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關燈
《景德傳燈錄》,是中國佛教禅宗的一部重要典籍。

    自兩宋之後,被奉為禅宗史書的經典之作,是“禅學之源”。

    其書大緻涵攝兩個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記載了中國禅宗尤其是南宗傳承的曆史,另一方面又着重叙說了人物的禅學思想。

     本書的禅宗史價值 本書對禅宗史的形成,主要貢獻有三:其一,确定中國禅宗始自菩提達磨,尊達磨為初祖;其二,以曹溪惠能為達磨禅法的嫡傳和正宗(六祖),南宗的創始人;其三,劃分惠能門下南嶽、青原兩大法系,并以江西馬祖、湖南石頭為首分别代表其下兩大支派。

     禅宗是隋唐時代興起的衆多佛教宗派之一。

    但自菩提達磨在梁魏之世,由海路來中土開始傳播禅法起,即有了自己獨立的曆史。

    最早記述達磨事迹的是北魏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其中說到達磨是“波斯國胡人”,自稱年有一百五十歲,他來到洛陽永甯寺,贊歎其精英和壯麗。

    至唐代,律學大師道宣以其嚴謹的風格,又為達磨作了較為确切的傳記,說他是“天竺國婆羅門種”,初達宋境南越,末又北渡至魏,以遊化為務雲雲。

    由此可知,達磨其人作為曆史人物是基本可信的,尊奉達磨為初祖的禅宗是有曆史依據的。

    後世在這基礎上,出于宗派鬥争和法統需要,又把禅史拓展到印度之根,由達磨而直溯至佛陀,于是有了所謂“靈山會上,釋迦拈花,迦葉微笑,傳佛心印”的傳說,作為禅宗起源的最為原始的根據。

     然而,禅宗作為最具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其實際創始人卻是六祖惠能;中國禅宗的傳播和暢行,主要是由于惠能及其門徒在中國南方的大力弘揚,這亦已經是不争的事實。

    由惠能創立的南宗禅,在唐武宗會昌廢佛後,不僅由嶺南而波及全國,而且傳諸久遠,因此後世流行的禅宗多屬惠能一系。

     據《傳燈錄》所記,達磨之後相繼傳慧可、僧璨、道信、弘忍,這是禅宗最初五代祖師。

    四祖道信下旁出牛頭法融,傳了六代而嗣亡。

    五祖弘忍之後,分南、北二宗,北宗以神秀為代表,南宗以惠能為領袖;神秀北宗數傳而絕,惠能南宗門徒濟濟,繁榮昌盛。

    惠能門下著名弟子有神會、行思、懷讓、慧忠、法海等四十餘人,其中尤以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兩家弘傳最盛,他們又得着馬祖道一和石頭希遷的繼承發揚和各振宗風,從而使得南宗禅呈現了蓬勃興旺的景象,在禅宗的曆史舞台上出現了沩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五家宗派鼎立和“五祖分燈”的興盛局面。

     綜上所述,《景德傳燈錄》雖不能說是嚴格意義上的禅宗史,但大體上反映了禅宗發展的趨向和風貌。

    它以六祖惠能為軸心,其上承接菩提達磨及其下的五代祖師,并進而遠追到天竺祖師乃至西天七佛;其下由荷澤神會及南嶽懷讓、青原行思兩系,而馬祖道一、石頭希遷,進而“五祖分燈”,基本上勾畫出禅宗發展的曆史。

    因而此書之禅宗史價值是無可置疑的。

     本書的思想要義 南天竺來的菩提達磨把禅的種子播撒于中國肥沃的土壤裡,到惠能時代便得到了豐收,結出了碩大的(文化)果實。

    達磨的禅法集中體現在“二入四行”或如本書所說的“大乘壁觀”,到後來則進一步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