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三

關燈
,才顯示出他是轉輪聖王。

    因此此七寶不入其他衆生之手,隻有輪王的第一夫人所生的太子,具有成就轉輪聖王之形相者除外。

    如果轉輪聖王沒有這樣的太子、具有衆德者,轉輪聖王命終之後,此七寶等即于七日之内,全部散滅。

     佛子!此《華嚴經》珍寶,也是如此,不入其他一切衆生之手,除非是如來法王之真子,降生于如來之家,具有如來之形與相,種下諸善根者。

     佛子!如果沒有這樣的佛之真子,如來的這一法門,不久即将散滅。

    為什麼?因為一切聲聞、緣覺二乘不聽聞此經,更不用說受持、讀誦、書寫、分别解說了。

    隻有一切菩薩才能如此。

    因此,大菩薩聞此法門,應該生大歡喜,以尊重之心恭敬頂禮而受。

    為什麼?因為大菩薩信樂此經後,就能很快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子!即使有菩薩于無量劫時修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分法,如果沒有聞聽此如來不可思議的大威德法門,或有時聽了以後不信仰、不理解、不随順、不進入,就不得名之為真實菩薩,因為不能生于如來之家。

    如果能夠聞聽此如來無量的不可思議、無障無礙的智慧法門,聽了以後能夠信仰、理解,從而随順悟入,就可知道此人能生于如來之家,随順一切如來的境界,圓滿具足一切菩薩之法,安住于一切種智的境界,遠離一切諸世間法,出生一切如來之所行,通達一切菩薩的法性。

    對于佛能自由自在,心無疑惑,住于無師獨悟之法,深入如來的無礙境界。

     佛子!大菩薩聽聞此法以後,就能以平等智了知無量的一切諸法,就能以正直心遠離一切虛妄分别,就能以最勝的欲樂現見一切諸佛,就能以作意力進入平等的虛空界,就能以自由自在之念行于無邊無際的法界,就能以智慧力具備一切功德,就能以自然智遠離一切世間的煩惱,就能以菩提心進入一切十方之金剛網,就能以大觀察了知三世諸佛是同一體性,就能以善根回向智普入如是之法,不入而入,不于一法而有攀緣之想,經常以一法觀察一切法。

     佛子!大菩薩成就如此的功德,作很少的功力,就能得無師獨悟的自然智。

     這時候,普賢菩薩為欲重新闡明此義理,即說偈頌: 見聞供養一切如來,所得的功德不可以衡量; 在有為法中經曆了無窮無盡的劫時,要滅除煩惱遠離衆苦。

     譬如有人吞服了少量的金剛石,最終畢竟不能消化要排出體外; 供養十方諸佛的一切功德,滅除煩惱必然到達獲得佛的金剛智。

     如幹草堆積起來等于須彌山一樣高,隻要投入像芥子一樣大小的火種就全部都可以燒盡; 供養諸佛少量所得的功德,必定斷滅煩惱直至般涅槃。

     雪山有藥名為善見,見、聞、嗅、觸都能消除衆生之疾病; 如果有人見聞于十力、無畏之佛,就能得最勝之功德直至佛的智慧。

     原典 爾時,佛神力故,法如是故,十方各有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世界,六種震動,所謂東湧西沒①,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邊湧中沒,中湧邊沒。

    十八相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湧、遍湧、等遍湧,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擊、遍擊、等遍擊。

    雨出過諸天一切華雲②,一切蓋雲③、幢雲④、旛雲⑤、香雲⑥、鬘雲⑦、塗香雲⑧、莊嚴具雲⑨、大光明摩尼寶雲⑩、諸菩薩贊歎雲、不可說菩薩各差别身雲、雨成正覺雲、嚴淨不思議世界雲⑾,雨如來言語音聲雲⑿,充滿無邊法界。

    如此四天下,如來神力如是示現,令諸菩薩皆大歡喜。

    周遍十方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是時十方各過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世界⒀外,各有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如來,同名普賢,皆現其前,而作是言:善哉!佛子!乃能承佛威力,随順法性,演說如來出現不思議法。

    佛子!我等十方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同名諸佛,皆說此法。

    如我所說,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亦如是說。

     佛子!今此會中,十萬佛刹微塵數菩薩摩诃薩,得一切菩薩神通三昧⒁,我等皆與授記⒂,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刹微塵數衆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亦與授記,于當來世⒃,經不可說佛刹微塵數劫,皆得成佛,同号佛殊勝境界。

    我等為令未來諸菩薩聞此法故,皆共護持⒄。

    如此四天下所度衆生,十方百千億那由他無數無量,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法界⒅虛空等一切世界中,所度衆生皆亦如是。

     爾時,十方諸佛威神力故,毗盧遮那⒆本願力故,法如是⒇故,善根力故,如來起智不越念(21)故,如來應緣不失時(22)故,随時覺悟諸菩薩故,往昔所作無失壞(23)故,令得普賢廣大行(24)故,顯現一切智自在故,十方各過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世界外,各有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菩薩,來詣于此,充滿十方一切法界,示現菩薩廣大莊嚴,放大光明網,震動一切十方世界,壞散一切諸魔宮殿,消滅一切諸惡道苦,顯現一切如來威德,歌詠贊歎如來無量差别功德法(25),普雨一切種種雨,示現無量差别身,領受無量諸佛法。

     以佛神力,各作是言:善哉!佛子!乃能說此如來不可壞法。

    佛子!我等一切皆名普賢,各從普光明世界(26)、普幢自在(27)如來所而來于此。

    彼一切處亦說是法,如是文句,如是義理,如是宣說,如是決定。

    皆同于此,不增不減。

    我等皆以佛神力故,得如來法故,來詣此處。

    為汝作證。

    如我來此,十方等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諸四天下,亦複如是。

     爾時,普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一切菩薩大衆,欲重明如來出現廣大威德,如來正法不可沮壞,無量善根皆悉不空,諸佛出世,必具一切最勝之法,善能觀察諸衆生心,随應說法,未曾失時,生諸菩薩無量法光,一切諸佛自在莊嚴。

    一切如來一身無異,從本大行(28)之所生起,而說頌言: 一切如來諸所作,世間譬喻無能及; 為令衆生得悟解,非喻(29)為喻而顯示。

     如是微密甚深法,百千萬劫難可聞; 精進智慧調伏者(30),乃得聞此秘奧義。

     若聞此法生欣慶,彼曾供養無量佛; 為佛加持(31)所攝受(32),人天贊歎常供養。

     此為超世第一财(33),此能救度諸群品(34); 此能出生清淨道(35),汝等當持莫放逸(36)。

     注釋 ①東湧西沒:“湧”,原作“踴”,今依日本《大正藏》本改(下同)。

    此句意為東面突然騰舉,西面突然低落。

     ②雨出過諸天一切華雲:“華雲”,謂似雲海一樣的華。

    此句意為天空降下超過諸天的一切似雲海一樣的華。

     ③蓋雲:謂傘蓋多得像雲海一樣。

     ④幢雲:謂寶幢多得像雲海一樣。

     ⑤旛雲:謂旌旗多得像雲海一樣。

     ⑥香雲:謂香多得像雲海一樣。

     ⑦鬘雲:謂花鬘多得像雲海一樣。

     ⑧塗香雲:謂塗香多得像雲海一樣。

     ⑨莊嚴具雲:“莊嚴具”,即裝飾道場、佛像之物。

    此句意為莊嚴物多得像雲海一樣。

     ⑩大光明摩尼寶雲:謂放大光明的大珠寶多得像雲海一樣。

     ⑾嚴淨不思議世界雲:謂莊嚴、清淨的不思議世界多得像雲海一樣。

     ⑿雨如來言語音聲雲:謂降下的如來言語聲多得像雲海一樣。

     ⒀十方各過八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刹微塵數世界:“十方”,即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

    “過八十不可說”,即超過八十個不可言說的。

    此句意為普天之下各有無數的佛國土像微塵數那樣多的世界。

     ⒁神通三昧:即具有變化莫測、無拘無礙的種種神通之禅定。

     ⒂授記:音譯和伽羅,為十二部經之一。

    指佛對發大心之衆生授與将來必當成佛之記别。

     ⒃當來世:即将來的世界。

     ⒄護持:即護持所聞之正法。

     ⒅不可說不可說法界:意謂數量多得不可以言語來講說的法界。

    連用兩個不可說,是加重語氣,即更加不可言說了。

     ⒆毗盧遮那:亦作“毗盧舍那”,意為光明遍照一切。

    對佛真身的尊稱。

    佛有三身,即有三個名号。

    “毗盧遮那”是佛法身的名号。

     ⒇法如是:意謂佛法就是如此合乎道理。

     (21)如來起智不越念:意謂如來所起之智慧不超越意念。

     (22)如來應緣不失時:意謂如來應衆生機緣從來不失時機。

     (23)往昔所作無失壞:意謂過去身、口、意的造作不會喪失和敗壞。

     (24)普賢廣大行:即普賢菩薩的廣大行願。

    普賢菩薩有十大行願,即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忏悔業障、随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随佛學、恒順衆生、普皆回向。

    此十大行願通稱廣大行願。

     (25)無量差别功德法:即無數的各種不同的功德法門。

     (26)普光明世界:指普光明殿,位于古印度摩揭陀國菩提道場之側,佛在世時曾在此說八十《華嚴經》九會中的第二會、七會、八會三會。

     (27)普幢自在:如來名号之一。

     (28)大行:指菩薩之修行。

    菩薩為求佛果菩提,乃發大誓願,經曆千百萬劫,修諸善行,積大功德,故稱為大行。

     (29)非喻:譬喻的一種,指以假設的事物來作譬喻。

    如佛經中世尊常以四大山從四方而來害衆生,比喻為生老病死等四苦之惱害衆生。

     (30)調伏者:指能控制駕馭身、口、意三業,制伏一切惡行的人。

     (31)加持:即加以護持的意思。

    佛菩薩以不可思議之力,保護衆生,即稱為加持。

     (32)攝受:即攝取、接受的意思。

    佛以慈悲心攝取衆生、接受衆生,謂之攝受。

     (33)超世第一财:“超世”,謂超出過去、未來、現在三世。

    “第一财”,指七聖财中的第一聖财。

    見道以後的聖者,有七聖财,即:信财(信受正法)、戒财(持戒律)、漸财(自慚而不造諸惡)、愧财(對于他人有愧)、聞财(能聞正教)、施财(舍離一切,無所染着)、定慧财(攝心不散,用智慧照了諸法)。

    其中第一聖财,名為信财(信受正法),即稱第一财。

     (34)群品:即群衆的品類,意謂各種各類的群衆。

     (35)清淨道:即無有染污之道。

     (36)放逸:即放縱心思,任性妄為。

     譯文 這時候,由于佛的神通之力,有如是之法,十方世間各有十個不可言說的無量世界,起六種震動,所謂東邊湧起,西邊低落;西邊湧起,東邊低落;南邊湧起,北邊低落;北邊湧起,南邊低落;旁邊湧起,中間低落;中間湧起,旁邊低落。

    又有十八種震動之相,所謂一方獨動,向四方俱動,向八方齊動;一方獨起,四方俱起,八方齊起;一方獨湧,四方俱湧,八方齊湧;一方獨震,四方俱震,八方齊震;一方獨吼,四方俱吼,八方齊吼;一方獨擊,四方俱擊,八方齊擊。

    同時天空降下超過諸天的一切華、一切傘蓋、寶幢、旌旗、香、花鬘、塗香、莊嚴具、大光明摩尼寶、諸菩薩的贊歎、不可說菩薩各種不同之身、成就正覺、莊嚴清淨的不可思議世界、如來的言語聲音等,所有這些,都多得像雲海一樣,充滿了無邊法界。

    因為有如此四天下的如來神力的種種示現,所以使一切菩薩都皆大歡喜。

    普天之下的十方一切世界也全都如此。

     這時候,除了十方無數的佛國土像微塵數那樣多的世界外,還各有無數的佛國土像微塵數那樣多的如來,同名普賢,都顯現于其前,并這樣說:好極了!佛子!你能承佛威力,随順法性,演說如來出現時的不可思議之法。

    佛子!我們十方無數佛國土像微塵數那樣多的同名諸佛,都說此法。

    如我所說一樣,十方世界的一切諸神也都這樣說。

     佛子!現在這個法會中,有十萬佛國土像微塵數那麼多的大菩薩,得到一切菩薩的神通三昧,我們都與之授記,一生當得佛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成佛。

    佛國土的微塵數那麼多的衆生,如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們也與之授記,于未來世,經過不可言說的無數劫時,皆得成佛,同一名号為佛殊勝境界。

    我們為了使未來世的一切菩薩聽聞此法,故皆共同護持。

    這樣,四天下所度的衆生無數無量,乃至說不盡的法界、虛空界等一切世界中所度的衆生,也都是如此。

     這時候,由于顯示了十方諸佛的威神之力,法身佛毗盧遮那的本願之力,法爾如是,善根之力,如來所起智慧不超越意念,如來應衆生之機說法不失時機,随時使諸菩薩得到覺悟,使過去的身、口、意造作不失不壞,使之得到普賢的廣大行願,顯現出一切智自由自在。

    這樣,十方的無量無數的佛國土世界,無量無數佛國土的無量無數菩薩,都來到于此,充滿了十方的一切法界,示現出菩薩所有的廣大莊嚴,放出大光明網,震動了一切十方世界,敗壞了一切諸魔的宮殿,消滅了一切惡道的諸苦,顯現出一切如來的威德,歌詠贊歎如來無量的各種功德法,普遍降下一切各種各樣的法雨,示現出無量的不同之身,受領無量的一切佛法。

     并以佛的神通之力,各自說:好極了!佛子!能夠宣說這樣如來的不可破壞之法。

    佛子!我們一切諸佛皆名為普賢,各自從普光明世界普幢自在如來之所來到于此。

    在普光明世界的一切地方,也說這樣的法,這樣的文句,這樣的義理,這樣的宣說,這樣的決定。

    完全等同于此,不增不減。

    由于我們都是以佛的神通之力,得如來之法,所以來到此地,為你作證。

    像我來到此地一樣,十方的虛空界、法界等一切世界的一切四天下的菩薩,也是如此。

     這時候,普賢菩薩承佛的神通之力,觀察一切菩薩大衆,為欲重新闡明如來出現的廣大威德,闡明如來正法不可破壞,無量的善根,皆悉不空,諸佛出世,必定具有一切最勝之法,善能觀察一切衆生之心,能随順衆生應請說法,從來不失時機,能生起一切菩薩的無量法光,生起一切諸佛的自在莊嚴。

    一切如來的唯一法身無有不同,都是從菩薩所修的根本大行所生起。

    即說偈頌: 一切如來的各種造作,不是世間的譬喻所能論及的; 但是為了使衆生能得到悟解,就用假設的事物來作譬喻,以顯示一切。

     像這樣的微密甚深之法,雖曆百千萬劫時,也難得可聞; 隻有努力精進,有智慧、能調伏諸惡行的人,才能聞此秘密、奧妙的義理。

     如果有人聽聞此法而生歡慶之心,那麼他過去曾經供養過無量佛; 為佛加持所攝受,人天都要贊歎他、供養他。

     此為超越三世的第一聖财,此能救度各種各樣的衆生; 此能生出無有染污的清淨之道,你們應該執持不要放縱心思,任性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