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無生無滅的頓教法門,到西方隻在刹那之間;不領悟這頓教法門,念佛請求往生就路途遙遠,如何能夠到達?惠能現在立刻就把西方引到這裡,馬上就可以見到,大家願意見一見嗎?”
衆人一起隆重行禮說:“如果這裡能夠見到西方淨土,何必請求往生?希望和尚慈悲,使西方淨土顯現,讓我們都能見到。
” 大師說:“世上衆人,自己的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
外面有五座門,内裡還有一個意門。
心就是土地,本性就是國王,國王居住在心這塊土地上。
本性在,國王就存在;本性離開了心,國王就消失。
本性在,身心就存活;本性離開,身心就滅壞。
要作佛,隻能在自己本性中尋求,不要向身外尋求。
自性迷誤就是衆生,自性覺悟就是佛。
心裡慈悲就是觀世音,喜好施舍就是大勢至。
心裡清淨就是釋迦佛,心裡平正端直就是阿彌陀佛。
心裡要去分别什麼人與我,就是自己造了一座須彌山作障礙;心裡起了貪欲,就是自己造了大海作阻隔;煩惱是擾亂心神的波浪,害人之心就是制造害己的惡龍,虛妄驕狂就是搗亂的鬼神,妄念勞碌使自己成為魚鼈,貪嗔就是自己制造的地獄,愚昧癡呆就使自己變為畜生。
“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就會到來;消除人我之别,須彌山就會倒塌;去掉貪欲,海水就會枯竭;沒有煩惱,波浪消滅;除卻害人之心,魚龍就會斷絕。
自心這塊土地上覺悟了的自性如來放出大光明,照得外面六門清淨,就能破除欲界六重天。
自性内照,就能立即除去三毒;地獄等等罪業,也會因此一刹那間就全部消滅。
内外都能明亮透徹,就和西方淨土沒有差别。
不作這樣修行,如何能到達西方?” 衆人聽後,都清楚地見到了自己的本性,全體向大師禮拜,一齊贊歎“善哉”!并且唱道:“普願法界所有衆生,聽後都立即覺悟。
” 大師說:“善知識!如果想修行,不一定要出家入寺,在家也可以,就像東方人心善;在寺若不修行,就像西方人心惡。
隻要心中清淨,自性就是西方。
” 原典 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
” 師言:“吾與大衆作‘無相頌’。
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别。
若不依此修,剃發出家,于道何益?”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則孝養父母①,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衆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②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内非賢③。
日用常行饒益④,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隻在目前。
師複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
時不相待,衆人且散,吾歸曹溪。
衆若有疑,卻來相問。
” 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注釋 ①恩則孝養父母:念父母之恩,就會孝養父母。
②以上二句意為:火在木中,蓮生泥中,佛性也如火、蓮,在自身中。
③護短心内非賢:掩飾錯誤(護短)的人,心不善良(賢)。
④日用常行饒益:于日用之間堅持修行會獲益良多。
譯文 韋刺史又問:“在家如何修行?請大師給予開示。
” 大師說:“我給大家作了一首‘無相頌’,隻要依此修行,就像和我在一起一樣。
如果不這樣修行,即使剃發出了家,對學道也沒有什麼好處?”頌是: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衆惡無喧。
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内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隻在目前。
大師又說:“善知識!都要照我這偈修行,見得自性,直截成佛。
時光不等待人,大家解散,我回曹溪。
今後若有什麼疑惑,就到曹溪相問。
” 這時候,刺史、官僚以及聽講的善男信女,各自都開了心竅,悟得了佛法,并且堅信不疑,決心奉行。
” 大師說:“世上衆人,自己的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
外面有五座門,内裡還有一個意門。
心就是土地,本性就是國王,國王居住在心這塊土地上。
本性在,國王就存在;本性離開了心,國王就消失。
本性在,身心就存活;本性離開,身心就滅壞。
要作佛,隻能在自己本性中尋求,不要向身外尋求。
自性迷誤就是衆生,自性覺悟就是佛。
心裡慈悲就是觀世音,喜好施舍就是大勢至。
心裡清淨就是釋迦佛,心裡平正端直就是阿彌陀佛。
心裡要去分别什麼人與我,就是自己造了一座須彌山作障礙;心裡起了貪欲,就是自己造了大海作阻隔;煩惱是擾亂心神的波浪,害人之心就是制造害己的惡龍,虛妄驕狂就是搗亂的鬼神,妄念勞碌使自己成為魚鼈,貪嗔就是自己制造的地獄,愚昧癡呆就使自己變為畜生。
“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就會到來;消除人我之别,須彌山就會倒塌;去掉貪欲,海水就會枯竭;沒有煩惱,波浪消滅;除卻害人之心,魚龍就會斷絕。
自心這塊土地上覺悟了的自性如來放出大光明,照得外面六門清淨,就能破除欲界六重天。
自性内照,就能立即除去三毒;地獄等等罪業,也會因此一刹那間就全部消滅。
内外都能明亮透徹,就和西方淨土沒有差别。
不作這樣修行,如何能到達西方?” 衆人聽後,都清楚地見到了自己的本性,全體向大師禮拜,一齊贊歎“善哉”!并且唱道:“普願法界所有衆生,聽後都立即覺悟。
” 大師說:“善知識!如果想修行,不一定要出家入寺,在家也可以,就像東方人心善;在寺若不修行,就像西方人心惡。
隻要心中清淨,自性就是西方。
” 原典 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
” 師言:“吾與大衆作‘無相頌’。
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别。
若不依此修,剃發出家,于道何益?”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則孝養父母①,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衆惡無喧。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②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内非賢③。
日用常行饒益④,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隻在目前。
師複曰:“善知識!總須依偈修行,見取自性,直成佛道。
時不相待,衆人且散,吾歸曹溪。
衆若有疑,卻來相問。
” 時,刺史、官僚、在會善男信女,各得開悟,信受奉行。
注釋 ①恩則孝養父母:念父母之恩,就會孝養父母。
②以上二句意為:火在木中,蓮生泥中,佛性也如火、蓮,在自身中。
③護短心内非賢:掩飾錯誤(護短)的人,心不善良(賢)。
④日用常行饒益:于日用之間堅持修行會獲益良多。
譯文 韋刺史又問:“在家如何修行?請大師給予開示。
” 大師說:“我給大家作了一首‘無相頌’,隻要依此修行,就像和我在一起一樣。
如果不這樣修行,即使剃發出了家,對學道也沒有什麼好處?”頌是: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衆惡無喧。
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内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隻在目前。
大師又說:“善知識!都要照我這偈修行,見得自性,直截成佛。
時光不等待人,大家解散,我回曹溪。
今後若有什麼疑惑,就到曹溪相問。
” 這時候,刺史、官僚以及聽講的善男信女,各自都開了心竅,悟得了佛法,并且堅信不疑,決心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