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淨土法門與修行利益

關燈
滅苦之利益乎?又若習氣深厚,尤當專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以菩薩救苦心切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九第307頁 與胡作初居士書) 【143】念佛對于從事士農工商之職業者有什麼幫助? ●士農工商之職業者,常念佛号,不但了無妨礙,且能啟發心靈,精于本業。

    古之建大功、立大業者,皆由學佛得力而來也。

     須知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

    念佛之要,在于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無論行住坐卧,常念佛号,或聲或默,皆須聽己念佛之聲。

    倘能如是,則業消智朗,障盡福崇,凡所作為,皆悉順遂。

    士農工商之職業,不但了無妨礙,且能啟發心靈,精于本業。

    以心不散亂,作事有主,如理亂絲,神凝則易,心躁則難。

    所以古之建大功、立大業,功勳遍四海、言行垂千秋者,皆由學佛得力而來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04頁 阜甯合興鎮淨念蓮社緣起序) 【144】淨土法門對于世俗有什麼利益? ●世俗老幼男女,欲發展其事業,消滅其疾苦者,志心念佛,無不随感而應,遂心滿願。

     須知淨土法門,法法圓通。

    如皓月麗天,川川俱現,水銀堕地,顆顆皆圓。

    不獨于格物緻知,窮理盡性,覺世牖民,治國安邦者,有大裨益。

    即士農工商,欲發展其事業,老幼男女,欲消滅其疾苦者,無不随感而應,遂心滿願。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一第771頁 無錫佛教淨業社年刊序) 【145】為什麼說念佛法門是輔政化民的根本法輪? ●世人因不講盡誼盡分之道,福善禍淫之理,而釀至天災人禍,頻頻降作。

    若皈依三寶,受持五戒,遵行十善,以淨身口意三業。

    生信發願,念佛聖号,則天下太平,人民安樂也。

    由是言之,念佛一法,豈不是輔政化民之根本法輪乎? 現今世道人心,陷溺已極,總因不講盡誼盡分之道,福善禍淫之理。

    至于六道輪回之事,念佛往生之法,更無從得聞。

    以心不注重于道德仁義,因果報應,縱聞亦不生信。

    以是之故,釀成大劫,天災人禍,頻頻降作,殺機彌漫,民不聊生。

    其有具憂世之心,欲為挽救者,鹹皆提倡佛學,而修念佛法門。

    以此法,實為佛法中最易修持,最易成就之法,如人習射,以地為的,發無不中。

    此法仗佛慈力,但肯依教修持,無一不成就者。

    是故各當皈依三寶,受持五戒,遵行十善,以淨身口意三業。

    生信發願,念佛聖号,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了生脫死,超凡入聖。

    如是之人,生為聖賢之徒,沒登極樂之國。

    展轉勸導,相觀而善,何難弭災息禍⑴,修德膺福⑵,敦本重倫,移風易俗,以迄天下太平,人民安樂也。

    由是言之,念佛一法,豈非振興民力,輔弼政教,不據位而化民,不資刑而息惡之根本法輪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二第976頁 涵江三江口仙慶寺淨業社緣起) 【146】真信願持佛名号能否避免困苦? ●果能以真信願持佛名号,決定求生極樂世界。

    亦能病者愈,弱者健,愚者慧,諸凡順遂。

    家縱貧不至有禍,亦不令過為困苦。

    然亦不可以念佛之故,妄欲得分外之好處。

    既有此心,緻或反成不吉耳。

     須各吃素念佛,求生西方。

    庶可永出生死苦海,常享清淨安樂矣。

    又修淨業人,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以真信願持佛名号,決定求生極樂世界。

    自行如是,化他亦然。

    果能如是,則病者愈,弱者健,愚者慧,諸凡順遂。

    家縱貧不至有禍,亦不至凍餓。

    以真實修持,必蒙三寶加被,不令過為困苦故。

    然亦不可以念佛之故,妄欲得分外之好處。

    既有此心,緻或反成不吉耳。

    世間禍福,相為倚伏,福能善享,則其福愈大。

    否則福未實得,禍已大臨。

    此種禍尚無禳解⑶之餘地,以是因福而緻之禍,其禍更為酷烈也。

    (《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四第307頁 複羅省吾居士書二) 【147】念佛能治好遺傳病嗎? ●當至誠懇切念佛及觀音聖号,當可即愈,而不複遺傳矣。

    念佛一法,尚能超凡入聖,況遺傳病有不即愈乎? 遺傳之病,亦宿業所感。

    當至誠懇切念佛及觀音聖号,當可即愈,而不複遺傳矣。

    所言解脫之門,唯有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一法。

    此系仗佛力了生死法門,即生可以做到。

    若不專修此法,修其他種種法門者,非博地凡夫一生兩生所做得到。

    吾人從無始來,至今尚在生死輪回中者,皆因其中未遇淨土法門,或遇而不修所緻也。

    今幸遇之,切勿錯過。

    今為汝取法名為宗信。

    以信願行三法,為淨土正宗。

    第一要有真信。

    有真信,必定有真願真行。

    否則不名真信。

    念佛一法,尚能超凡入聖,況遺傳病有不即愈乎?(《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六第774頁 複琳圃居士書) 【148】為什麼說佛法如錢,在人善用?念阿彌陀佛能滅定業嗎? ●一句阿彌陀佛,持之及極,成佛尚有餘,将謂念彌陀經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