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提婆達多叛逆遭報

關燈
陀作了弟子。

     在提婆達多派人行刺後不久,有一天早晨,佛陀走到院外,見到很多的弟子手拿木棒禅杖,集合起來,聲音很是嘈雜,佛陀問他們做甚麼,他們回答道: 『我們現在聽說提婆達多要殺害佛陀,為了保衛佛陀,以防萬一,所以才集合在這裡。

    』 佛陀微笑着告訴他們說道: 『佛陀的生命,不是用人力可以防護的,這是異教徒的作風。

    佛陀不是常常對你們這樣說嗎?如果遇到鬥争的時候,必須要有真正的準備,才不畏懼對方。

    你們用棍棒刀杖對棍棒刀杖,不是究竟的辦法,不是最好的準備。

    佛陀早就準備好,你們安心,佛陀的應身沒有到要離開世間的時候,即使将來要涅槃,佛陀的法身,仍然會永遠的活在世間上。

    你們去修道,守護自己的心要緊!』 比丘們給佛陀開示以後,非常感動,他們就慚愧的散去,雖然大家散去,但心中仍好象有甚麼人要來進攻的樣子。

    有很多修行未熟的比丘或比丘尼,都感到不能安心修道,已經覺悟的人,心中則很安定。

    人格業已圓滿,自性業已清淨的佛陀,則更鎮靜,和平常沒有一點不同。

     有修養的人,見到佛陀解脫的風度,非常佩服;沒有修養的人,都認為佛陀太軟弱,他們覺得以後總要發生大騷動,暴風雨的場面終有一天會得到來。

     佛陀和阿難有一次經過耆阇窟山的山下,适巧給提婆達多看到,他就用巨大的石塊推下來傷害佛陀,佛陀沒有躲讓,阿難則奔逃避開,大石滾在佛陀的身旁,阿難很慌張的前來問佛陀道: 『沒有甚麼事嗎?不知是甚麼人又想害佛陀,可能又是我的哥哥提婆達多,我真難為情,佛陀的處境太危險了。

    』 佛陀安祥的回答阿難道: 『阿難!用暴力或陰謀想來危害佛陀,這是不可能的事。

    你說,投石的人是提婆達多,可能是的,但也不一定。

    你不要難過,各人造業各人當,佛陀的處境不危險,我看危險的是你,你看你剛才的樣子。

    』 阿難羞澀的笑道: 『我慌張恐懼的樣子給佛陀看到了。

    』 佛陀也笑着,用手撫摸着阿難,然後又再前進。

     大石投下來,不知能否擊殺佛陀,提婆達多很是不安心,但佛陀并未把此事挂在心懷。

    佛陀對于死的這個問題,是看成太小的事,可以說死在佛陀的心中是等于零。

     可是佛陀的弟子是把佛陀的生命看成是大事。

    大家知道以後,都懇切的要求佛陀以後要留心,但佛陀若無其事似的告訴他們沒有關系。

     又有一天,佛陀和侍者阿難走在路上,忽然看到提婆達多和他的弟子迎面走來,佛陀很快的避開道路,阿難怏怏不樂的問佛陀道: 『佛陀!你為甚麼要避開提婆達多呢?他是佛陀的弟子,難道佛陀還怕他嗎?』 佛陀知道阿難心中的不平,就安慰他道: 『阿難!我不是怕他,不過不要和他相逢,何必要同愚人見面呢?我們都不要同他在一起,也不要同他辯論,他現在滿懷着邪念,如同打惡狗,惡狗更加狂暴,所以不要觸犯他,一切麻煩就會減少。

    』 阿難對佛陀的寬大很是不服,但想想也沒有别的辦法。

     佛陀雖然不要記着提婆達多,但提婆達多決意不放過佛陀,他欲陷害佛陀,是不擇一切手段。

    他知道阿阇世太子雖然相信自己,但頻婆娑羅王依然信奉佛陀,他覺得頻婆娑羅王是一個危險的人物,将來一定會與他不利,他想要打倒佛陀,一定就先要打倒頻婆娑羅王。

     因此,提婆達多就進行煽動阿阇世太子,他們陰謀計劃開創新的世界,妄想要将摩竭陀國建立一個理想的國家。

    就這樣,頻婆娑羅王被他的太子和太子的心腹之臣而拘囚獄中,并禁止一切人前往探監送飯。

    阿阇世太子接了王位,提婆達多登上國師的寶座,國中的人民心中雖懷怨恨,但給新的威力壓迫,又不得不假裝着服從。

     頻婆娑羅王給自己的太子關進獄中,又不準人送飲食給他,他雖然養了如此忤逆的兒子,但他很能看破,心中總安慰自己,這是過去的因緣。

     頻婆娑羅王越受到艱危困苦,越想到佛陀對他說過的話:「天地、日月、須彌、大海,沒有不變易的時候,有成必有壞,有盛必有衰,有會必有離,有生必有死,有樂必有苦,有喜必有憂,世間上沒有永久不變的快樂,唯有苦才是綿綿沒有盡期。

    」 佛陀的這些話在頻婆娑羅王腦海中浮現出來,好象并不光是佛陀說的話,而是世間的真實之相。

     頻婆娑羅王在獄中,不時用佛陀的真理安慰自己,佛陀曾說過:「身體是集合四大五蘊假因緣和合而成,這個虛幻的色身,就是衆生識性寄托的地方,人之死,等于還本歸源,假若沒有『我』和『我所有』的執着,即能進入涅槃,涅槃才是永遠平和的世界,比這再快樂的是沒有。

    」 頻婆娑羅王雖是這麼想,但肉體上的痛苦、死亡的恐怖,還不能說完全沒有。

    他叫監守的人向阿阇世為他傳言說,王位他是不希望再要的,阿阇世歡喜的話可以讓給他,他希望阿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