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頻婆娑羅王俗利勸誘

關燈
既已舍棄國家,又和二位大臣告别的太子,渡過恒河的急流,經過靈鹫山,進入摩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

     王舍城中的人民,見到太子那高雅奇偉的相貌和風度,有的止足而觀,有的在後面跟随,他們看到這稀世的大丈夫之相,心中都生起恭敬心。

     就在這個時候,摩竭陀國的國王頻婆娑羅王,正在宮殿的高處俯覽都市的景緻,忽然看見很多市民在對着一位年輕的沙門恭敬禮拜,他随時招來一名侍臣追問那是甚麼原因。

     侍臣很恭敬的跪在王前,答道: 『啟禀大王!傳說那一位沙門是釋種的苗裔,是迦毘羅衛國國王淨飯大王的太子,名叫悉達多,他具有世間稀有的尊相,過人的聰明,因為割愛辭親離國入山修行,現在經過我們的王舍城。

    』 頻婆娑羅王聽侍臣禀告以後,感到有說不出的驚喜,即刻命令侍臣跟随追蹤悉達多,看他到那裡去,住在那裡,然後要回來一一報告。

     侍臣奉王的使命,跟在太子身後,留心注意的察看太子的一舉一動,等到他知道清楚以後,覺得已可以回去複命,因此,趕快回來向王報告道: 『大王!那位悉達多太子,他現在已舍棄了榮華,在過着乞食的生活。

    我看他穿著破舊的法衣,端然莊重的在巷裡門前乞食,不選擇飯食的好惡,不生精粗的分别心,他用缽盛滿食物就徐徐的步向寂靜的森林。

    等他吃好以後,就用山間的清流漱口,然後端身正坐着修習禅定。

    』 頻婆娑羅王聽他的侍臣禀告以後,心下大喜,他對悉達多太子生起無比的好奇和敬仰,随即命令侍從官預備馬車,他要親自去森林中參拜悉達多。

     不久頻婆娑羅王的馬車跑到太子坐禅的地方,看到太子嚴肅的相貌像湛然不動的潭水,他趕快下車走近悉達多,向他很恭敬的行禮。

    太子此時也打開瞑閉着的眼睛,向頻婆娑羅王答禮。

    頻婆娑羅王就在太子右側的一塊石頭上坐下來,向太子問訊以後,就很誠懇的說道: 『有世間稀有威德相好的大沙門!我注意拜見你的尊容,我對你有分外的另一種情感,我知道你是一位高貴種族的苗裔,有聲名,有幸福,但我所不懂的,就是你為甚麼要出家? 『王者的光榮,就是國民的光榮;王者的家,要想曆代繁榮,必得要有聰慧能幹的太子繼承。

    現在一般人都知道太子你是文武雙全有德有威的聖王子,但是,你在這樣年少的時候,就棄國出家,真令人發生很大的疑問。

     『你舍去世間最高貴的王位,脫離了曆史悠久的光榮種族,身上穿了壞色的袈裟,終日過着乞食的生活,這叫人真是難以理解。

    本來,天下都快在你的掌握之中,你卻辛辛苦苦的求人受一餐之施,這究竟是甚麼原因呢?請你能坦白的告訴我好嗎? 『假若你以為你的父王老是在位,使你不能夠繼承,而心有不服,所以才要出家,如果我這種猜測并沒有錯的話,那麼,好,我現在自願把摩竭陀國割讓一半給你,請你也不必舍俗出家。

    假使你認為我半個國家還不夠,那你可以做我們這國家的大王,我做你的臣下也是衷心的願意。

     『請你要明白這是從我心裡發出的真實的話,一點都不虛僞,我的确為你的威容德性而深深的感動。

    不過,可能你不肯委屈受人的恩惠,那麼,我可以供給你骁勇善戰的軍隊,優良的車馬,豐實的物質,你去占領一個别的國家,這也是我誠心誠意幫你的忙。

    凡是聰明的人,一定知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機會是難得再有,時間是難得再來。

    我想,一個人如果不獲得法、威、五欲的三大寶貝,那麼,這個人的終身,也不過是徒然的勞苦罷了。

     『人若崇法而忘了威,人間對你将不會重視與恭敬;有威而無法,則又容易招引仇嫉與反抗。

    有法有威,而沒有五欲的歡樂,那到底還不能得到人生的情趣! 『所以,具備法與威以及五欲,别人因羨慕你的五欲而才恭敬你,你的盛德才能流布宣揚,也才能實現你自己的主張。

     『你現在的生活,把威舍棄了,把五欲遠離了,隻求一個渺渺茫茫的法,你不過是徒然使自己受苦罷了。

    我現在看到你如此希有的尊容,相信你一定是振霸人天的大人物!我講的都是至誠之言,我決不是用王者的權力來挽留你的。

     『我看到你出家的相好,心中不覺生起恭敬,我聽說你要去修學苦行,因此才感到非常的同情。

    你現在是過的行乞的生活,那麼,我就以我的國土供養給你。

     『在少壯的時候,應該要享受五欲的快樂;在中年的時候,要儲蓄财寶;到了年老的時候才再去求法。

    若是年輕的時候求法,最後終不免要為情欲所壞的。

    因為在年輕的時候,有着很豐富的熱情,心輕易亂,終究是很難得到法。

    若是老時求法,就不會有這種現象發生。

    因為老年的時候,欲望、氣力,都已逐漸的衰弱,這才能自然生起随順樂法的心。

     『希望你接受我的摯誠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