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感通

關燈
施教化。

     天寶初年(公元七四二年),開始止住于莊嚴寺。

    惠忠認為,梁朝故都,莊嚴最盛,但因幾經滄桑,當時該寺已經凋殘頹廢,他立志修整,遂于殿東修建法堂。

    那裡原來有棵古木,有喜鵲在上面築巢,在工人正要砍樹時,惠忠說:“且慢,等喜鵲把巢搬走後再砍。

    ”說完就在樹下默默地對喜鵲說:“因此地要造法堂,請速速移至别處栖息。

    ”剛說完,那些喜鵲真的競相把巢中之柴草銜至别的樹上。

    一時僧俗二界,觀者如潮,莫不歎為奇異。

    又,在地基尚未确定之時,忽然有兩個神人示現,地基才定下來。

    奇迹連連,神異不斷,四方學僧,紛紛而至。

     大曆三年(公元七六八年),山門石室前有惠忠之挂衣藤,那一年夏天忽然枯萎,靈芝仙菌,均不複生。

    到九月,惠忠在高座說法,無故水出繞座而轉。

    至大曆四年《公元七六九年》六月十五日,集衆布薩,當晚忽令侍者剃發洗身。

    就在這天晚上,寺院上面瑞雲朵朵,天上樂聲連連,十六日早上怡然坐化。

    其時狂風大作,雷雨傾盆,花落樹倒,和州延祚寺僧侶那天傍晚都看見有白虹由東向西,直貫山中,百鳥悲鳴,林壑岩間哭聲不斷。

    嶽牧韋公損聞而哀怆,派遣使者緻意并厚贈财物,還令上元令劉君以隆重之禮儀送其遺體歸山。

    其時天氣炎熱,至七月七日,忽然下起雨來,頓時涼爽異常。

    八日出殡,一路上纖塵不飛,有群鶴徘徊于輿上,一直送至山門。

    埋葬之後,一連好幾日墳裡放光,直照山林。

     大曆五年《公元七七〇年》春,依外國習慣,火化遺骨,得舍利無數,圓細如珠,閃閃發光。

    附近僧俗二界人士,有的因不曾分得舍利,就于灰燼中尋找,結果數百人都得到了舍利。

    是知法身圓應,感物無窮,聖力潛通,光騰千古。

    門人建木塔以作紀念。

    世壽八十七。

    惠忠其人,身高超過七尺,儀容偉俊,神氣挺拔,有若梵僧。

    所居之處,不持蚊帳,但蚊蠅無犯。

    曾在幽靜處禅居,松竹深邃,曾有虎鹿在旁邊産子,遇之毫無懼色。

     開元二十七年(公元七三九年),上元令長孫遂曾親自上山探訪,剛到半山時,有猛虎當路吼叫,遂大驚,不知如何是好。

    惠忠趕快出來,老虎一見惠忠,頓時十分溫馴,伏于林中。

    長孫遂合掌禮拜緻謝後,就回去了。

    又,惠忠尚未到吳郡時,該地具戒寺中有淩霄藤,盛夏枯萎,有人要砍掉它,威禅師曰:“不要砍,等惠忠來後,此藤還生。

    ”當時大家都不相信,待到那年秋天,惠忠抵此院後,該藤果然繁茂異常。

    …… 惠忠也有不少著作傳世,較著名的有《見性序》和《行路難》,皆旨意深邃,文字精練,盛行于世。

     唐洪州黃檗山希運 原典 釋希運,閩人也。

    年及就傅①,鄉校②推其慧利,乃割愛投高安③黃檗山寺出家。

    迨成長也,身量減王商裁一尺所,額間隆起,号為肉珠。

    然倜傥不羇,人莫輕測。

    而乃觀方入天台,偶逢一僧偕行,言笑自若。

    運偷窺之,其目時閃爍,爛然射人。

    相比而行,截路巨磎,泛泛湧溢,如是捐笠倚杖而止。

    其僧督運渡去,乃強激發之曰:“師要渡自渡。

    ”言訖,其僧褰衣④蹑波,若履平陸,曾無沾濕,已到他岸矣。

    回顧招手,曰:“渡來!”運戟手诃曰:“咄!自了漢,早知必斫汝胫。

    ”其僧歎曰:“真大乘法器,我所不及。

    縱能傷我,隻取辱焉。

    ”少頃不見。

    運恍⑤自失。

     及薄遊京阙,分衛⑥及一家門,屏樹之後聞一姥曰:“太無厭乎?”運曰:“主不慁賓,何無厭之有?”姥召入,施食訖。

    姥曰:“五障之身忝嘗禮惠忠國師來。

    勸師可往尋百丈山禅師所,惜巍巍乎堂堂乎真大乘器也。

    ”運念受二過,記莂攸同,乃還洪井見海禅師,開了心趣,聲價彌高。

     徇命居黃檗精舍,升平相裴公休欽重躬谒,有詩贈焉:“曾傳達士心中印,額有圓珠七尺身。

    挂錫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濱。

    一千龍象随高步,萬裡香花結勝因。

    願欲事師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則裴相得法,出運之門。

     以大中中終于所住寺,敕谥斷際禅師,塔名廣業,語錄而行于世。

     注釋 ①就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