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四章 僧團中的争執與安樂
關燈
小
中
大
拿長生童子。
『長生童子後來改姓化名進入迦屍城,成為一位有名的技樂聖手,貴族豪門都很寵愛他。
有一天,給梵豫王看到時,王也很歡喜,就命他進宮侍奉左右,梵豫王很信任長生童子,護身的刀都交給長生童子執拿。
『有一次,梵豫王出獵山中,迷失路途,他和随從都失去連絡,跟随在身後的隻有長生童子。
梵豫王尋找路途,找了很久還不能尋到出路,他疲倦的就枕在長生童子的膝上閉目休息。
『這個時候長生童子心下想道:「這個惡王是一個無道的昏君,他殺害我無罪的父親,奪去我父王的國土,現在,他的生命在我的手中,真是天給我的方便,這正是給我報警雪恨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 『長生童子這麼想後,他就拔刀要殺梵豫王,但就在這一剎那,他記起父親的遺訓,他又把刀插進鞘中。
此刻梵豫王已被驚醒,他對長生童子說道:「呵!可怕!可怕!我在睡夢之中,恍惚見到長生童子來報仇,他用刀砍去我的頭。
」 『長生童子聽梵豫王說後,慢言慢語的說道:「大王!你不要恐懼,我就是長生童子!老實告訴你,當你在睡着的時候,我是想報仇的,但記起父王的遺訓,我又把刀收進鞘中了。
」 『梵豫王急忙的問道:「你的父王有什麼遺訓呢?」 『長生童子把他父親的遺訓又說一次道:「忍!忍!這就叫做孝。
不要結怨的因果,懷着毒恨的心是萬載禍患的根源!」 『梵豫王像沒有聽懂似的問長生童子道:「忍!忍!這是我知道的,但懷毒是萬載禍患的根源是什麼意思呢?」 『長生童子回答道:「我殺大王,大王的臣子必定要殺我,我的臣子也必定要殺大王的臣子,這樣殺來殺去,永遠是輪轉不止。
不若我原諒大王,大王原諒我,忍才是除禍根之源。
」 『梵豫王聽後,萬分的感激,他懊悔得喃喃自語着:「我殺了聖者,我的罪該萬死!」他告訴長生童子,他此刻衷心的願意把國家全讓給他,但長生童子卻很謙虛而莊重的說道:「大王的本國,是屬于大王所有的,我父親的國土你歸還我好了。
」 『梵豫王和長生童子就一起尋路回城。
路上,很多梵豫王的大臣迎來,梵豫王向他們試探的問道:「我問你們,假若你們相逢到長生童子的時候,怎麼對付他?」 『這些大臣,都一個個勇氣百倍的回答說:「砍他的手!」「斷他的足!」「送他的命!」 『梵豫王指着身旁的長生童子說道:「這就是長生童子!」 『大臣們非常的驚奇,一個個都劍拔弩張,準備殺害長生童子。
『不要動手!』梵豫王遏阻着,他把長生童子以德報怨的話一一講給大臣們聽,大臣都很感動,梵豫王并吩咐以後無論是誰,不準對長生童子再懷惡意。
『大臣們非常悅服,回城進宮之後,梵豫王請長生童子香湯沐浴,以王者的服裝為他穿著,讓出自己的宮殿,請長生童子坐在自己的金床之上,最後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長生童子為妻,派了很多的軍隊車馬,護送長生童子回國。
『諸比丘!你們聽了此事,不知心中作何感想?憍賞彌國的國王長壽王,自己行忍辱,具有大慈悲的心,施恩惠給他的雠人,你們應該也這樣去用功。
你們以真心的信仰,背井離鄉,割愛辭親,來探讨宇宙的真理,求證人生的實相,你們就應該要行忍辱,贊歎忍辱;行慈悲,贊歎慈悲;将恩惠布施一切衆生,宇宙的實相是一體的,不應該有你我的争執!』 佛陀雖然這麼慈悲的引事實來勸解大家不要争執,但一些喜好争執的比丘的心裡,仍然像有一大塊不能溶解,有一位比丘對佛陀說道: 『佛陀!别人譏嘲辱罵我,對我持相反的意見,叫我一句話
『長生童子後來改姓化名進入迦屍城,成為一位有名的技樂聖手,貴族豪門都很寵愛他。
有一天,給梵豫王看到時,王也很歡喜,就命他進宮侍奉左右,梵豫王很信任長生童子,護身的刀都交給長生童子執拿。
『有一次,梵豫王出獵山中,迷失路途,他和随從都失去連絡,跟随在身後的隻有長生童子。
梵豫王尋找路途,找了很久還不能尋到出路,他疲倦的就枕在長生童子的膝上閉目休息。
『這個時候長生童子心下想道:「這個惡王是一個無道的昏君,他殺害我無罪的父親,奪去我父王的國土,現在,他的生命在我的手中,真是天給我的方便,這正是給我報警雪恨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 『長生童子這麼想後,他就拔刀要殺梵豫王,但就在這一剎那,他記起父親的遺訓,他又把刀插進鞘中。
此刻梵豫王已被驚醒,他對長生童子說道:「呵!可怕!可怕!我在睡夢之中,恍惚見到長生童子來報仇,他用刀砍去我的頭。
」 『長生童子聽梵豫王說後,慢言慢語的說道:「大王!你不要恐懼,我就是長生童子!老實告訴你,當你在睡着的時候,我是想報仇的,但記起父王的遺訓,我又把刀收進鞘中了。
」 『梵豫王急忙的問道:「你的父王有什麼遺訓呢?」 『長生童子把他父親的遺訓又說一次道:「忍!忍!這就叫做孝。
不要結怨的因果,懷着毒恨的心是萬載禍患的根源!」 『梵豫王像沒有聽懂似的問長生童子道:「忍!忍!這是我知道的,但懷毒是萬載禍患的根源是什麼意思呢?」 『長生童子回答道:「我殺大王,大王的臣子必定要殺我,我的臣子也必定要殺大王的臣子,這樣殺來殺去,永遠是輪轉不止。
不若我原諒大王,大王原諒我,忍才是除禍根之源。
」 『梵豫王聽後,萬分的感激,他懊悔得喃喃自語着:「我殺了聖者,我的罪該萬死!」他告訴長生童子,他此刻衷心的願意把國家全讓給他,但長生童子卻很謙虛而莊重的說道:「大王的本國,是屬于大王所有的,我父親的國土你歸還我好了。
」 『梵豫王和長生童子就一起尋路回城。
路上,很多梵豫王的大臣迎來,梵豫王向他們試探的問道:「我問你們,假若你們相逢到長生童子的時候,怎麼對付他?」 『這些大臣,都一個個勇氣百倍的回答說:「砍他的手!」「斷他的足!」「送他的命!」 『梵豫王指着身旁的長生童子說道:「這就是長生童子!」 『大臣們非常的驚奇,一個個都劍拔弩張,準備殺害長生童子。
『不要動手!』梵豫王遏阻着,他把長生童子以德報怨的話一一講給大臣們聽,大臣都很感動,梵豫王并吩咐以後無論是誰,不準對長生童子再懷惡意。
『大臣們非常悅服,回城進宮之後,梵豫王請長生童子香湯沐浴,以王者的服裝為他穿著,讓出自己的宮殿,請長生童子坐在自己的金床之上,最後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長生童子為妻,派了很多的軍隊車馬,護送長生童子回國。
『諸比丘!你們聽了此事,不知心中作何感想?憍賞彌國的國王長壽王,自己行忍辱,具有大慈悲的心,施恩惠給他的雠人,你們應該也這樣去用功。
你們以真心的信仰,背井離鄉,割愛辭親,來探讨宇宙的真理,求證人生的實相,你們就應該要行忍辱,贊歎忍辱;行慈悲,贊歎慈悲;将恩惠布施一切衆生,宇宙的實相是一體的,不應該有你我的争執!』 佛陀雖然這麼慈悲的引事實來勸解大家不要争執,但一些喜好争執的比丘的心裡,仍然像有一大塊不能溶解,有一位比丘對佛陀說道: 『佛陀!别人譏嘲辱罵我,對我持相反的意見,叫我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