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第二

關燈
惱; 離道别覓道,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⑨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⑩ 但自卻非心⑾,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卧⑿。

     欲拟化他人,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⒀。

     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⒁ 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悟則刹那間。

    ” 師複曰:“今于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衆生,言下見性成佛。

    ”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

    一時作禮,皆歎:“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注釋 ①法縛:惠能的無念,是見一切法,但心不染着。

    若百物不思,同着境一樣,也是被物(法)所束縛,所以叫“法縛”。

    持“百物不思”才是無念的見解,即是下文的“邊見”,即非正見。

     ②以上二句意為:口說的通(說通)及心裡真正通(心通),二者的區别,就像太陽挂在天上一樣明白。

     ③悉:此處作“知”“通曉”。

     ④以上二句意為:說起來雖然有萬種法門差别,但是道理歸結起來終究隻有一個。

     ⑤暗宅中:宅,喻色身。

    暗宅中,即迷誤者的身中。

     ⑥以上二句意為:如果邪與正都不執着,則心清淨能至究竟無餘涅槃。

     ⑦但正無三障:隻要心正,就沒有三障。

     ⑧一切盡不妨:無論什麼都不會成為修道的障礙。

     ⑨以上二句意為:假如見到别人的非,也就是自己有了非,就是不正當(左、偏差)的行為。

     ⑩以上二句意為:别人非我不見,就是我不非。

    我見,就是我非,我非就有了過。

     ⑾卻非心:即去掉見他人的非因而導緻自己非的心。

     ⑿長伸兩腳卧:比喻自由自在,無所煩惱。

     ⒀求兔角:比喻尋求不可能的事。

     ⒁以上二句意為:正見就是出世、成佛;邪見就還在世俗,做俗人。

     譯文 “善知識!用智慧觀照,就内外明徹,識得自己本心。

    如果識得本心,就是解脫。

    如果得到解脫,就是般若三昧,就是無念。

    什麼叫無念?如果見到一切法,心不被染污,也不執着,就是無念。

    如要應用,就能遍及一切處所,又不執着任何處所。

    隻是清淨本心,使六識從六門中出,在六塵中不被染污,來去自由,到處通行沒有滞礙,就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這就叫無念行。

    如果什麼也不想,就會讓思緒斷絕,這就是被法所束縛,也叫作邊見。

     “善知識!悟得無念法的,萬法都全部通達。

    悟得無念法的,就是見到諸佛境界。

    悟得無念法的,就到了佛的地位。

     “善知識!後代得到我所說法的人們,要将這個頓教法門,與見解相同、行為相同的人們,共同發願、授受和持守,就像侍奉佛一樣。

    那些保持終身不半途而廢的,一定能得到聖位。

    但是必須傳授此曆代祖師代代相傳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之傳承與付囑,不得把正法隐匿。

    如果不是見解相同、行為相同,并且是已經信奉了其他法門的人,不許對他傳授。

    這樣會損害前人,終究也沒有什麼益處。

    還怕那些愚人們不理解,诽謗這個法門,以緻百劫千生以後,會斷了佛的種性。

     “善知識!我有一首‘無相頌’,你們各人都要念誦。

    不管在家、出家,都要按這個頌修行。

    如果不能自己修行,隻是記了我的話,也沒有什麼益處。

    請聽我念頌: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 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 隻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 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 離道别覓道,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 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暗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卧。

     欲拟化他人,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邪見是世間; 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 迷聞經累劫,悟則刹那間。

    ” 大師又說:“今天在大梵寺說這個頓教,願普天之下,法界所有衆生,言下都見性成佛。

    ”當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聽了大師說法,沒有不省悟的。

    于是大家行禮,都贊歎說:“善哉!誰料嶺南有佛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