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釋迦牟尼史略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節
釋迦成道以前的狀況
釋迦牟尼的意義
前面第一章中間所說的“佛陀”,那是一種通稱。
實則這創立佛教的大教主,叫做釋迦牟尼。
“釋迦”是種族的名稱,意譯就是能仁。
“牟尼”的意思譯為寂默賢人,這就是說他是釋迦種族中的寂默賢人。
他實在的姓叫喬答摩(Gautama),意譯就是地最勝。
因為印度上古有創作吠陀贊頌的婆羅門,名叫瞿答摩(Gotama),就是釋迦的始祖,所以拿他的名做姓。
他實在的名,叫悉達多(Siddharthā),意譯就是成就。
然而通常的稱呼,總是叫佛陀或叫釋迦牟尼,喬答摩·悉達多的真姓名,倒不大用了。
拿中國的舊稱呼來比,那麼“佛陀”猶如稱“聖人”,“釋迦牟尼”猶如稱“孔子”,“喬答摩·悉達多”猶如稱“孔丘”。
可是我們常用得着的,就是“聖人”,就是“孔子”,孔丘的真姓名,也是不大用的。
釋迦的降生 釋迦種族聚居在中印度羅泊提(Rapti)河的東北,分成十家,十家各占一小城做小城的君主。
這許多小城中間,唯迦毗羅衛(Kapilavastu)城頂有勢力,城主名叫淨飯王(Suddodana),就是釋迦牟尼的父親。
和迦毗羅衛城隔河相對的有拘利(Kōli)城。
兩家王族,彼此向來通婚嫁,所以淨飯王也依着舊例娶了拘利城主的兩女做王妃,長的叫摩耶(Māyā),次的叫波阇波提(Prajāpati)。
摩耶夫人到了四十五歲方才懷胎。
他們的土俗很稀奇,女子懷胎足月就必定要回到娘家去生産,可是摩耶夫人回娘家時候,到得半路,就要生産了。
這地恰巧有一座别莊,叫藍毗尼(Lumbini)園,是拘利城主替他的夫人所蓋的。
摩耶夫人就在這園中娑羅樹底下産生悉達多。
産生的日子,是公元前565年4月8日,太陽初出的時候。
但是摩耶夫人生産以後,經過七天就病死了。
這悉達多太子,是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夫人撫養成人的。
釋迦以太子出家 悉達多太子天資聰明,七八歲時候跟從婆羅門的學者受文事教育,世間一切的學問,沒有他不知曉的。
又從武士學習諸般武藝,膂力也勝過别人。
他做太子的時候,有一天同着諸王子出城比武,忽然有一隻大象攔住城門,諸王子都不敢前進,他就不慌不忙跑到門口,兩手把象舉起向門外擲出,更飛步向前又把象接在手中。
這是何等的本領?拿世間的眼光看來,他既是王太子,又抱着這等文武全才,真是享盡人間的富貴,哪裡還有絲毫不滿足呢?但悉達多這人卻也奇怪,他一眼看清人間生、老、病、死的苦痛沒有法子可以解脫,從小就是如此。
他把這件大事體,刻刻放在心中,要想出家。
淨飯王知道了大吃一驚,趕緊在他十六歲時候就替他娶了耶輸陀羅做妃子。
耶輸陀羅也是拘利城主的女兒,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叫羅睺羅(Rāhula)。
此外,淨飯王還想盡方法在太子的宮中陳設種種娛樂,選擇城中的許多美女,叫她們侍候太子。
然而,這太子毫不在意,到十九歲時就決計出家修道。
第二節 釋迦成道的時期 釋迦先修苦行後成正覺 釋迦出家以後,就去訪問婆羅門教中的學者,想學他們的解脫的大道。
他先後訪過三人,初訪隐居在森林中的跋迦婆(Bhārgava),次訪阿羅邏·迦蘭(Kālāma),再訪郁陀迦·羅摩子(UdrakaRāmaputar)。
這些都是仙人,大概以生前修苦行,死後升天上,為解脫法門。
釋迦以為死後升天仍舊不能超出生死,對于他們這等大道,自覺不能滿足,就自己跑到東北方尼連禅河(Nairannjanna)旁邊苦行六年,每天隻吃一麻一麥,弄到身體削弱,僅存皮骨,結果仍舊
實則這創立佛教的大教主,叫做釋迦牟尼。
“釋迦”是種族的名稱,意譯就是能仁。
“牟尼”的意思譯為寂默賢人,這就是說他是釋迦種族中的寂默賢人。
他實在的姓叫喬答摩(Gautama),意譯就是地最勝。
因為印度上古有創作吠陀贊頌的婆羅門,名叫瞿答摩(Gotama),就是釋迦的始祖,所以拿他的名做姓。
他實在的名,叫悉達多(Siddharthā),意譯就是成就。
然而通常的稱呼,總是叫佛陀或叫釋迦牟尼,喬答摩·悉達多的真姓名,倒不大用了。
拿中國的舊稱呼來比,那麼“佛陀”猶如稱“聖人”,“釋迦牟尼”猶如稱“孔子”,“喬答摩·悉達多”猶如稱“孔丘”。
可是我們常用得着的,就是“聖人”,就是“孔子”,孔丘的真姓名,也是不大用的。
釋迦的降生 釋迦種族聚居在中印度羅泊提(Rapti)河的東北,分成十家,十家各占一小城做小城的君主。
這許多小城中間,唯迦毗羅衛(Kapilavastu)城頂有勢力,城主名叫淨飯王(Suddodana),就是釋迦牟尼的父親。
和迦毗羅衛城隔河相對的有拘利(Kōli)城。
兩家王族,彼此向來通婚嫁,所以淨飯王也依着舊例娶了拘利城主的兩女做王妃,長的叫摩耶(Māyā),次的叫波阇波提(Prajāpati)。
摩耶夫人到了四十五歲方才懷胎。
他們的土俗很稀奇,女子懷胎足月就必定要回到娘家去生産,可是摩耶夫人回娘家時候,到得半路,就要生産了。
這地恰巧有一座别莊,叫藍毗尼(Lumbini)園,是拘利城主替他的夫人所蓋的。
摩耶夫人就在這園中娑羅樹底下産生悉達多。
産生的日子,是公元前565年4月8日,太陽初出的時候。
但是摩耶夫人生産以後,經過七天就病死了。
這悉達多太子,是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夫人撫養成人的。
釋迦以太子出家 悉達多太子天資聰明,七八歲時候跟從婆羅門的學者受文事教育,世間一切的學問,沒有他不知曉的。
又從武士學習諸般武藝,膂力也勝過别人。
他做太子的時候,有一天同着諸王子出城比武,忽然有一隻大象攔住城門,諸王子都不敢前進,他就不慌不忙跑到門口,兩手把象舉起向門外擲出,更飛步向前又把象接在手中。
這是何等的本領?拿世間的眼光看來,他既是王太子,又抱着這等文武全才,真是享盡人間的富貴,哪裡還有絲毫不滿足呢?但悉達多這人卻也奇怪,他一眼看清人間生、老、病、死的苦痛沒有法子可以解脫,從小就是如此。
他把這件大事體,刻刻放在心中,要想出家。
淨飯王知道了大吃一驚,趕緊在他十六歲時候就替他娶了耶輸陀羅做妃子。
耶輸陀羅也是拘利城主的女兒,後來生了一個兒子,叫羅睺羅(Rāhula)。
此外,淨飯王還想盡方法在太子的宮中陳設種種娛樂,選擇城中的許多美女,叫她們侍候太子。
然而,這太子毫不在意,到十九歲時就決計出家修道。
第二節 釋迦成道的時期 釋迦先修苦行後成正覺 釋迦出家以後,就去訪問婆羅門教中的學者,想學他們的解脫的大道。
他先後訪過三人,初訪隐居在森林中的跋迦婆(Bhārgava),次訪阿羅邏·迦蘭(Kālāma),再訪郁陀迦·羅摩子(UdrakaRāmaputar)。
這些都是仙人,大概以生前修苦行,死後升天上,為解脫法門。
釋迦以為死後升天仍舊不能超出生死,對于他們這等大道,自覺不能滿足,就自己跑到東北方尼連禅河(Nairannjanna)旁邊苦行六年,每天隻吃一麻一麥,弄到身體削弱,僅存皮骨,結果仍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