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淨土法門與修行利益

關燈
定可以往生。

    且依諸祖成規,念六字名号,切勿以多少計。

    須知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即此一名,即圓攝十方三世一切佛号,何止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耶?(《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87頁 複陳其昌居士書) 【154】此間發心念佛,西方七寶池中就生一朵蓮花嗎? ●衆生願生西方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召感彌陀慈悲誓願攝受心。

    兩心相應,西方七寶池中,即生一朵蓮華。

     夫衆生之心,與阿彌陀佛之心,觌體相同,若以信願憶念相感,必緻彌陀慈悲誓願攝受。

    故此間發心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七寶池中,即生一朵蓮華,倘精進不退,則其華漸見廣大,待至其人臨終,佛與聖衆,即執此華,接引往生。

    宋荊王夫人,笃修淨業,姬妾使侍,無不率行,有一姬妾,無疾化去,夫人夜夢亡妾,殷勤緻謝。

    又引其西行,見一寶池,其量廣大,中一大華,光明殊勝。

    妾曰,此夫人生處也,其中周圍所有之華,皆蒙夫人教,及展轉相教以發心者。

    夫人醒已,悲喜交集,未幾,值誕生日,念佛立化。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六第1219頁 汪含章夫人往生記) 【155】淨土法門的易行和利益體現在哪裡? ●專仗佛力往生,其所得之益,比業盡情空者,高超多多。

    可見淨土法門之殊勝。

     須知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門。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

    逆惡凡夫,亦可預入其中。

    一切法門,不到業盡情空,不能了生脫死,以唯仗自力故難。

    念佛法門,若具真信切願,即可超凡入聖,以專仗佛力故易。

    一得往生,其所得之益,比業盡情空者,高超多多。

    此之法門,無論老幼男女,貴賤賢愚,士農工商,在家出家,皆應修持。

    不唯不礙一切職業,而且能助一切職業得易成就。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二第978頁 海門汲浜鎮助念往生社緣起) 【156】為什麼說佛法真利益多被愚人所得? ●老實頭颛蒙念佛,以真信切願,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之誠,必能與佛感應道交,親蒙接引,即得帶業往生。

    淨土之妙,妙在于此。

    大聰明人,每每不能望其肩背者,多緣自恃聰明,縱有佛力不肯倚仗,卒緻長劫輪轉,了無出期,可不哀哉。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

    于在家人,更為要緊。

    以在家人,各有職業,不易參研宗教等法。

    唯此念佛一法,最為契理契機。

    老實頭颛蒙念佛,念到業盡情空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如來藏妙真如性,悉皆觌體全彰。

    待至臨終,定登上品。

    其或根機陋劣,未能業盡情空。

    然以真信切願,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之誠,必能與佛感應道交,親蒙接引,即得帶業往生。

    淨土之妙,妙在于此。

    不識此義,縱令參禅得髓,看教明心。

    倘有絲毫惑業未盡,仍然生死輪回不得出離。

    且莫自恃,緻令愚夫愚婦念佛求生西方,遂得帶業往生者所憐憫。

    嗚呼!真利益多被極庸愚人得。

    大聰明人,每每不能望其肩背者,多緣自恃聰明,縱有佛力不肯倚仗,卒緻長劫輪轉,了無出期,可不哀哉。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第615頁 淨土篇序) 【157】往生以後有什麼勝緣資成道業? ●一得往生,則定慧不期得而自得,煩惑不期斷而自斷。

    親炙乎彌陀聖衆,遊泳乎金地寶池。

    仗此勝緣,使帶業往生者直登不退,斷惑往生者速證無生。

     若依念佛法門,生信發願,念佛聖号,求生西方。

    無論出家在家,士農工商,老幼男女,貴賤賢愚,但肯依教修持,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

    一得往生,則定慧不期得而自得,煩惑不期斷而自斷。

    親炙乎彌陀聖衆,遊泳乎金地寶池。

    仗此勝緣,資成道業。

    俾帶業往生者,直登不退,斷惑往生者,速證無生。

    此全仗阿彌陀佛大悲願力,與當人信願念佛之力,感應道交,得此巨益。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05頁 念佛懇辭序) *** ⑴蕪鈔:謙辭,意思是雜亂無章的一篇疏鈔。

    蕪,音吳,本意是指田地荒廢,長滿野草,引申為雜亂。

    蕪鈔,正好與褒詞“華鈔”相映相呼。

     ⑵冥契寂光在遠離心意識的狀态下,契合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佛的無上菩提。

    冥,冥冥中,即處于“遠離心意識的狀态”;契,契合,相應,猶如盒蓋與盒子配合密切;寂光,是指常寂光土,是指理性土,是全然斷除根本無明的佛的處所,也就是妙覺究竟果佛所居之土,是常住(法身)寂滅(解脫)光明(般若)的佛土。

     ⑴茹素:吃素。

     ⑴撙節:抑制,節制。

    撙:音zǔn,本意是指從全部财産中節省出一部分來。

     ⑴弭災息禍:消除災禍。

    弭,本意是指弓末端的彎曲處,這裡是指停止、消除,如弭患、弭憂。

     ⑵修德膺福:勤修道德,獲得福壽安康。

    膺,音yīng,這裡是指承受、感受:如榮膺(光榮地接受),膺賞(接受獎賞)。

     ⑶禳解:祈禱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