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從越祇國到毗舍離國

關燈
佛陀有一次離開王舍城的耆阇窟山,度過恒河進入越祇國,在那邊說教的次數很多,經過很多的鄉村,又經過很多的市鎮,佛陀知道以應身佛陀住世度化的因緣,總要有完的時候,佛陀很想把要教示的完全教給大家。

     佛陀在越祇國教化以後,曾把住在越祇國的比丘集合起來作過一次訓話,無非是叮咛大家學道,要記好并遵守聖戒、聖定、聖智慧、聖解脫的四種微妙之法,然後轉道毗舍離國去時,又先在巴連弗城說法。

     巴連弗城的佛教信者,聽說将近八十歲的佛陀,法駕親自前來說法,想要逢佛陀的人,不分遠近都抽暇趕來。

    佛陀端坐在一棵樹下,見到佛陀圓滿之相的人,沒有一個不感動,沒有一個不向前緻最敬禮。

     信者們商量,臨時搭一個帳蓬作大講堂,敷設法座,請佛陀說法,佛陀很歡喜接受他們的善意。

     佛陀在臨時的大講堂中對大衆說法道: “信仰我的教法的信衆們!你們信奉我的教法,第一要皈依三寶,皈依佛陀、教法、僧伽,才是佛教的信徒。

    皈依三寶以後要嚴持五戒,不亂殺、不亂取、不亂淫、不亂說、不亂吃,是為五戒。

    受戒的人有五種功德:第一是所求皆能如願,因為不正當的不求,第二是所有淨财益發增加,第三是到甚麼地方都能獲得衆人愛敬,第四是美譽傳播四方,第五是死後得生天上;守此五戒者若再加多培植福德因緣和念佛,便能往生不退轉的西方極樂世界。

    若是不念佛又再犯戒,有五種損失,第一求财不能順利,第二就是得财也易散失,第三到處受人輕視,第四惡名到處傳遍,第五身壞命終之時堕落地獄。

    ” 除此以外,佛陀又說些善因善果,惡因惡果的教理,增強他們的信心,佛陀的觀機說教,聽的人沒有一個不感激。

    佛陀說完法後,大家都戀戀不舍的不肯解散,他們怕将來再不能逢到佛陀。

     等到大家散去以後,已是更深夜靜,佛陀帶着阿難就在臨時的講堂中進入禅定。

     第二天早晨,阿阇世王派大臣雨舍來訪問佛陀。

     因為阿阇世王和越祇國因不愉快的事在一氣之下想發動戰争,為了對戰事有必勝的把握,阿阇世王想知道越祇國的情形,很多的臣下告訴王說,佛陀在越祇國說法很久,最好派人前去請問佛陀。

     雨舍大臣奉了王命,他想到為了要和越祇國發動戰争的事,去請問佛陀關於越祇國的情形,實在是很不恰當的事。

    但王命是如此,雨舍想不告訴佛陀關于戰争的話,隻問些越祇國的情形就好。

     大智大覺的佛陀,并不是不知道雨舍的來意,佛陀等雨舍頂禮以後,先不向他講話,對着在身旁為佛陀打扇的阿難問道: “阿難!你見過越祇國的人集合在一起談論過政治的事嗎?他們的政治是不是自由平等呢?” “我聽過他們談論政治的事,他們的政治非常自由平等!”阿難回答。

     佛陀點頭說道: “是不錯的,越祇國上下全國人民,非常團結,外國的侵略不會有勝利的把握。

    阿難!還有你聽到過嗎?越祇國的人很有教育,從來不做不法的事,一切都很合禮度,你有聽這樣的話嗎?” “佛陀!我知道越祇國的教育非常普及,無論男女老少,他們都講求知識,都很守法愛國。

    ”阿難明白佛陀的意思,順着佛陀的意思回答。

     佛陀又再點頭說道: “如果是這樣,老少都受教育,都知道守法愛國,他國的侵略,是不會勝利的。

    阿難!你還有聽說過越祇國的人民,孝順父母、和睦鄉親、尊師重道、敬老恤貧,一切都合乎義理人情的話嗎?” “佛陀!我知道越祇國的民風很厚,他們都奉行佛陀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的教法。

    ” 佛陀非常歡喜的再說道: “阿難!如果是這樣,他們的國家和人民以倫理道德行事,那就會平安幸福,不會畏懼外國的侵略。

    阿難!你還有聽說越祇國的人民,信仰宗教、恭敬沙門,全國上下都講究道德的話嗎?” “佛陀!我聽說過的,越祇國的人民對佛陀的教法有着甚深的信仰,相信因果,受持五戒。

    ”阿難知道佛陀的心,他不考慮的回答。

     佛陀像是沒有别人在身邊,又叫阿難道: “阿難!假使是這樣,越祇國一定是國泰民安,他國的侵略者如要發動戰争時,定有甚多的顧慮。

    阿難!你有聽說過越祇國的人民,不說邪語、不談妄言、家庭圓滿、清淨無缺的話嗎?” “佛陀!越祇國的人民,慈顔愛語,我是知道的,他們私人的事,隐惡揚善,公家的事,大家讨論得失。

    ” 佛陀加重語氣說道: “阿難!假使是這樣的話,公私分清,各人自愛,他國是不敢侵略的。

    阿難!你有聽說過越祇國的人,喜歡供養沙門、多做功德慈善事業、樂于布施的話嗎?” 阿難恭謹的答道: “佛陀!我們比丘都喜歡行化在越祇國,在越祇國的佛化事業,很容易推動。

    ” 佛陀慈悲嚴肅的結束對阿難的問話,佛陀再說道: “阿難!你和我到過越祇國,知道那邊的國情,你和我的意思一樣,越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