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三十七道品
關燈
小
中
大
方域。
命終之後,進德修業而成佛道,坐樹王[14]下,端坐思維往昔經曆所施為事:本為仙人,以此神德猶不能盡其方面,當以何神力而得究其邊際乎?時,我複作是念:要當乘[15]賢聖八品之徑路,然後乃得盡生死邊際。
“彼雲何名為乘賢聖八品之徑路?所謂正見、正治、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
天子!又知斯名賢聖八品道,得盡世界之邊際。
諸過去恒沙諸佛得盡世界者,盡用此賢聖八品道而究世界。
正使将來諸佛世尊出現世者,當以此賢聖之道得盡邊際。
”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步涉無究竟,得盡世界者; 地種不可稱,非神足所及。
凡夫施設意,于中起迷惑; 不别真正法,流轉五道中。
賢聖八品道,以此為舟船; 諸佛之所行,而究世界邊。
正使當來佛,彌勒之等類; 亦用八種道,得盡于世界。
是故有智士,修此賢聖道; 晝夜習行之,便至無為處。
是時,馬血天子從如來聞說賢聖八品道,即于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天子即以頭面禮足,繞佛三匝,便退而去。
是時,彼天子即其日,以天種種好華散如來上,即時便說斯偈: 流轉生死久,欲涉度世界; 賢聖八品道,不知又不見。
今我以見谛,又聞八品道; 便得盡邊際,諸佛所到處。
爾時,世尊可彼天子所說。
時,彼天子以見佛可之,即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爾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注釋 [1]此處擇選《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七之《八難品》的三七九經和卷三十八之《馬血天子問八政品》的三八〇經,内容是叙說八正道為向涅槃之道。
[2]泥犁:又作泥犁耶,即地獄,為由罪業而感召之極苦處所。
[3]邪見:不明因果,違反正理的一切見解。
[4]邪治:即邪志,又作邪思維,指橫邪的思想。
[5]正治:即正志,又作正思維,就是正确的思想。
[6]邪業:即邪行,不正當的行法,總稱九十六種外道的行法。
[7]邪命:從事不正當的事業來維持生活。
[8]正方便:即正精進,指正當的努力。
[9]邪定:又作邪性定聚,為三聚之一。
指畢竟不證悟。
[10]馬血天子:Rohitassa-devaputta,又作赤馬天子。
[11]非人:指天龍八部中似人而非人的鬼神。
[12]無為:指貪欲、嗔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亦即不在三界造作生死,無三界之生、住、異、滅的涅槃。
[13]觸:梵語薩婆羅奢,五境之一,身根所觸有堅濕暖動等十一種。
又,不淨為觸。
[14]樹王:為樹中之王。
天之樹王就是忉利天上所謂的波利質多樹。
[15]乘:運載之義,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衆生從生死的此岸運載到涅槃的彼岸。
乘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别。
譯文 八正道 三七九經 我親自聽佛這樣說: 那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告誡諸比丘說:“我現在要宣說趣向地獄之路,趣往涅槃之道,好好思考,不要讓其漏失。
” 諸比丘對佛說:“是的,世尊!”諸比丘随從佛接受教誨。
佛告誡比丘說:“那什麼是趣向地獄之路,趣往涅槃之道呢?邪見趣向地獄之路,正見趣往涅槃之道;邪思維趣向地獄之路,正思維趣往涅槃之道;邪語趣向地獄之路,正語趣往涅槃之道;邪業趣向地獄之路,正業趣往涅槃之道;邪命趣向地獄之路,正命趣往涅槃之道;邪方便趣向地獄之路,正方便趣往涅槃之道;邪念趣向地獄之路,正念趣往涅槃之道;邪定趣向地獄之路,正定趣往涅槃之道。
這就是所說的,比丘!趣向地獄之路,趣往涅槃之道。
是諸佛世尊常常所演說的教法,現在已經講完了!你們應樂于在閑靜的居處,在菩提樹下的露地上安坐,思念持行這聖善之法,不要生起懈怠輕慢。
現在不勤加持行,就會後悔不及。
” 當時,諸比丘聞聽佛所說的話後,都歡喜地奉承持行! 三八〇經 我親自聽佛這樣說: 那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馬血天子在非人之時,曾前往世尊的處所,頭面接足地禮佛後,便住立在一邊。
當時,天子對世尊說:“過去曾産生有這樣的念頭:在大地之上用腳步度量,可以度量完這世界嗎?我現在詢問世尊,可以用腳步量盡這世界嗎?” 世尊告訴他道:“你現在是由于什麼義理而産生這疑問的呢?” 天子對佛說:“我在往昔的時候曾前往婆伽梵天的處所。
那時,梵天遠遠看見我前來,就對我說:“來得好,馬血天子!此處是無為之境,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終、無始,也無愁、憂、苦、惱。
”當時,我又産生這樣的念頭:這是涅槃之道嗎?什麼緣故呢?因為涅槃境界中是無生、老、病、死、愁、憂、苦、惱。
這是世界的極緻邊際嗎?假設是這世界的邊際,這世間可以用腳步量度的嗎?” 世尊詢問天子說:“你如今的神足相當于幾等呢?” 天子對佛說:“猶如大力士善于射箭,箭矢射出沒有障礙;我如今的神足其德性也是如此,無所障礙。
” 世尊告誡天子說:“我現在問你,你可以随喜地回答。
譬如有四位男子善于射箭,然而那四人各自向四面射箭,假使有人前來,想要全部收攝這四面之箭,使其不緻堕地。
怎麼樣,天子!這個人極為迅捷嗎?才能使射出的箭不緻堕落于地。
“天子應當知道:天上日月前有位捷步天子,行進往來止步又超過能攝取四方箭的人的迅捷,日月宮殿的行進又超過捷步天子。
就是那攝取四方箭的人、捷步天子及日月宮殿的迅捷,不如三十三天的迅捷;就是三十三天的迅捷,不如夜摩天的迅捷。
如此,諸天所具有的神足,各自不相匹及。
假使你如今有這種神通德性,猶如那諸天,從一劫到另一劫,以至百劫,還是不能達到世界的盡頭。
所以這樣,是因為地域方界是不可勝數的。
“天子應當知道:我在久遠的過去世時,曾經作為仙人,名叫馬血,與你同名。
貪着愛欲已經滅盡,飛行于虛空之中,沒有滞障阻礙。
我在當時,神足與他人有所不同,彈指之間,已經能夠收攝這射向四方的箭,使之不緻堕落。
當時,我因為有這神足,就産生這種念頭:我現在能用這神足,可以度量盡這地域的邊際嗎?馬上就涉度這世界而不能量盡其方域。
壽命終結之後,精進德行修持善業而得以成就佛道,坐在樹王之下,端正身形思考過去所經曆做過的事:原本作為仙人,以那神通德行還是不能量盡那世界地域,應當用什麼樣的神力才能得以探究其邊際呢?當時,我又産生這種念頭:應當要乘賢聖八品的途徑,然後才能得以滅盡生死煩惱的邊際。
“那什麼叫作乘賢聖八品的途徑呢?就是所謂的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天子!又知曉這名叫賢聖八品道,得以盡達世界的邊際。
過去諸恒沙數的諸佛得以盡達世界的,全都是用這賢聖八品道而探究世界。
正使将來諸佛世尊出現于世間,也應當以這賢聖之道得以盡達世界邊際。
” 當時,世尊就說出這首偈頌: 腳步涉度不能探究到極緻, 不能得以盡達世界的邊際; 地界方域不可勝數, 不是神足所能量度。
凡夫俗子設意量度世界, 于此之中生起迷惑; 不能辨别真實的正法, 在五道之中輪回流轉。
以這賢聖八品道作為舟船, 為諸佛世尊之所持行, 而去探究這世界的邊際。
正使未來之佛及彌勒佛等, 也以這賢聖八品道, 得以盡達這世界的邊際。
因此所有的智慧之士, 都修持這賢聖之道; 晝夜不間斷地修習持行此道, 就可達到無為的涅槃境界。
這時,馬血天子随從如來聞聽如來所說的賢聖八品道後,随即就在座位之上,諸多塵垢盡除,獲得法眼清淨。
當時,天子就頭面接足地禮佛後,繞佛三匝,就退出離去。
這時,那天子就在當天,用天上種種美麗鮮花散落在如來身上,當時就說出這樣一首偈: 長久地流轉于生死之間, 要用腳步度量這世界; 對于這賢聖八品道, 不曾知曉也不曾見到。
如今我因見到了真谛, 又聞聽了賢聖的八品之道; 就得以盡達世界的邊際, 到達諸佛世尊所達到的處所。
當時,世尊認可了那天子所說的偈頌。
當時,那天子見佛已經認可,随即禮拜世尊之足,就退出離去。
當時,那天子聞聽佛所說的話後,就歡喜地奉承持行!
命終之後,進德修業而成佛道,坐樹王[14]下,端坐思維往昔經曆所施為事:本為仙人,以此神德猶不能盡其方面,當以何神力而得究其邊際乎?時,我複作是念:要當乘[15]賢聖八品之徑路,然後乃得盡生死邊際。
“彼雲何名為乘賢聖八品之徑路?所謂正見、正治、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
天子!又知斯名賢聖八品道,得盡世界之邊際。
諸過去恒沙諸佛得盡世界者,盡用此賢聖八品道而究世界。
正使将來諸佛世尊出現世者,當以此賢聖之道得盡邊際。
”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步涉無究竟,得盡世界者; 地種不可稱,非神足所及。
凡夫施設意,于中起迷惑; 不别真正法,流轉五道中。
賢聖八品道,以此為舟船; 諸佛之所行,而究世界邊。
正使當來佛,彌勒之等類; 亦用八種道,得盡于世界。
是故有智士,修此賢聖道; 晝夜習行之,便至無為處。
是時,馬血天子從如來聞說賢聖八品道,即于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天子即以頭面禮足,繞佛三匝,便退而去。
是時,彼天子即其日,以天種種好華散如來上,即時便說斯偈: 流轉生死久,欲涉度世界; 賢聖八品道,不知又不見。
今我以見谛,又聞八品道; 便得盡邊際,諸佛所到處。
爾時,世尊可彼天子所說。
時,彼天子以見佛可之,即禮世尊足,便退而去。
爾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注釋 [1]此處擇選《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七之《八難品》的三七九經和卷三十八之《馬血天子問八政品》的三八〇經,内容是叙說八正道為向涅槃之道。
[2]泥犁:又作泥犁耶,即地獄,為由罪業而感召之極苦處所。
[3]邪見:不明因果,違反正理的一切見解。
[4]邪治:即邪志,又作邪思維,指橫邪的思想。
[5]正治:即正志,又作正思維,就是正确的思想。
[6]邪業:即邪行,不正當的行法,總稱九十六種外道的行法。
[7]邪命:從事不正當的事業來維持生活。
[8]正方便:即正精進,指正當的努力。
[9]邪定:又作邪性定聚,為三聚之一。
指畢竟不證悟。
[10]馬血天子:Rohitassa-devaputta,又作赤馬天子。
[11]非人:指天龍八部中似人而非人的鬼神。
[12]無為:指貪欲、嗔恚、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亦即不在三界造作生死,無三界之生、住、異、滅的涅槃。
[13]觸:梵語薩婆羅奢,五境之一,身根所觸有堅濕暖動等十一種。
又,不淨為觸。
[14]樹王:為樹中之王。
天之樹王就是忉利天上所謂的波利質多樹。
[15]乘:運載之義,是譬喻佛法如渡船,能把衆生從生死的此岸運載到涅槃的彼岸。
乘有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之别。
譯文 八正道 三七九經 我親自聽佛這樣說: 那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當時,世尊告誡諸比丘說:“我現在要宣說趣向地獄之路,趣往涅槃之道,好好思考,不要讓其漏失。
” 諸比丘對佛說:“是的,世尊!”諸比丘随從佛接受教誨。
佛告誡比丘說:“那什麼是趣向地獄之路,趣往涅槃之道呢?邪見趣向地獄之路,正見趣往涅槃之道;邪思維趣向地獄之路,正思維趣往涅槃之道;邪語趣向地獄之路,正語趣往涅槃之道;邪業趣向地獄之路,正業趣往涅槃之道;邪命趣向地獄之路,正命趣往涅槃之道;邪方便趣向地獄之路,正方便趣往涅槃之道;邪念趣向地獄之路,正念趣往涅槃之道;邪定趣向地獄之路,正定趣往涅槃之道。
這就是所說的,比丘!趣向地獄之路,趣往涅槃之道。
是諸佛世尊常常所演說的教法,現在已經講完了!你們應樂于在閑靜的居處,在菩提樹下的露地上安坐,思念持行這聖善之法,不要生起懈怠輕慢。
現在不勤加持行,就會後悔不及。
” 當時,諸比丘聞聽佛所說的話後,都歡喜地奉承持行! 三八〇經 我親自聽佛這樣說: 那時,佛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
馬血天子在非人之時,曾前往世尊的處所,頭面接足地禮佛後,便住立在一邊。
當時,天子對世尊說:“過去曾産生有這樣的念頭:在大地之上用腳步度量,可以度量完這世界嗎?我現在詢問世尊,可以用腳步量盡這世界嗎?” 世尊告訴他道:“你現在是由于什麼義理而産生這疑問的呢?” 天子對佛說:“我在往昔的時候曾前往婆伽梵天的處所。
那時,梵天遠遠看見我前來,就對我說:“來得好,馬血天子!此處是無為之境,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終、無始,也無愁、憂、苦、惱。
”當時,我又産生這樣的念頭:這是涅槃之道嗎?什麼緣故呢?因為涅槃境界中是無生、老、病、死、愁、憂、苦、惱。
這是世界的極緻邊際嗎?假設是這世界的邊際,這世間可以用腳步量度的嗎?” 世尊詢問天子說:“你如今的神足相當于幾等呢?” 天子對佛說:“猶如大力士善于射箭,箭矢射出沒有障礙;我如今的神足其德性也是如此,無所障礙。
” 世尊告誡天子說:“我現在問你,你可以随喜地回答。
譬如有四位男子善于射箭,然而那四人各自向四面射箭,假使有人前來,想要全部收攝這四面之箭,使其不緻堕地。
怎麼樣,天子!這個人極為迅捷嗎?才能使射出的箭不緻堕落于地。
“天子應當知道:天上日月前有位捷步天子,行進往來止步又超過能攝取四方箭的人的迅捷,日月宮殿的行進又超過捷步天子。
就是那攝取四方箭的人、捷步天子及日月宮殿的迅捷,不如三十三天的迅捷;就是三十三天的迅捷,不如夜摩天的迅捷。
如此,諸天所具有的神足,各自不相匹及。
假使你如今有這種神通德性,猶如那諸天,從一劫到另一劫,以至百劫,還是不能達到世界的盡頭。
所以這樣,是因為地域方界是不可勝數的。
“天子應當知道:我在久遠的過去世時,曾經作為仙人,名叫馬血,與你同名。
貪着愛欲已經滅盡,飛行于虛空之中,沒有滞障阻礙。
我在當時,神足與他人有所不同,彈指之間,已經能夠收攝這射向四方的箭,使之不緻堕落。
當時,我因為有這神足,就産生這種念頭:我現在能用這神足,可以度量盡這地域的邊際嗎?馬上就涉度這世界而不能量盡其方域。
壽命終結之後,精進德行修持善業而得以成就佛道,坐在樹王之下,端正身形思考過去所經曆做過的事:原本作為仙人,以那神通德行還是不能量盡那世界地域,應當用什麼樣的神力才能得以探究其邊際呢?當時,我又産生這種念頭:應當要乘賢聖八品的途徑,然後才能得以滅盡生死煩惱的邊際。
“那什麼叫作乘賢聖八品的途徑呢?就是所謂的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天子!又知曉這名叫賢聖八品道,得以盡達世界的邊際。
過去諸恒沙數的諸佛得以盡達世界的,全都是用這賢聖八品道而探究世界。
正使将來諸佛世尊出現于世間,也應當以這賢聖之道得以盡達世界邊際。
” 當時,世尊就說出這首偈頌: 腳步涉度不能探究到極緻, 不能得以盡達世界的邊際; 地界方域不可勝數, 不是神足所能量度。
凡夫俗子設意量度世界, 于此之中生起迷惑; 不能辨别真實的正法, 在五道之中輪回流轉。
以這賢聖八品道作為舟船, 為諸佛世尊之所持行, 而去探究這世界的邊際。
正使未來之佛及彌勒佛等, 也以這賢聖八品道, 得以盡達這世界的邊際。
因此所有的智慧之士, 都修持這賢聖之道; 晝夜不間斷地修習持行此道, 就可達到無為的涅槃境界。
這時,馬血天子随從如來聞聽如來所說的賢聖八品道後,随即就在座位之上,諸多塵垢盡除,獲得法眼清淨。
當時,天子就頭面接足地禮佛後,繞佛三匝,就退出離去。
這時,那天子就在當天,用天上種種美麗鮮花散落在如來身上,當時就說出這樣一首偈: 長久地流轉于生死之間, 要用腳步度量這世界; 對于這賢聖八品道, 不曾知曉也不曾見到。
如今我因見到了真谛, 又聞聽了賢聖的八品之道; 就得以盡達世界的邊際, 到達諸佛世尊所達到的處所。
當時,世尊認可了那天子所說的偈頌。
當時,那天子見佛已經認可,随即禮拜世尊之足,就退出離去。
當時,那天子聞聽佛所說的話後,就歡喜地奉承持行!