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十大比丘弟子

關燈
阿難有善良的心地,強記的智慧,肯得幫助人,所以很得到佛陀的歡心。

     佛陀常常單獨的和阿難說教,有一次佛陀住在跋耆國重閣講堂的時候,曾教阿難對三寶要有堅定的信仰,不壞信仰比嚴持戒律更是要緊。

    又有一次,阿難遵照佛陀的指示,禮拜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曾見阿彌陀佛大放慈光,他真是幸運的寵兒,他比别人更易受到佛光的庇護。

     阿難是佛陀的侍者,他常常親侍在佛陀的左右,當初大家請他出來侍奉佛陀,他曾提出三個希望要目犍連轉呈佛陀。

     第一、佛陀的衣服,無論新舊,他絕不要穿着。

     第二、如有信衆恭請佛陀到家中供養,他不能侍奉前去。

     第三、不是見佛陀的時候,他不去見。

     目犍連尊者把阿難的希望轉呈給佛陀,佛陀很歡喜的贊歎道: “阿難真是很有品格的比丘,他所提出的要求,都是避免譏嫌的預防。

    因為阿難是怕比丘們批評說,阿難是為了穿衣才侍奉佛陀的,或是阿難是為了食物才侍奉佛陀的,他知道預防,才有這樣的要求。

    信者來見佛陀的時候,佛陀說法的機緣是否成熟的時候,阿難都能夠知道,他實在是一個很聰明賢能的人。

    ” 阿難做了佛陀的侍者以後,他就經常的跟随在佛陀的身後到各地弘化,以這樣的因緣,如大海似的佛法,完全流入阿難的心中。

     佛陀的年齡漸漸的老了,有一天在布教的途中,佛陀坐在一棵樹下休息,對阿難說道: “阿難!為了挽救沉淪在苦海中衆生的慧命,布教家是什麼辛苦都不應該推辭的,你和我常在各地行化,你已逐漸養成信心、慧心、慈悲心。

    我現在渴得很,想喝一點水,你把我的缽拿出來,到那邊的河流中盛一點水來給我喝。

    ” 阿難走到河邊,過一會,空着缽回來,禀告佛陀道: “佛陀!我到那邊的河流中看過,河水很混濁不清,我聽人說,今天有很多車馬在上流渡過,所以河流中的水,盛來洗腳是可以,但絕不能夠吃,拘孫河離這裡并不遠,到那邊的地方再喝水、洗浴也可以。

    ” 佛陀又再威嚴的吩咐道: “阿難!拿水來!不要緊,你就把那樣的水拿來!” 阿難沒有辦法,隻得再去取水,不可思議的,這時候的河水澄清得如明鏡一般,阿難一見大喜,他很為佛陀的威德神力感動。

     有一天,阿難在一夜之中夢見七項希奇古怪的事,心中很驚慌,他走到佛陀的座前,照實的禀告道: “佛陀!我的心中有疑難的事要想請佛陀開示,昨天夜裡,我做了一個夢,夢本是獨頭意識的活動,或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們本不必為夢計較。

    但我昨夜夢見的七事,都是很奇怪的,所以現在要懇請佛陀慈悲為我解說。

    我所夢的七事是: “第一、我夢見大江河海,都給烈火焚燒起來。

     “第二、我夢見太陽将沒,娑婆世界上一片黑暗,我吃力的頭頂着須彌山峰。

     “第三、我夢見比丘不依佛制,披搭袈裟。

     “第四、我夢見比丘,法衣不全,踯躅在荊棘之中。

     “第五、我夢見繁茂的旃檀大樹,有很多山豬爬掘樹根。

     “第六、我夢見年幼的象子,不聽信大象之言,踐踏青青的綠草,攪濁清清的河流,大象無法,隻得避而遠去,獨至清水美草之處,象子遨遊不知,等到水草乏絕的時候,都因饑渴而死。

     “第七、我夢見百獸之王獅子死去,飛蟲鳥獸不敢接近侵食,但從獅子的身内,自有蟲出,還食獅王身上之肉。

     “佛陀!這都是些奇怪的夢,我真不明白,怎麼會做這些怪夢呢?” 佛陀聽完阿難所講的夢中七事,像有很多憂愁似的,不勝感慨的回答道: “阿難!夢境由心造,但有時夢境确是未來事情好壞的征兆。

    你夢中的七事,早在我意料之中。

    我現在分别為你解說: “第一、你夢見大海江河都為烈火焚燒,這是象征着未來僧團中的比丘,違犯佛教,取得供養,複起鬥争。

     “第二、你夢見太陽将沒,娑婆世界一片黑暗,你吃力的頭頂着須彌山峰,這是說佛陀九十日後,當入涅槃,大衆比丘,諸天人民,将要你來為他們啟受經教。

     “第三、你夢見比丘不依佛制披搭袈裟,這是說佛陀涅槃以後,未來比丘開演說經大會,持着佛陀深法,口頭宣講而不奉行。

     “第四、你夢見比丘法衣不全,踯躅在荊棘之中,這是佛陀涅槃以後,未來世中,有很多比丘沒有法衣,穿着俗人的服裝,棄戒樂俗,育養妻子。

     “第五、你夢見繁茂的旃檀大樹,有很多山豬爬掘樹根,這是說佛陀涅槃以後,未來比丘,不發心宣揚佛陀正法,隻顧為自己的生活打算,販賣如來,以經忏佛事為生。

     “第六、你夢見年幼象子,不聽信大象之言,踐踏青草,攪濁河流,最後反而饑餓而死,這是說佛陀涅槃以後,未來僧團中有持戒長老,明經比丘,教誡年少後學,講說罪福,追人如影,但年少後學之人不肯信受奉行,死後堕入地獄。

     “第七、你夢見百獸之王的獅子死去,飛蟲鳥獸不敢接近侵食,後為獅王的肉身之内,自有蟲出,還食獅王身上之肉。

    這是說佛陀住世廣說甚多經法,佛陀涅槃以後,沒有外道能壞佛陀正法,但由我的在家出家七衆弟子,自壞我法。

     “阿難!你夢中的七事就是未來佛教的症兆。

    ” 佛陀說後,那佛陀之光好像都要黯然的樣子。

     多聞的阿難,聽佛陀叙說未來聖教的前途,心中很難過! 密行第一羅侯羅 羅侯羅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密行第一! 羅侯羅是佛陀在做太子時所生,他是淨飯大王的王孫,佛陀離國出走,終于成就正覺的佛果,未來迦毗羅衛國國主的王位,本可以由羅侯羅繼承,但在有公天下主張的佛陀,對年幼孩童做萬民之主,很不以為然,所以佛陀就方便叫羅侯羅出家。

     幼童出家,佛陀的僧團中當初沒有這樣的情形,為羅侯羅出家才開出沙彌的制度,佛陀并叫羅侯羅禮拜舍利弗為師。

     羅侯羅出家隻有十五六歲的年齡,佛陀的說法,他還不能完全領受,因此他還沒有到達悟道的境界,對于新的僧團生活,他并不感到快樂,但也沒有說過不滿的話。

    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對父親的教示,唯有尊敬服從。

     羅侯羅每天早晨打掃庭院,清潔環境以後就研究修習佛陀的言教,有一天羅侯羅将外院掃除以後,回到自己的室中,就在這時,他自己的寝室為一個作客的比丘占去,把羅侯羅的衣缽都抛在門外。

     佛陀的僧團中,是有一人一室的規定,别人把自己的寝室住去,應該怎麼辦,羅侯羅感到茫然無措。

    不過幼年的羅侯羅,很懂得佛陀忍辱的教示,他沒有辦法,就癡癡站在庭院之外。

    其時忽然落起滂沱大雨,羅侯羅沒有去處躲藏,他就進入廁所,雖然空氣不好,他也安靜的端坐着,那時正有一條黑色的毒蛇從洞中爬出在廁所的上面,羅侯羅一點也沒有留神注意。

     佛陀在靜坐中忽然想起羅侯羅,很快的就走來羅侯羅住的地方看他,室内沒有羅侯羅,隻見到一位旅行雲遊的比丘,佛陀就走到廁所的地方,先咳嗽一聲,裡面也咳嗽了一聲,佛陀問道: “裡面是甚麼人?” “是羅侯羅!” “出來!我對你講話!” 羅侯羅想不到這時能聽到佛陀的聲音,趕快從廁所中出來,不知不覺的就抱住佛陀,雙目滔滔的流淚,但又知道自己用手拭去。

     佛陀明知故問羅侯羅為甚麼坐在廁所裡,羅侯羅照實的禀告,佛陀就叫他到自己住的室内。

     羅侯羅的歡喜,像是在地獄裡見到佛陀。

     年幼的沙彌,确确實實要年長的比丘照顧,佛陀以此因緣就規定沙彌和比丘可以同室。

     以後的羅侯羅,常常跟随在舍利弗的身後,舍利弗帶着羅侯羅托缽乞食,曾給佛陀批評是不淨食,因此舍利弗後來特别關懷到年輕沙彌所受的供養。

    又有一次,舍利弗帶着羅侯羅在王舍城中乞食,路上一個惡漢用沙投入舍利弗的缽裡,并且用棍棒打破羅侯羅的頭。

     舍利弗回過頭看看羅侯羅,羅侯羅現出咬牙切齒的面容,鮮血一滴一滴的流出來。

     舍利弗安慰他道: “羅侯羅!如果是佛陀的弟子,應有忍辱的精神,心中不懷嗔恨的毒,常以慈悲心憐愍衆生。

    佛陀常教誡我們,對于個人的榮辱毀譽,要能忍辱的才算行着佛陀之教。

    所以,羅侯羅!壓制着憤恨的心,嚴守忍辱,世間上沒有比這更有勇氣。

    天上人間,不管如何大的力量也不能勝過忍辱!” 羅侯羅聽完師父舍利弗的開示,走到水邊,水裡現出他的顔面,他默默的掬水洗去血迹,見到這情形的舍利弗,心中很安慰又很難過。

     羅侯羅忍耐着走到舍利弗的身後說道: “我想到剛才的疼痛,此刻已不把他放在心中,不過,這個世間上有着太多的惡人,到處都布滿了可厭的事物。

    我并不對世間生氣,隻想到這世間上沒有辦法的人太多。

    佛陀開導我們對人對世間要有大慈大悲,但世間上狂暴的人就輕視我們。

    沙門比丘守忍辱積聚高德,而狂愚的人反而輕蔑我們,他們反而尊敬那些殘酷的人。

    佛陀真理的慈悲教示,他們倒反而以為是臭的死屍。

    天降甘露給豬,豬還愛在臭的地方。

    佛陀宣講的真理,慈悲的言教,對那些兇惡的人來說,也沒有甚麼效果。

    ” 舍利弗聽後很歡喜,把羅侯羅說的話回來告訴佛陀,佛陀也很高興,很稱贊羅侯羅今天很好,說的話很對,佛陀又再說道: “不知道忍的人,就不能見到佛陀,是背法遠僧,常堕于惡道之中輪回。

    能忍惡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災難之禍。

    有智慧的人,見到深遠的因果,克服嗔心,多行忍辱,佛法的精神,佛法的真義,和世俗的看法不同。

    世間上認為珍貴的而佛法認為下賤。

    忠與佞不能相容。

    邪是嫉正的,惡的不喜歡善的,貪欲的人不高興無欲之行。

    在這情形之下,修道者唯有忍辱。

    忍是助道的增上緣,可使你早得解脫證果。

    忍像大海中的舟航。

    能夠渡一切災難;忍又是病者的良藥,可救人生命之危。

    我能夠成就佛陀,獨步三界,受人天的敬仰,是我心能安穩,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貴!” 舍利弗和羅侯羅聽佛陀這些法音,都含着眼淚,感激佛陀。

     到十七八歲的羅侯羅,性情很溫和,品行很端正,但十七八歲的少年最喜歡調皮,羅侯羅有時候也常和人開玩笑。

    他雖不是害人,但講虛妄的言語是真的。

    佛陀明明不在,國王大臣信者來拜訪的時候,羅侯羅告訴他們說佛陀在那裡,等他們去看佛陀時,羅侯羅就很開心的嬉笑。

    有一天,佛陀知道以後,特地走到羅侯羅修行的地方來。

    佛陀叫羅侯羅盛水洗腳,羅侯羅奉命把水拿來,佛陀洗後,指着水對羅侯羅說道: “羅侯羅!這盆裡的水可以喝嗎?” “佛陀!洗過足的水很污穢,不能喝的。

    ” “你就是同這個水一樣,水本來是很清淨的,好比你本來是王孫,遠離世間虛假的榮華,出家做沙門,可是又不精進于道,不清淨身心,不守口慎言,三毒的垢穢填滿在你的胸中,等于清淨的水裡有着垢穢一樣。

    ” 羅侯羅低頭不敢仰望佛陀,默默的不作聲,佛陀招呼他把水拿去倒,等羅侯羅倒水回來,佛陀問他道: “你拿這個盆盛飯來吃可以嗎?” “不可以的,佛陀!洗手足的盆是不淨的,這上面有垢穢,不能裝東西吃!” “你就是和這個盆一樣,雖然做了清淨的沙門,不修戒定慧,不淨身口意,大道之糧怎麼能裝入你的心中呢?” 佛陀說後,用腳把盆輕輕的一踼,盆就滾滾的轉起來,羅侯羅很怕的樣子,佛陀問道: “你怕盆子壞了嗎?” “佛陀!不是!盆是很粗的用物,壞了也不要緊。

    ” “羅侯羅!你不可惜這個盆,正等于大家也不要愛護你一樣。

    你出家做沙門,不重威儀,戲弄妄言,這個行為的結果,是誰也不愛護你,不珍攝你,就是到命終的時候也都不能覺悟,迷中更增加迷。

    ” 羅侯羅全身流汗,他努力的想以後要來改變改變自己的心。

     從此,羅侯羅一改既往調皮的習氣,嚴持戒律,精進修道,每日勤于密行,但始終不能開悟。

    比丘們很覺不可思議,就問佛陀道: “佛陀!羅侯羅熱心修道,小罪都不犯,怎麼不能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呢?” 佛陀堅決回答道: “守戒淨心,持身端正,一定可以證道,獲得解脫。

    ” 佛陀對羅侯羅能否覺悟的問題,沒有挂在心上。

     羅侯羅二十歲的時候,已經取得比丘的資格,有一天他和佛陀同去乞食行化的時候,佛陀告訴他說道: “世間上森羅萬象的事物,以及人的身體心念,甚至稱譏毀譽,利衰苦樂,都要作無常之想,千萬不要執着。

    ” 羅侯羅聽到佛陀這麼簡單的幾句話,廓然大悟,好像心地豁然開朗了。

    他告别佛陀,一人回到精舍中坐禅思惟。

     佛陀行化乞食歸來,走到羅侯羅坐禅的地方,佛陀又對他說道: “用慈悲的心來對人對事,心量就可以大起來,把一切衆生容納在心中,就可以滅惡,數息觀心,可以獲得解脫。

    ” 機緣成熟的時候,羅侯羅從此就覺悟了。

     對于羅侯羅的覺悟,佛陀很歡喜,很安心,好像肩上放下了重荷! 佛陀是人間最圓滿的人,不是颠倒人情的人,佛陀實在是有高度情感的聖者! 佛陀的大弟子實在不止這以上叙述的十人,而且這隻限于比丘,茲再将佛陀最負盛名的四衆弟子列之于下: 負有盛名的比丘: 法臘第一──憍陳如 姓貴第一──迦利豪陀子跋提 美言第一──羅鸠吒迦拔提 獅吼第一──賓頭盧 解脫第一──周利槃陀伽 無想第一──摩诃槃提 禅定第一──疑者離婆多 精進第一──蘇那考利毗沙 美音第一──二十億耳 所得第一──斯波離 信心第一──婆迦利 得解第一──俱絺羅 幸運第一──鸠吒陀那 詩才第一──婆耆沙 領衆第一──優樓頻羅迦葉 交際第一──迦留陀夷 無病第一──薄拘羅 記憶第一──優婆離 教誨尼衆第一──難陀迦 教比丘第一──劫賓那 負有盛名的比丘尼: 法臘第一──摩诃波阇波提 智慧第一──計摩 神通第一──蓮花色 持律第一──波吒遮羅 說法第一──法與 禅定第一──難陀 精進第一──蘇那 天眼第一──古俱羅 捷慧第一──跋陀若陀羅 信心第一──芝伽羅摩多 負有盛名的優婆塞: 布施第一──須達 說法第一──質多 供養第一──郁迦 醫護第一──耆婆 信實第一──那鸠羅 不壞信心第一──修羅庵婆多 負有盛名的優婆夷: 布施第一──毗舍佉 多聞第一──郁多羅 看病第一──須彼耶 信仰堅固第一──迦帝耳 傳三寶第一──迦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