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淨土法門與修行利益
關燈
小
中
大
者,便不能滅定業乎。
佛法如錢,在人善用,汝有錢則何事不可為。
汝能專修一法,何求不得。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持之及極,成佛尚有餘,将謂念彌陀經念佛者,便不能滅定業乎?佛法如錢,在人善用,汝有錢則何事不可為。
汝能專修一法,何求不得,豈區區持此咒念此經,得此功德,不得其餘功德乎?善體光言,自可一了百了,否則縱說的多,汝仍是心無定見,有何益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25頁 複周智茂居士書) 【149】為什麼要普勸一切有緣人共享念佛超勝利益? ●一句佛号無一人不能念,且利益超勝。
念極超凡入聖,聞聲即種善根。
故當普勸修持。
以一句阿彌陀佛,即佛所證之無上菩提覺道。
吾人若能以此名号自熏。
久而久之,即能與佛氣分相同。
況此一句,無一人不能念。
即或懶惰懈怠不肯念,聞大家念佛音聲,亦有利益。
兩兩比較,故勝于念經多多矣。
以念佛最極簡便,即不念佛者,聞佛音聲,一曆耳根,即種善根。
由此一句佛号,灌入八識田中,将來遇緣即發。
設使怨鬼惡病逼迫,念佛便能卻之。
所以凡具信心念佛的人,應當以此普勸修持。
不獨家人父子,應當勸導。
即一切有緣之人,亦當如是勸導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689頁 淨業社開示法語) 【150】念經、拜忏、做水陸,何以不及念佛? ●以念佛,人皆能念故。
念經、拜忏、做水陸,何以不及念佛?以念佛,人皆能念故。
念經,則雖有百僧,念者難得有五十人。
有不識字者不念,有識字口齒鈍,其快如流不能随,亦不念,有懶坯雖能念而不肯念,故成虛文者屬多半。
念佛則無一人不能念。
即懶坯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此極熟之六字佛号,彼若不塞耳,則此六字,曆曆明明由耳根以貫入八識田中,其人心中,固一句一句之南無阿彌陀佛,從始至終,常得顯現。
雖不念,與念之功德亦差不多少。
況一切來往之人,孰是塞耳不肯令聞之人。
既不塞耳,則亦以此六字,由耳根以貫入八識田中矣。
一句染神,永為道種之利益,唯念佛獨有,念經則無者。
以文句各異,不熟者不知是何文。
即熟者不攝心谛聽,亦難了了。
光之愚誠,不僅為尊夫人計也。
(《法雨涓滴錄》附錄:印光老人複黃涵之道尹書節要) 【151】三業未淨,念佛有沒有功德? ●三業未淨,尤當志誠念佛,以求其清淨。
未淨亦有功德,切不可錯會。
則從此以後,當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頭一起,即便生大慚愧,猶如裸露于稠人廣衆之中,慚愧欲死。
如此久久,則壞念頭自然不起矣。
意業一淨,身口亦随之而淨。
三業清淨,念佛名号,其功德便廣大莫名矣。
然三業未淨,尤當志誠念佛,以求其清淨。
切不可錯會,謂三業不淨,念佛無功德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21頁 複陳鳳梧居士書) 【152】聽一聲佛号或念一聲佛号有多大功德? ●無心聽者有大功德。
若留心聽,功德更大。
至誠懇切常念,往生有份。
念佛一事,約現生得利益,必須要至誠懇切常念。
若種善根,雖戲頑而念一句,亦于後世定有因此善根而發起修持者。
故古人大建塔廟,欲一切人見之而種善根。
此一句佛,在八識田中永久不滅。
佛在世時,一老人欲投佛出家,五百聖衆,觀其八萬劫來,毫無善根,拒而不納。
其人在祇園外号哭,佛令召來與之說法,即證道果。
五百聖衆,莫明其妙,問佛。
佛言,此人于無量劫前,因虎逼上樹,念一句南無佛,遇我得道,非汝等聲聞道眼所能見也。
是知肯念佛固好,不肯念,為彼說,彼聽得佛号,亦種善根。
聽久亦有大功德。
無錫近來念佛者甚多,一人會做素菜,凡打佛七,皆叫他做菜,彼日日聽念佛聲。
後其子将死,即曰,我要死了,然不能到好處去,你把你的佛與我,我就到好處去了。
其父雲,我不念佛,哪有佛。
其子曰,你佛多得很。
你隻要說一聲,我就好去了。
其人曰,那随你要多少,拿多少,其子即死。
自謂素不念佛,何以有佛?明白人謂,汝做菜時所住之屋,近念佛處,日日常聽大家念佛,故亦有大功德。
此系無心聽者。
若留心聽,功德更大。
念經則無有重文,不能句句聽得明白。
即留心聽,亦難清楚,況無心乎。
可知念佛之功德殊勝。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936頁 複張覺明女居士書九) 【153】念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彌陀佛功德更大嗎? ●此事當從用工上論,不當從多少上論。
且依諸祖成規,念六字名号,切勿以多少計。
龍舒文,令念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彌陀佛,此事當從用工上論,不當從多少上論。
此一句,若單念六字佛号,雖日念十萬,念滿百年,也不及此一句之數。
然則念六字者,念一生,不及念一句。
而念一句者,縱有信願,未必即能往生。
念一生,而有信願者,決
佛法如錢,在人善用,汝有錢則何事不可為。
汝能專修一法,何求不得。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持之及極,成佛尚有餘,将謂念彌陀經念佛者,便不能滅定業乎?佛法如錢,在人善用,汝有錢則何事不可為。
汝能專修一法,何求不得,豈區區持此咒念此經,得此功德,不得其餘功德乎?善體光言,自可一了百了,否則縱說的多,汝仍是心無定見,有何益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第325頁 複周智茂居士書) 【149】為什麼要普勸一切有緣人共享念佛超勝利益? ●一句佛号無一人不能念,且利益超勝。
念極超凡入聖,聞聲即種善根。
故當普勸修持。
以一句阿彌陀佛,即佛所證之無上菩提覺道。
吾人若能以此名号自熏。
久而久之,即能與佛氣分相同。
況此一句,無一人不能念。
即或懶惰懈怠不肯念,聞大家念佛音聲,亦有利益。
兩兩比較,故勝于念經多多矣。
以念佛最極簡便,即不念佛者,聞佛音聲,一曆耳根,即種善根。
由此一句佛号,灌入八識田中,将來遇緣即發。
設使怨鬼惡病逼迫,念佛便能卻之。
所以凡具信心念佛的人,應當以此普勸修持。
不獨家人父子,應當勸導。
即一切有緣之人,亦當如是勸導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二十一第1689頁 淨業社開示法語) 【150】念經、拜忏、做水陸,何以不及念佛? ●以念佛,人皆能念故。
念經、拜忏、做水陸,何以不及念佛?以念佛,人皆能念故。
念經,則雖有百僧,念者難得有五十人。
有不識字者不念,有識字口齒鈍,其快如流不能随,亦不念,有懶坯雖能念而不肯念,故成虛文者屬多半。
念佛則無一人不能念。
即懶坯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此極熟之六字佛号,彼若不塞耳,則此六字,曆曆明明由耳根以貫入八識田中,其人心中,固一句一句之南無阿彌陀佛,從始至終,常得顯現。
雖不念,與念之功德亦差不多少。
況一切來往之人,孰是塞耳不肯令聞之人。
既不塞耳,則亦以此六字,由耳根以貫入八識田中矣。
一句染神,永為道種之利益,唯念佛獨有,念經則無者。
以文句各異,不熟者不知是何文。
即熟者不攝心谛聽,亦難了了。
光之愚誠,不僅為尊夫人計也。
(《法雨涓滴錄》附錄:印光老人複黃涵之道尹書節要) 【151】三業未淨,念佛有沒有功德? ●三業未淨,尤當志誠念佛,以求其清淨。
未淨亦有功德,切不可錯會。
則從此以後,當兢兢自守,凡有不好的念頭一起,即便生大慚愧,猶如裸露于稠人廣衆之中,慚愧欲死。
如此久久,則壞念頭自然不起矣。
意業一淨,身口亦随之而淨。
三業清淨,念佛名号,其功德便廣大莫名矣。
然三業未淨,尤當志誠念佛,以求其清淨。
切不可錯會,謂三業不淨,念佛無功德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八第121頁 複陳鳳梧居士書) 【152】聽一聲佛号或念一聲佛号有多大功德? ●無心聽者有大功德。
若留心聽,功德更大。
至誠懇切常念,往生有份。
念佛一事,約現生得利益,必須要至誠懇切常念。
若種善根,雖戲頑而念一句,亦于後世定有因此善根而發起修持者。
故古人大建塔廟,欲一切人見之而種善根。
此一句佛,在八識田中永久不滅。
佛在世時,一老人欲投佛出家,五百聖衆,觀其八萬劫來,毫無善根,拒而不納。
其人在祇園外号哭,佛令召來與之說法,即證道果。
五百聖衆,莫明其妙,問佛。
佛言,此人于無量劫前,因虎逼上樹,念一句南無佛,遇我得道,非汝等聲聞道眼所能見也。
是知肯念佛固好,不肯念,為彼說,彼聽得佛号,亦種善根。
聽久亦有大功德。
無錫近來念佛者甚多,一人會做素菜,凡打佛七,皆叫他做菜,彼日日聽念佛聲。
後其子将死,即曰,我要死了,然不能到好處去,你把你的佛與我,我就到好處去了。
其父雲,我不念佛,哪有佛。
其子曰,你佛多得很。
你隻要說一聲,我就好去了。
其人曰,那随你要多少,拿多少,其子即死。
自謂素不念佛,何以有佛?明白人謂,汝做菜時所住之屋,近念佛處,日日常聽大家念佛,故亦有大功德。
此系無心聽者。
若留心聽,功德更大。
念經則無有重文,不能句句聽得明白。
即留心聽,亦難清楚,況無心乎。
可知念佛之功德殊勝。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七第936頁 複張覺明女居士書九) 【153】念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彌陀佛功德更大嗎? ●此事當從用工上論,不當從多少上論。
且依諸祖成規,念六字名号,切勿以多少計。
龍舒文,令念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彌陀佛,此事當從用工上論,不當從多少上論。
此一句,若單念六字佛号,雖日念十萬,念滿百年,也不及此一句之數。
然則念六字者,念一生,不及念一句。
而念一句者,縱有信願,未必即能往生。
念一生,而有信願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