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第六

關燈
不善之行;常自見己過,不說他人好惡,是自歸依。

    常須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見性通達,更無滞礙,是自歸依。

    ” 譯文 “什麼叫自性自度?就是将自己心中的邪見、煩惱、愚癡這些衆生,用正見來救度他們。

    既然有了正見,讓那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這些衆生,每個人就都自性自度。

    邪見來,用正見度;迷誤來,用覺悟度;愚昧來,用智慧度;惡來,用善度。

    像這樣的度,就叫作真度。

     “其次,‘煩惱無邊誓願斷’,就是用自性的般若智慧,除去那虛妄、思慮的心。

    再次,‘法門無盡誓願學’,必須自己見自己本性,永遠按正法行事,這叫作真學。

    最後,‘無上佛道誓願成’,就是一直能定下決心,按真法、正法行事,離開愚迷也離開覺悟,永遠讓般若顯現,除去真正也除去虛妄,就能見到佛性,就能立刻成就佛道。

    要永遠按這四弘誓願去修行,這是發揮誓願之力的法門。

     “善知識!現在已經發下四弘誓願,再給善知識傳授無相三皈依戒。

     “善知識!皈依覺,得福慧兩具足的至尊;皈依正,得遠離塵欲之尊;皈依淨,得人天敬重之尊。

    從今以後,要把覺稱為師,再不皈依邪魔外道。

    用自性中的三寶,經常地自己來加以證明。

    我勸善知識,皈依自性中的三寶。

    佛,就是覺;法,就是正;僧,就是淨。

    自心皈依覺,就不生邪見迷誤,就能少欲知足,就能脫離财色的誘惑,這叫兩足尊。

    自心皈依正,念念沒有邪見,因為沒有邪見,就沒有人我、高傲、貪愛、執着,這叫離欲尊。

    自心皈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都不被染污,也不去執着,這叫衆中尊。

    如果修持這些行為,就是自皈依。

    凡夫不理解,從白天到黑夜,接受着三皈戒。

    如果說皈依佛,佛在哪裡?如果見不到佛,向哪裡皈依?皈依佛這句話就成了虛妄。

     “善知識!都要自己去觀察體會,不要錯用了心。

    經文分明說的就是自皈依佛,沒有說皈依别的佛。

    不皈依自己心中的佛,就無處可以皈依。

    現在既然自己覺悟,都要皈依自己心中的三寶。

    向内調養心性,對外敬愛别人,這就是自皈依。

     “善知識!既然皈依自心三寶完畢,都要專心一志聽我與你們說一體三身自性佛,讓你們清楚明白地見到自性三身,自己悟得自性。

    大家都跟我念:‘于自色身,皈依清淨法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圓滿報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千百億化身佛。

    ’ “善知識!色身是房舍,不存在皈依的問題。

    剛才說的三身佛,在自性之中,世人都有的。

    隻是由于自己心迷,不見自性,向外去尋覓三身如來,卻看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

    你們聽我講,讓你們在自身中,見自性中的三身佛。

    這三身佛從自性發生,不是從外獲得。

     “什麼叫清淨法身佛?世人性本清淨,萬法都從自性發生。

    思量那些惡事,就産生惡行;思量那些善事,就産生善行。

    所有這一切法,都在自性之中。

    就像天永遠是清的,日月永遠放射光明,由于浮雲覆蓋,以緻上明下暗;突然碰上大風吹來,烏雲消散,上下一齊光明,萬象全部顯現。

    世人的本性經常沉浮遊動,就像那遮蔽青天的雲。

     “善知識!智像日,慧像月,智慧永遠是光明的,由于着境,被妄念這個浮雲蓋覆了光明,使自性不能明朗。

    如果碰到善知識,聽到了真正的佛法,自己除去自心中的迷妄,使内外一齊明徹,在自性中萬法就全部顯現。

    見性的人,也是這樣。

    這叫清淨法身佛。

     “善知識!自己的心皈依自己本性,是皈依真佛。

    自皈依的人,除去自性中的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高傲心,及一切不善行為;永遠自己見自己過錯,不說别人的好壞是非,是自皈依。

    永遠需要定下決心,對一切人都加以恭敬,這就是見性通達一切,而沒有滞塞障礙,是自皈依。

    ” 原典 “何名圓滿報身?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莫思向前①,已過不可得;常思于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

    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

    于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

    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河沙惡盡。

    直至無上菩提,念念自見,不失本念,名為報身。

     “何名千百億化身?若不思萬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

    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