存在無光的環境中,不說見不到東西為苦,也确難以忍受的大苦,是以堕入此獄的衆生,無時不在痛苦的逼迫中。
二十一、“忏悔阿波波地獄、阿婆婆地獄、阿吒吒地獄、阿羅羅地獄”:此四地獄,皆是八寒地獄之一。
由于此中衆生,受到嚴寒逼迫,發出不同音聲,所以安立四名。
阿波波,又名臛臛婆。
俱舍論寶疏第十一說:“臛臛婆者,寒轉增故,舌不得動,但得臛臛之聲”。
阿婆婆,顯示此獄中罪人,為忍受不了寒冷,從咽喉内發出婆婆之聲。
阿吒吒,又名額哳吒,顯示此獄中罪人,受嚴寒的襲擊,發出阿吒吒、阿吒吒的音聲。
俱舍論寶疏第十一說:“額哳吒,是忍寒聲,寒增故口不得開,但舌動作哳吒之聲”。
阿羅羅,顯示此獄中罪人,由于寒冷更為增加,被逼發出阿羅羅、阿羅羅的痛苦音聲。
忏悔諸大地獄罪報,到此告一段落。
庚三總結地獄報 如是八寒八熱一切諸地獄中,複有八萬四千鬲子地獄以為眷屬。
此中罪苦,炮煮楚痛,剝皮刷肉,削骨打髓,抽腸拔肺,無量諸苦,不可聞,不可說。
南無佛。
對于地獄罪報,現在作一總結。
“如是”,指上所說各種地獄。
現在再說“八寒、八熱”地獄。
八寒地獄是:一、額部陀,譯為疱。
謂堕入此獄的罪人,受獄中的寒氣逼切,使身體凍紅僵硬發腫成疱。
二、尼刺部陀,譯為疱裂。
謂堕入此獄的罪人,進一步的受到寒氣所侵,不特凍僵成疱,且使所凍成的疱裂開。
三、額哳吒,即阿吒吒,上已解說。
四、臛臛婆,五、唬唬婆,上亦解說。
六、嗢缽羅,譯青蓮華。
謂堕入此獄的罪人,身體凍得如青蓮華那樣。
七、缽特摩,譯紅蓮華。
謂堕入此獄的罪人,身體凍得如紅蓮華那樣。
八、摩诃缽特摩,譯大紅蓮華。
謂堕入此獄的有情,身體凍得如大紅蓮華那樣。
八熱地獄是:一、無間地獄,就是阿鼻地獄,前已依文解說,現在說五無間。
地藏經觀業緣品說:“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有間斷,故名無間。
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
三者、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
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
五者、若堕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在此獄中所受苦報,不說短時期間無法說盡,就是以一劫時間也不能說盡。
二、黑繩地獄,三、等活地獄,四、衆合地獄,五、号叫,六、大叫地獄,七、炎熱地獄,八、極熱地獄,在前已解,不再重說。
八寒地獄,沒有遊增;八熱地獄,尚有十六遊增,因每一獄,各有四門,而每一門,各有四獄,就是煻煨、屍糞、鋒刃、烈河。
每獄各有四增,四四合為十六增地獄。
增之所以為增,依俱舍論解說:“從本地獄出來的罪人,剛剛才受過很大痛苦,不料現在又重遭此苦,所以說名為增”。
依順正理論說:“在此十六中受苦增劇,超過了本地獄;或在此中所受的種種苦,其苦具的種類之多,真是不可勝數,所以說名為增”。
堕入八大地獄的罪人,由在人世間做人,自己造作五逆十惡所感;堕入遊增地獄的罪人,由在人世間做人,教他造作五逆十惡所感。
在此“一切諸地獄中,複有八萬四千鬲子地獄以為眷屬”。
古德說這麼多的地獄,是“與大獄相為表裡,互為分屬,合此衆苦而成大獄,故曰眷屬,大小獄相合而成,如人之有大小眷屬”。
于“此”諸地獄“中”,所受“罪苦”又是怎樣。
“炮煮痛楚”;炮是将生命放在鍋裡煎熬,煮是用火烹燒生命,不論是炮是煮,都是極為痛楚,有識生命難忍。
“剝皮”,是剝去生命的外皮,“刷肉”,是刷淨生命的内肉,“削骨”,是用刀削刮生命皮肉間的骨頭,“打髓”,是敲打生命骨中的脂肪,“抽腸”,是将生命内的大小腸抽出,“拔肺”,是将生命内的肺髒拔起。
如是“無量諸苦”,既“不可聞”,聞了使人感到毛骨悚然,亦“不可說”,說了即使說一劫亦不能盡。
大獄及小獄,受苦不同,但大地獄,總說到牛頭獄卒、馬面夜叉,以及有百千種業道之器,但無非是銅、是鐵、是石、是火。
然牛頭及諸受苦之具,并不是由天對罪人的懲罰,亦不是由人給與罪人的受苦,而是由罪人所造的業力所感,這決不能怨恨老天對你不公,亦不能恨人增加自己的痛苦,而當受諸痛苦無法忍受時,應多多的反省自己為什麼造成這麼多的罪惡?為什麼沒有想到會要受罪惡的報應,是以應該醒醒自己頭腦不再造惡! “南無佛”,這是忏主為衆發出念佛之聲,經說:“念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忏主感于衆生在地獄中受諸痛苦,以至極的悲恸之情,念聲“南無佛”,以期為衆生滅除一些生死重罪!衆生所受一切苦惱,無非是由無始惡業因緣所感,應當求哀忏悔,願乞離諸苦惱! 庚四願同衆滅罪 今日在此中者,或是我等無始以來,經生父母一切眷屬,我等與彼命終之後,或當複堕如此獄中,今日洗心懇禱,叩頭稽颡,向十方佛,大地菩薩,求哀忏悔,令此一切罪報畢竟消滅。
如上所說地獄之苦,其受苦的罪人,似乎都是一般衆生,說來與我們并不怎樣相關,殊不知“今日在此”地獄“中者”,從我們的生命長流看,“或是我等無始以來,經生父母一切眷屬”。
因在無始的生死狂流,現在堕入無間地獄或其他地獄受苦的罪人,很多曾經是我們多生受生的父母,或是有相當關系的眷屬,我們對他們的受苦,能不有動于衷?能讓他們就這樣長期的在地獄中受苦?能不思以有所濟拔?再說“我等”現在是人,且是學佛的人,但“與彼”諸同志善友,到了“命終之後”,說不定“或當複堕如此獄中”,能不對未來生命有所考慮,使不堕入此諸獄中受苦?想到這些應當怎樣?唯有從“今日”起,“洗心”革面“懇”切祈“禱,叩頭稽颡”,敬“向十方”諸“佛”,十方“大地菩薩,求哀忏悔,令此”地獄所有“一切罪報,畢竟”得到“消滅”,以免受此罪報! 庚五願離苦得樂 願承是忏悔地獄等報,所生功德,即時破壞阿鼻鐵城,悉為淨土,無惡道名;其馀地獄,一切苦具,轉為樂緣,刀山劍樹,變成寶林,镬湯爐炭,蓮花化生,牛頭獄卒,除舍暴虐,皆起慈悲,無有惡念,地獄衆生,得離苦果,更不造因,等受安樂,如第三禅,一時俱發無上道心。
忏悔地獄等報,不特罪報忏除,且可發生功德。
現“願承是忏悔地獄等報,所生”種種“功德”,仗此功德之力,“即時”能夠“破壞阿鼻”地“獄”周匝八萬馀裡的大“城”,其城雖是純鐵之所構成,但立刻變成“悉為”清“淨”國“土”,于斯清淨國土,再“無”三“惡道”的“名”稱。
至于“其馀地獄”所有若銅若鐵若石若火“一切苦具”,再也不能用以逼切罪人,悉皆“轉為”快“樂”之“緣”。
如原來的“刀山劍樹”,是令罪人受諸痛苦,現在悉皆“變成寶林”,人皆于此寶林受諸快樂,原來是“镬湯爐炭”用以燒煮罪人,現在悉皆變成蓮池,使人于中“蓮花化生”,原來的“牛頭獄卒”,是極兇狠惡毒給與罪人種種痛苦的,現在悉皆“除舍暴虐”,不再如過去那樣的對待罪人,不特如此,且“皆”生“起慈悲”之心,“無有惡念”,要使罪人,受這樣那樣的痛苦。
從此,堕入“地獄”的“衆生”,皆“得”遠“離”一切“苦果”,“更不造”作罪惡之“因”,齊“等”的“受”到“安樂”,其樂是世間最殊勝之樂,樂“如第三禅”的快樂,人間任何哪種快樂,不能與第三禅樂相比。
不特如此,而且不論在地獄中的衆生,或是現在在壇忏悔的人,“一時俱發無上道心”。
認為衆生在世間受這樣多的痛苦,唯有無上菩提之心,給與諸方救拔,始能使諸衆生離苦得樂,不發大菩提心,無法濟拔衆苦。
庚六禮諸佛聖僧 忏悔已,至心信禮常住三寶。
南無毗盧遮那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彌勒佛,南無龍種上尊王佛,南無龍自在王佛,南無寶勝佛,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南無袈裟幢佛,南無師子吼佛;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地藏菩薩,南無大莊嚴菩薩,南無觀自在菩薩。
此在前面,都已講過,不再解說。
己二忏三惡道報 庚一承前起後 禮諸佛已,次複忏悔已忏地獄報竟。
今當忏悔三惡道報。
“禮”敬“諸佛”及諸大菩薩“已”,其“次複”再“忏悔”。
因上雖“已忏”悔“地獄”罪“報”究“竟”,現“今當”再“忏悔三惡道報”。
經中向來說有三善道、三惡道的六道。
三善道,是天、人、阿修羅;三惡道,是地獄、餓鬼、畜生。
但阿修羅,有時說為惡道,三惡道就成四惡道,所以現在所忏悔的三惡道報,除去地獄,當然是指畜生、餓鬼、修羅。
庚二引經總明 經中佛說: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猶不稱意。
但世間人,忽有急難,便能舍财,不計多少,而不知此身,臨于三途深坑之上,一息不還,便應堕落,忽有知識,勸營功德,令作未來善法資糧,執此悭心無肯作理。
夫如是者,極為愚惑。
何以故爾?經中佛說:生時不赍一文而來,死亦不持一文而去,苦身積聚為之憂惱,于己無益,徒為他有,無善可恃,無德可怙,緻使命終,堕諸惡道。
是故今日歸依三寶至誠忏悔。
此是引經總明造業因緣理當忏悔。
人之所以造罪,實由多欲而來。
如遺教“經中佛”對諸比丘“說”:“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隐之處”。
“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
接着又說:一個“知足”的“人”,“雖”然是“卧”在“地上”,并不感到是苦,“猶”以“為”很“安樂”,但是“不知足”的人,“雖”然是“處”在“天堂”,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要什麼有什麼,“猶”覺種種“不”能“稱”心滿“意”,想想這不是自讨苦吃是什麼?不唯如此,真正不知知足的人,即使相當富有,如有上億的财産,但仍感到這樣不夠,那樣不夠,好像還很貧窮的樣子,想盡辦法謀求财利,可是知足的人剛剛相反,在富有人看來,他相當的貧窮,但他本人卻認為很富有,不愁吃不愁穿不愁用,有什麼貧窮可言?試看世間不知足的人,對于五欲必然多求,貪求錢财,就為錢财牽你到東到西,貪求名聞,就為名聞牽你到東到西,如是常為五欲所牽,還有什麼快樂可言?不特我佛說為可憐愍者,亦為知足之人之所憐愍!在他或以為很有辦法,而實是最極愚癡無智的。
大經說:“知足之行,諸佛所贊,應終身歡喜奉行”。
佛陀慈悲,苦口婆心,對此諸多開示,聽者亦有體會,但到實際情形,似又立即忘記,對于世間名利,總是求求不已,從不感到滿足,因而苦惱多多,但這多諸苦惱,不是别人給你,是從多求而來,“若欲脫諸苦惱”,應如佛說,“當觀知足”,唯有知足,才是世間最快樂的人!遺教經說:“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
少欲之人,則無谄曲以求人意,亦複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馀,常無不足”。
少欲知足,對人有這麼多的好處,為什麼人總不能少欲知足? “但”是“世間”一般“人”們,在安定生活中,“忽”然“有”了什麼“急難”。
如身體突然有了極嚴重的疾病,不迅速的予以治療,會有生命結束危險,或是在事業上犯了官非,财産有全部充公的可能,諸如此類的急難之事,可說是很多的。
為了挽救生命的死亡,為了官非的早日結束,要他花費多少錢都舍得,決不為此感到肉痛,所以說“便能舍财不計多少”。
像這樣的人,在現實世間,不是随時随地都可見嗎?然“而”大多數人,就“不知此身”在人間造了很多罪惡,面“臨于”地獄火途、畜生血途、餓鬼刀途的“三途深坑之上”,隻要呼吸的“一息不還,便應堕落”三途,受諸痛苦逼迫。
正在這個時候,“忽”然有位大善“知識”,為了挽救他落于深坑,長期的不得出來,就來“勸”他多“營(造)一些“功德”,并“令作”習“未來善法資糧”,以便将來走上光明大道,或是生天,或得解脫。
可是他為“執此悭”吝之“心”,無論善知識怎樣勸導,總是“無肯作”諸功德,修諸善法之“理”。
認為現在我所擁有的錢财,是我辛苦得來,假定作諸功德,我的錢财豈不日漸減少?況且我的錢财留為自己享用,為什麼要去修諸功德?“夫如是者”,是說像這樣的人,不肯接受善知識的勸告,不願遵照佛陀的指示去行,不能不說“極為愚惑”,就是愚癡到極點! “何以故爾”是問,即問世人為什麼這樣愚癡?“經中佛”對諸弟子說:一個生命“生”到這人世間“時”,根本“不”曾“赍”(持)着“一文而來”,到了生命“死”的時候,“亦不”曾“持”帶“一文而去”,真是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為什麼不肯多做功德?試看一個初生的嬰兒,可曾帶着什麼東西來?生下來就哭,是因一絲不挂的感到寒冷。
到了生命結束時,不說貧窮困苦沒有地位的人,帶不走分文,就是很有地位,富有天下,甚至貴為帝王,或是現在國家領導層,到了一口氣不來鼻孔朝天時,又能帶着一些什麼而走?還不是空空的雙手而去! 現在常聽悭吝不舍的人說,不要以為錢是容易來的,不知吃了多少辛苦,經過很久時間積聚,自己及家人舍不得穿着,省吃儉用,才儲蓄了這麼一點,所以說“苦身積聚”,有了幾個錢後,單是為了保存,心常“為之憂惱”,不知怎樣處理是好,終身碌碌為财而忙,但到最後又帶不去,“于己”可說完全“無益,徒”然“為他”所“有”。
平時悭吝不肯修諸功德,到了命終之時“無善可”為己“恃”,生命在時隻知儲蓄,從來不肯作諸福德,到了生命快要結束,“無德可”為己“怙”,真正到了命終以後,唯有走上惡趣一途,所以說“緻使命終堕諸惡道”。
悭貪罪報是很重的,不知不說,現既知道,又當怎辦?“是故”應從“今日”開始,誠心誠意的“歸依三寶”,懇切“至誠”的求哀“忏悔”,忏使罪報清淨。
己三忏畜生道報 次複忏悔畜生道中,無所識知罪報,忏悔畜生道中,負重牽犁償他宿債罪報,忏悔畜生道中,不得自在為他斫刺屠割罪報,忏悔畜生道中,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罪報,忏悔畜生道中,身諸毛羽鱗甲之内,為諸小蟲之所唼食罪報。
如是畜生道中有無量罪報,今日至誠皆悉忏悔。
上面總明悭貪苦報忏悔,已經告一段落,從此别開三惡道報,次第披陳忏悔,現在先忏悔畜生道報。
畜生,又名旁生,因為形旁,而行亦旁,因行旁故,其形亦旁,所以名為旁生。
一般說為畜生,婆沙論說,生是衆生,此類衆生,橫行,禀性愚癡,不能自立,為他畜養,所以名為畜生。
畜生之所以得名畜生,原因過去在做人時,造作增上愚癡身語意惡行,其性極為暗鈍,對于一切無所識知,所以現說“忏悔畜生道中無”知無“識罪報”。
作為一個生命,最要是有識知,如果不識不知,完全為他驅使,那是相當苦的,所以對此罪報,應當力求忏悔,否則,長期下去,很難有得解脫一日。
複“忏悔畜生道中”的衆生,一切“不得自在”,随時“為他斫刺屠割罪報”。
原因過去在做人時,仗于自己有大勢力,不特對諸畜生役使不停,就是對人亦複随時驅使,從來不知讓人及畜生有所休息,是以感受畜生果報,自然也就不得自在,或者為他砍斫其頭,或者為他刺戮其頸,或者為他屠宰四肢,或者為他分割身肉,如是受到千刀萬切,想想這是多麼痛苦! 複“忏悔畜生道中”的衆生,有的是“無足”的,有的是“二足”的,有的是“四足”的,有的是“多足”的種種不同“罪報”。
無足的,在陸地有蚯蚓等,在水中有鳗鳝等。
二足的,空中有鳥雀鸠鴿等,陸行有雞等,陸海兩栖的,有鵝鴨等。
四足的,在陸地走的,大如牛、馬、驢、騾、駱駝等,小如犬、羊、貓、鼠、兔等,在水中遊的,有龜、鼈等。
多足的,如蜈蚣、百足、蝦、蟹等。
是諸畜生所感受的這種果報,都是相當的不理想,但亦由于業力之所招感,現在我們生而為人,或多或少的曾造此罪業,要想将來不受此報,現在就得竭誠忏悔。
複當“忏悔畜生道中”的衆生,“身”中長有很多的“毛”,而毛長得長的如獅、象等,或有身中長有很多的“羽”,而羽長得長的如鳳凰等,或有身上長有很多的“鱗甲”,而鱗甲長得長的如龍蛟等。
雖則如此,但是在各“内”,生有很多小蟲,“為諸小蟲之所唼食”。
唼食,是聚食的意思,亦即小蟲在内吃這些動物的身肉所發出的一種聲音,不用說,被食的獅、象等,亦會感到痛癢的辛苦,但此亦由業所招感,吾人在生命曆程中,自也曾經造過這些罪業,現在應該至心忏悔,以求未來不受此報。
“如是畜生道中”,是“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罪報”,上來不過略舉幾種。
不論所造畜生罪報有多麼多,“今日至誠”懇切的“皆悉忏悔”,不容有絲毫的罪業存在,将來自然不會感受這樣的罪報。
世間有很多愚癡不信因果的邪見者流,往往作颠倒的邪說:在這現實人間,人有貴賤差别,誰都可以知道,是極平常的事,而人畜的不同,亦是世間事實,人畢竟是人,畜畢竟是畜,沒有如佛所說,人死以後為畜,畜死以後為人,如是說法不對。
一個人愚癡到連佛說的話都不信,将來堕入畜生道中無疑!經說畜生的種類是有各式各樣不同,而皆由于差别業因所感,吾人不可不信! 如為舍利弗弟子沙彌均提,就是由狗轉生為人而為羅漢果的。
經過是這樣的:有次舍利弗獨行乞食,婆羅門見而問道:尊者獨行是不是還沒有沙彌?舍利弗答言:我确還沒有沙彌,你家如有兒子,可以作我沙彌?婆羅門說:現我有個兒子,名叫均提,但是年紀還小,不能為你遣使,到他稍為長大,當給尊者為沙彌,可由尊者自由使喚。
均提長到七歲,實踐前言,給舍利弗為沙彌,舍利弗接受度其出家,帶到給孤獨園成為沙彌,為均提說法,使之心開意解,而成阿羅漢果。
所有功德皆備。
在他得到阿羅漢果以後,運用自己的智力,觀察自己的過去,看看曾經造過什麼善行,現在得以遇到聖僧,為其教化而得聖果?一觀以後,發現自己過去,曾經做條餓狗,承蒙和尚慈悲救濟,使我現生能得人身,又蒙度化而得道果,于是歡喜之心内發,我師對我恩重如山,如不報答怎麼對師?決定在未入涅槃前,當盡形壽獻身侍奉,隻做沙彌不受大戒。
為此,佛對阿難說:在過去世迦葉佛時,均提就曾從佛出家,少年時候聲音美好,對于贊呗特别善巧,無人不樂聽其贊呗。
當時另有一位老僧,雖已證得阿羅漢果,但是音聲極為濁鈍,更不善于贊呗念誦。
當時那個年少比丘,仗持自己音聲美好,見到羅漢加以诃斥,诃斥之聲猶如狗吠,是非常不禮貌的。
年老比丘憐彼造重口業,就叫他到自己面前,然後對他說:你認不識我?老實告訴你:我是已證阿羅漢的聖者,不是普通的凡夫老比丘!年少比丘聽到老比丘這樣說,立刻感到心驚
這不是想像而有事實為據。
“是故”如“佛語須跋陀言”。
須跋陀羅是佛最後所度的弟子,在沒有從佛得度以前,是從郁頭藍弗學道的,實際佛初出家,亦從郁頭藍弗,學習非想非非想處定,後來知不究竟,乃走自己路線。
郁頭藍弗在佛世時,是個相當具有權威修學禅定的宗教學者,從他學習禅定的人很多,當然是很聰明,所以說“汝師郁頭藍弗,利根聰明”,從修定中,以世俗智,“能伏”下地的“煩惱,至于”生入“非非想處”天,當然是很難得的,但尚未出離三界,所以到“命終”之後,“還作畜生道中”的“飛狸之身,況複”其“馀”一般的衆生? 郁頭藍弗堕入畜生,經過是這樣的:他在未生非非想天,在人間習非非想定,已得有漏的五通,不特為時人的宗師,亦受到國王的尊敬,常請到宮中去應供,出入王宮都是運用神足通。
有次飛入王宮,受到國王夫人的禮足,不意夫人的手接觸到他,生起不應有的一念貪欲,于是失去神通,不能自由飛行,受了供養以後,隻好步行回去。
所以有說:“才生一念欲,便失五神通”。
感到相當慚愧,于是繼續修定,希求再得神通。
修定要有安定環境,雖則專心一意,但因山林之中,常有鳥鳴,擾亂心意,乃轉水邊去修,哪知水中,複有魚躍,發出音聲,不能安心修習,大發瞋心說:你們這樣擾亂我,我當盡殺魚鳥,經過一個時期,定又修成,得生非非想天,到了天上壽盡,過去因發惡願,下生報為飛狸,既殺林中飛鳥,複食水中遊魚,造成無量罪惡,終于堕三惡道。
“故知”一個佛法行者,如果“未登聖果已還”,“皆應”在三界中“輪轉”,而于六趣之中,“備經”三“惡趣”苦。
可見為佛子者,“如不謹慎”小心,“忽爾”突然的“有”這麼“一朝,親”自“嬰(受)斯”果報之“事”,那豈不是要大大的懊悔?所以說“将不悔哉”!雖則後悔,但已太遲,不知又要在世間輪轉多少時。
是以做人絕對不可大意,特别是解脫行的修學,一日不可或緩! 己七取譬世事 如今被罪,行詣公門,已是小苦,情地慞惶,眷屬恐懼,求救百端。
地獄衆苦,比于此者,百千萬倍,不得為喻。
此舉世事為喻,證明惡趣諸苦,難以忍受。
譬“如”現“今”在這世間,“被”所犯“罪”所纏,為政府所查獲,将你帶往治罪,一步一步“行詣公門”,就是政府治罪部門,論罪處罰,“已是”一種“小苦”,可是在你自己,“情(心)地”已感“慞惶”,不知要受怎樣痛苦,至于“眷屬”亦複“恐懼”異常,乃想種種方法,“求救”有關部門,或與政府相識的人,這個求救不行,另外再去求救,如是“百端”的設法,無非是減輕痛苦。
可是“地獄”所受的“衆苦”,“比于此”世間的小苦,真可說是“百千萬倍,不得為喻”,反而不覺得怎樣害怕,豈不是愚癡颠倒到極點!佛說衆生為可憐愍者,在此。
己八離罪結忏 衆等相與塵劫以來,罪若須彌,雲何聞此安然不畏、不驚、不恐,令此精神複嬰斯苦?實為可痛!是故至誠求哀忏悔。
地獄之苦既然超過人間牢獄之苦,忏主進一步的勸導我人遠離罪報說:在會求忏悔的“衆等,相與塵劫以來”,塵劫形容時間久遠,亦即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所造的“罪”惡之多,假有體積堆之起來,猶“若須彌”那樣高,實際何隻如此,誠如行願品說,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須彌就是須彌山,中國譯為妙高,相傳此山四寶所成,超過一切高山,所以稱為妙高。
既有這麼多的罪惡,“雲何”世人“聞此”地獄不忍卒聞的痛苦,竟“安然”的“不”感絲毫“畏”懼,“不”覺有所“驚恐”,“不”知有所惶怖,到了生命結束時,“令此精神複嬰(受)斯苦”,豈不“實”在極“為可痛”?由“是”之“故”,應思踏上高高的懸崖,足心感到酸澀的怖畏,立刻“至誠”懇切的“求哀忏悔”。
唯有忏悔,罪業才得消除,才不緻于受報,對于忏悔,怎可不真誠的實行?一再說到,自己造業,自己受報,若不忏悔,其罪益深! 在忏悔報障文中,先仍說到業障可畏,到此可說告一段落,下文正式忏悔報障。
戊二分列 己一忏地獄罪報 庚一忏阿鼻獄報 某等從無始以來至于今日:所有報障,然其重者,第一唯有阿鼻地獄。
如經所明,今當略說其相:此獄周匝有七重鐵城,複有七重鐵網,羅覆其上,下有七重鐵刀為林,無量猛火,縱廣八萬四千由旬,罪人之身遍滿其中。
罪業因緣,不相妨礙,上火徹下,下火徹上,東西南北,通徹交過。
如魚在鏊,脂膏皆盡。
此中罪苦,亦複如是。
此明阿鼻獄中惡相惡報:在會忏悔“某等”,自“從無始以來”,一直“至于今日,所有報障”,當然是很多的,“然”而說“其”最“重”的果報,“第一唯有阿鼻地獄”,沒有哪個果報再比阿鼻報重。
阿鼻是印度話,中國譯為無遮,或譯無救,就是無間地獄。
觀佛三昧海經第五觀佛心品說:“雲何名為阿鼻地獄?阿言無,鼻言遮;阿言無,鼻言救;阿無間,鼻無動;阿極熱,鼻極惱;阿不閑,鼻不住。
不閑不住名為阿鼻地獄。
阿大火,鼻猛烈,猛火入心名為阿鼻地獄”。
無間地獄,是在大鐵圍山之内,其中所有惡相惡報,“如”諸“經”中“所明”是這樣的,現“今當略說其相”狀,以使我人對之有所認識,生起極大怖畏,不造五無間罪業。
“此獄周匝”,亦即周圍,一重一重的“有七重鐵城”,而在此城的上空,“複有”一重一重的“七重鐵網”,好像捕鳥的“羅”網,彌“覆其”獄城的“上”面,而在鐵網之“下”,更“有”一重一重的“七重鐵刀為林”,好像人間密密的樹林。
“無量猛”烈大“火”,不斷的熾然焚燒。
直橫“縱廣”有“八萬四千由旬”這麼大。
在這獄中住滿了的,都是在世造罪之人,如經說一人固是住滿了整個大獄,無量罪人住于其中,同樣是住得滿滿的,所以說“罪人之身遍滿其中”。
雖則如此,但由“罪業因緣”,彼此“不相妨礙”,仍各有其活動的馀地。
獄中的猛火,“上”面的“火”貫“徹”到“下”面,“下”面的“火”貫“徹”到“上”面,上下火相互交徹,使諸罪人于獄中,觸處無不為火所燒。
不特上下如此,“東西南北”四面,其火亦是“通徹交過”,沒有微塵許沒有猛火狂燃。
生存于獄中的罪人,被火燒到“如魚在鏊”那樣的形質焦枯,“脂膏皆盡”。
在“此”獄“中”的“罪”人,所受的慘烈痛“苦,亦複如是”。
其城四門,有四大銅狗,其身縱廣四千由旬,牙爪鋒長,眼如掣電。
複有無量鐵觜諸鳥,奮翼飛騰,噉罪人肉。
牛頭獄卒。
形如羅刹而有九尾,尾如鐵叉;複有九頭,頭上十八角,角有六十四眼,一一眼中,皆悉迸出諸熱鐵丸,燒罪人肉,然其一瞋一怒哮吼之時,聲如霹靂。
此明獄中極為可怖的諸獄形狀。
“其”有七重鐵“城”的無間地獄,同樣有“四”大城“門”,每城門“有四大銅狗,其身縱廣四千由旬”這麼大。
狗的“牙”齒和指“爪”,其“鋒”都是很“長”的,随時利用鋒利的長爪長牙,捉諸罪人,斷頭飲血,噉食肉髓,令諸罪人,受極重苦,由于惡不善業未盡,生命不得結束,仍要繼續受苦。
銅狗的兩“眼”,猶“如掣電”,很快的看到罪人,立即利用炎熱的狗牙,食獄中的衆生身分。
“複有無量鐵觜諸鳥”,經常“奮”其兩“翼”,在鐵城中“飛騰”,由諸鐵鳥嘴距長利,飛來“噉罪人肉”,或是啄其兩目,或是吮吸其髓,或是啄罪人頭,使罪人感到苦痛難忍,隻好悲号凄叫。
獄中複有“牛頭”馬面“獄卒”,其“形”猶“如”夜叉“羅刹”而有“九”條“尾”巴,其“尾”堅硬猶“如鐵叉”,随時用這鐵叉的尾巴,将罪人戈來叉出其心,給其馀的夜叉噉食。
此如羅刹的牛頭獄卒,“複有九頭”,每一“頭上”有“十八角”,每隻“角”上“有六十四眼”,每“一”每“一眼中,皆悉迸(湧)出諸”多不同的“熱鐵丸”,以此熱鐵丸“燒”諸“罪人”身上的“肉”,使罪人的身肉糜爛破裂,痛苦萬端。
“然其”獄卒,或是“一瞋”,或是“怒”,發出如虎的咆“哮”,如師的振“吼”,其“聲”猶“如霹靂”那樣的猛烈雷聲,使諸罪人的耳朵被振得成為聾子。
複有無量無邊刀輪,空中而下,從罪人頂入,從足而出,于是罪人痛徹骨髓,苦切肝心。
如是經無數歲,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如是等報,今日皆悉稽颡,慚愧忏悔。
此明獄中的苦具無間,是說“複有無量無邊刀輪”,随時會從“空中而下”,當刀輪下來時,“從罪人”的“頂”上而“入”,複“從足”下“而出”,通過整個身體,“于是罪人痛徹骨髓,苦切肝心”。
刀輪,是說空中有種飛刀,好像車輪的形狀,能夠自動的旋轉,從空中如下雨般的飛下,将罪人斬斫成好像肉醬。
觀佛三昧海經說有十八刀輪地獄:“刀輪地獄者,四面刀山,于衆山間,積刀如磚。
虛空中有八百萬億極大刀輪,随次而下,猶如雨渧。
自有衆生,樂苦惱他,殺害衆生,命終之時,患逆氣病……氣絕命終,生刀輪上,如醉象走,堕刀山間。
是時四山,一時俱合,四種刀山,割切其身,不自勝持,悶絕而死。
獄卒羅刹,驅罪人,令登刀山,未至山頂,刀傷足下,乃至于心。
畏獄卒故,匍匐而上。
既至山頂,獄卒手執一切刀樹撲殺罪人。
未死之間,鐵狗齧心,楚毒百端,鐵蟲唼食,肉皆都盡,尋複唱活,腳着鐵輪,從空而下,一日一夜,六十億生,六十億死,如是衆多凡十八種。
此人罪故遂更增劇。
如四天王壽八千萬歲”。
經中還說彼刀輪處,有刀葉林,該刀極為鋒利,複有兩刃亦利。
刃頭向着下面,遠遠的看那刀葉林,青青的好像有葉汁,與普通水極為相似。
受苦的罪人饑渴到極點,其他同業受苦的罪人說,那兒有水我們快去,哪知到了刀葉林,由于罪人的業緣,普遍的下着雨刀,割諸罪人的身體,像這樣劈裂罪人,不是短時間事,要經無量百千年歲。
現在忏文說:“如是經無數歲”這麼久的時間,“求生”既“不”可“得,求死”亦“不”可“得”。
原因由于業力未盡,死而複生,生而複死的令受罪苦。
“如是”這麼多的苦“報”,要想将來不去感受,唯有從“今日”起,“皆悉稽颡”的“慚愧忏悔”。
到此,阿鼻地獄報已經說完,所以要說一次忏悔。
庚二忏馀地獄報 次複忏悔刀山劍樹地獄身首脫落罪報,忏悔镬湯爐炭地獄燒煮罪報,忏悔鐵床銅柱地獄燋然罪報。
除了阿鼻大地獄,還有其馀地獄,罪報亦難忍受,理應亦予忏悔。
此種先忏悔三種地獄苦報。
一、“忏悔刀山劍樹地獄身首脫落罪報”:經說有諸罪人,命終生灰河中,灰河有諸劍樹,于其諸劍樹間,有一羅刹,手執利劍,欲來傷害,罪人恐怖,走入灰河,舉足下足,刀傷其足,劍樹雨落諸刀,從罪人毛孔入,使之身首脫落,亦即頭是頭、身是身、身首分家,苦報如是。
刀山,形容地獄猶如一座高高的刀山,當罪人要步上刀山時,其刀鋒就向下,割得罪人,皮肉痛楚。
劍樹,亦有說為劍葉林,是十六遊增之一。
此樹林中樹葉,粗看等于人間所見樹林中的綠葉,可是罪人一旦入此樹林,想要在樹下休息一會,立即就有狂風,吹落滿樹劍葉,刺入罪人身中,使得肢體破碎,骨肉零落,其苦痛不是人所想像的。
二、“忏悔镬湯爐炭地獄燒煮罪報”:經說镬湯地獄的獄卒,捉到造罪的罪人,立即投入沸熱镬湯之内,令諸罪人肉爛骨糜,有說不出的痛苦。
經說爐炭地獄的獄卒,捉住造罪的罪人,立即投入黑炭燃燒的鐵爐之内,令諸罪人被其中的熾然猛火,燒得整個生命不成其形,爾時罪人受于極重痛苦,而又死而複蘇,蘇了再受同樣的苦。
試看一般俗人燒煮尚未全死的魚蝦,為生存而掙紮那種痛苦的樣子,就可想像镬湯爐炭地獄燒煮的更為凄慘! 三、“忏悔鐵床銅柱地獄燋然罪報”:鐵床亦有說為銅床的,不論鐵床銅床,都是燒得熾熱的,任何一個罪人睡在鐵床上,遍體都被燒得像焦炭一樣。
觀三昧海經說:一個在人世間犯邪淫行,作不淨業的人,死後堕到地獄的鐵床上,鐵床上有刀輪,刀輪間有鐵嘴鳥,刀輪上下斬剉其身,鐵鳥于中啄罪人目。
銅柱有說為抱柱的,亦稱為鐵柱的,就是将燒紅的銅柱,令罪人去抱它,一抱就使身體焦爛。
銅柱狀如一座火山,高有六百由旬,下有熾烈的猛火,将罪人燒得焦然,不再認識他像個什麼樣子。
忏悔刀輪火車地獄劈礫罪報,忏悔拔舌犂耕地獄楚痛罪報,忏悔吞噉鐵丸烊銅灌口地獄五内消爛罪報,忏悔鐵磨地獄骨肉灰粉罪報。
四、“忏悔刀輪火車地獄劈礫罪報”:刀輪又名飛刀,如前已說。
空中飛刀,如車輪形,又名火車地獄,或名鐵車地獄。
經說此地獄中,駕鐵火車,或為燃燒的熱鐵傷害身體,或為鐵火車輾碎身體,如此有人在鐵軌旁,為馳來火車所撞死,當然是很悲慘的。
五、“忏悔拔舌犂耕地獄楚痛罪報”:拔舌經亦說為耕舌。
有人在世,專在口業方面,造諸不同罪業,到了生命結束,堕在此地獄中,獄卒将這罪人舌頭,用熱鐵鉗拉拔出來,以諸鐵牛在其舌上耕犁,使之楚痛難以忍受。
觀佛三昧海經說:“世間自由愚癡衆生,惡口、兩舌、绮語、不義語,枉說是非,說經典過,毀論義師。
如此罪報,命終之後,堕生拔舌耕犁地獄。
獄卒羅刹,手執鐵鉗,拔舌令出,八十鐵牛,有大鐵犁,耕破其舌”。
六、“忏悔吞噉鐵丸洋銅灌口地獄五内消爛罪報”:鐵丸,是由熱鐵做成的丸子,可以作充饑用,堕入此獄罪人,如感腹中饑餓,自有獄卒,用熱鐵鉗,劈開其口,将熱鐵丸使其吞噉,從口直到五髒,皆被燒得焦爛,苦毒熱痛,呻吟号哭,仍不得飽。
洋銅地獄,又名飲銅地獄。
銅本是堅硬的物質,但以大火燒熔,就成液體銅汁。
罪人堕入此獄,有時感到口渴,自有獄卒羅刹,用熱鐵鉗,劈開其口,将燒熔的銅汁,灌入罪人口中令飲,緻使罪人五内焦裂。
正法念處經說:“複更為馀閻摩羅人,執捉問究:有何所患?彼即答言:患饑極渴。
閻摩羅使,聞彼語已,焰然鐵鉗,以擘其口,焰然鐵缽,盛赤銅汁,熱沸焰然,置其口中。
彼不相應绮語罪過,故燒其舌”。
七、“忏悔鐵磨地獄骨肉灰粉罪報”:磨是磨米、磨粉的工具,用石做成的。
地獄的磨子,是鐵做成的,所以稱鐵磨。
罪人堕入此獄,獄卒将其身體,放在鐵磨上面,然後像面那樣的磨來磨去,使罪人的骨肉,完全磨成灰粉,想像這樣罪報,是多麼的慘重! 忏悔黑繩地獄肢節分離罪報,忏悔灰河沸屎地獄惱悶罪報,忏悔鹹水寒冰地獄皮膚坼裂裸凍罪報,忏悔豺狼鷹犬地獄更相殘害罪報。
八、“忏悔黑繩地獄肢節分離罪報”:是說如世間木匠做家具,先用黑繩将所要剖開的木材,畫成一條一條的繩墨,然後照所畫的線一塊一塊的割離分開。
還有如世間極殘酷的人,不特将人殺死,而且分屍滅迹,使辦案人員不知是誰所殺。
堕此獄中的罪人,獄卒先持鐵繩在罪人身上構成圖案,然後根據構成的圖案,将其罪人予以切斷。
正理論三一說:“先以黑繩,拼量支體,後方斬鋸,故名黑繩”。
世人殺人,特别是分屍滅迹的人,将來定會堕入此獄。
九、“忏悔灰河沸屎地獄惱悶罪報”:灰河,經亦說名燒腳,為十六增地獄之一,俱舍說為煻煨增。
亦有譯名熱灰園。
是說罪人在八熱地獄受夠痛苦,想拼命逃出,見到外面的熱灰,以為是平坦空地,心想我應去那裡,哪知當腳剛踏進熱灰,皮肉立被燙爛,但是随其舉足,腳上皮肉還複,如是像這樣的,熱灰或至于膝,或至于臍,或至于頸,乃至整個身體沒入不現。
經說此獄,“長二百由旬,廣十二由旬。
下有利刀,岸上劍樹,滿中猛火,厚十二丈。
複有融灰以覆火上,厚四十丈……此人罪報,氣絕命終,生灰河中。
諸劍樹間,有一羅刹,欲來傷害,是人恐怖,走于灰火,舉足下足,刀傷其腳,劍樹雨刀,從毛孔入,羅刹夜叉,叉其心出,躄地悶死,尋複還活”。
沸屎,燒得沸騰的便屎,其氣既然很熱,臭味亦極難聞,以緻苦惱迷悶。
亦是十六遊增之一。
俱舍稱為屍糞增,舊譯名為死屍園。
我在俱舍論頌講記中說:“從煻煨地獄逃出的有情,又遇着屍糞地獄。
于此獄中,盡是堆積的死屍與糞穢,裡面有一種名叫娘矩吒的毒蟲,口如鋒針,身白頭黑,當有情來到這裡,就為這些毒蟲鑽入皮膚,吮吸血髓,使人如置身于鋒針之上,真是苦痛不堪”。
而且在一日一夜中,有五百億生,五百億死。
十、“忏悔鹹水寒冰地獄皮膚坼裂裸凍罪報”:經說此獄,冰天雪地,寒冷異常,衆生于中,受極嚴寒凍冷痛苦。
大樓炭經說:“有泥犁名寒冰,縱廣二萬裡。
人悉入其中,風周匝四面起寒冰,吹人身肌膚皮肉,筋骨入髓中,因是之故,便于中死”。
觀佛三昧海經說:“寒地獄者,八方冰山,山十八鬲,複有十八諸小冰山,如頗梨色。
此等寒冰,滿冰山間。
如凡蓮華,高十八由旬。
上有冰輪,縱廣正等十二由旬。
如天雨雹,從空而下。
世間自有無慈心者,劫奪無道,抄盜剝脫,凍殺衆生。
此人罪報,命終……氣絕,生冰山上。
既生之後,十八冰山,如以扇扇,一切寒冰從毛孔入。
十八鬲中,遍滿一鬲,剖裂劈坼,如赤蓮華。
冰輪上下,遍覆其身,八方冰山,一時俱合……如是十八鬲中,無不經曆。
此寒地獄,壽命歲數,如四天王日月,八千萬歲”。
結成寒冰的是鹹水,所以稱為鹹水寒冰地獄。
在此獄中,罪人裸體,凍得皮膚坼裂。
十一、“忏悔豺狼鷹犬地獄更相殘害罪報”:豺狼都是性極兇猛的食肉獸類,人遇到了亦難免遭殃。
人在世間造諸罪惡,命終堕入此類地獄,經或說為火狼地獄,亦有說為狐狼地獄。
起世經說:“狐狼地獄,亦廣五百由旬。
是諸衆生,入此獄已,惡業果故,于地獄中,出生狐狼,嚴熾猛惡,睚喍号吼,所出音聲,甚可怖畏。
齧地獄諸衆生身,所有肌肉及諸筋脈,腳踏口掣脔而食之,爾時罪人受極重苦”。
鷹犬,是獵人畜以獵取禽獸用的一種兇猛的禽類,其性是很兇悍的。
有人在世造諸罪惡,命終以後堕入此獄,受諸種種難忍痛苦。
鷹犬地獄,又名火狗、銅狗、鐵狗等名。
起世經說:“灰河兩岸之上,所有諸狗,其身煙黑,垢污可畏,睚眦嗥吠,出大惡聲,噉彼地獄衆生身分,舉體支節,所有肌肉,段段齧食,不令遺馀。
彼人在中,受嚴切苦,乃至受于最極重苦,未得命終,乃至未盡惡不善業。
往昔人身及非人身,有所作者一切具受”。
觀佛三昧海經更詳細說:“于其四角,有四大銅狗,其身廣長,四十由旬,眼如掣電,牙如劍樹,齒如刀山,舌如蟻刺,一切身毛,皆出猛火,其煙臭惡,世間臭物,無以可譬。
有十八獄卒,頭羅刹頭,口夜叉口,六十四眼,眼散迸鐵丸如十裡車。
狗牙上出,高四由旬,牙頭火流,燒前鐵車,令鐵車輪一一輪辋,化為一億火,刀鋒刃劍戟,皆從火出。
如是流火燒阿鼻城,令阿鼻城赤如融銅……銅狗張口吐血在地,舌如鐵刺,舌出之時化無邊舌,滿阿鼻獄”。
在此獄中,受銅狗、鐵狗、火狗之所毒害,而豺狼傷害于犬,犬亦傷害于豺狼,所以說“更相殘害罪報”。
雖說是狼犬相害,而實罪人受無量苦。
忏悔刀兵距爪地獄更相搏撮斫刺罪報,忏悔火坑地獄炮炙罪報,忏悔兩石相磕地獄形骸碎破罪報,忏悔衆合黑耳地獄解剔罪報。
十二、“忏悔刀兵距爪地獄更相搏撮斫刺罪報”:距是兩地相隔,亦即所謂距離,這裡所說距爪,古德解說:“距爪者,雞距爪鷹之類。
雞距,凡刀鋒有倒刺,皆曰距。
趙廣義善為鈎距,鈎之有距,吞之則順,吐之則逆,使人入其術中而不能出”。
以其方法,鈎索人的隐情,亦即旁征暗喻的刺探審問方法,使人說出原因無法否認。
搏是搏擊,就是徒手交戰;斫是刀斬,就是用刀斬擊。
搏撮斫刺,都是受苦的狀态。
在世人與人間,有這情形發生,堕入此地獄中,罪人自得刀兵,互相搏撮斫刺,受此極重苦報。
不是有人令互相斫,而是罪業因緣所感! 十三、“忏悔火坑地獄炮炙罪報”:火坑就是地獄,地獄就是火坑,二者實為是一,因火是罪人所受的苦具之一。
如地藏經地獄名号品中,有流火、火象、火狗、火馬、火牛、火山、火石、火床、火梁、火鷹、火屋、火狼等各個地獄,受諸猛烈大火之所燃燒,都是形容地獄為火籠罩,炮炙罪人,猶如火坑。
十四、“忏悔兩石相磕地獄形骸碎破罪報”:石是石頭,如人所見山上堅硬的石塊,由于其量粗重,如人在山石間,兩人相互一磕,形骸立被碎破。
造罪之人堕入此獄,所受各種不同痛苦,就是兩石相磕被壓,使罪人的形骸,立刻粉身碎破,自然苦不堪言。
十五、“忏悔衆合黑耳地獄解剔罪報”:衆合,是八熱地獄之一。
罪人堕入此獄,獄卒立刻來追,要捉罪人受苦。
罪人深知于此,一見獄卒到來,立逃二山中間,以為可以躲避,哪知正在這時,前後忽然猛火發生,兩山相合壓榨罪人。
正理三一說:“衆多苦具,俱來逼身,合黨相殘,故名衆合”。
所謂黑耳,因為衆多苦具相合,無有絲毫空間透光,所以耳目皆成黑暗。
在此獄中,或以鋸解,或由箭剔,衆苦逼身,數悶如死。
忏悔暗冥肉山地獄斬剉罪報,忏悔鋸解釘身地獄斷截罪報,忏悔鐵棒倒懸地獄屠割罪報,忏悔燋熱叫喚地獄煩怨罪報,忏悔大小鐵圍山間長夜冥冥不識三光罪報,忏悔阿波波地獄、阿婆婆地獄、阿吒吒地獄、阿羅羅地獄。
十六、“忏悔暗冥肉山地獄斬剉罪報”:如世人殺豬殺羊等,将其肉堆積如山一樣的,然後将肉一塊一塊斬斫剉割下來。
人在世間造罪,死後堕入此獄,既是暗冥無光,複由業力幻成肉山,獄卒執刀在肉山斬剉,斬了一塊又生,使這肉山永斬不完,亦即使罪人受苦無窮。
十七、“忏悔鋸解釘身地獄斷截罪報”:意說堕入此獄的罪人,由極兇惡的獄卒,用火鋸将罪人身體,如鋸木頭一樣的鋸解,罪人如忍受不了而掙紮,則又以長釘将罪人身體釘得牢牢的,再來一節一節的鋸解,使罪人受無量的痛楚,而又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十八、“忏悔鐵棒倒懸地獄屠割罪報”:意說罪人堕入此獄,獄卒用極重的鐵棒,将罪人腳朝天頭向地的倒懸起來,再以鋒利的屠刀,割截罪人的身體,分給衆夜叉食用,如說獄卒割罪人身,使諸夜叉作豐富一餐。
如是受種種的罪惡苦惱,惡苦堅硬不可忍耐。
十九、“忏悔燋熱叫喚地獄煩怨罪報”:焦熱,經中又說為炎熱獄,是為烈火燃燒得感到無限的悶熱,熱得透不過氣來,甚之獄卒然火,燒得罪人焦頭爛額,受極嚴熾炎熱大火痛苦。
叫喚,包含嗥叫、大叫二種地獄,受猛炎大火遍燒全身,看來好像生命已經過去,但是身諸支節,随複熾燃燒炙,為猛火逼得或嗥叫、或大叫,由于在世多受冤屈而感的苦報。
而此三者為八熱地獄的三獄。
二十、“忏悔大小鐵圍山間長夜冥冥不識三光罪報”:經說在須彌山的四方八面有八山,山與山間有一海相隔,共有八海,第八海名鹹海,鹹海中建有四大部洲,圍繞這鹹海有一大山,是純鐵所成的,特名為鐵圍山,有大小的差别:圍繞一小世界,叫做小鐵圍山,圍繞一大千世界,叫做大鐵圍山。
在這大小兩鐵圍間,極其黑暗,沒有三光,如日月星,皆不能照到此兩山間。
俱舍論世間品說:“于金輪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處中而住,馀八周匝圍繞妙高山。
于八山中前七名内,第七洲外有大洲等。
此外複有鐵輪圍山,周匝如輪圍一世界”。
像這樣重重圍繞着的鐵圍山間,當然是長夜冥冥的,什麼都見不到。
生存在無光的環境中,不說見不到東西為苦,也确難以忍受的大苦,是以堕入此獄的衆生,無時不在痛苦的逼迫中。
二十一、“忏悔阿波波地獄、阿婆婆地獄、阿吒吒地獄、阿羅羅地獄”:此四地獄,皆是八寒地獄之一。
由于此中衆生,受到嚴寒逼迫,發出不同音聲,所以安立四名。
阿波波,又名臛臛婆。
俱舍論寶疏第十一說:“臛臛婆者,寒轉增故,舌不得動,但得臛臛之聲”。
阿婆婆,顯示此獄中罪人,為忍受不了寒冷,從咽喉内發出婆婆之聲。
阿吒吒,又名額哳吒,顯示此獄中罪人,受嚴寒的襲擊,發出阿吒吒、阿吒吒的音聲。
俱舍論寶疏第十一說:“額哳吒,是忍寒聲,寒增故口不得開,但舌動作哳吒之聲”。
阿羅羅,顯示此獄中罪人,由于寒冷更為增加,被逼發出阿羅羅、阿羅羅的痛苦音聲。
忏悔諸大地獄罪報,到此告一段落。
庚三總結地獄報 如是八寒八熱一切諸地獄中,複有八萬四千鬲子地獄以為眷屬。
此中罪苦,炮煮楚痛,剝皮刷肉,削骨打髓,抽腸拔肺,無量諸苦,不可聞,不可說。
南無佛。
對于地獄罪報,現在作一總結。
“如是”,指上所說各種地獄。
現在再說“八寒、八熱”地獄。
八寒地獄是:一、額部陀,譯為疱。
謂堕入此獄的罪人,受獄中的寒氣逼切,使身體凍紅僵硬發腫成疱。
二、尼刺部陀,譯為疱裂。
謂堕入此獄的罪人,進一步的受到寒氣所侵,不特凍僵成疱,且使所凍成的疱裂開。
三、額哳吒,即阿吒吒,上已解說。
四、臛臛婆,五、唬唬婆,上亦解說。
六、嗢缽羅,譯青蓮華。
謂堕入此獄的罪人,身體凍得如青蓮華那樣。
七、缽特摩,譯紅蓮華。
謂堕入此獄的罪人,身體凍得如紅蓮華那樣。
八、摩诃缽特摩,譯大紅蓮華。
謂堕入此獄的有情,身體凍得如大紅蓮華那樣。
八熱地獄是:一、無間地獄,就是阿鼻地獄,前已依文解說,現在說五無間。
地藏經觀業緣品說:“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有間斷,故名無間。
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
三者、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
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
五者、若堕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在此獄中所受苦報,不說短時期間無法說盡,就是以一劫時間也不能說盡。
二、黑繩地獄,三、等活地獄,四、衆合地獄,五、号叫,六、大叫地獄,七、炎熱地獄,八、極熱地獄,在前已解,不再重說。
八寒地獄,沒有遊增;八熱地獄,尚有十六遊增,因每一獄,各有四門,而每一門,各有四獄,就是煻煨、屍糞、鋒刃、烈河。
每獄各有四增,四四合為十六增地獄。
增之所以為增,依俱舍論解說:“從本地獄出來的罪人,剛剛才受過很大痛苦,不料現在又重遭此苦,所以說名為增”。
依順正理論說:“在此十六中受苦增劇,超過了本地獄;或在此中所受的種種苦,其苦具的種類之多,真是不可勝數,所以說名為增”。
堕入八大地獄的罪人,由在人世間做人,自己造作五逆十惡所感;堕入遊增地獄的罪人,由在人世間做人,教他造作五逆十惡所感。
在此“一切諸地獄中,複有八萬四千鬲子地獄以為眷屬”。
古德說這麼多的地獄,是“與大獄相為表裡,互為分屬,合此衆苦而成大獄,故曰眷屬,大小獄相合而成,如人之有大小眷屬”。
于“此”諸地獄“中”,所受“罪苦”又是怎樣。
“炮煮痛楚”;炮是将生命放在鍋裡煎熬,煮是用火烹燒生命,不論是炮是煮,都是極為痛楚,有識生命難忍。
“剝皮”,是剝去生命的外皮,“刷肉”,是刷淨生命的内肉,“削骨”,是用刀削刮生命皮肉間的骨頭,“打髓”,是敲打生命骨中的脂肪,“抽腸”,是将生命内的大小腸抽出,“拔肺”,是将生命内的肺髒拔起。
如是“無量諸苦”,既“不可聞”,聞了使人感到毛骨悚然,亦“不可說”,說了即使說一劫亦不能盡。
大獄及小獄,受苦不同,但大地獄,總說到牛頭獄卒、馬面夜叉,以及有百千種業道之器,但無非是銅、是鐵、是石、是火。
然牛頭及諸受苦之具,并不是由天對罪人的懲罰,亦不是由人給與罪人的受苦,而是由罪人所造的業力所感,這決不能怨恨老天對你不公,亦不能恨人增加自己的痛苦,而當受諸痛苦無法忍受時,應多多的反省自己為什麼造成這麼多的罪惡?為什麼沒有想到會要受罪惡的報應,是以應該醒醒自己頭腦不再造惡! “南無佛”,這是忏主為衆發出念佛之聲,經說:“念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忏主感于衆生在地獄中受諸痛苦,以至極的悲恸之情,念聲“南無佛”,以期為衆生滅除一些生死重罪!衆生所受一切苦惱,無非是由無始惡業因緣所感,應當求哀忏悔,願乞離諸苦惱! 庚四願同衆滅罪 今日在此中者,或是我等無始以來,經生父母一切眷屬,我等與彼命終之後,或當複堕如此獄中,今日洗心懇禱,叩頭稽颡,向十方佛,大地菩薩,求哀忏悔,令此一切罪報畢竟消滅。
如上所說地獄之苦,其受苦的罪人,似乎都是一般衆生,說來與我們并不怎樣相關,殊不知“今日在此”地獄“中者”,從我們的生命長流看,“或是我等無始以來,經生父母一切眷屬”。
因在無始的生死狂流,現在堕入無間地獄或其他地獄受苦的罪人,很多曾經是我們多生受生的父母,或是有相當關系的眷屬,我們對他們的受苦,能不有動于衷?能讓他們就這樣長期的在地獄中受苦?能不思以有所濟拔?再說“我等”現在是人,且是學佛的人,但“與彼”諸同志善友,到了“命終之後”,說不定“或當複堕如此獄中”,能不對未來生命有所考慮,使不堕入此諸獄中受苦?想到這些應當怎樣?唯有從“今日”起,“洗心”革面“懇”切祈“禱,叩頭稽颡”,敬“向十方”諸“佛”,十方“大地菩薩,求哀忏悔,令此”地獄所有“一切罪報,畢竟”得到“消滅”,以免受此罪報! 庚五願離苦得樂 願承是忏悔地獄等報,所生功德,即時破壞阿鼻鐵城,悉為淨土,無惡道名;其馀地獄,一切苦具,轉為樂緣,刀山劍樹,變成寶林,镬湯爐炭,蓮花化生,牛頭獄卒,除舍暴虐,皆起慈悲,無有惡念,地獄衆生,得離苦果,更不造因,等受安樂,如第三禅,一時俱發無上道心。
忏悔地獄等報,不特罪報忏除,且可發生功德。
現“願承是忏悔地獄等報,所生”種種“功德”,仗此功德之力,“即時”能夠“破壞阿鼻”地“獄”周匝八萬馀裡的大“城”,其城雖是純鐵之所構成,但立刻變成“悉為”清“淨”國“土”,于斯清淨國土,再“無”三“惡道”的“名”稱。
至于“其馀地獄”所有若銅若鐵若石若火“一切苦具”,再也不能用以逼切罪人,悉皆“轉為”快“樂”之“緣”。
如原來的“刀山劍樹”,是令罪人受諸痛苦,現在悉皆“變成寶林”,人皆于此寶林受諸快樂,原來是“镬湯爐炭”用以燒煮罪人,現在悉皆變成蓮池,使人于中“蓮花化生”,原來的“牛頭獄卒”,是極兇狠惡毒給與罪人種種痛苦的,現在悉皆“除舍暴虐”,不再如過去那樣的對待罪人,不特如此,且“皆”生“起慈悲”之心,“無有惡念”,要使罪人,受這樣那樣的痛苦。
從此,堕入“地獄”的“衆生”,皆“得”遠“離”一切“苦果”,“更不造”作罪惡之“因”,齊“等”的“受”到“安樂”,其樂是世間最殊勝之樂,樂“如第三禅”的快樂,人間任何哪種快樂,不能與第三禅樂相比。
不特如此,而且不論在地獄中的衆生,或是現在在壇忏悔的人,“一時俱發無上道心”。
認為衆生在世間受這樣多的痛苦,唯有無上菩提之心,給與諸方救拔,始能使諸衆生離苦得樂,不發大菩提心,無法濟拔衆苦。
庚六禮諸佛聖僧 忏悔已,至心信禮常住三寶。
南無毗盧遮那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彌勒佛,南無龍種上尊王佛,南無龍自在王佛,南無寶勝佛,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南無袈裟幢佛,南無師子吼佛;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地藏菩薩,南無大莊嚴菩薩,南無觀自在菩薩。
此在前面,都已講過,不再解說。
己二忏三惡道報 庚一承前起後 禮諸佛已,次複忏悔已忏地獄報竟。
今當忏悔三惡道報。
“禮”敬“諸佛”及諸大菩薩“已”,其“次複”再“忏悔”。
因上雖“已忏”悔“地獄”罪“報”究“竟”,現“今當”再“忏悔三惡道報”。
經中向來說有三善道、三惡道的六道。
三善道,是天、人、阿修羅;三惡道,是地獄、餓鬼、畜生。
但阿修羅,有時說為惡道,三惡道就成四惡道,所以現在所忏悔的三惡道報,除去地獄,當然是指畜生、餓鬼、修羅。
庚二引經總明 經中佛說: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猶不稱意。
但世間人,忽有急難,便能舍财,不計多少,而不知此身,臨于三途深坑之上,一息不還,便應堕落,忽有知識,勸營功德,令作未來善法資糧,執此悭心無肯作理。
夫如是者,極為愚惑。
何以故爾?經中佛說:生時不赍一文而來,死亦不持一文而去,苦身積聚為之憂惱,于己無益,徒為他有,無善可恃,無德可怙,緻使命終,堕諸惡道。
是故今日歸依三寶至誠忏悔。
此是引經總明造業因緣理當忏悔。
人之所以造罪,實由多欲而來。
如遺教“經中佛”對諸比丘“說”:“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隐之處”。
“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
接着又說:一個“知足”的“人”,“雖”然是“卧”在“地上”,并不感到是苦,“猶”以“為”很“安樂”,但是“不知足”的人,“雖”然是“處”在“天堂”,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要什麼有什麼,“猶”覺種種“不”能“稱”心滿“意”,想想這不是自讨苦吃是什麼?不唯如此,真正不知知足的人,即使相當富有,如有上億的财産,但仍感到這樣不夠,那樣不夠,好像還很貧窮的樣子,想盡辦法謀求财利,可是知足的人剛剛相反,在富有人看來,他相當的貧窮,但他本人卻認為很富有,不愁吃不愁穿不愁用,有什麼貧窮可言?試看世間不知足的人,對于五欲必然多求,貪求錢财,就為錢财牽你到東到西,貪求名聞,就為名聞牽你到東到西,如是常為五欲所牽,還有什麼快樂可言?不特我佛說為可憐愍者,亦為知足之人之所憐愍!在他或以為很有辦法,而實是最極愚癡無智的。
大經說:“知足之行,諸佛所贊,應終身歡喜奉行”。
佛陀慈悲,苦口婆心,對此諸多開示,聽者亦有體會,但到實際情形,似又立即忘記,對于世間名利,總是求求不已,從不感到滿足,因而苦惱多多,但這多諸苦惱,不是别人給你,是從多求而來,“若欲脫諸苦惱”,應如佛說,“當觀知足”,唯有知足,才是世間最快樂的人!遺教經說:“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
少欲之人,則無谄曲以求人意,亦複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馀,常無不足”。
少欲知足,對人有這麼多的好處,為什麼人總不能少欲知足? “但”是“世間”一般“人”們,在安定生活中,“忽”然“有”了什麼“急難”。
如身體突然有了極嚴重的疾病,不迅速的予以治療,會有生命結束危險,或是在事業上犯了官非,财産有全部充公的可能,諸如此類的急難之事,可說是很多的。
為了挽救生命的死亡,為了官非的早日結束,要他花費多少錢都舍得,決不為此感到肉痛,所以說“便能舍财不計多少”。
像這樣的人,在現實世間,不是随時随地都可見嗎?然“而”大多數人,就“不知此身”在人間造了很多罪惡,面“臨于”地獄火途、畜生血途、餓鬼刀途的“三途深坑之上”,隻要呼吸的“一息不還,便應堕落”三途,受諸痛苦逼迫。
正在這個時候,“忽”然有位大善“知識”,為了挽救他落于深坑,長期的不得出來,就來“勸”他多“營(造)一些“功德”,并“令作”習“未來善法資糧”,以便将來走上光明大道,或是生天,或得解脫。
可是他為“執此悭”吝之“心”,無論善知識怎樣勸導,總是“無肯作”諸功德,修諸善法之“理”。
認為現在我所擁有的錢财,是我辛苦得來,假定作諸功德,我的錢财豈不日漸減少?況且我的錢财留為自己享用,為什麼要去修諸功德?“夫如是者”,是說像這樣的人,不肯接受善知識的勸告,不願遵照佛陀的指示去行,不能不說“極為愚惑”,就是愚癡到極點! “何以故爾”是問,即問世人為什麼這樣愚癡?“經中佛”對諸弟子說:一個生命“生”到這人世間“時”,根本“不”曾“赍”(持)着“一文而來”,到了生命“死”的時候,“亦不”曾“持”帶“一文而去”,真是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為什麼不肯多做功德?試看一個初生的嬰兒,可曾帶着什麼東西來?生下來就哭,是因一絲不挂的感到寒冷。
到了生命結束時,不說貧窮困苦沒有地位的人,帶不走分文,就是很有地位,富有天下,甚至貴為帝王,或是現在國家領導層,到了一口氣不來鼻孔朝天時,又能帶着一些什麼而走?還不是空空的雙手而去! 現在常聽悭吝不舍的人說,不要以為錢是容易來的,不知吃了多少辛苦,經過很久時間積聚,自己及家人舍不得穿着,省吃儉用,才儲蓄了這麼一點,所以說“苦身積聚”,有了幾個錢後,單是為了保存,心常“為之憂惱”,不知怎樣處理是好,終身碌碌為财而忙,但到最後又帶不去,“于己”可說完全“無益,徒”然“為他”所“有”。
平時悭吝不肯修諸功德,到了命終之時“無善可”為己“恃”,生命在時隻知儲蓄,從來不肯作諸福德,到了生命快要結束,“無德可”為己“怙”,真正到了命終以後,唯有走上惡趣一途,所以說“緻使命終堕諸惡道”。
悭貪罪報是很重的,不知不說,現既知道,又當怎辦?“是故”應從“今日”開始,誠心誠意的“歸依三寶”,懇切“至誠”的求哀“忏悔”,忏使罪報清淨。
己三忏畜生道報 次複忏悔畜生道中,無所識知罪報,忏悔畜生道中,負重牽犁償他宿債罪報,忏悔畜生道中,不得自在為他斫刺屠割罪報,忏悔畜生道中,無足、二足、四足、多足罪報,忏悔畜生道中,身諸毛羽鱗甲之内,為諸小蟲之所唼食罪報。
如是畜生道中有無量罪報,今日至誠皆悉忏悔。
上面總明悭貪苦報忏悔,已經告一段落,從此别開三惡道報,次第披陳忏悔,現在先忏悔畜生道報。
畜生,又名旁生,因為形旁,而行亦旁,因行旁故,其形亦旁,所以名為旁生。
一般說為畜生,婆沙論說,生是衆生,此類衆生,橫行,禀性愚癡,不能自立,為他畜養,所以名為畜生。
畜生之所以得名畜生,原因過去在做人時,造作增上愚癡身語意惡行,其性極為暗鈍,對于一切無所識知,所以現說“忏悔畜生道中無”知無“識罪報”。
作為一個生命,最要是有識知,如果不識不知,完全為他驅使,那是相當苦的,所以對此罪報,應當力求忏悔,否則,長期下去,很難有得解脫一日。
複“忏悔畜生道中”的衆生,一切“不得自在”,随時“為他斫刺屠割罪報”。
原因過去在做人時,仗于自己有大勢力,不特對諸畜生役使不停,就是對人亦複随時驅使,從來不知讓人及畜生有所休息,是以感受畜生果報,自然也就不得自在,或者為他砍斫其頭,或者為他刺戮其頸,或者為他屠宰四肢,或者為他分割身肉,如是受到千刀萬切,想想這是多麼痛苦! 複“忏悔畜生道中”的衆生,有的是“無足”的,有的是“二足”的,有的是“四足”的,有的是“多足”的種種不同“罪報”。
無足的,在陸地有蚯蚓等,在水中有鳗鳝等。
二足的,空中有鳥雀鸠鴿等,陸行有雞等,陸海兩栖的,有鵝鴨等。
四足的,在陸地走的,大如牛、馬、驢、騾、駱駝等,小如犬、羊、貓、鼠、兔等,在水中遊的,有龜、鼈等。
多足的,如蜈蚣、百足、蝦、蟹等。
是諸畜生所感受的這種果報,都是相當的不理想,但亦由于業力之所招感,現在我們生而為人,或多或少的曾造此罪業,要想将來不受此報,現在就得竭誠忏悔。
複當“忏悔畜生道中”的衆生,“身”中長有很多的“毛”,而毛長得長的如獅、象等,或有身中長有很多的“羽”,而羽長得長的如鳳凰等,或有身上長有很多的“鱗甲”,而鱗甲長得長的如龍蛟等。
雖則如此,但是在各“内”,生有很多小蟲,“為諸小蟲之所唼食”。
唼食,是聚食的意思,亦即小蟲在内吃這些動物的身肉所發出的一種聲音,不用說,被食的獅、象等,亦會感到痛癢的辛苦,但此亦由業所招感,吾人在生命曆程中,自也曾經造過這些罪業,現在應該至心忏悔,以求未來不受此報。
“如是畜生道中”,是“有無量”無邊那麼多的“罪報”,上來不過略舉幾種。
不論所造畜生罪報有多麼多,“今日至誠”懇切的“皆悉忏悔”,不容有絲毫的罪業存在,将來自然不會感受這樣的罪報。
世間有很多愚癡不信因果的邪見者流,往往作颠倒的邪說:在這現實人間,人有貴賤差别,誰都可以知道,是極平常的事,而人畜的不同,亦是世間事實,人畢竟是人,畜畢竟是畜,沒有如佛所說,人死以後為畜,畜死以後為人,如是說法不對。
一個人愚癡到連佛說的話都不信,将來堕入畜生道中無疑!經說畜生的種類是有各式各樣不同,而皆由于差别業因所感,吾人不可不信! 如為舍利弗弟子沙彌均提,就是由狗轉生為人而為羅漢果的。
經過是這樣的:有次舍利弗獨行乞食,婆羅門見而問道:尊者獨行是不是還沒有沙彌?舍利弗答言:我确還沒有沙彌,你家如有兒子,可以作我沙彌?婆羅門說:現我有個兒子,名叫均提,但是年紀還小,不能為你遣使,到他稍為長大,當給尊者為沙彌,可由尊者自由使喚。
均提長到七歲,實踐前言,給舍利弗為沙彌,舍利弗接受度其出家,帶到給孤獨園成為沙彌,為均提說法,使之心開意解,而成阿羅漢果。
所有功德皆備。
在他得到阿羅漢果以後,運用自己的智力,觀察自己的過去,看看曾經造過什麼善行,現在得以遇到聖僧,為其教化而得聖果?一觀以後,發現自己過去,曾經做條餓狗,承蒙和尚慈悲救濟,使我現生能得人身,又蒙度化而得道果,于是歡喜之心内發,我師對我恩重如山,如不報答怎麼對師?決定在未入涅槃前,當盡形壽獻身侍奉,隻做沙彌不受大戒。
為此,佛對阿難說:在過去世迦葉佛時,均提就曾從佛出家,少年時候聲音美好,對于贊呗特别善巧,無人不樂聽其贊呗。
當時另有一位老僧,雖已證得阿羅漢果,但是音聲極為濁鈍,更不善于贊呗念誦。
當時那個年少比丘,仗持自己音聲美好,見到羅漢加以诃斥,诃斥之聲猶如狗吠,是非常不禮貌的。
年老比丘憐彼造重口業,就叫他到自己面前,然後對他說:你認不識我?老實告訴你:我是已證阿羅漢的聖者,不是普通的凡夫老比丘!年少比丘聽到老比丘這樣說,立刻感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