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九

關燈
光,星宿光明不能映蔽。

    菩提心日亦複如是,一切二乘無漏智光所不能蔽。

     善男子!如王子初生,即為大臣之所尊重,以種性自在故。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于佛法中發菩提心,即為耆宿久修梵行,聲聞、緣覺所共尊重,以大悲自在故。

     善男子!譬如王子,年雖幼稚,一切大臣皆悉敬禮。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雖初發心修菩薩行,二乘耆舊皆應敬禮。

     善男子!譬如王子,雖于一切臣佐之中未得自在,已具王相,不與一切諸臣佐等,以生處尊勝故。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雖于一切業煩惱中未得自在,然已具足菩提之相,不與一切二乘齊等,以種性第一故。

     注釋 ①貓狸:貓和狸的合稱。

    “狸”,即山貓、野貓,亦稱豹貓。

    貓和狸,均捕鼠為食。

     ②摩竭魚:亦稱摩伽羅魚。

    意譯大魚、鲸魚。

    被視作與鳄魚、鲨魚、海豚等同類,是魚中之王。

     ③安繕那藥:亦作安阇那藥、安禅那藥、安膳那藥等。

    一說為眼藥名,其色青黑。

    一說為一種植物,其葉可和合眼藥使用。

    将其塗于眼睑四周,使眼部青黑,他人即無法辨認。

     ④金剛杵:原為印度之兵器。

    佛教用以表示堅利之智,斷煩惱,伏惡魔。

    其兩頭單獨者,稱獨股;分三枝者,稱三股;分五枝者,稱五股;分九枝者,稱九股。

    以金石或木材作之,有大、中、小三品。

     譯文 善男子!譬如射師,有許多弟子,雖然還沒有精通其師的技藝,然其智慧和方便善巧,其他的一切人都比不上他。

    大菩薩一開始初發心,也是如此,雖然還沒有精通一切智行,但其所具有的願力、智慧、解悟、志欲,是一切世間凡夫和二乘之人都不能及的。

     善男子!如人學習射箭之術,必須先安放好其足,然後再學習其射箭的方法。

    大菩薩也是如此,想要學習如來的一切智道,先要安住菩提之心,然後再修行一切佛法。

     善男子!譬如幻師,在做幻事之前,先要起意念,記憶住幻法,然後再去做,就會全部得以成就。

    大菩薩也是如此,将要發起一切諸佛菩薩的神通幻變之事時,首先應當起意發菩提心,然後一切都能全部得到成就。

     善男子!譬如幻化之術,無色可以現色。

    大菩薩的菩提心相,也是如此,雖然無色,不能看見,然而能夠普遍于十方法界中示現種種功德莊嚴之相。

     善男子!譬如貓和狸,一看到老鼠,老鼠就逃進洞穴中,不敢再出來。

    大菩薩發菩提心,也是如此,隻要用慧眼看一切惑業,這些惑業立即竄匿,不再生起。

     善男子!譬如有人佩戴了閻浮金莊嚴之具,就能映蔽一切,都像聚墨一樣漆黑。

    大菩薩也是如此,佩戴了菩提心莊嚴之具,映蔽一切,所有凡夫、二乘之人的功德莊嚴,全都沒有了光色。

     善男子!如好的磁石,隻要稍用一點力,就能吸壞一切鐵鈎、鐵鎖。

    大菩薩發菩提心也是如此,隻要起一念,就能全部破壞、毀滅一切見欲、無明等鈎、鎖。

     善男子!如有磁石,鐵如果看見了,就全部散去,沒有留下來的。

    大菩薩發菩提心也是如此,一切業、煩惱、二乘解脫,一見即皆散滅,也沒有停住的。

     善男子!譬如有人善入大海,一切水生動物都不能加害于他,即使是入于兇惡的摩竭魚口中,也不會被它所吞噬。

    大菩薩也是如此,發菩提心,入生死之海,一切諸業煩惱都不能加害于他,即使是入于聲聞、緣覺的實際法中,也不會為其所留難。

     善男子!譬如有人飲甘露漿,一切諸物都不能加害于他。

    大菩薩也是如此,飲了菩提心甘露法漿,就不再堕入聲聞、辟支佛地,因為是具有了廣大的悲願之力。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到安繕那藥,将其塗于眼睛上,雖在人群中行走,其他人都看不見他。

    大菩薩也是如此,得菩提心安繕那藥,能以善巧的方法進入惡魔境界,一切惡魔都看不見他。

     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附于國王,就不再怕其他人。

    大菩薩也是如此,依附于菩提心大勢力王,就不再怕遭受障、蓋等惡道之難。

     善男子!譬如有人住于水中,不怕火焚燒。

    大菩薩也是如此,住于菩提心善根水中,不怕二乘之人的解脫智火。

     善男子!譬如有人依靠猛将,就不再恐怖、畏懼一切冤敵。

    大菩薩也是如此,依靠菩提心勇猛大将,不畏一切惡行冤敵。

     善男子!如帝釋天王執金剛杵,摧伏一切阿修羅衆。

    大菩薩也是如此,執菩提心金剛之杵,摧伏一切諸魔外道。

     善男子!譬如有人服用延齡藥,長得壯實健康,不老也不瘦。

    大菩薩也是如此,服用菩提心延齡之藥,于無量的劫時中修菩薩行,心不疲倦、厭煩,亦無染着。

     善男子!譬如有人調和藥汁,必将先取好的清淨之水。

    大菩薩也是如此,要修習菩薩的一切行願,将先發起菩提之心。

     善男子!如人保護身體,先要保護命根。

    大菩薩也是如此,要護持佛法,亦将先保護菩提之心。

     善男子!譬如有人命根如果斷了,就不能利益父母宗親。

    大菩薩也是如此,舍離菩提心,就不能利益一切衆生,也不能成就諸佛功德。

     善男子!譬如大海,沒有人能夠毀壞它。

    菩提心海也是如此,一切業煩惱和二乘人之心都不能毀壞它。

     善男子!譬如日光,一切星宿的光明都不能映蔽它。

    菩提心日也是如此,一切二乘之人的無漏智光都不能映蔽它。

     善男子!如王子剛生下來,就為一切大臣們所尊重,因為種性尊貴自在。

    大菩薩也是如此,于佛法中剛發菩提心,就為耆宿和久修梵行的聲聞、緣覺等所共同尊重,因為大悲心得自在。

     善男子!譬如王子,年雖幼稚,一切大臣們全都向之敬禮。

    大菩薩也是如此,雖初發心修菩薩行,二乘之人及耆宿都應向之敬禮。

     善男子!譬如王子,雖在一切臣僚之中尚未得自在,但已具有王的相貌,不與一切臣僚相同,因為其出生尊貴。

    大菩薩也是如此,雖在一切業煩惱中尚未得自在,但已充滿了菩提之相,不與一切二乘之人相等同,因為種性第一。

     原典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妙寶,眼有翳故,見為不淨。

    菩薩摩诃薩菩提心寶亦複如是,無智不信,謂為不淨。

     善男子!譬如有藥,為咒所持,若有衆生見聞同住,一切諸病皆得消滅。

    菩薩摩诃薩菩提心藥亦複如是,一切善根智慧方便,菩薩願智共所攝持,若有衆生見聞同住憶念之者,諸煩惱病悉得除滅。

     善男子!譬如有人常持甘露,其身畢竟不變不壞。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若常憶持菩提心甘露,令願智身畢竟不壞。

     善男子!如機關木人①,若無有楔,身即離散,不能運動。

    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無菩提心,行即分散,不能成就一切佛法。

     善男子!如轉輪王有沉香寶,名曰象藏。

    若燒此香,王四種兵悉騰虛空。

    菩薩摩诃薩菩提心香亦複如是,若發此意,即令菩薩一切善根永出三界,行如來智無為空中。

     善男子!譬如金剛,唯從金剛處及金處生,非餘寶處生。

    菩薩摩诃薩菩提心金剛亦複如是,唯從大悲救護衆生金剛處、一切智智殊勝境界金處而生,非餘衆生善根處生。

     善男子!譬如有樹名曰無根,不從根生而枝葉華果悉皆繁茂。

    菩薩摩诃薩菩提心樹亦複如是,無根可得而能長養一切智智神通大願,枝葉華果扶疏②蔭映,普覆世間。

     善男子!譬如金剛,非劣惡器及以破器所能容持,唯除全具上妙之器。

    菩提心金剛亦複如是,非下劣衆生悭嫉、破戒、懈怠、妄念無智器中所能容持,亦非退失殊勝志願、散亂、惡覺衆生器中所能容持,唯除菩薩深心寶器。

     善男子!譬如金剛能穿衆寶。

    菩提心金剛亦複如是,悉能穿徹一切法寶。

     善男子!譬如金剛能壞衆山。

    菩提心金剛亦複如是,悉能摧壞諸邪見山。

     善男子!譬如金剛,雖破不全,一切衆寶猶不能及。

    菩提心金剛亦複如是,雖複志劣有虧損,猶勝一切二乘功德。

     善男子!譬如金剛雖有損缺,猶能除滅一切貧窮。

    菩提心金剛亦複如是,雖有損缺,不進諸行,猶能舍離一切生死。

     善男子!如少金剛,悉能破壞一切諸物。

    菩提心金剛亦複如是,入少境界,即破一切無知諸惑。

     善男子!譬如金剛,非凡人所得。

    菩提心金剛亦複如是,非劣意衆生之所能得。

     善男子!譬如金剛,不識寶人不知其能,不得其用。

    菩提心金剛亦複如是,不知法人,不了其能,不得其用。

     善男子!譬如金剛,無能銷滅。

    菩提心金剛亦複如是,一切諸法無能銷滅。

     善男子!如金剛杵,諸大力人皆不能持,唯除有大那羅延力。

    菩提之心亦複如是,一切二乘皆不能持,唯除菩薩廣大因緣堅固善力。

     善男子!譬如金剛,一切諸物無能壞者,而能普壞一切諸物,然其體性無所損減。

    菩提之心亦複如是,普于三世無數劫中,教化衆生修行苦行③,聲聞、緣覺所不能者,鹹能作之,然其畢竟無有疲厭,亦無損壞。

     善男子!譬如金剛,餘不能持,唯金剛地之所能持。

    菩提之心亦複如是,聲聞、緣覺皆不能持,唯除趣向薩婆若④者。

     善男子!如金剛器,無有瑕缺,用盛于水,永不滲漏而入于地。

    菩提心金剛器亦複如是,盛善根水,永不滲漏令入諸趣。

     善男子!如金剛際,能持大地不令墜沒。

    菩提之心亦複如是,能持菩薩一切行願,不令墜沒入于三界。

     善男子!譬如金剛,久處水中,不爛不濕。

    菩提之心亦複如是,于一切劫,處在生死業惑水中,無壞無變。

     善男子!譬如金剛,一切諸火不能燒燃,不能令熱。

    菩提之心亦複如是,一切生死諸煩惱火不能燒燃,不能令熱。

     善男子!譬如三千世界之中金剛座上,能持諸佛坐于道場,降伏諸魔,成等正覺,非是餘座之所能持。

    菩提心座亦複如是,能持菩薩一切願行諸波羅蜜,諸忍⑤、諸地⑥、回向⑦、受記⑧,修習菩提助道之法,供養諸佛,聞法受行,一切餘心所不能持。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無邊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殊勝功德。

    若有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獲如是勝功德法。

     是故,善男子!汝獲善利,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薩行,已得如是大功德故。

     善男子!如汝所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善男子!汝可入此毗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中,周遍觀察,則能了知學菩薩行。

    學已,成就無量功德。

     注釋 ①機關木人:即用機關啟動的木頭人。

     ②扶疏:謂枝葉茂盛分披的樣子。

     ③苦行:指斷除肉體欲望,堪忍諸種難忍之苦行。

    佛教中的苦行,稱為頭陀行。

    釋尊曾修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麥。

    後世佛教中的布施、慈悲等,以佛道為目的之難行、荒行,均稱之為苦行。

     ④薩婆若:亦作薩雲若、薩婆若多等。

    為般若波羅蜜之異名。

    即一切種智。

    乃諸佛究竟圓滿果位之智。

    此智無法不通。

    亦即世間、出世間種種法無不了知之智。

     ⑤諸忍:指一切忍法,一般稱三法忍:音響忍、柔順忍、無生法忍。

     ⑥諸地:指大乘十地。

     ⑦回向:指以一切所修之善根功德,向于衆生,向于佛道。

     ⑧受記:指從佛受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别。

     譯文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妙寶,如果眼睛有翳的人,見之認為不清淨。

    大菩薩的菩提心寶也是如此,如是無智不信之人,說是不清淨。

     善男子!譬如有藥,為陀羅尼咒所執持,如有衆生見到、聽到,同住一起,一切諸病都得以消滅。

    大菩薩菩提心藥也是如此,為一切善根、智慧、方便、菩薩願智所共同攝持,如有衆生見到、聽到、同住一起、記憶到的,一切煩惱病全部得以消滅。

     善男子!譬如有人常常持有甘露,其身永遠不變不壞。

    大菩薩也是如此,如果經常憶持菩提心甘露,就能使願智之身永遠不壞。

     善男子!如木頭機器人,如果沒有楔子連接起來,木頭機器人之身就要離散,不能運動。

    大菩薩也是如此,沒有菩提心,菩薩之行就要分散,不能成就一切佛法。

     善男子!如轉輪王有沉香寶,名叫象藏,如果焚燒此香,轉輪王的四種兵全部騰飛虛空。

    大菩薩的菩提心香也是如此,如果發此心香之念,就能使菩薩一切善根永遠出離三界,行于如來智的無為空中。

     善男子!譬如金剛,隻是從金剛之處或金之處産生,不從其餘的珍寶處生。

    大菩薩的菩提心金剛也是如此,隻是從大悲救護衆生金剛處或一切智智殊勝境界金處而生,不從其餘的衆生善根處生。

     善男子!譬如有樹,名叫無根,雖不從根生而枝、葉、花、果都很繁茂。

    大菩薩的菩提心樹也是如此,無根可得,而能長養一切智智的神通大願,枝、葉、花、果,茂盛分披,其蔭互映,普覆世間。

     善男子!譬如金剛,不是劣質的、破舊的器具所能存放的,必須要全具上妙之器。

    菩提心金剛也是如此,不是下劣衆生的悭嫉、破戒、懈怠、妄念等無智器中所能存放的,也不是退失殊勝志願、散亂、惡覺的衆生器中所能存放的,一定要菩薩的深心寶器才行。

     善男子!譬如金剛能穿透衆寶。

    菩提心金剛也是如此,完全能穿透一切法寶。

     善男子!譬如金剛能破壞衆山。

    菩提心金剛也是如此,完全能摧毀一切的邪見之山。

     善男子!譬如金剛,雖已破損而不完全,但其他一切衆寶猶及不上它。

    菩提心金剛也是如此,雖有志劣之人。

    稍有不足,但猶勝過一切二乘之人的功德。

     善男子!譬如金剛,雖有缺損,猶能滅除一切貧窮。

    菩提心金剛也是如此,雖有缺損,不能進修諸菩薩行,但猶能舍離一切生死。

     善男子!如一小部分的金剛,都能破壞一切諸物。

    菩提心金剛也是如此,入于一小部分境界,就能破除一切無知的諸煩惱。

     善男子!譬如金剛,不是凡人所能得到的。

    菩提心金剛也是如此,不是下劣的衆生所能得到的。

     善男子!譬如金剛,不識寶的人不知其功能,不能得其所用。

    菩提心金剛也是如此,不知佛法的人,不了解其功能,不能得其所用。

     善男子!譬如金剛,不能銷毀和消滅。

    菩提心金剛也是如此,一切諸法都不能将它銷毀和消滅。

     善男子!如金剛杵,一切有大力氣的人都不能持有它,隻有具有大那羅延之力才能持有它。

    菩提之心也是如此,一切二乘之人都不能持有它,隻有菩薩具有廣大因緣的堅固善力才能持有它。

     善男子!譬如金剛,一切諸物都不能毀壞它,它卻能普遍毀壞一切諸物,而其體性無所損減。

    菩提之心也是如此,普遍于三世的無數劫時中,教化衆生修行一切苦行,聲聞、緣覺所不能做到的,它都能做到,然而它永遠沒有疲厭,也沒有損壞。

     善男子!譬如金剛,其他各地都不能持有,隻有金剛地能夠持有。

    菩提之心也是如此,聲聞、緣覺都不能持有,隻有趣向般若波羅蜜之人才能持有。

     善男子!如金剛器,沒有瑕疵,用于盛放水,永不滲漏入地。

    菩提心金剛器也是如此,盛放善根之水,永不滲漏使之入于諸趣。

     善男子!如金剛的邊際,能保持大地不使之墜沒。

    菩提之心也是如此,能保持菩薩的一切行願,不使之墜沒于三界之中。

     善男子!譬如金剛,雖久處水中,不腐爛也不潮濕。

    菩提之心也是如此,于一切劫時,在生死業惑水中,不壞也不變。

     善男子!譬如金剛,一切諸火都不能使其燃燒,也不能使其發熱。

    菩提之心也是如此,一切生死的煩惱之火,都不能使其燃燒,也不能使其發熱。

     善男子!譬如三千世界之中的金剛座上,能使諸佛坐于道場,降伏諸惡魔,成就正等正覺,這不是其他的座位所能夠做到的。

    菩提心座也是如此,能保持菩薩一切願行,如諸波羅蜜、諸忍、諸地、回向、受記、修習菩提助道之法、供養諸佛、聞法受行等,一切其他心所都不能做到這樣。

     善男子!菩提心能夠成就這樣無量無邊乃至不可以用言語來述說的殊勝功德。

    如果有衆生能夠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能夠獲得這樣的殊勝功德法。

     因此,善男子!你已獲得了善利,你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得了菩薩行,已得到這樣的大功德。

     善男子!正如你所問的,菩薩怎樣學菩薩行?怎樣修菩薩道?你可以進入這毗盧遮那莊嚴藏大樓閣中,周遍觀察,就能了解和知道學菩薩行的事。

    學了以後,就能成就無量功德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