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龍樹菩薩略傳

關燈
律的數千僧人擯除,又為具緣諸衆廣為闡演三藏妙法,尤其是将律藏勝法作為彰揚重點。

     有如當年世尊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敷演四谛妙法一般,當時的智者們将龍樹菩薩三次出大妙法音中的第一次——興利除弊、激濁揚清,整治戒律衰敗之行,共稱為“戒律大法音”。

     此時,魔王波旬出世,并化現成名為“行樂比丘”的僧人。

    他撰寫了大量污蔑诋毀大乘佛法的論典,使大乘佛教的見解與行為都面臨着極大的威脅。

    龍樹菩薩力挽狂瀾,将各種讨伐邪說、遏惡揚善的理證廣為傳播,使荒謬邪見遭到了緻命的迎頭痛擊,終緻奄奄一息,甚而一蹶不振。

     尊者乘勝追擊,又向各道各階層的具緣者廣宣三藏妙法。

    一次,有兩位少年也加入了聞法者的行列。

    (令人驚奇的是,)在他們周圍,彌漫着一股濃郁而沁人心脾的芬芳,及至尊者身前,香味忽然消失。

    (尊者)問其原委,兩位童子回答道:“我們是安止龍王的兒子,來到人間就需用果協喀檀香護身。

    ”(龍樹菩薩)又問道:“能給我一些這種檀香嗎?”(龍子回答道:)“待我們請示父王之後(,才能答複您)。

    ” 随後,(二位龍子趕緊返回龍宮)向龍王禀報。

    (龍王回答說:)“如果龍樹阿阇黎能光臨龍宮,我們将予以供奉。

    ” (得知龍王的條件之後,具有遠見卓識的)龍樹菩薩瞻矚到令龍界無量所化諸衆能培植善根,以及迎請《般若十萬頌》等經典的諸多必要,于是應邀前往龍宮。

     以安止龍王等大力龍王為首的無數行善龍衆,在向尊者供養了數不勝數的供品之後,便抓住時機祈求傳法。

     (諸龍之請求正中尊者下懷,)龍樹菩薩因勢利導,向龍王及其眷屬細緻入微地解說了善妙佛法。

    (深感受益匪淺的)衆位龍王(舍不得尊者就此離去,)便極力挽留尊者能常駐龍宮。

     (尊者)婉言相拒道:“我此行的目的,是為了籌集修建千萬佛塔的檀香,以及迎請各類經函,實在沒有空閑久住龍宮。

    不過我可以答應你們,将來我一定會重返龍宮的。

    ” 衆龍王(見勸說無效,遺憾之餘,)隻好将大量檀香、《般若十萬頌》以及衆多《陀羅尼經》恭送于尊者,令其攜至人間。

    為了确保龍樹阿阇黎能再次光臨龍宮,諸龍王(心生一計,強烈)提出:“我們必須扣留經函後面的一小部分以作為質押。

    ” 因為從龍宮迎請的《般若十萬頌》的《常啼菩薩品》及《勝法品》缺漏,所以(後人)便将《般若八千頌》的最後兩品,替換到《般若十萬頌》中。

    因此,廣略《般若經》最後兩品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

     (回到人間)之後,龍樹菩薩便利用從龍宮收集的珍貴檀香,建造了千萬佛塔等(各種所依)。

    因為這一切都得益于龍王的大力協助,所以,尊者從此便被世人尊稱為“龍樹菩薩”。

     随後,尊者又前往裡喀惹,并利用點金術之所得廣作布施。

    一對婆羅門老夫婦因得到大量(尊者)恩賜的黃金,而生起了無與倫比的信心,老婆羅門自願擔當起侍從的職責,并在尊者前聞聽了佛法,死後轉生為後來赫赫有名的大阿阇黎——龍菩提。

     在龍樹菩薩的帶領下,星星點點的佛塔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一次,正當他準備将一塊酷似鈴铛的岩石變為黃金,一位度母化現的老婦人語重心長地提醒道:“隻有修持佛法,才是事關重大的要舉。

    你應當到吉祥山去修行。

    ”(為了表達感激之情,)他在當地恭造了《度母修法儀軌》。

     之後,龍樹阿阇黎在印度中土六大城市的所有主要方位,又興建了不勝枚舉的佛殿、佛塔。

    并為演說佛法的各大上師修建了衆多供養處。

     他還為感召而至的贍部洲大多數希求趨入佛法,并尋求法義者廣賜深妙法義,特别是佛陀親口所宣的那段教言——“深寂離戲光明無為法,猶如甘露法性吾已得,為誰宣說亦不可證悟,故當無言安住寂林中。

    ” 因為世人極難徹底領會《般若經》之珍寶法義——實相空性,真實無謬的通達者絕無僅有。

    大多數人在聽到此理後都驚恐不已,繼而棄置不理。

    有的人雖然生起了信解,卻将無有自性之義執著為單空,從而堕入了斷邊。

     但是,如果不能曉悟空性之義,就無法行進于解脫與證達一切智智之道。

    (龍樹菩薩)意識到這點後,為大悲心所驅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令世人)通曉諸法實相均為緣起,在勝義中絲毫自性也不可成立,在名言中黑白業果無爽不欺,但二者之間卻并不相違的中觀賢妙道之大法音。

     以“不生亦不滅……能說是因緣”等偈頌為内容,尊者撰寫了《中觀根本智慧論頌》及其支分——其他理集諸論[中觀六論]。

    如實地将往昔世尊在靈鹫山賜演的《般若經》珍寶法義,在贍部洲大力彰顯,昭然示衆,再一次發出了大乘妙法之音。

    智者們一緻公認這次壯舉,為大聖者龍樹菩薩于贍部洲所發三次大法音中的“第二次出大法音”。

     考慮到更多所化諸衆的利益,尊者決定起身前往北俱盧洲。

    途中偶遇一名孩童,尊者因孩童的“則達嘎”手紋,而授記此孩童将成為國王,随後又繼續上路趕往北俱盧洲。

     到達目的地後,尊者将衣服挂在衣杆上,然後開始沐浴。

    當他人準備将衣服取走時,尊者一反常态地高聲疾呼:“那是我的!”不明就裡的當地人便因此而将尊者稱為“我所者”。

     當北俱盧洲調化衆生的事業圓滿,尊者重返故土之時,曾被尊者授記将掌管王位的孩童已經成為了一名國王[樂行王]。

    尊者于是在樂行國王的供養殿中居住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